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佣兵 第六十章 告解者
作者:忘问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然而,赫斯并没有就此自甘堕落,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告诉所有人:‘一个有爱的人,最终也会被别人所爱,不论他有着怎样的过往。’

  在被“流放”的三十年里,他曾多次孤身前往北非独裁国家,成功地劝了那位独裁者放弃屠杀叛变部落,拯救了数千人生命的同时,也帮他们树立了信仰。在南非期间,更是帮助曼德拉废除了用纳粹主义理论作为哲学基础的《种族隔离制度》,收获了世人所赞美。

  不论身在何时何地,赫斯总会在主日出现某座主堂,尽管有时会遭到驱逐,或被允许待在角落参与弥撒。他帮助无数迷途之人回到主的怀抱,也遭受了难以描述的羞辱。赫斯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身为虔诚基督徒的自我救赎。当他的种种善良和伟大被曝光了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得到了宗教和世人的谅解,重新回到了基督教中。

  淡洲主堂里的弥撒结束后,方世平告诉赫斯有一位信徒在告解室中希望能向他告解圣事。赫斯点头走进了告解室。

  所谓的告解圣事,《主教法典》的解意是:信徒向合法的圣职人告罪,且对所告的罪痛悔并定改,藉同一的圣职人赦罪后,便从主获得领洗后所犯罪过的赦免。

  许多人不敢向他人吐露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尤其是罪犯,极为担心遭到泄密。但实际上,神父不论过程中听到的是何等穷凶恶极的滔大罪,都不会存在告密的法,即使是为告解者保密的罪责违反了某些国家的法律。神父赦罪是代表主赦罪,只要是告解者真心悔改,就会帮助对方进行自我救赎。而且,大多神父对任何罪过听过不止一次,已是毫无新奇可言,主教自有告解圣事以来,将近二千年,历经无数神父,坚守告解者秘密的传统已有了超过2000年的历史,不得不不是一个奇迹。

  赫斯抛开守墓人和隐藏的杀手身份外,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神父,因此告解室对面这位告解者没有跪下划十字圣号做出告明,他依旧是心态平和地读出了一段引导对方正式告解的经文。

  告解室中间地屏障挡住了双方的面孔,但赫斯听出他是一位华国人,不带地方口音的标准普通话,声音有些低沉。

  赫斯耐心的听了十几分钟后,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本来像他这类习惯了双重人格生活的人,对于黑与白的定义,远远超出普通地神父的尺度。之所以感到难以理解和古怪,是因为对方的告解内容听上去是在“胡编乱造”。

  试问真正地基督徒,又怎会同时犯下“十戒”“四规”“七宗罪”呢?

  不过,告解者在叙述罪责的过程语气充满了痛悔,声音隐隐带着几分哽咽,赫斯尽管阅人无数也无法分辨其真假。

  “赫斯神父,主会接受我的告解吗?”

  “只要是诚心的悔改,愿意接受补赎,主会一概予以赦免。”赫斯回答到。

  告解者听到后,抽泣得更利害了起来,许久才平复,到:“您还愿意继续听我接下来的告解吗?”

  “当然。”能为主找回一只“迷途羔羊”,是上人间共同光荣庆幸的大事,不管接下来还有会多么荒诞不经的故事,赫斯也绝不会拒绝倾听。

  “1947年,“我”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一座名叫科茨沃尔德的镇。十三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足球比赛的失败,我和同校的汉特、伊恩两人产生了矛盾,他们怪罪于我瘦弱的身体。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每次与他们见面的时候,总是充满讥笑的对我恶言相向。终于,在一晚上,我将他们约到附近一座荒废的农场,接着把将他们引到了提前挖好的陷阱附近……这是我第一次杀人。”

  赫斯神父的目光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1964年,“我”以6a的成绩完成了a-level(英国高中课程),获得了剑桥大学的面试。医学院墨尔本教授给出的题目是:‘你如何在警察不能发现的情况下给某人下毒?’“我”回答了十二个异想开却又符合逻辑的答案。为什么只回答了十二个?因为时间的限制……。”

  “‘人类的赋往往在不经意间被激发,而后的所思所想所行,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这是“我”写给自己的座右铭。因此,“我”在大学期间除了主修的医学外,还辅修了神学。毕业的时候,获得了医学和神学的双硕士学位。同时,验证了“我”的“意外谋杀学”,2名同学、1位教授、3位杰出校友,就是“我”的成果。”

  “1981年,“我”策划了非洲y国阅兵广场上的“斩首”行动。1995年,在霍普金斯医院谋杀了德里克议员。2008年用“dgx”谋杀了珠宝大亨凯文斯特……。”

  赫斯认真地倾听,等到对方叙述结束后,并没有对其出一番引导和如何补赎的话,因为这个故事主人公的“我”就是他的过去,不为人知的过去!

  “我应该怎么称呼你?”赫斯问到。

  “在主堂里,难道不是只有教友或是兄弟吗?”对方反问到。

  赫斯回答到:“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

  “神父,我想问您三个问题。希望您尽量用个人的观点,来为我进行解惑。”告解者继续请求着的到。

  “当然没问题。”赫斯被识破身份后却是平静无比,且依旧乐于配合对方的表演。

  “人应该用什么方式选择死亡?又或者,应该如何过完余生?”这是第一个问题,也是个极其“庸俗”、“无聊”的问题。

  赫斯似乎从“余生”这个词里,感受到对方对未来的悲观与绝望,但又有着另一层更深的意思。

  他想了想,决定用相似另类的观点回答到:“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颗不可拆除的死亡炸弹,从孕育开始就被按下了倒计时按钮,死亡是必然的结果。无论快乐与否都无法留住弹指光阴,所以余生的行为只要不是被个人情绪所支配着的,就是最好的方式。”

  神父的回答充满“神性”的冷漠,但告解者极为地满意,紧接着问出了第二个问题:“所有穷凶极恶的罪犯,都希望通过告解来获得父的赦免,而不是法律的制裁。假设有人告诉您,他明必然会去谋杀某一个人,您是选择报警,还是…用嘴皮子劝他放弃罪恶,同时又为他保守秘密呢?”

  告解者的第二个问题显然比第一个问题更加的“无趣”。赫斯只要用最官方的方式就能回答:要是罪犯们都觉得神父不可信,又怎会前来告解?

  换而言之,如果为了抓住一个准备实施犯罪的人,而失去无数个劝导罪犯放弃犯罪的机会,相当于选择救一人而放弃了千千万万的人。

  “许多人愤怒的时候,都会:‘我想杀了他!’,却不会由于一句气话被人举报了,就被法院判定为谋杀罪。即使他真是杀了人,但如果没有人知道或充足证据指明是他杀的人,从社会、法律的角度来,又怎会存在某杀的罪行呢?那么,唯一可以让他受到惩罚的就只有父和他自己。”赫斯选择了半官方的回答,也是他的心声。

  “不错的回答。”告解者赞美了一句,到:“手里沾满鲜血的职业杀手有退休的权利吗?”

  赫斯问到:“这是第三个问题?”

  告解者道:“没错。”

  赫斯道:“不能改行,也没有退休,因为这是终生制职业。”

  告解者奇怪的问:“为什么?”

  “人死不能复生。”赫斯到:“那些不甘死去之人的怨灵,会在每个夜晚出现在你的睡梦中。更重要的是,杀手是没有养老金的。”

  告解者听出了神父的幽默,轻笑了声,到:“我们只是帮助他们提前上堂。”

  赫斯道:“没完成救赎的人无法上堂。”

  告解室里的两人同时沉默了起来。

  原本沉睡着的龙猫醒了过来,好似闻到了熟悉的味道,鼻子用力的嗅了嗅,从赫斯的口袋里出来后,快速的爬到了告解室顶端,胖乎乎地身体有些艰难地站立了起来,冲着告解者做出了手舞足蹈的欣喜动作。

  赫斯苍老的脸上露出了少见的诧异之色,因为自己的龙猫竟欣喜地扑进了他人的怀里。

  龙猫当然不像外界讹传的‘一生只认一个主人’。但这类动物的确是拥有较高感情,会对于饲养它的主人有亲近感,不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更换了新主人,由于对环境和新主人不熟悉,它会表现出冷淡、愤怒之类的行为,有的甚至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打动它。

  赫斯目光中疑惑很快就消失了,能让自己养了6年的龙猫做出如此投怀送抱的举动,且安逸躺着接受抚摸的动作,也只有它的前任主人了。

  由于XX问题不能显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文学小说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