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王之王 第十七章、割袍断义
作者:石页文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人面面相觑,张熙仁先开口说道:“我还是干我的御史大夫吧——丞相一职,方兄更合适!”

  “张熙仁你胡说什么呀!我已经离开朝廷二十余年,这朝中上下之事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还让我当丞相?你这个御史大夫之位竟然还这么舍不得呀,我还就偏偏跟你抢了!”

  向隆没想到,方济东平日里对待自己悉心教导时,或是严加管教时,都不曾有过现在这一副老顽童的态势。可见,他对张熙仁的信任与情谊不一般,甚至远远超过他与钱尚恭的交情。

  无奈于二老的争执不休,向隆只能暂且作罢。他其实很懂自己的这两位师父的心情,他认为,此二人多半是会推辞的。但是,现在新朝正是用人之时,一时青黄不接,又难觅新人,若是这两位能够重新归朝,向隆则必定能够轻松不少。待那时候,再觅新才即可。

  “二位师父,其实向隆也明白,如此要求着实是为难你们了。只是现在,若不是新朝紧缺人手,我也不会忍心开这个口……我知道,此处乃是你们的伤心之地——但是,解铃还许系铃人,解开心结的方式或许也只有再这原地重振旗鼓一番,你们说,不是吗?”

  二人沉默不言。张熙仁也没有说上任何话。

  向隆继续说道:“我愿在此与二位约定,若是找到了可用之才,或者在朝中新人间二位能够寻觅得出可以代替二位之职者上荐,我定放行二位重归山林……若是,在这最艰难之时,二位师父要弃向隆于不顾……咳……那向隆也没什么可多说的了……毕竟,这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非向隆一人之利啊!”

  张熙仁只是在一旁拼命地点头,点得方济东的桌子都一起微微震动着,酒杯中的酒水不断晃出涟漪来。

  只见方济东斜着眼看着张熙仁,张熙仁也同样歪着头看了看方济东后什么都没说,转而看着向隆。

  见张熙仁竟然不帮向隆说话,只是在一旁旁听,方济东心中有些不爽。钱尚恭看着这二人逗趣的模样,心知肚明,其实张熙仁是在用无声之法激将于方济东。而倘若方济东真的接受了向隆的请求,自己也难以推辞。毕竟,钱方二人都早已与家人雁各分飞,对方都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并互助而居于山林之间。倘若方济东留下了,自己却回去了,岂不是成了孤家寡人?而方济东也是相同的。偏偏,方济东更是个受不了孤寂的人。若是没有了棋友,恐怕他会疯的。

  说心里话,钱尚恭视向隆如亲子,如今儿终成长,且贵为天子候位,更是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向隆本人乃是清心寡欲之人,因曾经的经历而使自己早已抛去了一切功利之心。如今之所以被推上高位,自然是有伯乐识得千里马,才会将他如此高捧。

  他打心眼儿里想好好帮向隆一把,但又碍于自己久不经世事,恐怕难以当此大任。他喝了几盅酒后,也坦然地将心中顾虑一口气道出。

  “向隆……我和你方师父,二十余年未曾过问世事,如今即便是想帮你一把,也恐怕是力不从心啊!这若是拖累了你可不好!不好……”

  “师父,你言重了。拖累是绝不可能的。更何况,文臣之事有张大人相助,武将之事还有仇将军等几员猛将都并未曾离开,他们都也是一心向往着新国新朝能够继往开来——若是你们二位能够屈尊教导于我们这群小辈,那必然皆会受益匪浅!且看我,不就是被二位教导成如此,方才被众人委以帝位之重任吗?我的心思,师父们肯定明白。我开始真是死活都不乐意接这份差事——可是,想到这天下苍生,若就如此曝晒于烈日之下无人荫罩,岂不枉费了我族的千年历史,更令我妄为族人。以家国天下为荣,这也曾是二位师父的教诲啊!”

  “咳……”张熙仁突然叹了口气,轻声说道,“我当初初入官场之时,也是为一些小事而愤愤不平,若不是这一句‘以家国天下为荣’从方兄口中说出,我恐怕早就已经弃了这朝廷也归隐而去了。”

  “说这话,损我不是……”方济东小声嘟囔着,“不错,我是说过这么句话……可惜,当时的情形实在是令人无从招架。我与钱兄若留在朝中势必会牵连一家老小,只得选择离开。现如今,也早已与家人都断绝了联系……就怕哪天不知何故,那前朝旧仇就又寻来报复啊!”

  向隆不解,“二位师父一向待人谦逊仁厚,为何会有人寻仇?”“这还用说,自然是断过那丞相的财路,记仇于我二人的呢!”钱尚恭回道说,“方兄还参过他一本,令他家小侄儿也被判入狱吧!”方济东点头认可确有此事。

  众人纷纷摇头无奈而叹。

  张熙仁开口了,对着钱方二人说道:“怎样,今日可否给新帝一个交代?我本想,若你们二位也能够重归朝野,相助于你们的好徒儿,那后续众多要事就可以参考你们的意见了!比如说,这新的国号年号,皇帝的新称谓,还有种种需要重新修整的守则法纲……哎呦,让我一个人折腾这些,我可实在是力不从心呀!”

  “哼……你老儿当然力不从心了,光一个御史大夫的活儿就有你够呛的了吧!哈哈哈!归就归!你不当丞相,我来!不就是个丞相么,我方济东得把丞相这个称呼好好正一正名才是!想当年,老丞相在世时,那才是将一切打理得井然有序,举国安和。谁知道,换了一个天子一朝臣再换了一个丞相,就变成如此模样!可惜,实在可惜!”

  “那你就好好效仿老丞相,并找个机会超越了吧!”张熙仁奸笑着对方济东继续使着激将法。

  方济东一撇白眼,“哼”了一声。“你别高兴得太早,丞相可比御史大夫高两级,你要是犯了事儿,我才不会轻饶你呢!”两人又相继漫骂嬉闹了起来。

  钱尚恭也笑了,“好吧,既然方兄都愿意接任丞相,那我这个太尉也是不能推辞了。再次就恭祝吾皇新帝能够重振江山!”

  “吾皇新帝重振江山!”大殿内一众人近百余只口中共同传出了一声高呼。

  众人散去,只留下了几个叙旧人。

  只见这书房之中,除了向隆、张熙仁、钱尚恭与方济东之外,还有吴棣,仇天勄与左瑾魁。

  虽然吴棣与向隆的两位师父并不曾相识,但也从向隆口中听说过。仇天勄则是在钱尚恭卸任后才被推举到了大将军的位置,而左瑾魁乃是个世袭的禁军统领一品卫将军,其父也与钱方二人有过交情。

  “不曾想到,今日竟然能再次遇到钱将军您,仇某真是三生有幸啊!”见到了钱尚恭,仇天勄如同见到了最崇敬的人一般施礼寒暄。左瑾魁也一同说道:“当年家父也受过钱将军大恩,我也在此代父谢过!而今,二位竟然又能回到此处,真是可喜可贺,此乃新朝之福啊!”

  “瞧见没,一遇到武将,就都和他到招呼了!”方济东弯腰歪对向隆小声说道。向隆也同样歪着头小声回应:“是啊,不过一见到文臣就全跟您打招呼了不是?”方济东笑着瞥了向隆一眼,道:“你小子现在翅膀硬了啊……别以为将来我就会对你客气!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你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不好,我可是会照样骂你的!”

  “师父且放心,我巴不得你骂呢!你要是就此不骂我了,我还不得心慌得很!”

  钱尚恭听见了两个人的嘀咕,插话说道:“嘿,你们俩,小声说什么悄悄话呢!”

  竟见向隆与方济东两人同时傻笑了起来。见惯了这种场面的钱尚恭自是不会惊奇,倒是让一旁其他人看傻了眼。

  “我估计,向隆平日里的憨态,多半都是和二位师父学的吧……”吴棣在一旁小声自言自语地说着。谁知还是被方济东听见了,“你说的没错,多半还真是和钱尚恭学的!”

  “去……跟你学的才多呢!我都只教他些拳脚功夫,哪儿有教过其他东西呀!那些个杂七杂八的事儿不都是你在教他吗?”钱尚恭一脸无辜的样子也再次把旁人逗乐了。

  向隆看着这两个老顽童,聊得如此畅快,笑得如此淋漓,回想起过去三人在山林中的日子,心中竟不由生出一股酸楚——或许,将来他们三人再也回不到那恬静的生活中去了……

  众人都各自随意聊着天,这时,吴棣走到向隆身边,也聊起了过去,说着说着,也又说回了现在。

  他开玩笑似的对向隆提出一个问题:“向隆,你说……若你登基后,会封我个什么职务呀?”此问,其实是为试探。吴棣先前因赈灾被贬,心中自是不快,对外人称说无碍,但毕竟是凡人,怎会对此事不心生疙瘩。他自认为,向隆是欠了自己一份情,这回就应该好好补偿了。

  “你先前的职位,是什么?”向隆问道。“我原本是平北将军,被左迁到了宁朔将军……”吴棣回应着,并竖起耳朵等着向隆的回答。“我对官职不是很了解……此事,我还得和张大人与仇大人好生商议一下!”

  “也是……这一时半会儿的,也的确定不下来。”

  “怎么,吴棣已经开始关心自己会被任命何职啦?”张熙仁走了过来,插进了话。吴棣尴尬一笑点了点头。

  “嗯……这的确是得好好商议一下,要不就现在把!仇大人,我说……咱们来讨论下,这里几位武将的官职该做何调整,如何呀?”

  仇天勄回道说:“好啊,省的过后又没空讨论此事,早早定夺也是好的!”

  “话说,洪飞将军是个什么职务?”向隆问道。

  “上回为了给他镇压灾民的行动正名就封了个安东将军,而左瑾魁将军应该是卫将军吧!”左瑾魁点点头。“我是大将军之位,而骠骑将军与车骑将军现已暂被扣押,应该就且算是空位吧!”听得仇天勄如此一说,吴棣很是心动。他认为,或许仇天勄会推荐此次起义军中众人提升为更高职位。

  只听仇天勄继续说道,“按照此次军功来看,卫将军的职位无需更换,而剩下的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皆为二品官职,可给予此次起义有功的武将们封位之用。”

  向隆听着,仔细记下了仇天勄所说的一切,细细琢磨了起来。张熙仁在一旁提议:“此次起义成功的确是缺不了左将军与洪将军的功劳,且若不是洪将军悬崖勒马,我们也不会如此神速就顺利攻下禁宫。我建议,封洪飞将军为上军大将军,王元天封为镇国大将军——顾言希能文能武,且看他自己究竟想任何职吧!至于吴棣将军……”吴棣认真地看着张熙仁,等着他后续的话,“抚军大将军的称呼是再合适不过了!他赈灾有功起义也有功,如今官升二品并成为‘抚军’,众军士也定会以你为荣听你号召!”

  所有人都心想,张熙仁可算是厚道,一口气就提了吴棣与洪飞升到了二品将军,更是也将王元天也纳入其中,这些人定然是会欣喜若狂的。可是,吴棣却并没有这么想。

  “那……这骠骑将军与车骑将军之职就空着吗?”吴棣问道。他本以为,少说也可以给他一个车骑将军的名号吧,无论怎么说自己也是与向隆自幼相识亦是患难之交。他转过头来看着向隆,想听听他的意思。

  “的确……这不都空着吗……”向隆正琢磨着,突然看见吴棣看自己的眼神似乎不太对。他转念一下,或许吴棣是想让自己开口将其军职再提上一品吧!可是,论资排辈,吴棣也的确不够资格担当那一品武将,向隆心中无限踌躇中。

  钱尚恭毕竟是两朝老臣,一看这些人之间的对话与神情,就已经猜出他们各自的心思。他站起身来,说了一句:“要我看,先别急着封赏,或说,此次毫无头衔的人可以先封赏,而过去有头衔的就不用了!且再看往后可否有政绩,做出了更好的成绩再升也不迟,这样也不会落人口实!毕竟,这里的旧部们在此次起义中占的功劳也不比那些义军们强多少吧!”

  张熙仁看着钱尚恭使的眼色,点了点头。“钱将军也说的对啊……要不就先封义军一干人等,其余的再做决定吧!吴将军,你看如何啊?”说罢,回头看着吴棣,让他即刻作出决定。

  一心想着升官的吴棣哪里会想到两个老臣在背后夹击,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两个老臣不愿意让自己升了官职。殊不知,其实姜还是老的辣看人毕竟比向隆更清楚,那吴棣的心性如何,两三句话中他们就早已打探了出来。倘若此人让他快速得到高官厚禄,日后必然会生出变故,对新朝乃是极其不利的。更何况他又是向隆的朋友,一旦出了状况最难做人的就是向隆。

  钱尚恭明白,向隆此人极重情义,让他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给朋友都是在所不惜的。倘若在任职的这一张棋盘上放错了子,将来向隆这个执子的人可是会吃大亏的。

  仇天勄也是官场老人了,一看两位重臣都如此言道,自己也不能再多说什么。

  谁知,次日清晨,在吴棣的房里就只剩下了一张纸条,人早已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