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乱 第68章 江南之势
作者:漂流的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李公公的一席话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但落进宁奕的耳朵里,却犹如惊雷一般炸响,吸纳对手之福禄为己所用,这种同样的言论,宁奕在前世时也曾听过一次,然而,之后发生的一切,也的确是隐隐地印证了这一言论。

  李公公沉思一会,又摇摇头道:“只是今后,宁大人的每一次进身,都将染满了鲜血,血流千里,可以说,宁大人将来的那一身朱红官袍,将会用无数人的鲜血染红而成的。杀气过重,有违天和,可能宁大人也不愿如此狠历,但是天命如此,改不了,改不了啊。”

  “也许将来的很多事,并非出自宁大人之手,但是宁大人的命格太过霸气,这些,就是命。”说到这里,李公公摇头叹息,看着宁奕的双眼忽然泛起一阵精光:“杂家自认眼力不俗,如果宁大人每一次都能逢凶化吉,将来必定出将入相,流传千古!宁大人,这些全都是命。”

  李公公说到这里,宁奕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宁奕本不信命格相术之理,一堆dna组成的细胞怎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我命由我不由天,科学的精神是铲除一切迷信。可是,李公公的这一席话,不由得让宁奕内心的最深处,深深的震撼了起来。

  忽然想起了刁然,也许刁然的这一生的前途都将无比辉煌,可是只是在那短短的一瞬间,就如同陨落了的恒星,忽然失去了光彩,让人应接不暇。跌倒了刁然,扶起了宁奕自己,一顶乌纱帽从天而降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同时还有一柄上斩昏君下斩馋臣的尚方宝剑同时也赐予了自己,恐怕得知了这个消息的人,早就眼红的牙都痒痒了吧。

  刁然之命,虽然非出自宁奕之手,可是却因宁奕而死,这是一条不争的事实。难道,世间真的有命格之说么?

  想到这里,宁奕忽然有些迷惘,他茫然地抬起头看着李公公,只见李公公正微微地闭着嘴唇,一脸微笑地望着自己,宁奕忽然有些骇然,联想到了自己的今后,如果一切当真按着李公公的说法,那么今后的自己,还将多灾多难,道途坎坷,避也避不了。

  李公公说完这一切时,这一场酒宴也接近了尾声,李公公站了起来便要离开,宁奕一边揣着一颗如同乱码一般的心思,一边又一次盛情地邀请李公公前往库房一观,选几样最爱的小玩意。可是李公公却微笑着连连摆手,坚持离开,宁奕也就不在多做挽留了。

  李公公总归是宫里面的人,四处逢源,广结善缘的门道,宁奕懂的,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何况,自己已然走上了仕途这一条道路,虽然还不知今后的命运将会如何,但是以重金结交李公公这么一个宫中的总管,总不会是件坏事,最起码,不会在皇宫里说自己的坏话。

  防小人不防君子,宁奕也就是抱着这个想法,所以才忍痛割爱,对李公公双手奉上了一对汉朝的青铜雕物,送去的那件雕物也哪里是蛤蟆,分明就是一对青铜所制的金蟾!

  刚刚将李公公送出了宁府大门,那边就有人前来禀报,说是万侯有请宁奕前往大营一叙。宁奕点了点头,连忙回屋换了一身洁净的衣服,遮了酒气,又嘱咐了云儿几句,这才只身出门,随着报信的士兵一同前往万侯所在的大营。

  万侯所落脚的大营就在城南的一处帐篷里,这几日随着庐州城的渐渐安定,街面上也在难看到人后马嘶的骑兵们,整个庐州城也渐渐陷入了安定,没有了前几日的那股紧张的气氛,只是巡街的人手依然是由杜冲部下的士兵负责的,并没有让庐州城里原先的那班押差们负责。

  宁奕和那报信的士兵踩着积雪,一点一点的往前走着,一轮明月挂上了天空,把这漆黑的夜晚照的明亮无比,前几日在刑场中,天空忽然飘起的那一场大雪,把这庐州城里顿时遮掩如同裹上了一层美丽的银妆,而此刻宁奕的心情,也如同这脚下的雪地一般,正慢慢地融化着。

  一下子出了这种大事,宁奕早料到万侯必定会来找自己,也许是给自己上一上紧箍咒,一心扑在那位郓王爷的身上,也许只会祝自己飞黄腾达。管他呢,既来之则安之,我宁奕还嫌烦恼不够多的么?

  想到这里,宁奕微微一笑,迈开步子,大踏步地随着那名报信的士兵一起走向了万侯所在的那所帐篷里。

  一掀开布帘子,只见万侯和杜冲二人正坐在椅子上,早就在这等着宁奕了。宁奕微微一笑,走上前去立即一俯首道:“万提举,杜将军,小可姗姗来迟,还望各位恕罪。”

  “不必不必。”杜冲站起来连忙扶起宁奕,态度显然比前几日更加的亲热了,招呼着宁奕坐下以后,一名士兵立即端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捧在宁奕手心里。

  “好茶!”宁奕微微地抿了一口,抬眼冲着杜冲和万侯一笑:“不知道两位大人,究竟有何事向小可吩咐?”

  “恭喜宁大人升官了!”万侯喜气洋洋地说道,“宁大人一无功名,二无军功,便直接受封为御史,同赏皇家御器尚方宝剑,这可真是我大宋百年来开国的头一遭。”

  “这,多亏了我皇陛下的栽培,多亏了郓王爷的栽培。”宁奕微微一笑着说道,“小可自己心里也明白,若不是多亏了郓王爷,我宁奕哪里有那么大的福分和运气?”

  宁奕此话一出,万侯和杜冲的脸上果然是笑的越发灿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现在既然已经决定要加入三皇子一党,蛰伏在这股势力下好好地做一番大事,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尝试改变这个时代的一切历史走向,便已然于万侯杜冲等人处于了同一条战线,自然得胳膊肘子向里拐,尽可能地让自己在这片势力中崭露头角,为这片势力谋取最大的利益,这才是上上之道!自古以来,政治场上的叛徒,从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宁大人此言极是。”万侯微微地一颔首,对宁奕的称呼已然更改,“此后还应当多为朝廷多做贡献,可不要忘了郓王爷的一片恩情。”

  不管究竟是不是京里的那位三皇子郓王所做的这一切,万侯也得硬生生地将这一笔功劳全算在郓王爷的身上。宁奕不明就里,猜不出事情的真正来龙去脉,顿时冲着万侯和杜冲大表忠心,极尽肺腑之言,听的万侯和杜冲不由微笑着连连点头,顿时对宁奕充满了一股深深的好感。

  正端坐在椅子上的宁奕刚说完这一切,万侯低头深思了一番,缓缓地道:“你可知,朝廷为何不仅赐封了宁大人你一顶御史的帽子,还同时赐封了一把尚方宝剑?”

  “这个…”宁奕想了想,顿时一俯首摇头道:“宁奕不知,还请万大人指教。”

  万侯忽然哈哈笑了起来,转而又沉下脸色,道:“我大宋的那位真龙天子,这是要对江南动手了。”

  “喔?”宁奕微微地一皱眉,脸上的神情紧绷,压低了声音小心地问道:“此话怎讲?”

  “杜将军和扬州府台陈学艺陈大人,已经接到了圣旨,全权负责此次江南三十六道官员的政绩审查审核,不交由吏部处理,直接送报于皇上,宁大人,你说,这其中还能有什么意味呢?”

  “对整个江南官场进行重新整顿。”宁奕微微地笑了起来,这种浅含着的意思,宁奕怎么会猜不出来?

  “事实上,更深的一层,却牵扯到了朝廷的储位之争。”万侯微微一笑,“宁大人,你也应该知道,羌笛怨之所以能够在江南布计施政,垄断整个江南的商业贸易,这其中若不是朝中有人暗中支持,一个江湖帮会,即便势力再大,也早被朝廷给铲除了。”

  万侯忽然诡秘一笑:“而很不幸,江南三十六道,绝大部分都是太子一党!整个江南三十六道,已然尽皆沦陷了!沦为了一个江湖帮会的控制之中,这简直就是我大宋的悲哀,仅仅为了个人的私欲,而置天下百姓,置我大宋千秋大业于不顾,皇上这才下旨,令陈学艺和杜冲两人主持官吏考核等大事,一肃江南风气,拨乱反正,以尽效尤。”

  “那么,皇上赐了我一把尚方宝剑,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呢?”宁奕心中有些不解,抬眼望向正一脸淡漠的万侯和杜冲。

  “哈哈哈!”杜冲忽然笑了起来,站起来走到宁奕眼前,重重地拍了拍宁奕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宁老弟啊宁老弟,亏我杜冲还以为你是个聪明人,怎么这么明白的一件事,宁老弟你就是不明白呢?”

  “究竟是什么事?”宁奕更加的不解,心中那一团迷雾怎么解也解不开,只好一脸无奈地看着杜冲。

  “宁老弟啊宁老弟,你当真那些人会乖乖配合么?”杜冲哈哈笑了起来,“别忘了,皇上只赐给了我和陈大人督察考核之权,可没赐给我们砍人脑袋的权利啊。”

  “原来赐我尚方宝剑,是叫我宁奕杀人的!”宁奕心头猛地一震,尚方宝剑,上斩昏君下斩馋臣,可先斩后奏,同时又拥有遇事专断之权,就算是李纲那样的朝廷一品大员,朝廷的一员封疆大吏,那也能先斩后奏,砍下来脑袋再说!

  这简直就是一把双刃剑啊!宁奕紧咬着牙关不住地想到,若是想要顺顺利利的办好差事,帮着杜冲和陈学艺将整个江南那股沉重腐朽的风气一扫而空,如果没有皇帝御赐的这把尚方宝剑,想要单凭这么一顶七品御史的头衔去和那些人抗争,恐怕还真办不到。

  自古江南多锦绣,江南之水,何其深载,精明的宁奕已然从杜冲和万侯的话语里听出了些端倪,更重要的是,皇帝封了自己这么一个七品御史,一来恐怕是好大喜功,搏上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头,二来,恐怕就是想要自己杀人的。

  即使这件事办的顺顺利利漂漂亮亮,恐怕最后也得得罪朝里的不少人,来自前世的宁奕非常清楚,双手沾满贪官、恶官鲜血的铁吏固然可以在民间获得良好的名声,可是对自己的仕途,却是大大的不利。只怕自己伶着尚方宝剑进了江南砍死了一片,再回庐州时就已经被人弹劾入狱了。

  即便没有被弹劾入狱,办差有功,升官入朝,想要就这样顺顺利利的进入了朝堂,为这大宋踏踏实实的做点儿事,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还在找”宋乱”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