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帝宠妻:毒后太妖孽 第34章可是贤君
作者:云胡不喜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百里奚撇了她一眼,“听琳琅说你与她和温怜儿关系甚好。”

  听百里奚如此称呼林琳琅,两人关系必定是极好。不知他为何忽然提及这个,她还是回道:“琳贵人性子活波,与臣妾和怜儿住一屋,关系自是比与其他人好些。”

  “温怜儿与舒牧成亲后,也就住外宫,你们可以时常走动走动。”

  他关心起她的交际,真是有些突兀。他不像是会关心这些的人,甯婍姮只当他又在揣着什么阴谋诡计。

  她回道:“谢皇上关心。”

  冷漠、生疏、恭敬,这就是她对他的态度。

  而后,殿内又是一片安静。

  见墨汁要溢出,甯婍姮将墨锭放回盒中,静站在一旁,候着。

  从她角度,只要稍微用神,就能瞥见他所批奏折上写的内容。甯婍姮却无心做此举,一是国家大事与她无关,二是她若是留意,只怕惊了百里奚。

  百里奚看似专注批阅奏折,实则对她仍有警惕。

  似是见她出神,他问道:“站着可累?”

  “皇上日夜操劳国事,臣妾只是小站一会,怎会觉得累。”

  百里奚语带愉悦,“没看出你还如此懂讨得人开心。”

  “臣妾不懂恭维之言,只知实话实说。”

  “看你对兵书有兴趣,去书房拿本书看看,也好消磨时间。”

  甯婍姮确对兵书有兴趣,她本就是上场杀敌的将军,若非公子计划需要,她仍是胡苏的鬼修罗,镇守要塞,让秦军忌讳的鬼修罗将军。当初她曾进言,她能攻秦,可公子不想以胡苏大军踏破秦国,怕胡苏生变。不然她可联西辽及吴、楚,收下秦西边游民民族,围攻秦,纵合之策置秦于险,再以西围之策制衡赵、邓。

  秦国内乱十多年,中原诸国时常进犯,百里庄虽昏庸无能,但好在有秦昭皇百里钊留下的杀神云涥及惠文太后的人马。武妃再歹毒陷害后宫妃嫔,残害子嗣,乱杀大臣,也不敢动杀神云涥及宣太后的人。她也知晓没有杀神云涥和惠文太后的人,她的孩子将会成为亡国之君。

  所以,这也是秦不幸之中的万幸,否则秦国不是被削弱,早已被分裂,成为诸国所有。

  大秦如今看似虎狼,可历经武妃之乱,先秦皇百里庄消磨秦国十多年,秦国早已不是百里钊当年的大秦帝国。所以百里奚一登基,安抚好朝堂,立马挥军南下夺下第戎,以镇住中原诸国攻打秦国。

  秦又灭魏,中原诸国日夜不想算计着,将秦除去。

  纷争之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国也忧心他国联而诛之。

  从灭魏,诸国就一直处于相互制衡的战争中,直到诸国签了停战协议,战争才停下。

  她认为他国给秦喘息机会,就是让秦韬光养晦,秦国西出北压之策一旦开始,胡苏与楚必受制。

  细作并非按兵不动,也并非百里奚难杀,只是要在合适的时机杀掉百里奚,这才是难事。否则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让他人得秦。秦如今是块肥肉,还是一统中原大陆的好要地,谁人不想要。

  公子想要秦国,又不彻信胡苏人,才将她送入宫中。

  想到这些,甯婍姮不由得垂眸,明知晓公子将一生赌在她身上,可她……还是无法自控不去伤心。

  她只能想她与他,是君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她只能将伤心化作杀意,每伤一分,杀心便重一分,如此,她才能好受一些。

  见甯婍姮不动,“怎么?不想看?”

  “臣妾这就去。”

  甯婍姮转身往西暖阁走去。

  百里奚停下笔,望着甯婍姮的背影,冷眸掠过一抹沉晦。

  甯婍姮入书房,无意撇到御案上竟摊开一张秦国布军图,她下意识往门口看去,不见有动静。

  她感到心跳在加快,往常她杀人时都未有这种紧张感。

  只要她稍稍走过去,就能看到上边的一切,不管是哪里的布军,对公子来说都是有益无害。

  踌躇片刻,她迈了一步,可又收回脚步。

  不行,她一定要沉住气。公子还没有让她有下一步动作,她切莫不可出乱子。

  想着,她大步朝书架而去,只当不曾留意到那御案上的布军图。

  在她挑选书籍时,一面墙上露出的眼睛消失。

  选了本秦恒皇所写的兵书,她拿着就往外走。

  见甯婍姮回来,百里奚让如海入内,设了椅子在一旁,又置一张小几,端上御膳房准备的宵夜。

  如海给煮好茶,端上给她和百里奚,又退下。

  百里奚问她,“选了什么书?”

  “是秦恒皇所写的兵书。”

  “哦?”百里奚被挑起了兴趣,抬起头,看着她,“怎会对秦国先辈所写兵书有兴趣?”

  “臣妾自小在说书那听闻秦恒皇雄才伟略,极是钦佩。”

  甯婍姮此话不假,她确是在说书那听过秦恒皇事迹,那时便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纵横沙场之心。

  “女子如此喜兵术,难得。你与元妃定会投缘,她也喜好兵家之道,不喜女红。也怪不得你与琳琅如此投缘,她是马背上的女儿。”

  听百里奚称呼元妃和林琳琅的区别,甯婍姮更是确定,林琳琅在百里奚心中不一般。这样的确定,未让她觉得好受,反倒是添了堵。

  “臣妾只是自幼与武打交道,接触这方面较多。”

  百里奚也不知是开玩笑,还是随口一提。

  “看来哪日,朕也能带你上阵杀敌。”

  “皇上玩笑了,臣妾哪能上阵杀敌,不过是女儿家小打小闹的舞刀弄枪。与元妃娘娘不敢比,元妃娘娘师乃承杀神将军,自是英姿威武。”

  “元妃确实不一般。”

  百里奚这话似乎有着其他意思,只是不关乎她,甯婍姮也不去深究。

  百里奚又道:“快些用吧,凉了味就不同了。”

  “皇上不吃?”

  “朕还要先批阅奏折,一会若是饿了,自然会吩咐。”

  甯婍姮秀眉微蹙,他招呼如海送来宵夜与热茶,只为给她。看他埋头批阅奏折的专注,她心底深处似乎有什么在一点一点侵蚀。

  她随意吃了些,便专心看书。

  说是兵书,也不全是用兵之道,还有治国之道。

  甯婍姮似乎回到了那个时代,与秦恒皇一道开拓疆土,一道看着大秦繁荣昌盛。

  沉浸在手中书的甯婍姮,浑然忘我,甚至连百里奚从批阅奏折中停下,喝了口茶,然后望着她,她都丝毫没有察觉。

  望着专心于书的甯婍姮,虽是清冷,可眸中情绪略有变化,百里奚黑眸中柔色尽显。如此看着她,想到的无关阴谋诡计,无需去揣摩她此刻心思。

  许久后,甯婍姮隐约感到百里奚的视线一直注视着她,她投目望去,撞入了他那隐约带着笑意的深瞳。

  她心顿然一慌,好一会才恢复了。

  捕捉到她神色之中一丝小慌乱,对百里奚来说是那般珍贵和有趣,他说道:“看得真入神。”

  “是内容太吸引人。”

  “与朕说说,都看入甚么了?”

  甯婍姮回道:“秦恒皇治国有道,用兵如神,着实叫人敬佩。”她只谈及浅面,不敢与百里奚深讨。

  “秦国历代,秦恒皇最让朕敬佩,再是秦昭皇,朕的祖父。”

  百里奚说得没错,秦昭皇百里钊也是秦国历代君主中的佼佼者,若不是他留下杀神,保留惠文太后部属,只怕武妃早已将大秦葬送。也可说是秦昭皇有远见,知晓自个儿子无用。

  甯婍姮不语,百里奚又道:“你与朕心思倒是一起了。”

  “秦恒皇乃是大秦百姓最为尊敬之人,臣妾也不例外。”甯婍姮仍是客客气气的回应。敬佩与如今是两码子事,大秦不亡,公子就会死。

  百里奚似乎是颇有感触,“秦到今,历经十代,立国之初,弱小受欺压。到五代秦恒皇收复赵韩所夺城池,再灭犬戎与越,直逼西辽与胡苏。秦恒皇称帝,四方来贺,秦人从此不被他国小看。秦恒皇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繁荣昌盛,让中原诸国对秦不敢犯之,大秦崛起,盛世帝国!”

  野心,甯婍姮此刻看到不是百里奚坚锐的眸光,不是坐拥天下的霸气,不是语气中的狂,而是吞噬天下的野心。他意不在让秦强大,是吞并他国,以秦恒皇为榜样,创造更辉煌的盛世。

  秦恒皇若知晓后世如此,定也安心了吧。

  她将书本合起,“皇上也定会成为如秦恒皇那样的贤君。”她这话恭维的她自己都泛恶心,不论他雄心壮志在何。她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都不能忘了这条毒蛇的冷血、多疑无情。她必须时刻提醒着自己,她与他是仇敌,是对手。

  百里奚闻言,看着甯婍姮的黑眸深幽几分,似是在揣摩她言行。

  甯婍姮并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何不妥,任由他看着。

  片刻后,他才缓缓道:“朕知有人说朕生性多疑,冷血无情,甚至是残暴苛刻。在你眼中,朕担当的起‘贤’字?”

  “皇上这是为难臣妾了,臣妾眼中贤君,是臣妾眼中贤君。臣妾无暇理会他人看法,更不会去留意他人看法。百姓说皇上贤,皇上便是贤君。臣妾是皇上妃子身份,可也是大秦的子民,百姓意思,亦是臣妾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