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奇遇 第八章 开山神斧 下山寻主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10-19

  一日,大禹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完了一套伏羲八卦掌,师徒二人坐下小憩。大禹问华夏子道:“老师,共工算得上是英雄吗?”华夏子答道:“我说共工是个英雄,不过,他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大禹又问道:“失败了怎么还能称做英雄呢?”

  华夏子说道:“成功了固然是英雄,但是成功也是多个条件和因素都具备的结果。而失败呢?也可能是多个条件和因素都具备了,而只是其中缺少了某个条件,因此而导致了失败。

  我不以成败论英雄。共工敢与颛顼帝争夺天下,这件事本身就是英雄的气概。后来因为兵败被围,走投无路,愤而不服,头触不周山而死,这也是英雄的举动。

  再说,共工头触不周山,造成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如果不是英雄,哪有这么大的神威呢?”

  大禹说道:“我也非常敬佩共工的勇敢精神,”

  停了停,华夏子又接着说道:“今天,天下洪水泛滥,其实就与共工有关呢!天柱折,所以天倾斜了,西北天上出了一个大窟窿,便漏雨,便刮西北风。地维断,地陷东南,则造成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势低洼,流水不畅,因此洪水泛滥成灾,你说这不是跟共工有关系吗?因此人们才憎恨共工,将他妖魔化。

  然而这也不能全怪共工,这也是天意。虽然后来女娲炼成了三千六十百块五色巨石将天补上,但是终于还是留下了遗憾,因为炼少了一块巨石,在西北天留下了一个大窟窿,一到了冬天还是漏风漏雨。

  大地东南的缆绳已断,再也接不上了,地陷东南也就只能一直这样下陷下去了,在也升不起来了。”

  当初,大禹刚拜师学艺的时候。从大禹家的西跨院里每天都传出来大禹的读书声音和练武的身影,这声音吸引来了两个男孩。这两个男孩都是大禹小时候的小伙伴。一个叫猴登儿,一个叫泥鳅。年龄都比大禹大四,五岁。

  猴登儿的名字叫玄弓,泥鳅的名字叫黄戈,都是村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玄弓、黄戈二人自小便跟大禹一起玩耍,一直追随着大禹,崇拜大禹。每逢大禹练武时,他两都来偷看。大禹也想找两个伙伴一起练武,那样练起来就会更有兴趣。于是就请求老师,让玄弓和黄戈俩人,也跟自己一起练武。老师欣然答应。

  玄弓和黄戈二人听说师父也收自己为徒,可以和大禹一起练武,乐得快要疯了。急忙趴在地上给师父磕头。

  从此,玄弓和黄戈二人就与大禹一同练武。这二人对学文兴趣不大,只醉心练武,华夏子老师对二人也悉心指教,虽然二人天份,资质远不如大禹,但是却远远高于常人。再加上有明师指点,几年下来,也有长足的长进,跟大禹比是差了一大截,但是比别人还是高出了许多。

  就这样,大禹一边学,一边练,不懂的就问。文韬武略每日都有很大的进展。他本来就有慧根,再加上执着,努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他学习一个月的成就,就抵得上别人学习一年的成就。

  太极混元功,是华夏子的独创的仙家功法,是当世最上乘的武功。武功练成之后,能使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两臂一晃,能有万斤之力,双腿一蹴就能跃上十丈高的大树,在水面上行走如凌波踏浪。这些功夫,平常的人就是练上一生一世也练不成。

  根据大禹的资质,华夏子老师估计他需要十年方能练成。谁知,大禹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已经练得出神入化,并且发掘出来了神功中暗含的更高层次的威力,这些连华夏子老师当初创立功法时,都没有想到。

  神功练成,使大禹如脱胎换骨一般。神彩飞扬,心明眼亮,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登高山如走泥丸,涉大川如履平地。一腿能踢折一棵大树,一掌能辟开一座石碑。

  一日,师徒四人来到野外练功。

  大禹首先演示凌波踏浪的功夫。只见大禹站在河边,运起了黄帝混元功,一个箭步跃到河面上。提起一口气,使出了轻功。双脚踏着波浪,疾走如飞,就像燕子掠水一样,轻捷自如。

  突然,从远处刮过来一股黑色的旋风。旋风掠着河面直奔大禹而来。刮到近前大禹方才看清,原来狂风中裹着一头怪兽。像是一条青色大蟒,蟒头奇大,浑身铁青。一溜烟地从大禹前面的河面上卷来,掠过大禹的眼前,一直向西山窜了过去。

  大禹见这怪物从眼前掠过,觉得蹊跷,动了少年人的好奇心,于是紧跟着狂风后面追了下去。大禹凭借神功,越追越近,几次都差一点就抓住了怪物的尾巴,结果都被他神奇的躲了过去。

  那怪物被大禹追到西山脚下,便顺着山沟向山上窜去,窜到了半山腰的一个山洞前,“滋溜”一下子钻了进了山洞里。却把尾巴露在了外边。

  大禹追上前来一看,怪物的尾巴还在洞口外摇晃呢。

  再看那洞口勉强可以钻进去一个人去。

  大禹环顾了一下洞口,深吸一口气,运起了太极混元功,使出了两仪腿法,踢向了洞壁。

  只听得“咔叭咔叭”两声,山洞口的岩石被踢下了两大块。洞口顿时扩宽了许多,可以走进人去了。

  大禹见那怪物的尾巴仍然在眼前摆,动于是双手抓住了怪物的尾巴用力向外拉。可是不但没拉动怪物,反而被怪物把自己拖进洞去。大禹死死的握住怪物的尾巴不松手,慢慢地随怪物走进山洞。

  这山洞越往里走越宽敞。走进大约三五十丈远近,洞内豁然开朗,并且有了光亮。

  大禹抬头一看,洞顶上嵌着一颗硕大的夜明珠,悬在头顶,原来洞内的亮光是它发出来的。

  这时大禹突然感觉自己手中握着的怪物尾巴,渐渐地变得硬帮帮、凉冰冰的了。

  低头仔细一看,原来自己的双手握着的竟是一把精钢的斧柄。斧头已经嵌进山岩之中。

  大禹向外一拔,没拔动。于是再次运上了劲,二次将大斧向外一拔,“仓啷”一声。这次终于将大斧从岩石中拔了出来。

  定睛一看,原来竟是一柄乌黑锃亮的开山神斧。斧刃上闪着寒光,斧柄上刻有龙纹,斧背上有一行文字。

  大禹仔细辨认,只见上面刻着“禹王开山神斧”六个蝌蚪文字,下边还有“重五千四百斤”的字样。

  大禹试着掂了一掂,觉得非常称手,就像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样,心里十分高兴。又细看了一回,抚摸了一阵,才捧着神斧迈步出洞。

  刚走了两步,忽然又想起了洞壁上的夜明珠。于是又返回身来,伸手从洞顶上取下夜明珠。

  将明珠拿在手里细观看。只见这颗珠子有牤牛的眼睛大小,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通体发出淡绿色的萤光。

  大禹拿着夜明珠在洞内又四处照了照,发现刚才嵌着神斧的旁边还有两件兵器,静静地躺在石头上。

  一柄是黄铜棍,另一柄是狼牙棒。大禹大喜,心想,多亏又回洞里找一遍,不然就错过了,这两件兵器正好给玄弓和黄戈二人用。

  大禹刚正往外走,就听见玄弓和黄戈二人在洞外呼喊自己的名字。“大禹,你在哪里啊”?

  大禹应了一声,拿着三把兵器爬出洞来。玄弓和黄戈二人正巧赶到。

  大禹把兵器放到地上,说道:“你们来得正好,就每人选一件兵器吧,”

  玄弓先试了试开山神斧,没拿动,于是就选了黄铜棍,黄戈则选了狼牙棒。

  三个人,每人得到一件兵器,满心欢喜。一路上大禹舞着禹王开山神斧,玄弓轮起黄铜棍,黄戈舞着狼牙棒,回到了师父跟前。

  大禹把刚才发生的事向师父原原本本学说了一遍。华夏子老师看了神斧说道:“这是一柄神斧啊,这柄神斧是上世纪女娲的子孙大禹治水时候的兵器。留在这大山里已经千年以上,它日久年深,已经通神了。刚才是它自己跑出洞来出来寻找主人来了。

  这正是上天赐予你的宝贝。你看,斧背上还刻着你的名字呢,你就拿它当做兵刃吧,今后治水的时候将派上大用处”。

  玄弓和黄戈二人也都各自查看自己的兵器。玄弓看见自己的黄铜棍上刻着:伏魔黄铜棍,重一千八百斤。黄戈的狼牙棒上刻着:霹雳狼牙棒,重二千二百斤。

  大禹又从怀中取出夜明珠送给老师。说道:“这里还有一颗夜明珠,就请老师收下吧,晚上走路时照亮用”。华夏子老师说道:“好吧,你的心意我收下了”。接过夜明珠,揣在了怀中。

  第二天,华夏子对大禹说道:“我这里有一套三十六路开山斧法,今天传授给你,今后大有用处”。

  说完,就演示了一遍:“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龙行不息”“龙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龙战于野”……直到最后一式“龙归大海。”

  大禹一着一式地学,一边学习,一边揣摩。十几天下来,就已经把这一套开山斧法练得纯熟。这套三十六路开山斧使下来,真是山岳震动,风雷游荡。刚猛雄浑。

  第三天,华夏子老师教给玄弓七十二路伏魔棍法。第四天,教给黄戈六十四路霹雳棒法。

  从此,三个同门,三般兵刃,每天在一起对练。只看见三件兵器的光芒映在一起,寒光闪闪,冷风嗖嗖,令人不寒而栗,眼花缭乱。

  就这样,三个人又整整练习了三年。

  一日早起,大禹读了一回书,又使了一套开山三十六斧。自觉浑身真气流动,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力气。练到最后一式“龙归大海”时,一声长啸。有如虎啸龙吟一般,有一股要吞吐宇宙的冲动。

  华夏子老师站在远处观看。待大禹将斧练完,把大禹叫到跟前。问道:“大禹,你今年几岁了?”大禹回答道:“我今年十三岁了”。又问:“你跟我学习几年了”?大禹答道:“七个年了”。

  华夏子老师接着说道:“三年小成,七年大成,你学习了七年,可以说是学有所成了。在这七年里,我已经把我的所知、所学、所会,所能,都传授给了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幸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的本事现在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我,因此我也不虚此行。

  你已经读了万卷书,还需要行万里路,要到外面的世界里去历练,增长自己的才干。”

  大禹听老师说出要分别的话来,深感突然。说道:“老师,我还有好多知识不知道呢。”

  华夏子老师说道:“在西岳太华山上,住着一位后土先生。这个人所治的学问与我不同,对你今后建功立业大有帮助,以后你有机会一定要去向他请教。

  还有,在东南天柱山上,藏有《金简玉篆》天书一部。今后一定要去东南天柱山上寻到,对你今后治水大有用处。”

  最后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我师徒的缘分已了,今日就此别过。

  你是奉上天的意志降世投生到凡间来,带领天下百姓治理洪水的的,因此,今后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有别的神仙出手相助。希望你心中装着天下百姓,殚精竭虑,率先垂范,早日治服洪水。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将功垂千古,名传后世。”

  转过头来又对玄弓、黄戈二人说道:“你们二人今后一定要自始至终跟随在大禹的左右。大禹将来要为国家,为民族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你们跟随他,也可建立不朽的功勋,成就自己的一生,后世也将留下名字,切记、切记。”

  最后华夏子老师又和莘嬉告别。

  大禹见相处七年的恩师就要分别,不禁泪如泉涌。带着玄弓和黄戈向老师拜了又拜,这才恋恋不舍地送别恩师。三个人一直送出十里。

  华夏子冲着群山一声清啸。花花一声咆哮,摇头摆尾从山林中跑了出来,亲昵地扑向华夏子,依畏在华夏子的腿边。华夏子用手抚摸着它,就像分别已久的老朋友。随即人虎双双向深山里走去,消失在了茫茫的林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