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韵 第六十一章 一个看不懂的男人
作者:牧然的小说      更新:2017-11-23

  一道晚霞,透过土菜馆的窗户,落在张学丰和沈洁茹坐着的桌面上。光柱中,可见细微的尘埃在上下起舞,如虫子一般。

  沈洁茹看着张学丰一脸的得意劲,赌气道:

  “切,不说算了。”想想,又说,“嗳,哥,你注意到没有,整个城市,现在到处都是房地产建设工地,一片火热景象,那有半点金融危机的影子?”

  “4万亿啊,这个动力有多大啊,怎么能不火热呢!”张学丰喝了一口茶,感慨地说道。

  沈洁茹听出,张学丰的话中,含有一丝担忧,不解地问道:

  “哥,你好象有些担忧。为什么?”

  沈洁茹当然知道,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拖累,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投资4万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其中的举措之一。

  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中,显出了一枝独秀的效果。对此,各国政界、商界和主流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如此形势,她实在不明白张学丰忧从何来?

  “房地产。”张学丰闷头闷脑地说了一句。

  沈洁茹有些吃惊,疑惑地问道:

  “房地产?”

  张学丰说:

  “对。支撑这种热闹的背后,就是正在不断升温的房地产市场,这其实很可怕。”张学丰忧心重重地看了沈洁茹一眼,语气更加沉重,“更令人担忧和可怕的,是地方政府现在把房地产当作了救命稻草,舍此似乎别无他法。”

  沈洁茹更加糊涂:

  “救命稻草?哥,我不太明白。”

  张学丰反问道:

  “我问你,房子的基本功用是什么?”

  “住人的啊。”沈洁茹脱口而出。

  张学丰说:

  “是啊,房子本来是用来住人的。可问题是,现在的房地产,正在丧失这一功能,演变成了投资产品、投机产品。要知道,产业的培育,并不像砌房子那么简单。总有一天,中国的经济,也许就会陷入楼市的泥沼中。”

  沈洁茹对经济并不在行,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怔怔地听着。

  张学丰接着说:

  “洁茹,你也看到了,现在整个城市到处都是房地产建设工地,全国都一样。尽管云滨这个城市并不很大,人口还不足百万,但房地产开发量已经大幅猛增,泡沫正在迅速吹大。要知道,城镇化,并不是房地产化啊!”

  张学丰知道,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产业、人口聚集、配套设施等条件。尽管从去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让不少三四线城市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会。高铁建设、铁路提速,也串联起了不少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但这些三四线城市,依旧没有足以支撑房地产迅猛开发的人口聚集、产业配套条件。

  沈洁茹笑道:

  “哥,你就这么自信?”她显然不太相信张学丰对经济形势的预判。

  张学丰露齿一笑,丰满的双唇透着十足的魅力,说:

  “这不是自信不自信的问题,而是因果关系的必然结果。因为房地产并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引擎,这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证明。

  “相反,这个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其他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我认为,现在这种搞法,是在提前透支房地产产业的发展资源,挤占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如果没有相关产业的培育,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一枝独秀,肯定撑不了多久。我感觉,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对三四线城市的发展过于乐观了。”

  沈洁茹问道:

  “哥,你说房价的上涨空间还有多大?”

  张学丰笑道:

  “这个很难说!从目前的情况看,应该还有一定的空间。怎么,你也想去炒一把?”

  沈洁茹说:

  “不是。我也没有很多闲钱。”想了想,又说,“哥,你难道不希望房价上涨吗?这对你……其实没有坏处。”

  张学丰明白,沈洁茹是想说,你自己也有一个地产公司,房地产越火热,自己获利就越大,傻子都能看明白的事,自己却沷凉水,没道理嘛?

  可这个道理,只有自己明白,而且现在也不宜说明。说了,沈洁茹也不懂,更不会信。正在措词时,服务员开始上菜了。

  张学丰就坡下驴,说:

  “一言难尽,先吃饭吧。”

  吃完饭,太阳已经落山了。落日的余晖把近处的一片楼宇染得金碧辉煌,有点炫目。重新上路,沈洁茹又开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就完全暗了下来。

  两人回到沈洁茹的楼下时,已近晚上9点。

  张学丰说:

  “好了,平安到家,再练习几天,就可以单飞了。早点休息吧,明天我再来当陪练。”说着,张学丰伸手推开了车门。

  沈洁茹说:

  “哎,哥,你怎么回去?要不,我送你回去?”

  张学丰笑道:

  “送我回去,我再陪你开回来?然后你再送我回去。哈哈……”笑过,又说,“别多想了,我打的回去,挺方便。”说着转身,一只脚已经跨出车门。

  “哥——”沈洁茹突然叫了一声,声音有些变调。

  张学丰一怔,回转身子,问道:

  “还有什么事?”

  沈洁茹含情脉脉地看着张学丰,轻声说:

  “哥,上去陪我……喝杯茶,好吗?”说完,脸上顿时有种发烧的感觉。

  张学丰心里一动,借着外面射进的灯光,隐约可以看到沈洁茹的表情,心里顿时明白沈洁茹传达出的信息,读懂了她话里的潜台词。

  想想,也是。一个女人即使再迟钝,对于男人送自己如此的厚礼,也不会没有想法。看来,沈洁茹将这台车视为了一种诱惑。

  其实,对于张学丰送自己如此的厚礼,沈洁茹当然有想法,这几个小时里,她一直到琢磨张学丰的用意。这么些年来,耳濡目染,沈洁茹自然清楚男人的那点心思。沈洁茹知道,男人对于心仪的女人,俘获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一是威逼,二是利诱。

  虽然张学丰把赠送名车的理由说得轻描淡写、冠冕堂皇,没有提半点要求或者暗示,但这只能说明张学丰的手段更高明。这种更高明的手段,就是感化。或者说,张学丰想得到的,是女人心甘情愿的投怀送抱。事实上,自己也确实被张学丰“感化”了。

  几个月来,这个男人越来越让自己心动。他的儒雅,他的爽朗,他的博学,他的大度,凝聚成了一种强烈的魅力,让自己为情所困。陶湘玲今天下午的一席话,也打消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最后一丝纠结,让她心里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

  几年来,自己对情感的刻意压抑,现在似乎有了一种强烈的释放欲望。就像被大坝束缚的江水一样,表面上似乎风平浪静,但其内在的能量,一直在不断地积蓄,一旦达到极限,就有了奔腾的欲念。如果不主动泄洪,就会破堤而出,形成强大的破坏力……

  张学丰犹豫了一下,无声地笑了笑,说:

  “谢谢!时间太晚了,改天吧。”说完,就从车里出去了,“嘭”地一声关上车门,迈开大步朝前走去。

  沈洁茹怔怔地看着张学丰离去的身影。见他走出一段后,拐上了草地中间的一条小道,渐渐消失在了小路的尽头。

  沈洁茹很是惊愕,同时也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知道,究竟是自己传达的信息不够清晰呢,还是张学丰对自己根本就没有那方面的兴趣。

  想想,应该都不是。作为女人,自己的话说得够直白了,张学丰应该能听明白。是张学丰对自己没有兴趣吗?显然也不是。

  如果是,他送自己这台豪车怎么解释?如果是,每次相见时,他所表现出的愉悦、兴奋、体贴、关爱,又怎么解释呢?

  可如果张学丰对自己有兴趣的话,怎么不接受自己的示爱呢——男人对女人的追求,其最终目的,不就是想把女人弄到床上去吗?

  这两种原因,如果都不是,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张学丰在追求一种纯洁的友情,把自己视为红颜知己,真的是在把自己当小妹一样看待,就像自己把纪小川视为亲弟弟一样。

  想想,沈洁茹心里又觉得可笑,这可能吗?

  虽说这几个月来,自己和张学丰的关系确实非常纯洁、相敬如宾,连半点暧昧的玩笑都没有开过。但自己的心里,就有过几次冲动,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而已。

  再说,虽然张学丰在自己面前一直是正人君子的形象,他也一直像大哥关爱小妹一样关心、呵护自己,至今没有发现半点图谋不轨的企图。

  但这个男人太深沉,鬼知道他对自己安的是什么心?不是有人说,男人和女人之间,要么是情人,要么是仇人,要么是路人,根本没有哥们儿一说。

  如此说来,除非张学丰不是人,而是神?

  可现在的沈洁茹,真的不愿意张学丰是神。因为她需要一个男人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怀抱,给惆怅而空虚的心灵一丝实实在在的慰藉,让长夜不再漫长、不再寂寞和孤独。

  这么多年来,自己的情感灵魂,一直在这个城市的天空中漂泊,一直想在这个城市的男人中寻找一种情感归属,却始终感觉这份情感所系的,是那样的遥远、飘渺,无所寄托。因为她要的并不是一个性伴侣,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自从那次在酒会上遇到张学丰,她的心里就突然有了这种久违的感觉。在两人以后的接触中,这种感觉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强烈。

  但沈洁茹决没有想到,当这一刻似乎就在眼前时,却又突然荡开了。就像是一艘在大海中漂泊了很久的小船,眼看就要靠岸时,却又被一个突然而至的巨浪卷进了大海的深处。

  望着张学丰消失的背影,沈洁茹在车里怔怔地坐了好一会,把头都想大了,却没有想出所以然来,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句:

  这个男人真的像谜团一样,让自己实在有点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