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三章 东吴使蜀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张昭、诸葛瑾转身回席,邓芝抬起头,捕捉到很多来不急收回的目光,显然张昭、诸葛瑾的举动很多人关注,由此可见东吴并非铁板一块。

  正此时,孙权长身而起,把手一摆,作了个弹压的动作:

  “列位!静一静!”

  原本喧嚣的宴会登时安静了下来,孙权的话显然极具威信。

  孙权对这种结果非常满意,满脸笑意:

  “今日蜀臣邓芝出使我东吴,以示友好,尽显大国风范。想我东吴江南八十一洲,更兼荆楚之地,人杰地灵,不知哪位贤臣愿效邓伯苗入蜀回礼以达孤意?”

  隔着茫茫人群交错的目光,邓芝与张昭、诸葛瑾二人相视一眼,刚才的话这么快就应验了,看来是个不错的开始。

  还没等诸葛瑾示意,赵咨旁边席上一人长身而起高声道:

  “大国之使岂能让蜀国耻笑?臣张温愿往!”

  张温话音未落,诸葛瑾、张昭面上俱是变色,忙向阚泽递了个眼色,阚泽亦仅随其后起身道:

  “臣亦愿往!”

  孙权更是喜上眉梢:

  “好好好,不愧我东吴好男儿!两位爱卿俱愿出使,孤甚感欣慰,只是却有些为难了,派你们谁去好呢?”

  说话间,面露难色。

  阚泽道:

  “赤壁之时,臣曾渡江向曹操献诈降书,幸不辱命!今番出使蜀国,相信亦不会有辱王命!”

  孙权连连点头:

  “赤壁之际,蒙阚公献降书,黄公献苦肉计,方有周郎火烧赤壁之佳话。”

  阚泽见孙权拿自己与周瑜相比,忙道:

  “周郎于东吴功不可没!泽万不敢冒领,尺寸之功不足挂齿。”

  话虽如此,但面上却颇为自得。

  斜对席的张温道:

  “阚公足当此功,不必自谦!不过,阚公乃天下闻名的说客,若其出使西蜀不显我东吴人才济济。张温籍籍无名之辈,若能不辱王命,定让西蜀不敢小视东吴!”

  张温如此高抬阚泽,却让阚泽再不好出言相争,只得连称不敢。

  张昭、诸葛瑾却听得内心咯噔一下,张温果是有备而来,二人几乎同时看向了不动声色的赵咨。赵咨只是笑着回礼,毫不露怯,显然这一切赵咨等人已然算好了。由此看来,自己却落了下风。

  果然不出二人所料,孙权欣然道:

  “好!张温所然甚和孤意,既如此就由你随邓伯苗访蜀。”

  张温忙起身拜谢,张昭性子梗直,方要开口发声,却被一旁诸葛瑾赶紧扯住。

  孙权似乎有所感应,向张昭、诸葛瑾的方向望了一眼,却见二人端坐其间,便收回目光望向邓芝:

  “还望伯苗多多关照!”

  邓芝起身拜道:

  “邓芝责无旁贷!”

  赵咨长出了口气,气定神闲地看了眼张昭。西蜀道门一家独大,若是与东吴道门连成一片,东吴佛门势将处于弱势。但如果不联盟呢?想到魏国已落入地藏王掌握中,难道菩萨真的肯让地藏王分这一杯羹?恐怕还不是分一杯羹那么简单,地藏王在地府的地位已日趋稳健,若在东渡传经上再技高一筹,只怕四大菩萨将后来者居上了。老师苦心经营自然不是助地藏王的,那么这种局面自显然并非老师想要看到的,所以,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结盟。但是,结盟必须要由佛门来做。想至此处,赵咨越发享受张昭喷火一般的眼神。

  曹仁方带着般若回到地府,没过多久,曹丕便又收到了贾诩这位曹魏两代老臣的死讯。

  贾诩位列三公,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便也不再迷恋世间权力,奔西方修行去了。但于曹丕而言却不可不说是损失,这位睿智的老者于曹丕而言就仿若一盏明灯,他的离去,让曹丕神伤良久,谥号肃侯。

  曹魏两大重臣接连身殒,虽都是寿终正寝,于曹魏来说亦可算得上是悲秋。而祸不单行的蜀国却迎来了东吴使臣。

  不过,西蜀众臣大多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东吴使臣怎么会突然来访蜀国。

  就连位列武将之首的吴懿也甚感奇怪,他甚至在殿前与众武将戏言:

  “东吴这个时候来咱们西蜀干嘛?南中三郡尽因其而反,难道是来劝降的?”

  众武将哄然大笑,曹军三路伐蜀尚不能如何,难道还可能被东吴使臣三言两语说降了?就算东吴此时出兵也卷不起什么大浪了,何况只是个使者。

  当然也有关兴、张苞、廖化等鹰派一致忿忿表示要借机给东吴以颜色。

  刘禅来至殿前时,殿上闹哄哄的,直至刘禅出现,声浪才渐渐平息下来。

  诸葛亮率先走出队列道:

  “陛下,东吴已决定不出兵西蜀,而且也表态,对南中之事绝不过问,此次前来,想必是来说和的。”

  诸葛亮话毕,在朝堂之上登时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吴懿奇怪地看了眼诸葛亮:

  “丞相怎么知道?”

  诸葛亮淡淡道:

  “前些日子我已派邓芝使吴,已劝和吴主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虽然丞相有此权力,可诸葛亮做得如此隐蔽还是透着些古怪,莫不是又要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