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奇遇 第七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10-19

  却说这个华夏子本是天上的一位散仙。有道德,有学问。因为上天派大禹降生到人间来带领百姓制伏洪水。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所以华夏子为顺应天意,来到了人间,专为大禹传道、授业、解惑而来。

  这一对师徒真是相得益彰。师父是神仙,道德高深;学问渊博。徒弟是天神投生,天生慧根,聪明好学。一个是诲人不倦,一个是学而不厌;一个是倾囊相授,一个是照单全收。

  大禹聪明颖悟,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他们早起学文,午后习武,夜晚练功。

  莘嬉每天早晨都能听到儿子的读书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每天都能看见儿子练功的身影:上下翻飞,展转腾挪。凝重时像泰山,轻盈时像猿猱。真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喜在心里。

  华夏子文武兼备,每日传授给大禹的课程,文有修身治国安邦之策,武有排兵布阵攻守之法。兼练太极混元功、两仪腿,四象拳、八卦掌。

  一日,大禹读了一册书,又写了一回字。忽然有所思,于是停下笔,问华夏子道:“老师,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人是女娲氏造出来的。”

  大禹又问道:“那女娲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女娲是她的母亲华胥氏生的。”

  大禹又问道:“华胥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这华胥氏本是天帝的女儿,被天帝封为九河女神。

  九河女神生得天生丽质,体态适中,高矮合度,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如月。红唇鲜润,牙齿洁白,黑色的双眼象潭中的秋水,一头黑色的长发披在肩头。神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闲静,情态柔美和顺。她她一个人孤孤单单,既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伙伴和朋友。一点也不开心,一点也不快乐。整天没有事情可做,于是便到各地游山玩水。

  一日,华胥氏游玩到了流华之渚。这流华之渚本是大地上的一处人间仙境,天上飘着白云,地上开着鲜花,麋鹿成群,仙鹤起舞,山青青水幽幽,是一处如梦似幻的地方。

  九河女神华胥氏正观赏这里的美丽风景,忽然看见从天空中飘下来一道彩虹来,彩虹飘到眼前便化作了一位英俊的男子。这位男子长得高大威猛,潇洒英俊。满身结实的肌肉,两只黑黑的眼睛,一头黑黑的头发,三缕短短的黑须,喉咙上生着喉结。一张国字脸,一对剑眉,一双星目。

  华胥氏头一次看见陌生的男子,谁知一见面便被那男子吸引住了,心里立刻便爱上了他。那男子见华胥氏长得那么美丽清纯可爱,于是也立刻爱上了华胥氏。一男一女两个人,就像两块磁石一样,互相之间长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互相吸引,互相爱慕,不自觉的走到了一起,互相拉住了对方的手,爱恋的看着对方的眼睛,双双走进了彩虹里。

  后来华胥氏便生下了儿子伏羲和女儿女娲这兄妹二人来。

  女娲本是天帝的外孙女,自幼兰心蕙质,聪明异常,生而知之。而且生得天生丽质,美丽绝伦。匀称的身材,一头黑色的长发,乌黑发亮,像瀑布一样披在肩上后。一张鹅蛋脸,两道柳叶眉,一双水灵灵的杏核眼,像一对黑幽幽的黑葡萄,闪着聪明智慧的光芒。高搞得鼻梁,红润的嘴唇。优雅的气质,超凡脱俗。被天帝封为黄河女神。

  可是作为黄河女神的女娲并不快乐,因为除了哥哥伏羲和自己以外,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了。自己既没有伙伴,也没有朋友,广阔的天地,空空的世界,寂寞孤单的自己。她觉得十分无聊,很想想要一个有许多人的缤纷的世界。

  黄河女神女娲独自一个人坐在黄河边上,看着水面上映出的自己的影子,忽然心血来潮:自己何不用黄泥捏一些泥人出来与自己作伴呢?

  于是她顺手抓起了一把黄河边上湿润的黄泥,照着自己映在水中的模样,动手用黄泥捏起泥人来。

  女娲心灵手巧,捏出来的泥人与自己一模一样。她捏了一个又一个,有大的也有小的。

  她越捏越起劲,越停不下手来。就这样,女娲不停地捏呀捏呀,从日出东海一直捏到夕阳西下,天黑的时候才停下手来。放眼一看自己已经捏出了成千上万个泥人了。

  可是黄河边上还有许多泥土没有捏完,于是她便用双手捧起那些剩下的泥土,朝着天空的四面八方的扬了上去。

  这时奇迹发生了,这些扬到天上的泥土从天上落到地上之后,也立刻变成了人。再看那些先前捏好的泥人,原来他们早就变成了人,正在黄河边上来回跑着玩儿呢。

  所有这些泥人都与女娲长得一个模样,一样的身材,一样的长相。一样的黄皮肤,一样的黑头发,一样的黑眼睛。

  那些高大粗糙一些的泥人都变成了高大威猛的男人。那些娇小可爱一些的泥人的都变成了美丽漂亮女人。

  这些男人女人都像女娲一样,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因为都是用黄河里的黄泥做的,所以各个都是黄皮肤。

  最使女娲遗憾的是,那些扬到天上的黄泥,又从天上落到地上变成人的,有极少数的缺了胳膊少了腿,变成了残疾人,留下了遗憾。

  这些男人和女人相互之间都有天生的吸引力,男人恋爱女人,女人爱慕男人。成年的男女便走到了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自从女娲造人之后,从此世界上便有了生机,大地上才有了人类,人类才有了今天,才有了你和我。

  大禹又问道:“那么说,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都是黄河女神女娲的孩了?那还有伏羲呢?”

  华夏子说道:“你说得对。说起伏羲来,我还要告诉你,他不仅是人类的始祖,而且还给人类制定下了婚丧嫁娶的规矩。

  伏羲看见女娲造出了这么多的人。有男人,也有女人。男人和女人之间自然会产生性爱。于是男人和女人们互相之间便发生了‘群婚’的现象。伏羲想到,照这样长久下去,势必会造成近亲婚配,以致乱伦。要是那样的话,人类就会退化,是自寻灭绝之路。

  因此必须得制定一套做人的道德规范,还要有一个婚丧嫁娶的规矩。于是伏羲规定:第一,兄弟姐妹之间不许结婚,第二,叔叔和侄女、姑姑和侄儿不许结婚。第三,同族不通婚、同姓不通婚。第四,实行一夫一妻。第五,妻子可以到夫家居住,丈夫也可以到妻子家居住。夫妻共同抚养子女。第六父母到老了的时候,子女要赡养父母。第七父母死了,要安葬。还要按时要祭祀祖宗。这就是‘慎终追远’。

  从此以后人类社会才有了规矩,才有了道德标准。人们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大禹听完了老师讲女娲造人的故事,问道:“老师,这个故事是真的呢,还只是一个传说呢?”

  华夏子老师说道:“当然仅仅只是一个传说。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的母亲河,一点也不假。而女娲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黄河母亲的形象。人类就是大自然母亲的杰作。”。

  大禹又问道:“那女娲炼石补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华夏子老师说道:“女娲炼石补天的事是后来发生的故事。当年共工与颛顼帝争夺天下的时候,本来颛顼帝是华夏的天子,共工是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在他周围的周围的小诸侯国都臣服于共工,称共工为‘伯九州‘。

  共工的势力更强大了之后,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要与颛顼帝争夺天下。可是经过几次战争的较量之后,颛顼帝的一方占了优势,最后共工被打败,逃到了不周山下(现在叫葱岭)。

  共工心里痛苦绝望,怀着满腔的愤怒,一头撞向了不周山,以死来诉说自己的不服。

  那不周山本是西北方的擎天柱,共工这一触,竟然也将那擎天柱给撞折了。

  西北的天柱一折,西北的天空便塌了下来。这一下可不好啦!连带着东南方的那用来揽住大地的绳子叫地维,地维也崩断了。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西北天穹上漏了一个大窟窿。于是,便漏风、漏雨。寒冷的西北风夹着雨雪刮向了华夏大地,大地上的人们被风吹雨淋,冻得瑟瑟发抖。女娲心疼她的儿女们,为了不让她的儿女们受冷挨冻,于是便决定‘炼石补天’。

  女娲来到了黄河之源上,在共工撞倒的不周山的碎石中,挑选出了三千六十百块五色巨石,用来补天。

  女娲将这些五色巨石用火炼得像天空一样透明,然后一块挨着一块的补到西北天上去,可是当她补到最后,却发现巨石不够用了,恰恰只缺少一块。

  再炼已经来不及了,女娲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缺少一块石头,或许就是上天的安排,于是也就不再努力了。从此在西北的天空上便留下了一个窟窿。

  这以后,一到冬天,西北风便从这个窟窿里刮进来,使本来就已经很寒冷的冬天更雪上加霜。

  但是这也不能怪女娲,大凡天下的事都不是十全十美,总有一些美中不足。

  再说这‘地陷东南’。地维断了,东南大地便塌陷下去了,变成了洼地。

  我们知道,大地上的江河都是从西向东流进大海的。因此东南大地低洼,流水不畅,江河的水流到这里就积存了下来,形成了遍地河湖泡泽。这十几年来天下洪水泛滥,受害最重的就是这个地方。”

  大禹一边眨动着大眼睛全神贯注的听着,一边在思索着。

  又一日,大禹又问老师道:“老师,我们使用的文字是谁创造的呢?”华夏子答道:“是古代的仓颉(jie)造的字,这个仓颉是黄帝时候的史官。”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呢?还是有什么根据呢?”华夏子说道:“当然不是凭空想象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依据的。人类一开始记事,是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就是找来一根长绳,有了大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大结,有了小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小结,后来时间长了,记的事情多了,打的结也多了,人们就记不清所打的这些结,记的都是些什么事情了。

  仓颉自幼聪颖,对所遇见的事物总要弄个究竟,追根寻源。他夜夜仰望星空,找星星的排列章法和运行规律。观察一年之中人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找大地上一年四季变换的规律。看到森林树木也要研究半天,看到花鸟鱼虫也要琢磨一阵,看的天上的飞鸟、山中的走兽,也会从他们的身上得到启发。看见流萤在夜晚飞、仓颉也要观察他们飞形的轨迹,小虫子在地上爬,仓颉也要趴在地上看看小虫子的足迹。

  仓颉长大以后,看到人们用绳子结绳记事,不但不准,而且费事。就下决心要发明一种全新的记事符号。来取代这种落后的记事方法。

  仓颉通过仔细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以及岩石、草木之形,禽兽的形状和爪印。最后,揣摩出了一套全新的符号。仓颉给这种符号起名叫作‘文字’。

  他发明的文字符号叫做象形文字。比如日字,就画一个圆圈,在里边点上一个圆点;月字,就画一个半圆形的月亮;山字,就画一座小山的伦廓;水字,就画三道波纹;火子,就画一个火苗燃烧的形状。

  人字就画一个人在劳作的样子,男字,就人字再加一个田字。女字,就画一个人坐着织布的样子。家字,就在一个房屋的下面拴着一头小猪。意思是房屋下面拴着小猪的地方就是家。

  再比如:象字、虎字、鸟字、鱼字,也是用线条画一个抽象的动物。眼字就画一只‘目’代表,口字,就画上一张‘口’代表,爪字,就干脆画一个鸟类的爪印。

  还比如休息的休字,就是人背靠着树木休息的样子。囚字,便是一个人被圈禁起来的样子。

  黄帝听说仓颉造出了文字,便将仓颉招到了朝堂上,任命他担任史官,负责记录下国家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用文字记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原来的文字就不够用了,需要不断增加、不断创新。这时候仓颉又创造出了更多的文字,不但有象形字,还有了会意字,形声字等等。

  大禹赞叹道:“这仓颉真是了不起。”

  华夏子说道:“创造文字,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有了文字才使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从此,人类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文字记载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学习,把这些知识和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样一代人一代人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社会也越来越进步了。因此说,仓颉造字惊天地而泣鬼神”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而‘天雨粟,神鬼夜哭,’就是这么回事吗?”

  华夏子说道:“对,仓颉造出了文字,是人类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创造。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不但值得人类的庆贺,也值得上天的庆贺,所以天降祥瑞,把五谷当做喜雨降到人间。表示庆祝。

  而神鬼夜哭呢?是因为人类创造出来文字之后,民智日开,人人都可以学而知之,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圣贤。

  过去,人的世界是由鬼神主宰的,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就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把神鬼冷落在一旁。

  另外,神和鬼自己也感到很惭愧。连神鬼没能发明文字,反而被人发明了出来。所以神鬼只能惭愧得‘夜哭’了。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

  华夏子滔滔不绝地讲解,大禹一边听,一边思索。这一课对大禹的震动非常大,似乎从仓颉造字中又悟出了世间的许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