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梦余生 第四十章
作者:连城三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清泉宫位于无方皇城后山的山脚,原是上林苑的属宫,但武帝酷爱温泉,登基之后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与上林苑分门独立。清泉宫里的泉眼常年恒温,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上好的养生保健汤池。

  墨离被安排住在武帝所居紫宸殿的对面,依兰殿。白日里,宣政很忙,他移驾到了清泉宫,文武大臣们自然也要到清泉宫来上朝议事。能独自泡汤,墨离觉得总算没有白来。拜月宫里虽然也有温泉,可那毕竟是露天的,如今天寒地冻,再加上宫里多了闲杂人等,那个汤池也只能当作摆设看看了。

  清泉宫里最大的汤池位于紫宸殿后方的偏殿。这个偏殿较一般宫殿低了很多,由云南运来的珲石砌筑而成,这种石头成分特殊,能大大降低殿内殿外的空气流通,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殿内的汤池呈莲花状,由上等墨玉砌成,整个池壁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莲花图案,在水波的荡漾下,朵朵盛开的莲花似在随风摇曳,十分曼妙有趣。汤池四周围着一圈屏风,是进贡的上等绣品,屏风上是一条诺大的金龙,绣的栩栩如生。

  墨离觉得宣政打起仗来是把好手,享受起来更是把好手。坐到池边,想不到连地面都是温热的,脱了鞋子将双腿泡进汤池,一股懒洋洋的舒坦从脚底蔓延开来,好舒服啊,这种温暖又舒心的感觉丝毫不逊于当年祁归言为她特制的药汤,一下一下的轻晃着脚,泛出的水波微微带起了整个汤池的灵动,墨离看着看着,不自觉的笑了。

  宣政进来的时候,恰巧看到墨离坐在池边,边晃着脚丫子边笑,原来她还会这样子笑的,自打她入宫后,她的笑容就很难进到眼里,都是停留在脸上。

  “这个汤池,朕用来泡澡,爱妃用来洗脚,真是会享受。”宣政突然就有了逗她的兴致。

  墨离忙收回双脚,起身行礼,“皇上万安。”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这些个虚礼就免了吧。”宣政边说边开始脱衣服。

  “本宫……我已经泡过温泉了,这就告退。”

  经过宣政身边时被他拉住,“袜子冬靴都不穿了?外面可不比偏殿。”

  墨离低着头回去穿上袜子冬靴,急匆匆的走了,所幸这次,宣政没有拦她。出了偏殿,墨离大大的深呼吸,她为什么这么紧张?边想着这个问题边踱步回依兰殿,遇到的宫女们向她行礼问安,她扫了一眼,云锦长裙,清泉宫的规格真够高的,要知道云锦可是贡品。走到依兰殿门口停了下来,不对,清泉宫的规格再高,不可能让宫女穿戴才人以上品阶的嫔妾才可穿戴的织锦,墨离立刻转身回奔向偏殿。

  偏殿门口有两位宫女守着,她方才出来的时候,门口分明没有人。墨离快步上前,很随意的看了一眼她们的鞋子,步云靴,这更加证实了墨离的猜测,步云靴是斥候的标准军靴,她直直往里走,不出意外的被拦了下来,“娘娘,皇上正在泡汤,不让打扰。”

  “嗯,我有东西拉下了,悄悄取了就出来。”墨离边说边让开她们。

  她们借势挡在她前面,道:“还请娘娘顾念奴才们。”

  墨离“瞬”的出手,将二人掀翻在地,一下子推开大门闯了进去,“宣政。”她喊了一声,没有回应,抬腿就是一脚将屏风踢翻,几个宫女正用云锦裹住宣政的头部,是了,云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透气。墨离飞扑过去,其中二人腾出手来接招,缠斗间瞥见宣政面色发白,嘴唇微微泛紫,是缺氧之兆,心下急怒,招招杀机,另二人见她难缠,也过来帮忙,殿外的两名宫女此刻也关上殿门走了进来。

  墨离一看,敌我形势立分高下,一旁昏迷的宣政情况不明,她很难全神贯注的应敌,此刻想法子遁走方是上策。万幸的是,这些女子手上没有武器,否则今日后果不堪设想。

  “杀了她。”其中一人冷声道,话音刚落,六人一拥而上,墨离脱下外袍,以袍为界,且攻且退,看六人的招式均是训练有素,出手利落狠辣。偏殿气流缓慢,缠斗久了不免心慌气短,饶是墨离这样久经沙场的人也免不了脸红气喘,可这六人却神态自若。墨离猛的将外袍甩过去,一把拉起宣政背到肩上,跳窗而出,六人紧追不舍。紫宸殿的龙椅下,有密道,此时短短的几步路,却是生与死的较量。

  墨离背着宣政,头也不回拼尽全力的跑,她不敢回头,拼着一股力破窗跳进紫宸殿。

  “快,拦住她,她要遁走。”

  墨离背着宣政,一下子撞到龙椅的把手上。她并不确定机关的准确位置,但把手是最方便武帝掌控的,而且受到外力冲击,机关多数会自动开启。眼下情况紧急,根本容不得墨离犹豫,只能豁出去赌一把了。老天有眼,龙椅瞬间下陷,紧接着她和宣政就掉了进去,“噗通”一下摔进地下暗河。

  “大姐,怎么办?”

  “去叫人。”

  墨离吃力的拖着宣政,好在找到一根浮木借力,这条暗河不知通向哪里,墨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宣政拖上岸,他们不能这样随波逐流的飘出去,那些杀手,很有可能正守在暗河的出口等着他们。而且,她必须找个地方藏起来,保不准这些杀手会跟着下来。

  清泉宫的这次刺杀,必然经过长期周密的谋划,连侍卫都能临时调走,随行官员之中,必有内应。但墨离想来想去都理不出此次事件的受益人,如果宣政被刺,谁会登上帝位呢?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位后宫嫔妃为他诞下皇子,能够篡位的就是他的兄弟们。可是他的兄弟们,不是流放,就是被杀,唯一留在京都的幼弟宣禹不到十岁,而且由宣政的内廷侍卫“守护”着,不可能行此谋逆。

  墨离背着宣政,走了很久,一路都小心作了记号,终于找到隐在山石后侧的一方高地,将宣政安置下来。这处高地相对来说地形还算不错,利于藏身,地面也干燥。墨离俯身试了试宣政的鼻息,平稳有度,应无大碍。她迅速回过头去,清理掉一路过来留下的痕迹,眼下,拖延时间最为关键。紫宸殿的异样,应该很快就会被发现,刘聪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内廷卫队来搜寻武帝。其他的她不敢说,但武帝的内廷侍卫都是从当年征北的萧家军中挑选的精锐,看着普通,但一同经历过生死的忠诚,没那么容易被收买,况且刘聪那个老狐狸一定比任何人都在意武帝的安危。

  墨离脑中有瞬间的空白,因为她突然意识到,武帝不仅是刘聪唯一的倚仗,更是她唯一的倚仗。如果武帝出事,第一个万劫不复的,不是刘聪,是她,而且一定是她。试问新主怎么可能容得下她这样一个战功赫赫、军中从将无数的人,而且还是武帝的妃子。到时别说她,只怕整个萧家都会被灭门,心里一个激灵,武帝说的没有错,他确实给了她最好的赏赐。墨离在武帝身边坐下,伸手握住了他的手,宣政,这次我们也会平安度过的,北疆再恶劣的战场我们都挺过来了,没道理栽在几个杀手手里。

  暗河的过道,空气阴冷潮湿,她和宣政又都落水湿了衣襟,墨离只觉一阵冷过一阵,偏还不敢有任何响动,她伸手探了探武帝的额头,异样的滚烫,感染风寒之后高热不退最是凶险,墨离不自觉的蹙了眉,伸手紧紧抱住宣政,在她也高热前,先替他降降温,缓一时是一时了。

  ……

  ……

  ……

  墨离一直强撑着,不敢松懈,静静听着周围的声音,细细甄别,乍一听到刘聪中气十足的喊声,还以为自己幻听,过了好一阵子,反复确认了才敢应声,喉咙火烧火燎般的难受,看到刘聪和举着火把的内廷卫队,高悬的心总算是落了地。还好,没有出事。

  刘聪当即就跪下了,“皇上、娘娘恕罪,奴才……奴才来晚了。”

  “救驾!”墨离喊出这一声,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迷迷糊糊间,有人擦拭她的额头……

  迷迷糊糊间,有人喂她吃药……

  迷迷糊糊间,有人替她更换衣裳……

  迷迷糊糊间,有人握住了她的手……

  ……

  ……

  ……

  “刘总管,刘总管,娘娘醒了。”

  刘聪快步走到榻前,行了一礼,“娘娘,您总算醒了,您再不醒,这几个太医的命怕是要保不住了。”

  “皇上呢?皇上可好?”

  “请娘娘放心,皇上安好。”

  后来墨离才晓得,武帝一直也没有移驾回宫。她背着宣政撞开机关的时候伤到了肋骨,泡在暗河里又引发了脚上的旧疾,新伤旧疾齐齐发作,十分凶险;宣政风寒高热,经过太医调理不日就痊愈了,倒是她,一躺半个月,险险的到鬼门关走了一遭。这半个月里,为她诊治的太医都累倒了好几个。待大伤初愈,回到拜月宫,竟是一个月后的事了。无方皇城里的人,只知道她突染恶疾,武帝被刺的事却是一点风声都没有走漏。墨离觉得,宣政真真是不简单,把这么大的一件事封锁的滴水不漏,想必清泉宫的侍卫、宫女,都尽数做过善后处理了。

  “娘娘请安心休养,奴才要回去复命了。”

  “有劳刘总管。”

  墨离醒来后,一直没见过宣政,只是听说了一些他的近况,今日从清泉宫回来,虽然是刘聪全程护送,但宣政依旧没有出现。他派刘聪来,应该是关心她的,但他一直也没来看过她,墨离长长的吁

  了口气,觉得有些惆怅。

  “果然是淑妃娘娘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萧墨寻的声音传了进来,人也后脚跨进了正殿。

  墨离心气不顺,完全没有应酬她的耐心,“子婵,我乏了,送贵人出去。”

  “萧墨离,你真是不识好歹,我来看你,你却摆出一副拒人千里的臭架子。”萧墨寻收了笑,看着墨离不满地说道。

  “我大病初愈,没什么心情看你做戏。子婵,杵在那里做什么,送客!”

  子婵有些怕萧墨寻,唯唯诺诺的不敢上前,却是芷兰大步过去,铿锵有力地说道:“月贵人,我们淑妃娘娘乏了,请回。”

  萧墨寻盯着芷兰,有胆色,死丫头,往后路还长,我们走着瞧。芷兰毫不畏惧的回视她,看什么看,别以为凭你几分狐媚之色就能博得皇上的欢心,花无百日红,看你能在无方皇城红到几时。

  墨离躺了一下午,反反复复做着梦,各个梦境盘根交错,她在不同的梦境中徘徊;刚从一个梦境出来,又进入了另一个梦里。这些梦,好像全无联系,又好像一个因果连着一个因果,每个梦里都会出现同一个人,白衣长衫,皓如朗月。可不管如何努力,他的相貌却是怎么也看不分明。醒来时,比原先更觉疲惫。

  用过晚膳,正是戌时,她忽然很想去看看宣政,“芷兰,将我的斗篷拿来。”

  “娘娘要出去?”

  “你随我去一趟上书房。”

  “是不是先通报刘总管?”

  “不必了,又不是去面见皇上,不必通报了。”说罢,接过斗篷穿戴好,芷兰也披上斗篷,提了灯笼,在前引路。上书房灯火通明,周边的侍卫更多了,刚过了廊道就被侍卫拦住去路。

  “皇上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娘娘请回。”

  只有内廷侍卫才能从宫灯上一眼就辨出后宫各主的位份高低,墨离拂开头上的篷帽,侍卫一见是她,立刻满脸为难之色。

  “我只在上书房外看看就走,绝不惊扰皇上,不会让你为难。”

  侍卫犹豫了半饷,道:“大都督随我来吧。”

  墨离跟着侍卫一路往里,未再遇上阻拦,待到上书房近前,侍卫停下脚步,小声道:“大都督速去速回。”

  墨离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小心的走上台阶。这里她很熟悉,走过很多次,也路过很多次,但今日的心情有些不同往日。她走到窗台边,驻足观望。宣政并未像往常那样坐在中间的龙椅上批阅奏折,此刻坐在右侧下首的位子上同谁说着话。墨离心生疑惑,不是说皇上不见任何人吗?那此刻在上书房同皇上交谈的是谁呢?轻挪步子,可是任何角度都看不到,这个人站的位置可真刁钻。

  宣政看上去气色不错,此刻正侃侃而谈。好吧,他没事就好,正欲转身回宫,眼角却瞥到一丝动静,回头一看,此刻与宣政侃侃而谈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好姐姐萧墨寻。虽然无从得知谈话内容,但宣政的眉眼都在笑,那样的笑容,她只在犟族被灭,收复北疆的时候见过。

  萧墨寻,你真有一套,从小就哄的萧统域对你万千宠爱于一身,如今更是哄的宣政这般喜上眉梢,彼时在家受你的气,如今进了宫,竟还要受你的气,想到此,墨离一阵恼怒。偏偏还同住一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时不时还要上前来挑衅,想到此,墨离一阵郁闷。恼怒郁闷过后,墨离觉得她堂堂一个叱咤风云的大都督,凭什么受你个狐媚子的气,她只是不屑一争,并不表示她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