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梦余生 第三十八章
作者:连城三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申时前后,墨离换了身勉强还算华丽的宫装,重新梳了发髻,化了淡妆,候在上书房外。萧统域,你来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淑妃娘娘到~~~”守门的侍卫高声喊道。

  墨离整了整衣襟,神情清淡的走进上书房,侧身行礼,“皇上万安。”

  “平身吧,赐坐。”

  “谢皇上。”

  墨离坐定,抬头看了宣政一眼,宣政俯案疾书,正眼也不瞧她。刘聪立在他身后,双目垂地。有文章!这里面有文章!直觉这样告诉墨离,她静静的坐着,思绪繁杂。上书房里静的落针可闻,宣政批阅着赈灾特使的奏折,眉头紧蹙。

  “萧大人求见。”

  侍卫的声音铿锵有力,墨离突然灵台一亮,莫非萧统域想把萧家其他女儿送进宫来?!是了,不然他不会在散朝之后特地进宫面圣,宣政找她来,分明是想告诉她,她是撇不清的,他也不允许她撇清。早知如此,真该应了宁贵人,教养一个孩子总比跟自家姐妹内斗强,宣政啊宣政,你答应过让我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你承诺的赏赐这就要收回了吗?

  萧统域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俯身行礼,“臣,萧统域参见皇上,淑妃娘娘,皇上万安,娘娘金安。”

  “平身,赐坐。”宣政放下手中的狼毫小楷,坐直身子,好整以暇地看着殿上相对而坐的父女二人。

  “谢皇上。”

  “萧大人有何要事?”宣政问道。

  “回皇上,恕老臣斗胆,今日进宫面圣实则想让小女墨寻进宫侍奉皇上,淑妃娘娘进宫多年却未能为皇上诞育一男半女,老臣羞愧难当,恳请皇上应允。”萧统域说的很是真诚恳切,就差泪流满面了。

  墨离有些恍惚,看样子在这之前,君臣二人应该已经有过谈话,彼此心照不宣了。萧统域一上来就单刀直入,丝毫不给她留有余地,明显早就已经得到默许,否则,他不敢这样堂而皇之的又是敬献女儿又是数落她的不是。父亲啊,你真真是个好父亲!

  宣政一直在观察墨离的表情,在他捕捉到墨离一闪而逝的愤怒时,心情大好,“还未到甄选妃嫔的时候,朕,考虑考虑。”

  “谢皇上恩典。”

  “你父女二人难得见面,这就退下说说体己话吧。”

  墨离“嚯”的起身,冷冷道:“皇上厚爱,萧大人平日操劳,还是让他早些回去歇息吧,我有些不舒服,先行告退。”

  宣政没有拦她,萧统域的脸色十分难看。

  出了上书房,迎面一阵刺骨的冷风,墨离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刘聪眼明手快的将她扶了一扶,

  “娘娘留神脚下。”

  墨离站定,“子婵你先回去,我自己走走。”

  子婵一脸为难,但还是恭敬的行礼告退。

  “大冬天的,奴才差人送娘娘回宫吧。”

  “多谢刘总管好意,不必了。”

  墨离紧了紧斗篷,双手笼进袖筒,大步离去,考虑考虑?哼,过不了几日萧墨寻就会被接进无方皇城,萧统域啊萧统域,让我们姐妹相争你能得到什么好处?沿着中轴线一路往南,冬夜的风冷的刺骨,在耳边呼呼叫着,墨离双手冰冷,心似乎也在慢慢变冷。

  天上一轮孤清的弯月,朦朦胧胧的月光下,路也有些朦朦胧胧。墨离走着走着气就不顺了,步履也急了,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右侧扑倒下去,摔了个结结实实,膝盖生疼,她都忘了今日穿的是花盆底,最不适合疾步快走,挣扎着想要站起身,却十分困难。

  “谁!”巡夜的侍卫们发现了她。

  “是我,拜月宫的萧墨离。”

  “哦,原来是大都督。”一个侍卫快步上前将她扶起,“大都督没事吧?”

  “原来是广平。”

  廖广平一脸喜色,“大都督记得末将?”

  “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怎可忘记。”

  “大都督厚爱,天寒地冻的,大都督这是要去哪里?再往南就到城门了。”

  “想上城楼看看,忽然很是怀念当年领军出城走过的那条路。”

  廖广平想了想,对着一众侍卫喝道:“你们继续巡夜。”

  “是!”

  “大都督请。”

  墨离看了廖广平一眼,继续往前走。廖广平落后两步跟着,他曾作为副将跟随墨离打过几仗,起初很是看不上一介女流混在军中比手画脚。跟随她,完全是看在萧家老太爷的面子上,但经过几次与犟族的大战,他对萧墨离,心服口服。

  萧墨离就像是为战场而生,跟随她,让人不由自主的就会忘记她的性别。她果断、镇定、冷静、从容,对局势判断准确,治军松紧有度,从不高看自己也不轻视对手。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上阵杀敌,她都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一上战场,她就像一面旗帜、一盏长亮的孔明灯,她是大军的主心骨,亦是军心所向。直到她入宫前交出兵权,宏王朝的军队过半数在她手中。

  廖广平看着她的背影,心潮澎湃,当年那是何等的豪情壮志,何等的义薄云天,如今这高高的宫墙却将当年那个战无不胜的萧墨离困在其中,可悲,可叹。不由自主的轻声哼唱起当年萧墨离为了鼓舞士气,请人编曲传唱的军谣。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唐戴叔伦《塞上曲》

  墨离的脚步顿了顿,心下怆然,想不到还是跟随过她的将领了解她。他们忠心为国,不惧生死,无争权夺利之心机,无拉帮结派之功利,坦坦荡荡,一身正气。墨离觉得踩着花盆底走台阶,实在是自己折腾自己。城楼上,她望着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大道出神,道路的尽头没于夜色中,一眼望去,只感觉到空旷和寂寥。她竟会接受武帝那样的赏赐,真是被鬼迷了心窍了。

  “大都督,已是寒冬,还是早些回宫吧。”

  “我从没像现在这般嫌弃自己是女儿身。”

  廖广平一愣,恭敬的站着不搭话。

  墨离也意识到自己话有不妥,只静静站着,不再说话。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廖广平忍不住开了口,“大都督,说句大不敬的话,如今您已是皇上的妃嫔,以前的事,当放下的还是放下的好。”

  墨离站着没有动,连跟随过她的副将都能参透的道理她却参不透!做了皇上的妃嫔,不管有名无实还是有名有实,以前的事,不放下也必须放下。宣政,原来你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心要给我一个赏赐,你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我,看我手握重兵,疑我会有二心。墨离忽然笑起来,那确实是个最好的赏赐,却不是给我萧墨离的,而是给你自己的,宣政,你真真可恶,实在是太可恶了。

  “大都督,你……没事吧。”

  “没事,忽然想到好笑的事,你巡夜去吧,本督站一会儿便回了。”

  “是,请大都督保重身体。”

  夜色沉沉,墨离回想着当日领军出征的情景。那样的日子,不会再有了吗?哪位先人曾经说过,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

  上书房内,宣政仍在批阅奏折,“她回宫了吗?”

  “回皇上的话,还没有。”

  宣政手中的狼毫笔停了下来,“什么时辰了?”

  “丑时。”

  宣政坐着不动,若有所思。

  “是不是……差人送娘娘回宫?”刘聪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由她去吧。”宣政继续批阅奏折,直到曙光微露也未再问起墨离的去向。

  墨离寅时才回到拜月宫,冻的整个人都没了知觉,脸色惨白惨白,子婵喊她她也不搭理,把子婵吓得不轻,哭着跪倒在地,“娘娘,娘娘,您倒是说句话呀,别吓唬奴婢。”

  好半天,墨离才缓过神来,“备热水,我要洗澡。”

  子婵愣了愣,立刻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整个人泡进热水里,身子慢慢回暖,墨离觉得自己慢慢醒过来了,子婵提着水桶进来走的急了,一不小心撞倒了画筒,画卷呼啦啦的滚了一地,“奴婢该死,奴婢该死,请娘娘责罚。”子婵放下水桶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谢罪。

  墨离却像没听见似的,看着一幅画出神,因为她想起了送画的人。那个人清风朗月,看着平淡,扔到人群里却是一眼就能辨认出来,想着想着,心里便有了笑意,这是老天爷给她的另一个机会吗?

  墨离叫芷兰来扶她,然后一踉跄两个人都摔倒在地,芷兰很不小心的踩到那幅画,蹭坏了那幅画。芷兰一看自己闯了祸,吓得跪地连连请罪,墨离叫来别的宫女替她穿戴,一直也没说话。直到梳妆打扮整齐,才慢悠悠的说道:“你们两个,一个打翻水桶,一个弄坏我的画,自己去内务府领罚吧。”

  “谢娘娘恩典。”二人磕了头,起身走了。

  其它的画卷早被机灵的宫女收拾妥当,墨离很惋惜的拿着破损的画卷看了又看,当即决定要出宫一趟。那个二品武官的令牌她进宫后就没再用过,如今宣政违背他的诺言,她也就不再顾及他的颜面,毕竟是他封她为二品武官又召她进宫,这种似臣非臣、是妃不妃的尴尬关系,是他一手促成,他都不顾忌了,她又有什么可顾忌的。她的脸皮,早在北疆的战场上就被磨的皮糙肉厚了。

  用过午膳,好好睡了个午觉,起来后换上了武官的标准装束,吩咐太监立刻准备马车。墨离琢磨着这个时辰,宣政不是在午歇便是在面见个别大臣,等消息传到他那里,她应该已经出了宫门,至于回宫以后会怎样,等回来以后再说吧。太监不敢马虎,很快就牵来了马车,墨离一蹬脚踏轻松跃了上去,“若是皇上问起,就说我去宫外补画,快去快回。”

  “是,娘娘。”

  墨离扬鞭,马车“嘚嘚嘚”的跑了起来,很快就拐到了离拜月宫最近的东侧宫门-华容门。守门的侍卫不认得她,但认得她的令牌,墨离轻松出了宫,赶着马车一路往京都西城的华严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