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梦余生 第63章 宣政的番外
作者:连城三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正御元年,他册封萧统域为镇北王,萧墨离为镇北大都督。一年之内,先后两次向北疆派兵,共计十万余。收复北疆,志在必行,同时开始大规模创建、扶植八卦卫。同年秋,从五大世家和适龄女子中甄选嫔妃。册封善氏子然为慧妃、骆氏锦言为德妃、滕氏云汐为贤妃、骆氏锦绣为懿妃,还有几位贵人、美人。大臣们都以为他是权衡五大世家的势力之后做出的决定,谁也不知道,最后决定后宫各主位份的,是她们各自的女红。

  正御二年至正御四年,五王爷、六王爷、八王爷相继薨猝,像是意外,但他知道不是意外。坊间的舆论喧嚣之上,他觉得的北疆的战事再不能迁延,再一次派兵五万余,下旨要求萧墨离务必收复北疆。正御四年冬,北疆传来捷报,萧墨离倾全军之力,采用主力散打、散兵急攻、迂回围击等战略阵术,于十一月消灭犟族主力,同月月底在花岩岗与犟族首领博尔多决战。萧墨离亲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部,先后排出六个阵法,全歼敌人,北疆收复。他看到捷报的时候,真正松了一口气,唯有这样的大捷才能压制几位王爷之死造成的恶劣影响,他才能腾出手来一一彻查。

  萧墨离入宫前,他们有过一次谈话,他问她,“你立此大功,想要什么赏赐?但凡朕给得起的,你都可以要。”她没有说话。他又问,“你娘已故,你还想继续留在萧府吗?”她还是没有说话。他再问,“不如入宫来吧,按你自己的想法生活,你觉得这个赏赐如何?朕觉得许你自由是最好的赏赐。”她只回了一个字,“好。”正御五年,萧墨离交出兵权,入宫为妃。封号淑,赐住拜月宫。同年夏,他将懿妃骆氏锦绣晋为皇后,执掌中宫。后将闭月秘密调入无方皇城,改名芷兰。

  正御六年至正御十年间,他的几位贵人、美人先后有了身孕。但不知是这些贵人、美人命浅福薄,还是他福薄命浅,几个孩子,竟一个也没能保住。他让八卦卫彻查此事,结果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原以为是中宫皇后搞得鬼,却不曾想竟是建章宫的太后。建章宫的孝康太后自先帝驾崩之后,深居简出,虔心礼佛,很少走出建章宫,确实是他疏忽大意了。一日,他想去马场策马跑一跑以疏解心情,正巧看到萧墨离,她策马疾驰着,额间颊边都是汗,但她笑着挥鞭的样子十分动人,他突然想,若是他和萧墨离有孩子,墨离一定不会叫孩子争夺帝位,她一定会用草原一般广阔美好的胸襟教孩子快乐,给孩子幸福。自从有了这个念想,萧墨离的淡漠就有点无法容忍。

  正御十二年冬,一日散朝之后,镇北王萧统域特意留下来求见。他原以为萧统域想打听墨离的近况,却不想是萧统域想将六女萧墨寻送进宫来,理由更是叫他意外,竟是六女以死相逼。在这之前,他从没见过萧墨寻,只听闻萧统域的六女,一舞倾天下。他单独召见了萧墨寻,问她入宫的理由,她眼神清澈地回道,“我要守护墨离,她是我妹妹。”最后,他恩准了,不是因为萧墨寻的美貌,更不是因为她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舞姿,而是因为她对萧墨离的情谊,一个姐姐对妹妹的情谊。

  萧墨寻入宫后,很是闹腾了一阵子,闹得后宫有些鸡飞狗跳,他觉得很有意思,因此未作任何表示。奇怪的是,贤妃滕氏不时会在他面前编排萧家姐妹两句,还搬出宫里的流言蜚语,暗讽俩人似汉朝赵氏姐妹,败坏朝纲。他觉得,后宫的女子觉悟高到操心起朝政之事的必不简单,因此他每次留宿含筱宫都会特别留意,有时更会透露一些重要的朝政之事,果不出他所料,贤妃对于朝政的兴趣大大超越了对他的兴趣,这正常吗?

  后来听了芷兰的汇报,他前后一想,也便想通了。不过祁归易既然安置了这样一个内应,他横竖是不该浪费的,只是他没想到,祁归易的胆子竟然大到里应外合的在清泉宫行刺他,墨离为了救他,差点搭上了性命。不过,最让他意外的,是花月楼里居然有苏秦这样一号人物,且还是追月楼的管事。明明那么不平常的一个人,不知以什么不起眼的方式成为了追月楼的管事。正御十一年,事情有点多,也有点乱。

  正御十四年,慧妃善氏的身体急转直下,完全出乎裴远清的预料,照裴远清之前的诊断,善氏的身体虽差,却还不至于等死这么差。八卦卫一直也没能查到善氏究竟在建章宫惹了什么麻烦,才会将自己的大好青春白白葬送,也无法查到,建章宫的孝康太后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就这样在他眼皮子底下将善氏的大好青春慢慢葬送了。后来,紫杨送来了宣治、宣咏的投诚奏折,他看着奏折淡淡一笑,随即写下朱批,对于宣治和宣咏的举动表示了赞许,并暗示只要摆正位置,必可得享荣华。再后来,紫杨送来密函,岭南王已抵达京都。他端坐在上书房的龙椅上,心里隐隐的有些兴奋,祁归易,你终于按耐不住进京来了。

  正御十六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八卦卫和祁归易的死士多有冲突,各有损伤,却一直也没能确定祁归易在京都的确切落脚点。那一夜萧墨离彻夜未归,他以为她被祁归易所擒,派出八卦卫在京都所有的势力寻找她的下落,血洗绿柳村,他一点心理障碍也无。萧墨离一直到第二日深夜才回到宫里,他原本的担忧被她一句“臣非臣,妃不妃”如数转换成了怒意,当即决定终结这种尴尬的关系,叫萧墨离明白,她是臣亦是妃。可是他心里晓得,这只是他对自己的成全罢了。那个夏夜,祁归易出现在皇城马场,随后递给他一本奏折,他们之间的争斗,终于正儿八经的摆上了台面。

  正御二十年,一次萧墨离前往乾元寺求取平安符,他派乾卫暗地保护,紫杨回来禀告他,萧墨离中了渺依夫人炼制的毒。于是他便晓得,祁归易和孝康太后已然上了一条船。只是半路杀出的那个傅公子,让他有些拿捏不准。

  他经过慎重考虑,周密安排,决定放墨离出宫,虽是一招险棋,但他觉得该是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妙棋。秋季的花月宴上,萧墨寻跳了那段成名曲《霓裳羽衣》,跳得确实好,无可挑剔,无与伦比。但唯有他知道,萧墨寻的观众,只有萧墨离一人而已。萧墨寻跳得那么美、那么用心、那么心无旁骛,却只是跳给她妹妹一人看得,他感动于这样的手足情谊,感慨于这样的手足情谊。

  按照原计划,他将萧墨离罚去了浣衣局,墨离在晨曦中搓衣的背影,看得他好生心痛。这年冬天,墨离怀孕了,他又惊又喜,但惊喜过后,却是裴远清暴毙的噩耗,他又恨得咬牙切齿。祁归易,朕若是不杀了你,枉对天地仁义。苏秦进入太医院后,他原先的犹豫尽数打消,终是决定让萧墨离出宫。皇后骆氏的寿宴,他真正的目标是贤妃滕氏,只是没想到,骆氏竟为了他的一句许诺,答应让出后位,他顺势将萧墨寻扶正,这样大气又大爱的女子,担得起母仪天下的尊荣。

  正御二十年冬,他的镇北大都督,淑妃萧墨离在他的授意、安排下离开了无方皇城。为了确保她的安全,他让坎、离、艮、兑四卫分率五万大军前往燕州接应,并给燕州刺史下了圣旨,务必保证萧将军的安全。萧墨离出宫后没有多久,他借机处死了废妃滕氏,请来京都各寺的住持大师并所有僧人坐镇无方皇城,派人偷偷在建章宫多处埋下镇宅灵符,让僧弥们日夜诵经,没过几日,孝康太后被逼走。

  随后,他颁旨昭告天下,废妃萧墨离旧疾复发,不治而亡。他已经为墨离准备好了一切,宅邸、家仆、管家、侍女,她回来以后就可以像当初他承诺的那样,照着自己的意愿,自由的生活。他可以看着他们的孩子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奔跑、成长,这个孩子,他连半分忧愁的滋味都不会叫她识得。一天又一天,他盼着与墨离重逢的日子,他盼着殊途同归的那一天。他时常召见萧墨寻,问她墨离以前的事情,什么事情都问,有些事情甚至问了不止一遍。

  宣启被他设计擒住,在那之前,宣启做了很多事,比如策反白麒。

  正御二十一年,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正御二十一年的春天。原本在他看来万无一失的计划,却因为偶然和错过,致使她永远的留在了太佬山。紫杨问他,若是祁归言拒不交出娘娘的尸体当如何处置,他只回了一个字,杀。同年夏天,岭南王被处决,连同他的几个心腹一同被推出了午门。同年秋,他率领十五万大军亲征岭南,一举灭了苟延残喘的岭南王残部,乾首紫杨调任岭南刺史,统领军政要务。

  正御二十二年至正御二十五年,他勤勉理政,未踏出无方皇城半步,为武诚盛世打下了扎实基础。除了荣德宫,他从不在其它后妃处留宿,拜月宫却是一直空着。有一次刘聪试探是不是该另立淑妃娘娘,遭到他严词怒骂,若不是皇后萧氏求情,免不得一顿杖刑,从此再无人敢提及拜月宫,再无人敢提议另立淑妃。

  正御二十五年冬,皇后萧氏自飞凤殿一跃而下,当场香消玉殒。他十分痛心,他真的从没想过要伤害一个一生只为萧墨离而活的女人。她进宫是为了墨离、讨好他是为了墨离、迁就他是为了墨离……就连死,都是为了墨离。他忽然觉得很孤独,无方皇城这么大,里面住的人这么多,却再难找到一个懂他的人,就连找一个懂得陪他做戏、陪他看戏的人也是不能了。

  正御二十六年至正御三十年,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越来越暴躁易怒。一次朝会,甚至对一个出言顶撞他的大臣大打出手,吓得其他大臣们面如土色、噤若寒蝉。刘聪冒着杀头的风险,将他抬至了拜月宫,他在殿里兜兜转转,每一件物事都极有感情的抚触一番,忽然问道:“刘聪,你说朕这辈子,做的最失败的是哪件事?”

  刘聪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他大笑,“朕做了一辈子戏,最不想骗的是自己,骗得最多的,恰恰是朕自己啊。”

  正御三十一年,他将皇位禅让给幼弟宣禹,离开了无方皇城。后来,有人说在太佬山见过他;也有人说,在北疆草原见过他;还有人说,在京都西城的小巷子见过他……

  他叫宣政,宏朝的第三位帝王。身世成谜,一生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