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是土匪 第179章 县城里的故事
作者:乌苏里战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一百七十九章县城里的故事

  饶河县城伪满政府的县长办公室里,刘洪坐在椅子如坐针毡,两天来,虎林到饶河的官道几乎所有乡镇村庄都派人来报,说是有一股部队曾经路过他们那,但又说不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到哪里去?(高司令要求将所有军旗全都收起来,浩浩荡荡两千多人,普通老百姓哪里看得明白行军路线。请大家搜索(品@)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这些人到底是敌是友?他们是不是冲饶河来的,如果真是,那可要提前做些准备。刘洪所谓的准备可绝不是带领不到三百人的伪警察部队死守饶河县城,而是如何将自己两年来好不容易“积攒”的这些家当安全送出城。饶河是个穷地方,虽说土地别的地方多,但是人口实在太少,刘洪辛辛苦苦给自己的主子当了两年多的奴才,收刮来的钱才刚够当初自己买这个破县长花出去的钱。这叫什么?这说明这两年来自己一分钱都没捞着,白忙乎了。要说刘洪没捞到钱是因为饶河穷也不完全对,饶河虽穷可是地主家还是较富裕的,饶河土地多,尤其是良田多,这里的地主可不是能简单用有没有余粮来衡量的?可惜的是这些地主怕土匪怕他这个县长多,再加早年来饶河开荒种地的大多都是闯关东的山东人,这些人都是热血的山东硬汉,有着浓烈的英雄情结,他们痛恨鬼子,打心眼里瞧不起刘洪这个汉奸县长,当然更不会溜须他了。那些溜须他跟他走的较近的地主家又无一例外都被老虎山土匪砸了窑,有的连家都被烧了,一夜之间从地主变成了要饭花子,还哪来的钱给他?要说起来,这个刘洪还是较有经商头脑的,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原来藤田公司的地方据为己有,用来和老毛子做生意,挣了不少钱,再加逢年过节地主老财和手下小官员们送点,还有是每年给鬼子筹备粮食的时候克扣一些,反正天高皇帝远的也查不到。如果不是这样,刘洪投资买县长的钱可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他挣这点钱可不容易,其他的不说,克扣鬼子军粮这事只要被发现那是必死无疑,可是让他做这赔本买卖他又心不甘情不愿,花钱买的官连花的钱都没挣回来,让别人知道还不得笑掉大牙。日本人离饶河还多远呢,老虎山、大顶子山这些土匪可离自己这么近,得罪土匪现在得死,得罪日本人还能想办法遮掩一下,没准能隐瞒过去。现在回头看看刘洪辛辛苦苦担惊受怕的挣这点钱还真实属不易。

  突然,“砰”的一声,门被撞开了,进来的人是刘洪的小舅子老幺(是最小的意思),虽说不是直系亲属,两人长相却十分相识,都是一脸的横肉,体型肥的像要出栏的老母猪。货站那边的生意一直由老幺在照看着。刘洪一看进来的人是他,大声骂道:

  “老幺,你个王八羔子,进来不知道敲个门啊,吓了俺一跳。”

  “哎呀,姐夫,俺又忘了,俺这去敲。”老幺说完转身来到门前,居然在门里侧敲了几下门。

  “你个憋犊子玩意,你见过谁敲门在门里面敲的?”

  “行了吧,姐夫,敲几下行了呗,管他在门里门外呢,俺来找你有急事。”老幺说完拿起刘洪办公桌的烟点着火抽了起来。

  “啥事?俺叫你这两天把货站的东西都归拢归拢,弄咋样了?”

  “俺来找你是说这事的,东西都归拢的差不多了,可是你让俺去找的船,俺找了几艘,可是不够用啊。”

  “你现在找了多少了?”刘洪也点燃了一颗烟。

  “俺找了一整天才找了五艘,还都是打渔的船,太小没用啊。”

  “那些拉货的大船呢?”

  “听码头的人说,这段时间饶河的生意不是很好,大船都去抚远了,那边和老毛子的生意多,雇船的人也多。”

  “抚远,那现在再去找也来不及了啊。”

  “是啊,姐夫,你快想想办法,咋办啊?”刘洪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突然,他想起了曾经听过的评书三国,那里有一段讲的是曹操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的故事,他陡然受到启发,对老幺说道:

  “老幺,你现在去码头,不管是大船还是小船,只要是船都给俺雇来,另外再买二十个十米长的梯子。”

  “十米长的梯子?要这么长的梯子干啥啊?”

  “你别管了,俺说的这些,今天日落前你必须准备好,晚俺去码头,再告诉你咋办。你快去,现在去!”

  “哎,好咧,不过,姐夫,这两天好像城里的有钱人家都收到了风声,码头都是雇船的人,船太少,雇船的又太多,不好雇啊。”

  “你腰带的那个是土坷垃啊,都啥时候了,还讲究先来后到的,你带人带家伙,是抢也要把船给俺抢够了。”

  “好咧,有你这句话,老幺俺知道这么做了,放心吧。”老幺说完,头也不回的转身走了,房间里只剩下了刘洪,他看着老幺走出了办公室,心想,这事老幺去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这种人你让他做生意,他不行,如果让他横行霸道欺负老百姓,那还是没问题的。

  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传来了几声敲门的声音,刘洪轻声的说了一句“进来”,门开了,来的人是警察局长李春和治安队长苑锦堂,刘洪见到他们后,离开办公桌来到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坐下后挥挥手让他们两个也过来坐,两人坐下后,李春说道:

  “刘县长,您找俺们?”

  “嗯哪,俺昨天跟你们说的事,准备的咋样了?”

  “俺已经派人出去打探消息了,估计明天早能回来。”苑锦堂抢在李春前面说道。

  “明天?咋还要到明天?按来的人说的,要等到明天饶河县姓啥还不一定呢。”刘洪有些生气了,他对手下这员大将一直都不满意。

  李春看了看刘洪,又看了看苑锦堂,说道:

  “刘县长,卑职认为此时再派人出去打探消息已无济于事,如果这些人真是冲着饶河来的,那咱们只能暂时放弃饶河,退到山里去。”

  “放弃?咋个放弃?咱们的家,媳妇、孩子都在饶河,咋个放弃?”苑锦堂一听李春说要放弃,立即想到了自己那几房姨太太和儿子,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命根子,他绝不能随便放弃。

  “退到山里?李春啊,咱们的全家老小都在饶河,可不是说退能退的,再说到了山里安全了吗?俺看不一定,饶河地界土匪这么多,万一碰到土匪咋办?这不等于去送死吗?”刘洪有点害怕。

  “刘县长,饶河一无城墙,二无地势的优势,咱们区区不到三百人,武器弹药又紧缺,如何能守得住县城啊?”

  “守不住也得守,要是让日本人知道咱们连一枪都没放把饶河丢了,那咱是死路一条,你知道吗?所以这饶河咱必须得守。”刘洪的话提醒了李春,饶河必须得守,那怕是做做样子给日本人看,这场仗关系着自己将来的仕途,李春和刘洪、苑锦堂他们不一样,他是一个官迷,更是一个及其阴险的人,此时的李春已经想好了计划。

  “刘县长说的对,饶河必须的守,如果咱们连一枪都不放放弃饶河,这如何能对得起刘县长和峰对咱的栽培,如何能对得起饶河百姓。”李春说的话,连自己听着都觉得十分恶心。

  “一共这么点人,李春,你看这场仗咱咋打?”刘洪对打仗一窍不通,他心里清楚苑锦堂也是个白给,除了床哄女人那点事,别的狗屁本事没有,要说打仗,还是要靠李春。

  “这两天来送消息的人都是往虎林方向沿途村镇的,这说明这伙人一直在西面的大道,他们如果进攻饶河一定是从西面大道进攻。”李春走到刘洪办公室墙挂的一幅饶河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道。

  “你咋这么肯定他们要从西面进攻。”苑锦堂最看不得李春显摆,可是自己又没那个本事,便阴阳怪气的问道。李春知道苑锦堂说这话的意思,根本没有理会他,他继续指着地图说道:

  “刘县长,您看,要想从西面的官道到东面的官道只能走石宝村、三义村再到朝阳村这条路,可是这条路十分狭窄,根本不利于千人的通过。还有饶河东面的官道周围地势复杂,根本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而西面则不同,那里地势平坦,官道两侧植物茂密,非常适合大部队的隐蔽和进攻,所以俺断定,他们一定是从西面进攻饶河。”

  “还你断定?你说是是啊?你以为你是谁啊?”苑锦堂虽然也知道李春说的对,但他心里是不服,所以说话还是阴阳怪气的。

  “你闭嘴,俺他妈的最烦你这种人,明明没人家有本事,还死眼瞧不人家,有本事你也分析分析。”刘洪骂道,苑锦堂看到刘洪生气了,连忙闭嘴。他本来只是一个地主家的炮手头,是刘洪来到饶河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刘洪提拔他的想法很简单,只是不想让饶河所有的武装都归李春一个人管,这样自己呆在饶河也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万一什么时候自己这个手下想取自己而代之,那自己岂不是连一点反抗的本钱都没有。刘洪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化,可是评书却听的特别多,有人说大清皇帝是一部三国得了天下,他刘洪是靠自己听过的评书来总结为官之道的。评书里讲过,所有皇帝的治吏之道无非两种,要么所有权利集皇帝一人(如朱元璋),要么分散给很多官吏,以官制官(大多数皇帝都是这么干的)。

  刘洪看到苑锦堂闭了嘴,他继续说道:

  “李春,你别管他,你接着说。这小子狗肚子里没有二两油,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

  ://..///42/4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