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梦余生 第五十六章
作者:连城三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注:摘自《微雨》宋陆游

  入了小寒,天气明显冷的更加凌厉,好在凉州地处中原以南,比起京都的寒冷,已是好了太多。墨离一行二十来人于几日前顺利抵达凉州,为了掩人耳目,乔装成商队住进了王敢早就安排好的宅子。马超所领部队因突遇大雪,耽搁了数日,要晚几天才能到凉州。据坤卫送回的几封密函所示,岭南风平浪静,兵马粮草都未有异动。

  墨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兆头。按日子推算,武帝已经除掉了贤妃,而且岭南王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按兵不动这么久,墨离觉得只有两种可能性,坤卫派出去的暗哨已经暴露并且反水,或者岭南王的兵马粮草早就秘密转移出岭南地区,他在岭南摆了个空城计。为了稳妥起见,她秘密召见了白麒,让他再派几个坤卫去岭南,这样在抵达燕州前,她就能知道岭南的确切情况了。

  如今,她的身份是萧家的远房表侄-萧叔同,一表三千里,追溯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武帝既然给了她这个身份,必已做好万全的准备。叔同殊同,武帝是在告诉她,无论结局如何,殊途同归。

  萧墨离看着镜中的自己,为了更好的掩人耳目,她已提前把肚子垫大了,再加上脸上的面具和浑身的穿戴,扮商人就是一副脑满肠肥的奸商模样;放在军队,就是一个长相猥琐的酒囊饭袋。真是人要衣装马要鞍,她这副样子若被她娘看见,估计不把她气活过来,也会把她气得挺尸。

  凉州地处中原以南的次富庶地区,虽远比不得苏杭,但也很是繁华热闹。王敢找的这处宅子,位于凉州城的东北角,是个远离是非的好位置,可惜王敢的来头真心有点大,想避开是非,是桩不可能的事情。

  住了没几日,刺史大人已来过两回,今日这回,已是第三回了。其实也难怪刺史大人,一个商队即便生意做得再好,再了不得,不外乎名震一方,可是能震到京都的大将军,这商队必不是一般的商队,虽然之前墨离已经十分真诚的表达过,王将军只是感念当初父辈的拔刀相助之恩,并无特别交情,但显然刺史大人没将她的话听进去,今日到访,比前两回更为夸张,竟是满载而来,墨离只觉头痛无比,这次连面都懒得露了,打发“管家”去应付刺史大人。

  “管家”一介武夫,没什么委婉圆滑的技巧,直把刺史大人的脸说的红里透黑,黑里发绿,最后是铁青着一张脸起身告辞。所幸穿过花园的时候,被苏秦截住。

  “刺史大人,借一步说话。”苏秦一身白衣长衫,身披灰白貂皮斗篷,一副飘逸出尘的样子。

  刺史大人绷着脸,随苏秦一起向前走了几步。

  “鄙人姓苏,这家的师爷,方才那个说话不知轻重的是家里的管事,还望刺史大人多多包涵。”

  刺史大人看了苏秦一眼,没有搭话。

  “王将军与我家少爷是至交,这几日大雪封路不得已在凉州停驻,承蒙刺史大人关照,回去以后,我定向王将军道明实情。”

  刺史大人的脸色这才回暖,叹了口气道:“苏师爷费心了。”

  “哪里的话,我们初来乍到,还得劳刺史大人多多费心啊。”

  “好说好说。”

  “改日我在翠月楼请大人吃酒,还请大人务必赏光。”

  刺史大人总算有了几分真诚的笑意,摆摆手道:“师爷太客气了,本府既是东家,哪有叫客人做东的道理,改日本府在翠月楼设宴,师爷和公子可一定要赏脸啊。”

  “好说好说。”

  “师爷你看这礼……”

  苏秦四下看了看,佯装神秘的上前低语了几句,刺史大人遂作茅塞顿开状,带上一众礼品,笑着拱手告辞,算得上宾主尽欢。走至正厅,正好遇上外出的“管家”,苏秦上前几步,“将军人呢?”

  “苏大人回来了,将军在书房。”

  苏秦直奔书房而去,他觉得很有必要跟萧墨离,不,萧叔同探讨一下逢场作戏这件事。如若不然,照萧叔同这种态度,没等马超赶来会合先把凉州刺史给得罪了,到时候,只怕吃不了兜着走。要知道凉州作为直隶州郡,对付马超的军队不好说,对付他们二十来号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墨离正坐在书桌前查看岭南的地形图,岭南这个地方,地形奇特,除了沙漠,什么地形都有,有平原有盆地,有山亦有河。岭南的母亲河-洛河南北向贯穿整个岭南,岭南的外围又是汪洋大海,岭南王的军队应该擅水战。墨离蹙眉,她的部队唯独缺乏水战经验,不能让岭南王在水上铺开战场,绝对不能。一抬头,吓了一跳,苏秦不知何时已站在了书桌前。

  “苏大人何时进来的?怎么不先敲门?”

  “萧将军太过专注,我敲了半天门也没有回应。”

  墨离讪讪一笑,“不好意思,坐吧。”习惯性的伸出右手,一般苏秦来找她,都是号脉。

  “方才碰到刺史大人,我看他脸色铁青,十分不悦。”苏秦站着没动。

  墨离收回手,有些奇怪地看着苏秦道:“那又如何?”

  “萧将军如果记性尚好,应该记得马参领不会这么快赶至凉州,官府若想收拾二十来号人,随便扣个罪名易如反掌。”

  墨离不屑道:“我们与凉州刺史又没什么过节,他何需如此。”

  “你两次都没给人好脸色,今日更是连面都不见,换做你是凉州刺史,心里可会痛快?”

  “就因为心里不痛快便草菅人命?”

  “萧将军,我要提醒你,江湖之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官府也没有你想的那么清廉,这处宅子既是因你的关系置办,你早就应该想到免不了与官府有所牵连,若要清省,直接在荒山野林扎营,保管谁也不会来巴结送礼。”

  墨离定定地看着他,一会儿才道:“苏大人,我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吗?我看你平时对谁都还算和气,怎么跟我说话就半分温度也没有了。”

  苏秦也不含糊,直接回道:“这还用得着问吗?凉州刺史的事,萧将军还是掂量掂量为好,过几日他要设宴请你吃饭,个中厉害,苏某就不多嘴了。”说罢,也不等墨离回答,扭头出了书房。

  墨离傻愣愣的坐了半天,她究竟何年何月何日,为了哪一桩事得罪了苏秦?难道是因为簌簌?这也不是她能左右的事,簌簌选择她,自有簌簌的道理,你那么有本事,怎么不自己怀簌簌呢。想到此,墨离不自觉的扬起了嘴角。

  京都.抚远将军府

  武帝端坐在书桌前,旁边立着刘聪。董卓恭恭敬敬地跪在下首,一言不发。君臣二人就这么一坐一跪,僵持了许久,武帝缓缓道:“爱卿可知道朕的来意?”

  “臣不知,请皇上示下。”

  武帝从袖筒中掏出一封信笺交给刘聪,“看过你便知道了。”

  董卓接过信笺,看到落笔是萧墨离的时候,他约莫已经猜到了。墨离的信写的很简短,但语气很沉重,句句都是恳求,恳求武帝能看在董卓年事已高的份上;能看在董卓当年不计得失对她倾力相授,誓死力保的份上;能看在他忠心耿耿戎马半生的份上,给他一条生路。董卓一把捏住信笺,傻孩子啊,你这样袒护我,根本于事无补,只会让武帝更加决绝,他早已不是北疆草原上的那个宣政了。

  “你可知罪?”武帝冷冷地问道。

  “臣不知,请皇上示下。”

  武帝冷笑了几声,接着道:“董卓,朕看在淑妃的面上留你三分薄面,你别不识好歹。”

  董卓也笑了,他同岭南王确有往来,不过真正牵扯到利益关系的,也就是萧墨离当日要他查察岭南地区的兵力部署和粮草情况,那时候夫人急需岭南的药石接济,否则必死无疑,他料定萧墨离不会只叫他一人查察岭南的情况,便给了岭南王一个顺水人情。“臣自问无愧于皇上,皇上若要治臣的罪,臣领命,但求皇上不要迁怒臣的家人。”

  “刘聪,赐酒。”

  “是。”刘聪端起事先准备好的酒壶酒杯,走到董卓面前,“将军请。”

  董卓接过酒杯,眼前忽然浮现出墨离的样子,坚韧顽强的样子、淘气撒娇的样子、镇定从容的样子、热血拼杀的样子……他曾经一直都嫉妒萧统域,他怎么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女儿,后来,他不嫉妒了,因为他发现墨离对父亲很冷淡。他将墨离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毫无保留的传授她战场上的本事,墨离实在太出色了,不但完全掌握了他所教所授,更是在战法战术上大大超越了他,他觉得墨离就是他的女儿,没错,墨离是他的女儿。那时候他好生得意,逢人便说,墨离是她最最得意的门生,像女儿一样。武帝对他的敌意,怕就是在那时候落下的。

  “怎么?还要帮忙?”武帝问。

  “臣已是将死之人,皇上可否给个明示,臣自认与岭南王并无过分的往来,想必皇上也是知情的。”

  “朕想留你三分薄面,看样子你是不打算领情了。”

  董卓端着酒杯,看着武帝,三分薄面?人之将死,谁还在乎薄面?

  武帝的神色更是清冷,看着董卓,像是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道:“在朝为官,别的不怕,最怕搞不清身份,站不对位置。”

  董卓的身形晃了一晃,武帝只怕早就对他心存芥蒂,这次他给岭南王的这个顺水人情,现在看来倒像是给武帝的顺水人情。看了看酒杯,再不犹豫,仰头一饮而尽,“墨离……若是问起……”

  “此事不劳将军费心,皇上自有安排。”刘聪接话道。

  一炷香的功夫,董卓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腹中绞痛,喘着气跌坐到地上,他笑着看向武帝,有气无力地问道:“臣……还有一事不明。”

  “说。”

  “当日萧老太爷暴毙……皇上可知道缘由吗?”

  “大胆董卓,死到临头竟敢口出狂言。”刘聪怒斥道。

  武帝坐着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董卓艰难的喘着气,嘴角滴落的鲜血已将衣领染红,“望……皇上仁德治世……不枉……跟随皇上的……忠臣良将。”说罢,一头栽倒下去,顷刻便咽了气。

  武帝长长的吁了口气,董卓啊,原来你知道自己非死不可的理由。你活着,只能是佞臣,你唯有一死,朕才能封你一个忠臣的名号,也不枉,你对墨离的一番提携教导。

  “刘聪,董卿的后事你留下来督办。”

  “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