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乱 第248章 官复原职的张大人2
作者:漂流的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张大人。”那人笑了笑,一头的鹤发童颜益发的显得年轻。

  张邦昌淡淡地看了一眼,掸了掸衣服上得灰尘,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耿大人。”

  令人想不到的是,眼前的这位看起来颇有些年长的人,竟然就是现任的太子詹事,兼礼部员外郎,耿南仲!

  耿南仲微微地点了点头,道:“看起来,张大人在狱中受苦了,请恕下官迟迟而来,自从太子闻的了张大人入狱的消息以后,是食不知味,寝不能眠,也就是在今日,太子这才终于说服了皇上,将张大人您放了出来。”

  张邦昌却仿佛丝毫不领情一般,淡淡地道:“劳烦太子的一片苦心了,我张邦昌何德何能能够劳烦太子如此对待本官?不瞒耿大人,本官在狱中是吃的好,睡的也好,好过在眼前这片禽兽遍地的汴京城里要好的多。”

  耿南仲闻言后勃然色变,微微地怔了一会,这才说道:“张大人,难道你还是不肯辅助太子成就一番大业么?”

  “此言差矣。”张邦昌毫不为储的摇了摇头,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乃做臣子的本份。然而,太子虽为太子,如今却并非是张邦昌的君上,我张邦昌如今所要尽忠的,仅只有皇上一人,耿大人,你说的这一席话,难道不觉得有失分寸么?”

  “你…你…”耿南仲呛了半天,这才终于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说道:“好吧,下官已经知道了张大人的心意了,但是下官还是要说的是,如果有朝一日张大人回心转意,太子一门的大门将始终为张大人敞开。”

  说完以后,耿南仲深深的弯下腰来,向着张邦昌拒了一恭,张邦昌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却什么也都没有再说了,转而向着家的方向走了回去。

  这一路上,这一路上,张邦昌显得很平静,缓缓地走着,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是刚从天牢里出来的模样。张邦昌一路地走回了家,没成想,仅仅只是刚刚跨进了大门的功夫,正在洗衣做饭的那群看起来活像是乞丐的人们一眼便看见了张邦昌,纷纷丢下手中的东西,惊喜地叫了出来:“张大人。”“张大人你回来了!”

  张邦昌只是含笑地一个又一个的点了点头,什么话也都没有多说什么,便举步向着屋里的方向走去。

  “娘,我回来了,秀芝,我回来了。”

  秀芝是张邦昌妻子的小字,张邦昌的声音只是刚刚传进了屋子里,一个看起来颇有些年岁的女人便急急忙忙地赶了出来,只是一见到张邦昌,便立即惊喜地叫了出来:“相公!”

  “唉,我回来了。”张邦昌含笑地点了点头,张妻顿时惊喜地喊到:“娘,邦昌回来了。”

  “邦昌回来了?”张母急急忙忙地走了出来,张邦昌顿时跪倒在了张母的面前,低声道:“孩儿不孝。”

  “你的确是不孝!”张母本是一脸惊喜的模样,脸色却慢慢地沉了下去,“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俯首认罪了。”

  “孩儿没有。”张邦昌这么个就连太子也想要极力拉拢的人,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却恍若如同一个畏首畏尾的小孩,急忙道:“孩儿是被皇上的一纸诏书给放了出来的。”

  “说谎!”张母竟然勃然大怒道:“平素我是怎么教导你的,生当为人杰,举头三尺有神明,既然当官,就必须要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前景,否则不如跟着为娘一起回乡种地去!”

  眼看张母猛地发了怒火,张邦昌和张妻一时间竟然战战兢兢的无人敢发话,张母愤怒地转过身去继续忙着手里的事,还不忘道:“跪在这,今天也不许起来,给为娘想清楚,读书和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

  转过头,向着张妻淡淡地道:“记住,不可以给他饭吃!”

  “是!”张妻看起来显然极其害怕自己的这位婆婆,还不望看了一眼张邦昌,只见张邦昌有些呆滞地望着地上,张妻这才怯怯地跟在婆婆身后,转身进了厨房。

  第二天一大早的,张邦昌回到了尚书省,开始办公了。

  张邦昌官复原职,自然是回尚书省办公了,张邦昌位列尚书左丞,也就是宰相大人的副手,自然官位不低,然而,此时此刻,张邦昌进了尚书省以后,在尚书省内办公的大人门看见了张邦昌以后,竟然鼻子里只是微微地哼出了一声,便在也不看张邦昌一眼了,纷纷向着张邦昌丢去了一个诺大的后背,甚至就连瞧也不瞧张邦昌一眼了。

  可不是,不管怎么说,大家名义上都属同僚,要不是张邦昌,开封府衙门能被那群暴民给毁了么,尚书省的那些大人们,六部的那些大人门的家,能给打-砸-抢烧了么?若不是他张邦昌,他们这些大人们至于落得跟条落水狗似得携带着家私美眷如同一只丧家的落水狗一样,到处躲么?

  所以,张邦昌仅仅只是刚刚跨进了门内,便一齐被同僚们自动的无视了。

  蔡京蔡太师正坐在上首办公,仔细地看着一份奏章,听闻脚步声,这才抬起头来,只见张邦昌正穿着整齐的官服走了进来,蔡京不由的微微地将手中的那份奏章合了起来,淡淡地道:“原来是子能啊,就坐老夫旁边的这张桌子吧,原先的那张桌子被抬进了宫里,过几天老夫就吩咐他们在准备一张桌子。”

  “下官多谢太师。”张邦昌面无表情地向着蔡京微微地鞠了一躬。

  蔡京仅仅只是复又看了一眼张邦昌,便不在言语了,低头重新看起了手中的那份奏章。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瞧瞧人家蔡太师的度量,那岂止是撑船,就算是撑一片汪洋大海,那都是卓卓有余的了。这让一干冷眼旁观,打算亲眼目睹一场张邦昌与蔡京这两个死对头巅峰对决的好戏的众人们彻底地失望了起来,转念一想,却又不由的自我安慰起来了。

  尚书省公房里,气氛依旧如同往常一般热热闹闹的,众位官员门互相探讨着公事,然而,张邦昌的这一角旮旯却冷冷清清的,张邦昌就仿佛一个瘟神一样,任谁也不肯跟他哪怕扯上一点儿关系。没办法,谁让张邦昌这次的事情做的太绝了呢,一下把所有的同僚都给得罪了。

  可是张邦昌的脸上却并没有显出一丝丝的波澜不惊,相反,却是一副心安理得的模样,自顾自的办着自己手里的公事。

  很快,午饭的时间便到了。

  尚书省的各位大人的餐点,平素都是由御膳房直接供给的,饭菜的味道不可谓不好,只是天天吃着这些味儿,就算是山珍海味的也总该吃腻了,所以众位官员包括了蔡太师在内,脸上的表情都没有显出太多的别样的滋味来。相反,只有张邦昌一人,却对这顿饭菜吃的显得格外的香甜,没办法,谁让张邦昌吃了一顿子牢饭以后,直到这一刻都还什么也都没有吃呢?就连早饭,张邦昌也是一直饿着肚子才来到尚书省里的。

  看着张邦昌的吃相,反而引起了一众官员门的耻笑,看起来,这位张大人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一顿饱饭了,牢饭吃久了嘛,活该受罪。蔡京也正低头缓缓地吃着饭,看到张邦昌的那一顿狼吞虎咽的吃相,不由的微微地皱了皱眉头,道:“京畿重地的,吃相如此难看,成何体统?慢点儿吃。”

  “是,多谢太师提醒。”张邦昌连忙将碗筷放了下来,坐在椅子上向着蔡京施了一礼以后,这才重新端起了碗筷,重新吃了起来。

  “嗯。”蔡京点了点头,便什么也都没有再说了。

  张邦昌被放了出来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汴京城,就连几乎不进入尚书省、有事就去一下衙门,没事就窝在家里睡大觉的宁奕都知晓了。不过,张邦昌从天牢里被放了出来的消息,宁奕并不显得有什么意外的,相反,这也是在宁奕的意料之中的事情。

  宁奕可不认为,这位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近乎人情味都没有了的张大人就会这样一直被关在天牢里面待死,要是张邦昌就这样被皇帝一刀给砍了脑袋了的话,反而才大出宁奕的意料之外了呢。

  这位张邦昌张大人,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奸”,不过,对于宁奕来说,正是因为熟读这段历史,才知道张邦昌并非真的如同历史书上所说的那般。总而言之的一句话,张邦昌,死不了。

  这段日子以来,张邦昌一脸的平静,对于同僚门的白眼,耻笑等等丝毫不放在心上,就仿佛全没有看到一般一样,依旧如同平时里一样,点卯,回家,两点一线。

  然而,就在这一片安静之中,忽如起来的一个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张邦昌并没有死亡,而是爆发了!

  大宋朝有定,每月的初一十五,乃是朝会的时间,所谓的朝会,便是在大殿之上,皇帝带领着百官举行重议,百官有事也可以在这个时候上疏皇上,用以解决一些疑难的大事,只是到了徽宗皇帝这一朝以来,索性将每月的两次大朝会改成了一个月一次,也就是定在了每月的十五号那一天。

  那一天,在京的六部九卿的官员都得早早的起床,不等鸡叫的时候,便得立即起身,洗漱完毕,整理一翻仪容以后,便就得立即赶赴皇宫门外等待宫门大开,宁奕现在身为鸿胪寺少卿,同属于大宋朝六部九卿之列,对于大朝会这样的苦差事,宁奕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了。

  待到朝会开展了以后,群臣纷纷站定,群臣之中忽然闪出了一个人影,向着徽宗皇帝低声道了一句:“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群臣顿时纷纷愕然了起来,就连宁奕也顿时显得颇有些意外,徽宗皇帝仅仅只是刚刚坐上龙椅,身旁的值守太监也还没有发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传示,究竟是谁,竟然这么着急的就要上本奏章了?

  然而,目光仅仅只是刚落在那个人的身上,便立即让群臣心中一动,那个人哪里还会是别人,正是咱们那位刚刚从天牢里放出来的尚书左丞,张邦昌张大人!

  张邦昌的这个举动,就连徽宗皇帝也顿时显得颇有些惊异,脸色变了一变以后,便淡淡地道:“呈上来。”

  还在找”宋乱”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