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 香馥(一)
作者:我爱狐狸皮大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中篇,仍在更新中,整理发布。章节压缩。

  经营了二十年以上的家族企业,总有些故事,企业文化宣传册看不到的东西。打烙在家族史的阴暗里面。

  伴随改革开放,江浙很多三十年以上的家族企业。历经两三代管理者,颠簸起落。似一部部曲折隐晦的传奇。

  给若干企业做过代理律师,接触多了,业务之外颇有往来,可能当年样貌年轻无害。偶尔会被家族有权势的主母看重。间或知道一些背后的脏事。

  特定时期,特定身份。可能做出的行为,在常人眼里无可理喻。但是他们笃信自己的欲念。是了,不是道德信念。是欲念,为了目的,牺牲谁都可以。

  而那些荒诞的行径。隐晦在家族争斗漩涡中,倒显得波澜不惊。

  男人掌握生意。争夺家族财权。女人。在家育儿。依附并渴望控制男人。

  家族内斗在两代人权利更迭时,尤为激烈,创业者出生于五六十年代,二代三、四十岁才能真正成为核心,顶层座椅只有一把,但是,七、八十年代生于农村的子弟,一家至少两三个,要赶上创业的是爷爷,到了八零后可以上位,抢那个头把交椅的一不小心叔侄、大伯、堂弟、表兄坐下来能满十人桌。

  这样的大家族,因为生意在一起,始终不会彻底分门离户,长着住最大的院落,留在大家的除了长子一家,还可能包括和父母特别亲近的某个女儿,连带着还有女婿。

  有时候,还会更复杂,譬如创一代特别器重的某个亲戚家的子女,她在这个大家庭中,拥有特殊待遇。

  香馥就是某个大家庭中的特殊成员。她是个护理人员,毕业于卫生学校,在县医院工作不到一年,就被晏家老太太看重,因为还有点儿扯得上的亲戚,晏家聘她兼职做晏老太太医疗护理,晏家给她的工资高过县医院一倍,医院那边又没有编制,做了一段时间,干脆专职做了晏老太太的私人医护,为了彰显正规,还签了劳务合同,工资在晏家企业发放。

  香馥皮肤白皙,长相一般,白天一身正规的白色护理服,头发包在护士帽里,显得端正精神,五点半以后回自己房间换衣服,她住主楼一层朝南的小间,晏家另有两个保姆、一个厨师,全都住在附楼那边。

  香馥在身份上和保姆不同,工资拿的是公司中层的级别,吃晚饭的时候,穿着豆沙红的套裙,颜色稍微成熟,不至于让晏家三代某个人觉得不快。

  香馥愿意放弃县医院工作到晏家做护理,除了表面上的三点原因,还有,她自己的秘密。

  县医院并不是随便能进去的,编制总要等,别人也是花几年时间,晏家给的工资高过医院工资单一倍,却不含她在医院获得的夜班费、看护红包,虽然那些也不是太多,但总归在县医院更稳当长远。

  香馥一开始就想着有机会能进晏家,哪怕什么不要,就是能在那个人身边,照顾他,甚至为他做更多,来报答他在无意中为香馥做的一切。

  只是,他有个任性的女儿,和一个被他呵护得不得了的妻子,她想为他做的,暂时只能放在心里。

  晏家三男一女,大院里跟晏老太太住着的除了长子一家,还有女儿、女婿,晏家老二和父母关系不好,结婚后就去了长沙,此后很少回来,老三是晏老太太最疼爱的小儿子,和老二一样,娶了晏老太太很不满意的女人,只是老三没有因此和父母断了往来,也因为前面有老二为了一个女人离家出走,晏老太太对老三的对象再不满意,也终于没再闹到翻脸。

  本质也还是有些不一样,晏老太太不满意老二的是他找了个外地对象,还要跟人家去湖南,等于白养了这个儿子二十几年,今后一点儿也靠不上,晏家那时候生意远不如现在,晏家真正发起来还是在老大接手以后,老大媳妇是晏老太太挑选的,就是看中了亲家的财力,至于其他,还有什么比晏家越来越好更重要?

  大儿媳妇属于下嫁,看中的当然是晏家长子品貌出众,这样的婚姻也包含了公平交易,大儿媳长相太一般了点儿。

  老三媳妇出生干部家庭,形象气质就像个领导家的姑娘,可惜,老三遇上她那时候,她那个当财政所长的父亲因为受贿丢了饭碗,判了缓刑,晏老太太一百个不同意,但还是没拧过老三,老三结婚是在外面租的房子,后来,自己做生意,这几年好些了,就在附近买了房子。

  晏家大院,其实是老大出钱买的产业,光两栋房子就有一千五百平米,算上前后院,足足占了三千平方,晏老太太占二楼,格局采光装修设施都是最好的,晏老太太从不怀疑自己不是这个大院的正经主人,尽管她对长子,一直都不如另外三个子女那么上心,甚至颇有怨气。

  晏家老大一直不懂母亲对自己到底有什么不满,不过,经过几十年,那已经不是他最在意的事儿,这辈子为搞好和父母的关系,他已经付出了很多,明知三弟是个什么人品,还是一再出资相助,可惜,晏家没人领情。

  老三一直想参与自家公司,晏老太太帮着说了多少次大老爷不松口,老太太骂老大心毒,可惜公司的事儿,她到底也没法插手,她又不能搬出大院跟老三过,心里恨毒了老大,也只能留在大院,维持表面的体面,想着将来找机会赶走老大,把一切交给老三。

  说白了,现在的工厂、公司,都是老大的,和晏老头子在世那个作坊,扯不上多大关联,女儿结婚后,作坊就交给了女婿看管,但晏老太太就是认准了,没有老头子那个作坊,就没有晏老大现在的生意,最起码,老大一开始是在作坊帮忙,老大那门子有钱丈人老,也是老太太花精神托人介绍的。

  晏家这些事儿,香馥是知道的,她想帮那个人,主动讨好老太太,晏家也只有老太太知道香馥有别的心思,老太太能把香馥带回家,也是默认了香馥的存在。

  至于老太太心里,香馥是不是那么贴心称意,又是另一回事儿。

  老三的厂子离大院不算远,一周有两晚回来陪老太太吃饭,老三媳妇和那对龙凤胎,很少过来,老太太对老三的疼爱,并没有延续到第三代,老太太最宠爱的是外孙女。

  大儿媳妇身体不好,这几年常生病,家务都是保姆在做,还有专门的厨师,平时管钱的是晏老太太女儿,大儿子除了年底给老太太三十万,每月都会另外交3万,保姆厨师工资都在老大公司那边,这3万纯粹日常开销,逢年过节老太太还能收到另外的几个大红包,晏老太太一年到手的现金有个五六十万,这些钱,多少会流到女儿手里一些,但也不会太多,老太太惜钱。

  晏家四个子女长相最好的是老三晏项彬,老大长得也算好,那是旁边没有老三对比,晏项彬的身高长相还是在县中的时候就惹人注目了,并且,晏项彬身上有种老晏家没有的高雅气质,不要说老晏家没有,整个镇子里也很少见。不过电视剧里倒是不少,要说从电视里学的,好像也说不过去,光听说谁谁学了港台腔,极少听说现实里哪个男人学成了偶像剧男主角。

  晏项彬有股子偶像剧男主角气势,身型高瘦,皮肤像是新涂抹的石灰底子透着玉白,眼神有时宁静的象一池水,黯淡时从眉头凝聚出不着于眼角的阴郁,他看你的眼神仍是温和含蓄,笑起来透着诚挚、温暖,足以抵消肤色对于气质造成的那种冷白。

  晏家老大在这个弟弟面前,能给人印象的就剩体重,老大人到中年,多少有些显肥,要说平时并不会多么突兀,但只要老三一出现,老大形象气质上的那种平庸,立马招显。

  晏老太太一度以为老大不让老三跟他一起做生意,就是怕被亲弟弟抢了风头。其实晏家老大也没那么差,不然也不会被老丈人一家看上。

  老三媳妇庄和薇除了原先的身份,还有那种来自干部家庭的气质,无论身材长相都配不上老三。

  老三可以说实在庄和薇最苦难的时候走向她,晏老太太对谁都敢说要不是她儿子,庄和薇想找个正经人家嫁出去都难。

  老三的生意这几年越做越好,可毕竟规模小,有没有得力帮衬,老太太每每要说,我们向彬最能干,谁都靠不上,他自己也是一番天地!

  说这话时,往往当着好些亲戚,说完了不忘白一眼离她不太近的老大。

  漫说亲友圈,就是整个镇,也没几个不知道晏家老大多么私自,晏家老三多么能干,老三靠不上老大,照样混出了名堂。

  不过县里有头有脸的人,说到晏家,认识的也就是老大,晏项彬的生意还没能走出镇子。

  不过镇子离县城也就二十公里,眼看县城扩大了,晏老大前早收购商铺用地,一转手获利丰厚,老三在老大投标时就想过参股,晏老太太也没能压迫老大同意,眼看农贸市场建起来,好些人跟着赚了钱,晏家自己人到连个边儿也没沾上,光这事儿,老太太骂了老大两年。

  晏项彬没有当面和老大撕破脸皮,他一直是那么个看上去真挚温雅的好人,不要说镇子里,就算到市里省里,三十七岁身高一米八二,体重70公斤,五官颇似台湾偶像演员的帅气男人,往哪儿一站,不显眼?!

  香馥就觉得晏项彬眉眼之间像极了霍建华,怎么会有那么好的长相呢?还是个那么有爱心的男人。

  香馥和晏家人一桌吃饭,每周有两次和晏项彬共进晚餐,老太太旁边的位置就是留给老三,老三不回来那位置就空着,长桌两边都是五人位,女儿女婿一边,老三坐香馥这边,老大坐在长桌的另一头,和老太太隔着三米面对面。

  母子做到这个份上,反而有了莫名的“和谐”,疏远而认真。

  老大媳妇最近两年没上桌吃饭了,不是在医院,就是整天不下楼,女儿上大学了,老大一家,只有老大和老太太一起吃饭。

  香馥不是个心里没数的人,至少当面从来不会象晏老太太女儿那样不给晏老大好脸,香馥是真心想回报晏项彬,她做的每一件,都要再三思考。

  香馥在晏家既不象亲戚,也不像雇工,实质上还是雇工,晏向华就从过来没尊重过她,晏向华作为晏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在晏家素来最得势,晏向华找对象时,晏家靠着老大已经算镇里“名门大户”,晏向华挑了又挑,终于找了个让她非常满意的,外形比晏项彬稍差点儿,瞅着脾气更好,常年和气脸儿,晏家人看不到他那种随心的笑容。

  晏项彬的温和有礼比起这位妹婿,少了那份毫无身价的随意,晏项彬总像是端着什么,他若是主动和邻居说话,就有“平易近人”那种俯身迁就意思。

  晏老太太心里也不怎么看得上女婿,晏家四个儿女,除了老大媳妇是老太太的意思,剩下的没一个合老太太的意,女婿说起来也没什么大不好,就是老太太一心想让女儿找个市里户口的人结婚,晏向华跳来跳去,那几个在市里工作的都没看重,最后还是选了镇里的杨维河。

  杨维河父母都是教师,他自己高中毕业就当了兵,回来后因为他妈身体不好,就留镇里开饭馆,他妈好歹有医保,看病花钱不多,不然晏老太太万不可能答应女儿嫁给他。

  杨维河还有个姐姐,结婚后男方家里没房子,一直住在岳父母家里,杨维河走了姐夫的路,结婚住进晏家,这在当地并不多见,到非常符合晏向华心意。

  晏向华从不觉得大院是大哥的家,她从来也没叫过老大大哥,她比老大小十岁,从小就听惯了爹妈指责、辱骂晏老大,晏向华只管晏项彬叫哥哥,并且不加排行,她心里根本没有老大、老二。

  晏家寡淡的亲情,对香馥反而有利,就连大儿媳妇也不能让老太太真心喜欢,晏向华又是个坐不住的,一天到晚跟什么同学、朋友往县里跑,杨维河的饭店前两年生意不好关门了,香馥到晏家之后,经常在晚饭餐桌上遇上杨维河,晏向华一周在家吃饭不会超过三天。

  晏家人精明,不可能给女婿多少钱,杨维河是个聪明人,但日子久了,总有些悲哀。

  晏家要说如意的,真算起来可能只有晏向华一个人。

  不过晏向华这两年心思好想慢慢也不在杨维河身上了,杨维河多少有些让她失望,晏向华心里喜欢事业上有能力,有发展的男人,杨维河并不如当初的想象,作坊自打交给他管,生意又差了很多,尽管他表现上心,每天都在忙。

  晏家只有老大有财运么?晏老太太从不认为老大有能力,不过是有些财运,也许晏家就那么多财运,也不知怎么全给他占上了!现在晏向华心里也全是这个想法,晏家的财运啊!

  晏家每个人都会盘算,香馥看出了有钱人家的悲哀,但是,他们随便晃晃手指,就能让自己翻天覆地,没有晏项彬捐出那一万,香馥的妈妈就没了,她欠了他的情,自打她无意看到捐款人那一天,她就再也不当那个捐款是政治表演,她要感激他,用自己的一生。

  香馥以为,晏项彬会因为她在晏家拿到他应该得的。他是那么的孤单,阴冷无情的大哥,嚣张脑残的妹妹,虚情假意的妹夫,糊涂蛮横的母亲。

  她是跟他在一起的,他会知道,在晏家,香馥在给自己创造地位。这是她从前没学过的经验,为了一个人,与一群人算计,还要不路出马脚,迎合各方,又不让某些人特别注意,这是比护士难很多的“事业”,会改变她一生,但是很值得。

  晚饭,杨维河第一个离开餐桌,晏向华去了县里,或许市里还是别的地方,他都没兴趣管,他在晏家的地位混成这样,当初低估了晏家母女,不过,晏家要热闹起来了,自打餐桌上多了一个叫香馥的女人,晏老太太不糊涂,可惜,注定是大错,香馥比晏家所有女人都漂亮那么一点点,虽说出了门这点姿色算不了什么,可在晏家极端无聊的餐桌上,俨然是秀色可餐了。

  晏项彬比晏老大能装,他要看他们能装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