殿下,你敢娶我吗 第一百八十二章:言多必失,周岁
作者:萤照公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惠成殿里,萧婧晗与欧阳瑾儿帮李铭穿好衣裳,李铭便挣脱开她向李从志爬去,李从志见了喜欢将其抱在怀里。李铭伸手抓了他的衣领看着他笑,表情滑稽,惹得众人大笑不止。

  “九皇子也是没良心的,萧姑姑终日里担心着他,他倒不领情,见了皇上,这眼里哪儿还容得下自己的姨娘?”欧阳瑾儿说着自己倒笑了起来,其他人也都笑了。

  李从志亲了李铭的脸,笑道:“你们不知道,九皇子心里有姨娘的,但一见了父亲就把姨娘给忘了。”

  “说来说去,姨娘还是亲不过父亲……”萧婧晗语中带酸,话刚到此,便听李从志哎呀一声,双手抱了李铭举向前面。众人急忙上前却见李从志撇着嘴看了看自己的衣襟,又撅嘴看向李铭,小家伙竟咯咯咯的笑了。

  萧婧晗见李从志襟前湿了一片,忍着笑将李铭接了来,笑骂道:“方才还说你跟皇上亲呢,话没说完就打了嘴,你尿了皇上一身可知是什么罪?”

  “该打该打……”李从志说着在李铭的背上拍了两下,萧婧晗急忙躲了将他交给乳母,她则扶了李从志向内殿走去,一面又命掩嘴偷笑的侍女取衣裳来。

  片刻,李从志换衣毕,又说头痒难耐,萧婧晗命人请了梳头侍女前来,她则立于一旁煮了香茶,递给李从志,听见外殿传来李铭的笑声,似是不经意道:“人都说铭儿长得最像皇上,有贵像,方才晗儿细细观察了一番,果然铭儿与皇上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李从志闻言哈哈大笑:“那是自然。只是可惜,我们铭儿这样命苦,小小年纪便没了亲娘,当真可怜。朕总觉得亏欠他们母子,也不知如何偿还……”说着叹了口气,似是想起了前尘往事,很是心烦。

  他最近常常会想起前尘旧事、旧人,比如李博生母,清河生母,还有车氏,文惠婵,只觉文惠婵最可怜,因为她的孩子如今是最小的。他虽也把这小儿子捧在手心里,但无奈,父亲终究是代替不了母亲的。虽然萧婧晗和欧阳瑾儿将李铭照顾的井井有条,尽心尽力,但,他始终是孤单的,因为,他没有了母亲。

  萧婧晗见李从志似有心事,便劝解一番,又见梳头侍女梳好了头便命退下。她则为他戴了发冠,细细观察着他的神情,道:“皇上,晗儿说句大不敬的话,先太子殁了多日,这东宫不能一直缺着……”

  李从志听闻此话自镜中看向萧婧晗,眼眸中瞬间冰冷下来,但萧婧晗并未注意到。

  李从志点头,起身踱步至窗前,眯了眼睛看向外面,继而回头睥睨着萧婧晗,似有玩味道:“那晗儿觉得这东宫,由谁来填充最为合适呢?”

  往日间,这样的话题他们也常常说起,但那都是李从志提起的,不想今日竟是由萧婧晗提出的,李从志心中不爽。但萧婧晗并不会注意到两者的差别,只觉得,李从志平日肯跟她说这些,那她主动来说也无不可。她却忘了,李从志主动提起,那是要你解疑,你若主动提起,那便是心怀鬼胎。

  萧婧晗见李从志如此问,以为时机成熟,便未多想,忙上前献计:“端王博怕不合适,太过正直又兼元夫人娘家人都是些势利小人,一旦得势岂非祸国殃民?吴王恪城府太深,而吴王妃娘家势力太大也不太合适。至于说楚王哲,晗儿该死说句心里话,他唯唯诺诺优柔寡断似乎更不适合……”

  李从志听着煞有介事的点头,继而笑了,笑过后又将萧婧晗上下打量了一番,拧紧了眉头,“你想让朕立铭儿为太子?”

  这时,殿外传来李铭的哭声,萧婧晗大概也是心急缺少思谋,便脱口而出:“皇上也是如此想的?”

  李从志冷笑,整了整衣裳又回头看一眼萧婧晗方道:“晗儿啊,你今日说的太多了,朝廷之事本不该你议论的,你还是照顾好铭儿,安安分分,做他的姨娘吧。”说着抬脚出了内殿,萧婧晗心里一沉,思忖半晌身子一软瘫在了地上。

  ……

  某日,下朝后,李从志约了李安于长安殿内对弈,王元在一旁伺候。

  李从志落下一子,道:“如今东宫空缺于国不利,你觉得,这空缺谁来填充最好?”李安似是未听到李从志的话,落下一子看了看棋局方觉错了忙又捡起,自言自语道:“错了错了,我走错了。”

  李从志被他的举动弄的哭笑不得,伸手制止却被他躲开,趁机又将棋子落于棋盘上,拍手道:“这才像话,这才像话……”李从志苦笑叹气,“从小到大都这样,真拿你没办法……”

  李安不理他继续下棋,又命王元去倒茶,见王元走远方慢悠悠道:“皇上心里已有人了吧?”

  “九皇子如何?”李从志一子落定。

  闻言,李安捏住棋子的手僵在了半空,继而哈哈大笑着将棋子放下,起身看了看棋盘,懊恼不已,又要悔棋却见李从志双手护住了棋盘,只能作罢,苦笑道:“皇上,臣又输了。臣得告退回家了,回去晚了又惹来夫人诸多抱怨。”

  他起身整了整衣裳辞别了李从志便走,临到门口又退回来凑近了他,神秘兮兮道:“皇上啊,九皇子太小,容易受人胁迫,况且刘丞那些老东西们是不会同意的。”

  第二日,李从志于集英殿重提欲立九皇子李铭为太子一事,果然遭到以丞相刘丞为首的众臣集体反对,更有甚者,有些老臣为阻止他不惜以性命要挟。李从志撞了一鼻子灰只能一个人回长安殿生闷气。

  从此,朝堂后宫便也传开了,说李从志有心立李铭为太子,却遭到了刘丞等人的反对。但无论如何,众人知道了李从志心之所向。于是,从此后,朝堂上的势力重新划分,如今是吴王恪,楚王哲与李铭三足鼎立。虽也有人拥护李博,但那股势力与另外三个势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

  惠成殿,日光撒下照着院中的花儿鲜艳无比,一小侍女刚采露珠回来,欢欢喜喜的要去向萧婧晗邀功,刚走至院中便见一小内侍蹲在树下观察,她忙也跑了过去道:“哥哥在看什么?”

  小内侍回头见是个小侍女,便指了指树下那蘑菇形状的东西道:“姐姐你看这是什么?”

  侍女绕着那东西细细观察了一阵方道:“倒像是蘑菇。”说完又怀疑的摇了摇头。小内侍连说不像,倒像是什么圣物。正说着,抬头见萧婧晗和欧阳瑾儿结伴走来,侍女便迎了上去,道:“姑姑你看,那里长了个蘑菇,可又不像蘑菇,不过真是漂亮极了。”

  萧婧晗本不愿去看的,但欧阳瑾儿好奇,去看了唤她前去,说是个奇物。萧婧晗便也前去看了,见果然是个极漂亮的蘑菇,可又不单单像蘑菇,她望着那东西沉吟片刻,忽然面露喜色忙回头吩咐:“去,去长安殿请皇上来,惠成殿长出灵芝了,传几个侍卫进来守护在这里。”说完便满脸堆笑着向正殿走去。

  欧阳瑾儿听的一头雾水,细细想了方明白过来,忙推了内侍去请李从志,又命侍女去叫侍卫前来,她则守在灵芝前。

  不多时,李从志在众人的陪同下来至惠成殿院中的大树下,细细观察了那蘑菇一番,道:“还真是灵芝。”他刚说完便见鉴天监徐得水带着几个人前来,蹲在树下观察了一阵起身回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物真乃灵芝,九皇子大福啊。”

  闻言,龙颜大悦,李从志命人将那灵芝取下捧到朱雀殿请诸位朝臣观赏,朝臣见了都说是九皇子有福,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又有人谏言说册封九皇子为王,向上天赞赏他的福报。

  此人话刚出口,依然是刘丞第一个反对,“九皇子未到周岁就封王于理不合。”

  刘丞话音刚落又一老者跳出来反对,“贵人不在乎年岁大小。九皇子虽年纪小,但却能为大周带来福报就该奖赏,臣认为别说是封王了就是册为太子都不为过。”老者说的激动,不由抬高了嗓门。

  刘丞正欲反驳,便见一年轻人反对老者,言语激动。他认为不管福报有多大都要按照大周礼进行册封,即便不等到十岁册封也要等到六岁才好。

  为此事众臣吵作一团,李从志面色铁青一言不发,李安则不疾不徐上前,慢悠悠道:“臣认为皇上说的对,是该奖赏九皇子的,我都为他想好封号了,就叫越王……”

  李从志闻言方将面上的怒色隐去,渐渐露出笑意,而刘丞等听了却是满脸愤怒,方才已争的面红耳赤,如今又是满脸怒相,那样子倒也滑稽可爱,像是坊间的斗鸡。李安见了竟像个孩子般无遮无拦的大笑着。

  待他笑够了方又接着道:“九皇子周岁之内封王,而八皇子李轩已然成年都无封号,这样未免有些偏颇。皇上既然要册封九皇子,不如趁此机会也给八皇子一个封号吧,叫齐王如何?”

  李安仍如顽童般笑着,众臣工听到这里却没了话,一个个面露惊恐之色,偷瞧一眼李从志忙将目光错开。

  八皇子李轩自杀,死因不明,且死后无任何封号,又有传言说他与后妃秋落英苟且,故此,长久以来,众臣无人敢提为李轩赐封号之事。如今竟被李安当着众人的面提出来,实在太过冒险。众人似乎都已猜到了李从志的反应,皆为李安捏了把汗。

  李安虽不大参与政事,又是个喜爱欢乐的小老头,但这老头可不是个傻子。如今,惠成殿天降灵芝,李从志赏赐李铭那是势在必行之事,众人的反对又如何能拗得过李从志下定的决心?

  再说了,不过是封王而已,又不是封太子,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如此,李安便随水推舟,在众人都反对的时候,坚定的支持李从志的想法,并在这时提出册封李轩之事。

  一来,是在提醒李从志,他有个儿子至死都没有得到封号。二来,也是温柔的逼迫李从志,封李铭没问题,先封了李轩再说,不然便是于理不合,皇帝处事不公。

  当然,众臣的猜测是对的,果然,李从志面上那刚刚萌动的笑意转瞬即逝,望着李安面色铁青,双拳紧握,而李安则面色悠然,惬意自得。如此,众臣更是恨不能将头塞进肚中,生怕李从志注意到自己。瞬间,刚才还欢腾的朱雀殿如今竟寂寂无声。

  半晌,方听一声幽幽之声悬梁而落,“好,就按灵王说的办。追封八皇子李轩为齐王,册封九皇子李铭为越王。”

  当日,圣旨便下达了明月宫和惠成殿。

  一时间,惠成殿的殿门几乎被踏破,宫外宫内送来的礼物堆满了偏殿,各种珍奇之物应有尽有。

  夜半,萧婧晗哄睡了李铭,便去了正殿,却见殿中无一人,她唤了两声,仍无人应答,欲转身离去,却听身后有人问:“我听说萧姑姑曾建议皇上册封九皇子为太子?可有此事?”

  回头却见欧阳瑾儿已立于殿中,面上无一丝表情,触及到萧婧晗目光时不避不闪,大有兴师问罪的意思。萧婧晗冷笑,折身回来,与她对视,笑道:“瑾儿这个样子像是兴师问罪呀。你不要忘了,我,才是惠成殿掌事,九皇子的姨娘。你用如此态度对我,我不高兴了。”

  经她提醒,欧阳瑾儿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忙俯身下拜,道:“姑姑对不起,瑾儿方才着急了些,所以语气不好,望姑姑不要在意。可是姑姑,你当着我的面答应了贤妃的,答应她不用九皇子夺权,你难道忘了吗?贤妃临死前交代姑姑只盼九皇子做个逍遥王。姑姑啊,贤妃尸骨未寒你竟……”

  欧阳瑾儿未再说下去,她是气愤,是失望,她想不到这萧婧晗竟敢出尔反尔,失信于文贤妃。萧婧晗仍旧笑着,绕着她走了一圈,眸中似有鄙夷,拍了拍她的肩膀。

  “你以为,在皇宫里存活,你不争别人就不会害你?要想保护自己就要让自己变得强大,强大到别人畏惧你。否则,即使活着也是苟且偷生,苟延残喘。若铭儿是个公主,我大可以轻轻松松的照顾他,十几年后盼着他嫁个好夫君,可惜他不是。他是皇子,那他就是别人夺权路上的绊脚石,你觉得别人会任由他活着吗?”

  说完冷冷扫一眼欧阳瑾儿似乎再无心情与她纠缠下去,抬脚便走。欧阳瑾儿心里着急,见她要走,随手抓了她的衣袖,含泪道:“姑姑,可是你已经答应了贤妃啊,不能出尔反尔。再说了,凭着姑姑的本事怎会保护不了九皇子?姑姑,贤妃在天上看着呢。”

  萧婧晗不怒反笑,一把将欧阳瑾儿的手打落,冷道:“你太抬举我了。为了铭儿,姐姐会谅解我的。欧阳瑾儿,还是那句话,我,才是惠成殿掌事,才是九皇子的姨娘,日后,我不想再听到你如此质问的声音。”

  说完冲欧阳瑾儿浅浅一笑,那笑如浮在面上的轻雾,淡然的虚无缥缈,欧阳瑾儿呼了一口气便将它吹散了,不留一丝痕迹。如此便也看清了那笑下面的冰冷才是真实的神情。她不由打了个冷战泪如雨落下,再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