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 孟莲
作者:我爱狐狸皮大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孟莲上大学的时候,四牌楼天桥下算命的让她改名字,说女孩子名字里带莲不好。心苦。那时候孟莲正心里迷惘,她暗恋上了辅导员,辅导员新婚。那么让她心动的一个人,却刚刚有了别人。

  孟莲在自己的感情里。渐渐化成了深潭,也许是他太完美。也许她的世界本来就过于简陋。父母在县城东边汽车站门口贩水果,考上大学前没离开过县城,小的县城三万五千人,孟莲的心有自己的高度。埋在心底。没人说。

  她是个学习好的严谨内向的女孩,也不算是“内向”。她心里有东西,看过很多书。向往《简爱》那种爱情,她很少和别的女同学交流。班上学习好的女同学,多数都住县委大院,孟莲父母做小生意。她和她们有种说不清的格格不入。

  学习不好的,孟莲也不太交往。不想浪费时间。孟莲很清楚。今后自己一定不在这个小县城。

  孟莲考取了省内最好的大学。号称“安徽的北大,全国的锅底”。没有考入清华北大多少有点儿遗憾,不过孟莲那届文科班最好的也就是去了西南政法学院,孟莲名列全县三甲,在车站前广场,引起了小小轰动。

  到校报名的第一天,远远看见了一个高个子玉树临风的米色西装男人,只是一眼,孟莲心底岩浆奔涌,那种惊人的力量让她无法控制声音颤抖,耳根发烫,报名后辅导员跟他们交代那几分钟,孟莲就像穿梭的电流上,什么也反应不过来,头脑里有种奇特的轰鸣,让人失魂,空白。

  开学不久迎来了第一次考试,尽管孟莲已经很用功,成绩排名让她很受伤,十名以后,尽管班上有五十多人,但习惯了总是前两名的孟莲,连最骄傲的资本也保不住了,那种失落,在各种早已汇聚过来的失落中,成为洪峰,全线压倒了孟莲。

  辅导员发现了孟莲的异常,九十年代初,抑郁症还很少听说,大城市也少见心理医生,孟莲“精神不正常”在同学中传开,如果不是辅导员对孟莲关爱有加,孟莲几乎崩溃休学。

  在辅导员的帮助下,孟莲渐渐适应了学习生活,成绩进步明显,和同学相处也显得随和,参与社团活动,也得到了一些表扬、认可,但是,辅导员对孟莲的影响越来越大,孟莲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边界。

  辅导员也看出了孟莲对自己另有深意,开始有意回避,孟莲又一次陷入痛苦,她想主动表白,又怕遭到拒绝,担心将来没有缘分,一学期到天桥下算了三次命。

  其中一位算命先生视乎看出了门道,提点她名字不好,莲心苦,建议她叫孟欣,取意“向荣”,孟莲记下了,回校就把名字改了,当然不是该户口、身份证,只是在笔记本上改了名字,又通知了老师同学。

  显然,这种简化的“改名字”,并没有带来命运的根本逆转,不过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让“孟欣”充满了希望,放寒假离校当天,孟欣给辅导员留了一封情书,回到家不久竟然收到了回信,辅导员告诉她自己家庭幸福,特别珍惜和爱人的感情,也很感谢孟欣同学对自己的信任,希望她把自己当朋友,今后好好发展,大有作为。

  事实上就是辅导员拒绝了她,但是又附带了一些赠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孟欣的理解和辅导员的初衷差距很大,孟欣认为老师如此迅速回信,说明他非常在意自己,只是他结婚了,妻子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们在别人眼里是幸福的伴侣,对一个已婚男人,破坏这一切显然要承受巨大压力。但是,老师不是要求她“好好发展,大有作为”么?一旦她能成为更优秀的女性,那么,她就能从容和他走在一起,而那些世俗的压力,会在孟欣的出色面前一一退去。

  想通了,就是山门顿开!孟欣整个寒假都在筹划开学后如何“自我飞跃”,到了大二下学期,孟欣几乎成了系里的红人,没什么看不到她的活动,并且,她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成绩。

  并不漂亮的孟欣,由于大胆自信、能力出色迎来了很多注目,大学的生活,向她展开了缤纷的彩虹路。

  遗憾的是,偌大的校园,谁也难以做到独立潮头。

  随着新生入校,一位才貌双全的学妹,很快夺去了孟欣的风头,孟欣无论再怎么“有自信”,那个身高一米六五,长得象台湾明星方季惟的学妹,一身高贵的衣裙,随便一站就能完全挡住孟欣的光亮。

  更令人担忧的传闻已经铺开——毕业分配原则上回本地,象她,除非留校,或在合肥自己找到关系,否则百分之百分配回本地,她家里一点关系都没有,到时候想留在市里都不容易,难道真要回县里随便进个事业单位?!

  留校显然是最好的路,而留校的关键是辅导员推荐!

  但是,上次那封信之后,辅导员对她的态度越来越让人难以琢磨,总是有距离,也不是不关心,她后来写过十几封信,他都没回,但对她仍是有特殊的关注——这点,她自己能感受得到。

  实际上,辅导员对她和别的同学没有更多区别,只是她心里有更多心结。

  大三转眼也结束了,大四一开学,基本上就有内定留校人选了,孟欣已经知道不是自己,但是她必须一搏,她单独找到辅导员,倾述和请求伴着泪水,辅导员有些淡淡的,最后告诉她,可以在她分配回市里的时候,找人帮忙留在财政局,至于留校,并非自己能力所及,一场师生,他能为她做的就这些。

  孟欣赶到深深失望,她甚至没考虑辅导员能帮她留在市区的财政局是多大的人情!按她自己的条件,回县城进商业系统几乎铁定,在这种情况下,孟欣只顾自己的失落,全然没考虑现实。最后半学期,干脆跟当地的同学出去混,认识了一个副厅级领导,失去了第一次纯贞,换来了毕业后留在省城。

  辅导员得知内幕对孟欣有些失望,他是真的花了功夫帮她联系了当地市财政局,而她,对他的回报是——根本没当有这回事儿,靠出卖自己年轻干净的身体,换取了省城一个事业单位二级部门的工作。或许人各有志,辅导员没对孟欣说帮她找工作出了多少力,过去就过去吧。

  谢绝了一个好人,又轻易投靠一个坏人,孟欣毕业后就成了副厅长的情人,几年后,商业系统改革,孟欣下海,在副厅长情人的帮助下,也赚了一些钱,再之后,孟欣就成了一个钱权交易平台。也结过婚,又离了,身边的高官情人也换了,直到最后一位出事儿,孟欣也失去了人身自由。

  判决书上的名字——孟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