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二章 吴蜀契机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安祖和吕凯都已动了杀机,毕竟他们所说的事是绝密之事,而他们也知道,对方既然敢发出声来,必有所凭藉,要么是高人一等的修为,要么就是与二人有着极大的关联。

  当此人自屏风后走出来,吕凯的杀机已经卸去了。

  安祖虽没有看吕凯,但他知道吕凯认识此人,因为他能感觉到杀气的消散,而从对方面相上看,也似乎有几分吕凯的样子,所以,他也放松了下来,凝固的空气渐渐又恢复了原状。

  原来,眼前这个俊逸的年青人正是吕氏宗族子弟吕叔义,而且此人是继吕凯之后吕氏后人中极出类拔萃的人物,也是吕凯卸任后吕世族长的不二人选。此人论修为绝不在吕凯之下,更比吕凯年轻,所以,此人的前途实在不可限量。也正是因此,他行事作风才会如此张扬肆意。

  吕凯冷声道:

  “你怎么会在这里?”

  吕叔义忙深施一礼恭敬道:

  “族长大人,小弟本无心打扰,只是适逢其会,本来找族长商量大事,却无意间听到了极感兴趣的东西,只好做个梁上君子了,还望族长大人勿要见怪。”

  吕叔义虽然行事乖张,但毕竟吕氏家规尚在,他身为长老,也不敢太过分。

  “你!”

  吕叔义如此坦诚,吕凯反倒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

  吕叔义又对着安祖深深一拜:

  “安祖有此等经天纬地之才,若不能成就大事,便是天之过。”

  后者点了点头,算是谢过吕叔义。

  吕叔义又面向吕凯道:

  “族长大人,愚以为此乃我吕氏百年大计,还望族长大人慎重啊!”

  吕凯淡淡道:

  “此事我已想清楚了,就不劳贤弟费心了。”

  吕叔义见吕凯丝毫不给自己面子,笑道:

  “族长这话说的不对了,此事既关乎我吕氏百年大计,叔义岂敢不费心力?若是族长一意孤行,叔义恳请开宗氏会议来决断。”

  吕凯看了眼吕叔义,他眸子深沉,夹杂着无数风雪:

  “我乃一族之长,有临时决定权,此事不必经宗氏会议!”

  说话间,自有一股不容拒绝的霸气,但这股霸气显然不能压住吕叔义,所以空气中凝滞着浓重的火药味。

  安祖当然嗅到了空气中剑拔弩张的气味,忙打圆场道:

  “二位都是自家兄弟,切勿因此伤了感情,便大为不美了!”

  他看向吕凯道:

  “依老夫之见,族长还是再考虑考虑。”

  安祖的话甚是恳切,但吕凯却只是点了点头:

  “既如此,安祖就回去等吕凯消息吧,无论成与不成,吕凯都会尽快答复您,绝不会误了安祖的大事。”

  安祖知道吕凯怕自己再煽动吕氏其他宗氏成员,下了逐客令,只好点头道:

  “好吧,还望族长早做打算!老夫就不讨扰了!”

  说话间,深深看了一眼吕叔义,这才离开永昌。

  吕凯与吕叔义大吵了一架,但此事终还是无疾而终。吕凯决定的事,别人很难改变,因为没有人可以左右他的想法。

  殿上弥漫着淡淡的伤感之气,邓芝干咳了几声登时冲淡了几分。孙权并非感性之人,只是在全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人勾起心中旧事,方才一时失态,但很快,他便平复了心绪止住笑意,却听邓芝道:

  “大王,如今我蜀国先皇驾崩,幼主新立,往事自不当再提。但邓芝以为,吴蜀数十年情谊不该止于此。大王,当世仁杰;我主虽幼,亦是贤明通达,又有丞相之才辅佐。蜀有山川之固,吴有长江之险,若吴蜀两家同气连枝,何愁天下?”

  孙权微微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曹魏势大吴蜀联合的妙处:

  “孤虽知如此,争奈两国结怨甚深,孤虽有意,只恐蜀主不能明白其中道理啊!”

  “若大王能做此想,真吴蜀之幸!邓芝以为,事在人为,若大王有意,芝自当尽力化解两家旧怨,以图长存。”

  孙权眉目舒展开来:

  “若两家真能结盟,先生功不可没啊!”

  当日,孙权与邓芝相谈甚欢,特意备了晚宴。

  晚宴上,东吴名流大多都参加了晚宴,邓芝虽然是第一次访吴,但对东吴权贵却并不陌生。恰巧诸葛瑾从前线归来,虽风尘仆仆但为了吴蜀之和亦随张昭参加了晚宴。

  宴上氛围极好,东吴本就是美女如云之地,又风雅之气极重,宴上歌女艺伎俱都是名动江东的名媛。加上东吴多方欲与蜀联盟,频频向邓芝敬酒,以至于场面十分热烈。

  邓芝方送走一位东吴权贵,便见张昭与诸葛瑾携手走了过来。这二人是东吴道家的代表,又都是东吴旧臣,身份极高,一旁正说话的赵咨、步骘等人也都放下杯子望了过去。

  日前,邓芝并没有见到诸葛瑾,所以张昭为他引荐了一番,听闻眼前这个长脸长者便是诸葛瑾,邓芝不由得深施一礼:

  “原来是左将军!丞相一直惦念将军,来之前特意嘱咐来拜会将军。”

  诸葛瑾虽然明知邓芝的话只是客套话,诸葛亮素来看不起自己,怎么还可能特意嘱咐他?但邓芝这么说,毕竟他面上也有光,不自觉间便与邓芝亲近了几分,颇为动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