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明末之帝国崛起 第二十八章 峰回路转听蛙鸣
作者:豇豆不起油汗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赵九也不屑用刑,盘算此人熟知坑道才能转过来,祭坑洞的活死人是出不来,至于守护此地的土营风水先生更不会出现。

  懒得去询问蓄养鼠群所图何事,便是窦家堡那厮委托又如何,用老鼠试验毒药,倒是个好办法,不过山外药材运转进来何曾逃脱过监视。

  用毒药毁掉山泉地脉,好狂妄的计划,如此雨量之下,毒害百里河流也不太可能。

  其实祖庙就是座活死人墓,赵九深信那死鬼老爹压根没死,就是躲在祖庙内看戏呢,看着宗府那些老古董瞎折腾呢。所以一个问题来了,此人能出来,还用汴梁腰牌,那就是老爹的人手,这是老爷子想要看孙子笑傲江湖不成。

  瞧着这厮一脸的鬼笑,心里忽然明了,单腿下跪道:“小九拜见鬼爷,你老这是戏耍侄儿。对了我那犊子可是挖掘竖井填灌地下坑道呢,不知您那窝铺如何了。”

  鬼手拍打着皱巴巴的土色长袍道:“转了一遭,斗娃的把戏很高明,说实话,这些妖鼠还真是那窦家堡的那死鬼蓄养起来的,用暗道秘密输送进来的,这会改啃泥巴见阎王爷了。记住,天下还得小辈来打闹。”

  多余的话也不说,径直而去。

  “用人肉喂养的,想让白莲余孽接管群豪人手地盘,一网打尽,各山寨流寇都密插人手呢,没准还有后手,小心内鬼从来都不会是虚的。”

  这话传过来,已不见人影。

  这话说的,梗刺在喉啊,内鬼一说让众人毛骨悚然,说白了,跟窦家堡交好的不少,透漏信息的也不少,一旦真要斩断黑手,谁也不敢保证查不到自个头上。

  赵九是什么相反还暂且不得而知。

  也不提山内还秘藏多少此辈中人,对于祭坑洞的消息更不提。赵宋秘事太多,也不是谁都稀罕打听,眼下朱家当政才是正理,真以为皇觉寺那些老和尚是瞎子,威慑的就是老辈妖孽。

  这祖庙是赵宋后裔在元廷之时秘密修筑,供奉收集的先皇遗物,仿汴梁风格筑小皇城,山谷外则修筑道观掩盖。

  历来疯传藏有重宝,有赵宋宝藏和明建文甲仗库的说法,知情人联合的盗墓团伙却知道此地是有个诨号九爷的地头蛇掌控,谁都进不去探查。

  事实上由各地支脉联合派人看守,再后来锦衣卫追索破坏,各家支脉消散中断传承,此地也就成了无名之地。晋商进山开矿,被赵九老头子无意中探得,遂逐步探查,却也由此跟漳浦赵家结仇,明争暗斗至赵九则大开杀戒交手。

  赵九封禁山林多年,便是晋商开道进山经营多年,此地老森林依旧,是以那妖鼠才没法大规模成精。

  他自是安查眼线在盯着,山脉崩塌的迹象以及山泉枯竭早有端倪,虽说是朱家龙脉作怪,但自家祖坟屡出异象,也足够让皇觉寺警觉了。

  想要问问老爹扣押的那些土营异人如何,却没人给回答。

  对着众人苦笑道:“这几十年来,晋地矿场掏空地脉,导致山泉中断,水龙转向范家货栈,几至赵九数年时运不济,范家货栈却财源滚滚。谁料到那犊子明着要偷盗范家仓储,暗地里中断水脉,要的就是坏了范家的后路。失街亭不就是缺水嘛,咱且看看那厮杂么斩马谡。”

  黄管家笑道:“真是峰回路转听蛙鸣呢,不管这毒蛙还是懒蛤蟆,坐山观虎斗吧。”

  秘密给范家货栈的水井下药,那乌香膏不断给搅浑进水井里,赵斗虽知此举会给进山送货卖货的商帮造成隐患,但也不过是在这半月才行动而。

  还有一条暗道通向那些看起来废弃的坑道,堆积的河泥水沙随着暗道涌灌进去,那祖庙之下怕是要彻底被淹没,真要成了黄河淤泥地下的古城了。

  赵九瞧着山神庙周围山洪几乎没影,用一场大雨来填山腹,好大的手笔。

  此刻那些竖井是满竖洞灌进去,泥沙俱下,赵斗神色不动,任由各处竖洞灌水。

  赵十三瞧着山腹内的潮气越发沉重,山壁上水滴成串成线,脚下的水槽坑也是哗啦啦响起。

  “十三爷,那瞎子曾说阴沟翻船之言,莫不是此处。”赵铁惊惧道:“咱地下的经营都给废了,这小子疯了,这一手足以坑杀地下上万人呢,各方营寨早在半年前就挖掘坑道藏兵,老早就汇聚到这山脚下,这一场暴雨,听说那小子派人到处拦坝,正好困住了各处山寨的营地,犁庭扫穴,热汤灌老鼠窝,赶紧求情啊。”

  赵十三冷哼道:“现在求情有个屁用,自求多福吧,山洪如脱缰野马,山下跑马都不成,传讯派谁去。妖鼠出动,难不成是各方豪杰挖掘坑道才惊扰了地下的鼠王不成。

  李闯沉尸归德府外,以死人喂水鼠王,也不见得能驱动如此庞大的妖鼠,何况归德府城离此地有多远,妖鼠成群过路也不会没讯息,除非是范家车队,可是鼠疫爆发,以为九叔这谛听鬼獒是傻子聋子不成。

  窦家堡的白莲余孽做出来的吧,想要毁灭这天下枭雄,比那火烧庆功楼都要高明。皇觉寺被烧了,那些老和尚正要报仇李闯呢。那布衣和尚虽然嗜杀,这等逆天行事却也不见得,南直隶的妖鼠几番动静都没能查出啥线索,倒是大漠的鼠害是越发严重。”

  心说倒是当年家祖用土营跟九叔对阵,养鼠挖洞坏盗墓洞的法门,可那群土营人手失踪至少三十年了。

  临走前族里没任何风声,紧紧交代要拜会赵九,带起独子南下回宗府,顺道跟范家会商北地买卖,南北交换差价,以及商道转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