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梦余生 第三十九章
作者:连城三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整个京都,以无方皇城的中轴线为界分为东、西二城,虽然中间没有城墙,却有着比城墙更为坚不可摧的、清晰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那就是阶级。东城住的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富商名士,西城的人口分布就复杂的多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华严巷是西城内一条极为普通的小巷子,位于西城的殡葬一条街—永安街后面。墨离将马车拴在巷口的马桩上,拿着画,左顾右盼的走进巷子。这个人真奇怪,怎么会住在这种地方?脚步停在一座朱漆大门前,上书“望月小筑”四字。

  墨离有些想笑,跟死人混在一起,偏偏还要装风雅,上前扣了扣门。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年逾五旬的老者探出半个身子,“找谁?”

  墨离伸手递上画卷,老者接过去拉开看了看,“可是萧公子?”边问边卷起画卷递了回来。

  “是我。”墨离接过画卷。

  “随我来吧。”

  墨离跟着老者一路往里走,越走越觉得背脊发凉,这宅院看着普通,假山流水、花圃花坛却是按着八卦阵位排列,各个阵眼上又都是灵动之物,竟是个无时不在变化的太极阵。墨离觉得自己这般冒冒失失的来访,真是很不应该,万一主人不是他,岂不危险?!穿过一大片翠竹林,宅院的样子也就清晰了,三进式的四合院,虽然规模不大,却造的匠心独具。墨离被老者领到了偏厅,

  “请萧公子稍待,我家主人随后就来。”

  “有礼。”

  墨离四下看了看,偏厅的布置颇为雅致,一看就知道主人品味不俗,心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一切等见到了人再计较,索性坐下来等。过了一会儿,他走了进来,一身浅蓝色的长衫,是了,祁归言。印象中,他极为偏爱浅蓝色的长衫,貌似就没见他穿过别的颜色,在军中时,她时常拿他打趣,一个军医穿的跟个附庸风雅的诗人似的,完全是不务正业。

  待丫鬟来上了茶,他才问道:“多年不见,不知祁某该如何称呼大都督?”

  墨离放下茶杯,笑道:“墨离,叫我墨离便可。”

  “这……祁某不敢。”

  墨离嘴角轻扬,“你这疏离是装出来的还是生出来的?。”

  祁归言应景的笑了几声,“如此,叫我归言便可。”

  “好说。”

  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墨离在北疆打仗的时候,祁归言是军医,一直跟随着大军东奔西跑,墨离的大伤小伤都由他亲自诊治,那年冻伤了双脚,差点危及性命,也是祁归言妙手回春。二人是战友也是旧识,虽然墨离对他的身世所知甚少,但却从心里信任他。

  祁归言笑了笑,看着墨离的脚道:“你脚上的旧伤,可曾复发?”

  墨离闻言,低头看脚,“托你的福,未曾复发。”

  “那就好。”祁归言看向摆在桌案上的画,“我以为,你一回到京都就会来找我。”

  “你怪我来的太晚了?”

  祁归言长长的叹了口气,“不晚,无论你何时来找我,我都很高兴。”

  “这话……听着有些幽怨。”墨离打趣道。

  祁归言看着她,一双眼炯炯有神,似有千言万语,最后,他只是淡淡一笑,“等一个人等的久了,生出些幽怨也是平常。”

  墨离拿起画卷在桌上摊开,“一幅好画,不当心弄坏了,你可有办法?”

  祁归言起身走过来,伸手轻轻抚过,这幅画是他多年以前所作,画的是群雁南飞,寓意倦鸟归巢。当日他不得不离开军营,留下这幅画给墨离,希冀着她荡平了北疆,厌倦了征伐,或许想要个安静的归宿。因她身份特殊,萧家和皇上都不是最好的归宿。只是,这一等,就是十多年,等到了她封侯拜相,等到了她进宫为妃。

  如今,她却来了。

  初相遇时,他便觉得她是个游离于红尘世事之外的女子,是一个不平常的女子。在北疆征战的那些年,他对她十分照顾,大伤小伤,即便只是些皮外伤,他都是亲自为她诊治上药,她喝的汤药,也是他亲手熬煮。而她,对谁都坦坦荡荡。

  “墨离,你既已入了宫,如今这般却是为何?”祁归言心绪复杂地问道。

  “如果我说,我被皇上骗了,你信吗?”

  祁归言一言不发的坐到椅子上,像是在斟酌,过了一会儿,道:“皇上与你在北疆同生共死,你对他如何,我不清楚,但他对你,用情不可谓不深。”

  “用情不可谓不深?”墨离像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他不日就要迎娶我的六姐萧墨寻,这就是你所谓的用情至深?”墨离一推卷轴,画“呼啦”一下收了起来,“归言,我只问你一遍,这幅画,你补是不补?”

  祁归言看着她,有些为难。她如今是宣政的妃子,他太了解宣政了,如果有人胆敢动他的东西,绝对是必死的下场,更不用说动他的女人了。虽然经过多年的经营,他如今在京都的势力盘根错节,可谓呼风唤雨,但毕竟不能同皇权相提并论。

  “我最近才看懂你的这幅画,倦鸟归巢。”墨离哼笑了几声道:“我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聪明,早几年看懂这幅画,我就不会进宫了。”

  祁归言伸手去接墨离手中的画轴,“你先回去吧,等我消息。”

  墨离看着他,不松手,“归言,万一事情败露,你可知道后果?”

  祁归言一使劲,将画轴抽了过来,“如果说同生共死是后果,我倒觉得不坏。”虽然此事无异于与虎谋皮,但为了她,他想试一试。

  “那我告辞了,等你消息。”

  “刘叔!替我送客。”

  回到拜月宫的时候,正是酉时。一路没有阻拦,墨离觉得很奇怪,直到将车驾交给小太监仍是百思不得其解。踏入拜月宫的霎那,她终于明白了。宣政怎么可能由着她的性子。此刻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坐在侧殿里与宣政相谈甚欢的那个女人,不是萧墨寻还有谁?!墨离觉得脸上仿佛挨了火辣辣的一巴掌,生疼生疼。

  萧墨寻,岂止是她的六姐,在成长的岁月中,她们彼此都积累起十分复杂的情感,有嫉妒、有厌恶、有憎恨、有嘲笑,唯独没有手足亲情。她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只怕萧墨寻会大宴三天来庆祝。

  墨离强自镇定的走过去,“皇上万安。”

  “淑妃,来得正好,这是朕新册封的月贵人,往后就住在拜月宫侧殿,你俩是亲姐妹,要互相扶持着些。”

  萧墨寻见了她,一双狐媚的桃花眼转了几转,娇滴滴地说道:“九妹,你快来,皇上今日特赦,不用讲究规矩礼数,你我姐妹多年未见,过来喝几杯庆祝一下。”

  “我有些乏了,皇上、贵人尽兴。”说罢,头也不回的走进正殿,“咣啷”一下关上了大门。

  萧墨寻伸手将一颗娇艳欲滴的樱桃喂到宣政嘴里,顺势靠了过去,“皇上息怒,我这个妹妹什么都好,就是不解风情,往后,我会多教导她的。”

  “如此甚好。”

  这一夜,冷清的拜月宫里欢声笑语不断,乐声曲声丝竹声,声声入耳。墨离差点忘了,她这个姐姐尤擅歌舞,怕是整个京都都难逢对手。

  清静的日子,果真是到头了。

  一个月后,皇后召见了她。墨离在荣德宫里坐了一个上午,听了一个上午的“循循善诱”,还有各宫妃子的帮腔造势,她不得不承认,后宫里的女人一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话都说得极为婉转妥帖,语气极其真挚感人,细细捉摸,言外之意却是极为尖酸犀利,甚至有人拿她们暗喻汉朝赵氏姐妹。

  墨离从荣德宫出来,气得都有些站不稳了。想她先前戎马生涯,谁人见了她敢不恭恭敬敬?谁人见了她敢如此张狂无度?又有谁人见了她,敢出言不逊?夜夜笙歌的明明是武帝和萧墨寻,却是她来听这些挖苦嘲讽,她来受这些嫉妒怨恨。

  回宫的路上,她想了很多,最想不通的是武帝那样心防极重的一个人,怎么轻易就能和萧墨寻打得火热?他们之前应该从未见过面,互相不了解,彼此也不熟悉。但萧墨寻入宫后,武帝几乎夜夜留宿拜月宫,一会儿赏赐绫罗绸缎,一会儿赏赐金银细软,月贵人在后宫的风头,一时无人能及,所到之处,几乎是人人巴结讨好,连带着她这个平时不怎么受群芳待见的妹妹也不时被吹捧夸赞起来。这种非一般的荣宠,非正常的荣宠,让墨离忧心忡忡。拜月宫因为萧墨寻的到来从原本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圣眷隆隆,慢慢的就成为后宫的众矢之的,如今更是引起各宫嫔妃乃至皇后的不满。

  “娘娘金安,奴才小路子给娘娘请安。”

  墨离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兀自往前踱步,连正眼也没瞧小太监一下。

  “娘娘,你看天上,大雁南飞是倦鸟归巢之象。”

  墨离顿时收回了思绪,停住了脚步,抬头看天。这个季节,大雁怎么可能南飞,那是由一根绳索串起来的纸鸢,形似大雁,今日风大,在空中迎风飘扬着。这小太监分明意有所指,于是墨离问道:

  “那是谁在放纸鸢?”

  “回娘娘的话,是甘泉宫的慧妃娘娘。”

  “慧妃娘娘?”

  “正是。”

  墨离对慧妃几乎没有印象,入宫这几年只在几个重大庆典上远远的见过她几次,近日萧墨寻闹的这么厉害也未见甘泉宫有何动静,那是个心如止水的女子吗?又或者别有用心?

  “前面引路,我想去看看。”

  “娘娘这边走。”

  墨离跟着小路子很快便到了甘泉宫,小路子俯身行礼,“娘娘请进,小路子先行告退。”说完,也不待墨离应允便退下了。墨离走进甘泉宫,循着天上纸鸢的方向,来到了甘泉宫的后花园,园子里有处颇为宽敞的空地,一紫衣女子正拉着线,牵动着纸鸢飞舞,想必她就是慧妃了。

  “娘娘,您留神脚下。”一旁的宫女紧张的提醒道。

  过了许久,慧妃才发现站在园子门口的墨离,不紧不慢的收纸鸢,几个有眼力劲的宫女赶忙上前来请安,墨离摆了摆手,不甚在意。

  “翠儿,去沏壶碧螺春来,再布些点心。”慧妃向着墨离走来,边走边向着宫女们吩咐道。

  “淑妃,有礼了。”

  墨离微微一笑,“有礼。”

  “内殿坐吧,外面冷。”

  二人并排往正殿走,墨离留意到慧妃脸色有些异样的苍白,呼吸气短无力,待回到正殿坐下,几个宫女递暖炉的递暖炉,披袄子的披袄子。

  慧妃见墨离看她,有些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本宫的身体一直不好,尤是畏寒,今日也是看天气晴好,便想着去园子里放放纸鸢,聊以取乐。”

  墨离心里明镜似的,若不是为了引她来,想必她是不会大冬天的跑出去放纸鸢取乐,宫里取乐的法子多了去了。她一个体弱畏寒的女子,大冬天的出去放纸鸢,真是难为她了。

  “你们都退下吧,翠儿,替本宫守着殿门。”

  “是,娘娘。”

  宫女们退了出去,殿里只剩下她和墨离。

  “这里没有外人,本宫就开门见山的直说了,若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多担待。”慧妃缓了一缓,接着道:“归言托本宫转交一封信,本宫虽不知你俩的交情,但请娘娘高抬贵手,不要伤害归言。”

  “为什么慧妃觉得我要伤害他?”

  “女人的直觉。”

  “慧妃多虑了,我只是有件事想请他帮忙,谈不上伤害。”墨离随意道。

  “那要看,淑妃请他帮的是什么忙。”慧妃步步紧逼。

  “那是我和他之间的事,不方便告知娘娘。”

  慧妃忽然笑了起来,笑声未停,却是猛咳了一阵,她喘着气道:“本宫就知道,这个忙,必不简单,归言也回了本宫相同的话。”

  “娘娘同祁归言是何交情,竟如此……”

  “他原是本宫的意中人。”不等墨离说完,慧妃就打断了她的话,“很吃惊是不是?”

  墨离坐着没有动。

  “本宫同归言,自幼相识,青梅竹马,本宫一直以为他会成为本宫的夫婿,哼,哼……真是天意弄人。”慧妃喘了几口气,接着道:“本宫入宫后,他参军上了战场,本宫知道和他再也不可能了,可惜本宫这身子不争气,虽然进了宫,却还是担不起家族的荣誉。”慧妃又是一阵猛咳。

  “慧妃娘娘,你不该同我说这些。”墨离边说边站了起来,这个女人太疯狂了。无方皇城里的疯子不少,疯成她这样的委实少见,她与她半分情谊也没有,她就这样将她的秘密、她的过去、她和祁归言的秘密还有她和祁归言的过去和盘托出,随便哪一条传出去,都是诛九族的死罪。

  “萧墨离,你已经听了这么多,现在要走,是不是太晚了,况且归言的信还在本宫手里,你不想要了?”

  墨离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思忖了片刻,坐了下来。

  “听一个故事得一封信,淑妃娘娘应该觉得物超所值。”慧妃就像失声很久好不容易找回了声音,喋喋不休的说了很多,她的童年、她的少女时代,她和祁归言的纠缠,还有入宫后的生活等等。墨离静静听着,听得汗毛直竖,听得心惊肉跳。罢了,慧妃靠到椅背上大口大口的喘气,原来将积压在心里的东西一下子说出来竟是这种感觉,过了好一会儿,才幽幽道:“你别担心,本宫已不久于人世,这些秘密,本宫都会带走,绝不会给他留下一丝一毫的麻烦,如若不然,本宫也不会答应帮忙。”

  墨离听着,没有搭话。

  慧妃从袖筒中掏出一封信放在桌案上,“这是他托本宫转交的,本宫乏了,回寝殿休息。”

  墨离取了信,拆开细看,然后将信投进一旁的暖炉。祁归言不愧是祁归言,已策划好她离宫的方法,虽然有些凶险,却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慧妃个性乖张,不按常理出牌,但祁归言说她可信,那就应该错不了。

  回宫的路上,刚巧遇到武帝的御辇。墨离行礼问安之后,就被“请”了上去。宣政背靠辇车,盯着墨离不说话。墨离盘腿靠坐在一侧,丝毫不见惊慌窘迫,只静静坐着。沉默就像一场拉锯战,仿佛谁先开口,谁就落于下乘。

  宣政慢慢沉不住气,他最讨厌的就是墨离这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故意道:“朕今日要去清泉宫泡汤,既然遇到淑妃了,就由淑妃侍寝吧,你那个姐姐太过热情,朕都有些吃不消了。”

  墨离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比起方才生动了许多。

  “你过来。”

  墨离警惕的抬眼看他,“做什么?”

  宣政脸上的笑意,有了几分痞赖,有了几分邪狞,“你是朕的妃子,朕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说完伸手去拉墨离。

  墨离头皮发麻,他要用强的?他应该知道她的实力,他们曾经单打独斗过,虽然此刻在辇车里,空间受限,但并不影响她动手,她只是担心他到时没法下台,这股怨气终究是要落实到她头上的。宣政一下子就将墨离拉进怀里,墨离的反击几乎是下意识的,于是一帝一妃真就在辇车里扭打起来,动静有些大,闹得辇车直晃悠。宣政一点不恼,逮住机会就见缝插针的调戏墨离,“想不到比你姐姐还热情。”“你别着急替朕宽衣,好歹到了清泉宫。”

  ……

  ……

  ……

  墨离觉得,这些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于是扑过去捂宣政的嘴,宣政借势后躺,猛的抱住墨离翻身将她压住,顺势制住了她的双手双脚。墨离动弹不得,恼羞成怒,扭着身子挣扎,宣政看她的眼神渐渐深了,眼里有了星星点点的欲望,突然就低头吻她。早在北疆的时候他就想吻她了,可惜每次都有些茬子,每次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坏他好事。今日,虽算不上两情相悦,但终归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墨离愣住了,她虽是名满宏朝的武将,众多将士心中的战神,可是在情场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新兵,跟宣政比起来,战斗经验真真是少得可怜。宣政有些情难自禁,此刻温香软玉在怀,对象又是萧墨离,吻起来就难免认真了些,手里的动作也不受控制的活络了些。

  “皇上,清泉宫到了。”侍卫十分不合时宜的禀报道。

  “滚开。”宣政几乎是咆哮的。

  墨离紧抓住松开的衣襟,不敢置信地盯着宣政。宣政挫败的叹了口气,真是杀人的心都有了。在墨离惊慌失措的眼神中,他觉得自己像个贪得无厌的登徒子,真是可笑,她是他的妃子。后宫的女人很多,懂得讨他欢心、哄他高兴的也很多,她们有的乖巧、有的可爱、有的美艳、有的温柔,但每次宠幸她们,墨离的脸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在他脑海里,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切就像一枚烙印。自打墨离进宫后,完全变了个人,她沉默寡言、循规蹈矩、谦和忍让,最让宣政无法容忍的是她刻意划出的界限,蓄意撇清的关系。

  “你……你怎么可以……你……真是……太不像话了。”墨离一时无法回神,语无伦次的指责道。

  “你是朕的妃子,墨离。”宣政说罢,脸色已恢复如常,理了理衣襟,看着墨离说道:“穿好衣服下来吧,到清泉宫了。”

  墨离从御辇上走下来的时候,衣服已收拾妥当,神色亦恢复如常,一脸的漠然和疏离,看得宣政又是一阵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