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封神正源 第六十八回阐宗义慈航开课报父仇婵玉显威
作者:wyg黑夜的小说      更新:2018-10-11

  第六十八回:阐宗义慈航开课报父仇婵玉显威

  闻听九公恶信,子牙即星夜从西歧赶来,李靖接着,见礼后,就对子牙道:“丞相,此气阵实在是凶恶,气雾迷漫,横扫前程,兵士是闻其味即丧,见其气即亡,竟都是无有伤痛之色,无有显著伤痕,莫知出自何因?令人悔思不得其解,如今,燃灯师傅已经亲自带人查看去了。”

  “啊,他要小心呀,我不在这里,多难为他了,燃灯大师本是西方道德圣主鸿钧门徒,为弘佛法到了我们西岐,我主武王多得他相助,这也真是机缘,呵呵,这也是西岐列祖一贯修习道德得来的洪福。”

  李靖见子牙如此推崇燃灯师傅,也就附和,道了是:“丞相所言极是,燃灯师傅道行天下,西岐武王离他不得。”

  子牙知李靖所想,就顺着他说道:“你相随他习了许多功法,这是好事呀,平常要多练习,多加揣摩,今后西岐也是离不开你。”

  李靖被丞相看破了心思,暗自道了惭愧,就着人去通报燃灯大师,让他早一些回来。

  听说子牙到来,太乙道长赶来相见,太乙与子牙,这对师兄弟自从下了昆仑山,二三十年没见过面,今日相见,自有一番言语可拉呱,说起他们的师傅元始天真,师兄弟两个皆很怀念。

  “唉,也不知师傅他老人家哪去了?”

  “是呀,是呀。”

  感叹了一番,终于回到正题,太乙道:“丞相此来,当知九公死于何地?九公是为西岐军队寻访道路而伤,他虽没死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也一样是西岐的英雄烈士,武王须慎重对待这件事为好。”

  子牙见说,知武王若要传名,必须厚待九公,妥善处置他的身后事,因而,子牙乃对太乙道:“太乙师兄,武王遣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我既然来了,必然会为九公做一个妥善安排。”

  “啊,武王真是贤明,丞相,九公那日遇难,是燃灯大师与贫道共同把他从那气源深处救出来,那时,他便已人事不知。丞相,据某观察,此气当产于地下,所以才有如此浑厚,源源不断向外,现在是数十里皆无生灵,可见其凶呀。”

  子牙见太乙对武王虽已经有了了解,但不是很深,便和他谈起了西岐武王的德政,四海贤者思归的由来。

  “啊,太乙师兄,文王贤德,天下贤者景归,昔日,文王曾教谕子侄,西岐若得他日盛,贤能奇士不可亏,故而,昔日在朝歌时,云中子师兄技能亦为文王所慕,而能使他入主凤凰山,遍植奇花异草,太乙师兄,你德才俱备,更是文王所推崇,武王所求之,师兄,你此来正印了文王思贤,武王渴求之心,天下闻知,又多了佳话。”

  太乙道法多年,虽说是心如止水,得子牙如此推崇,却也不能脱万物生存之理,万物皆向阳,岂有变数?哪里更有自断前程路的道理?

  当下,太乙是颔首而应:“姜丞相,云中子师兄只因善栽植花草,已得文王看重,留在后院施能,我不过一个俗夫,却也能得武王看重,真是惭愧,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某还有何推脱,哈哈,为成全丞相大道,平南王余部,某愿作前驱卒。”

  太乙谦称,呼子牙为丞相,子牙并没有出言阻止,虽是师兄弟,也要讲究一个品位,太乙道行再高也无法以一观之力与西岐比较,再者,子牙现在是代表武王,怎么能随意去亵du?因而,他们师兄弟间的谈话也显得沉稳,没有太热烈的场面,倒是太乙道长,对同门道兄甚是思念,听说云中子在岐山,就想去岐山见识一下。

  师兄弟正谈论间,燃灯大师已经得到消息归来,看到姜子牙,他就说,“丞相,此气根本无法根除,它产于地心,溢于地穴,难怪称它为绝气,马元被称为一气神仙,也真是名不虚传。”

  连燃灯大师都无计可施,谁还能有此能耐?难道就真断了此去南国的道路?在子牙陷入沉思时,李靖就问:“师傅,依你说来,除了此路,就没有其它道路可走?真是没有了?啊,这倒是如何好?”

  “也不是,要想绕过此气阵,须回程绕走此山,沿东边海面而进,只是如此一来,则需多走几个月,耽误了丞相此来速战的计划。”

  见子牙依旧不语,燃灯就问:“姜丞相,事到如今,你又有何决断?何不对大伙说一说?”

  子牙从沉思中拔出,道:“这里的事务耽误不得,须得速决,西岐那方正有紧急,许多事务也离不开我。”

  听丞相如此说,幺奴就在那里开口:“丞相,我们也不须大队兵马过去,不如找几个会闭气之人,越过气阵,到了南方,也一样杀殷洪人仰马翻。”

  李靖没出声,却瞪了儿子一眼,韦杵和幺奴相处已经很好,自然就维护他道:“奇怪,我们以前也走过这里,哪里有这许多树木?还有这许多毒气?这些树木是从何来?难道真是神仙栽下?”

  姚元插嘴说:“丞相,马元是有些妖气,要不然我们还是撤兵吧,谅殷洪马元在南国也无多大作为,再说,南疆这片土地迟早还不是归附我西歧?丞相,我军现在兵强将广,逐鹿天下时日已到,何苦为此小事,在此耗费时日。”

  “后方不定,何以为安?这怎么是小事,白白的损了我一员主将。”

  子牙白了他一眼,这个话也就把姚元推到风浪头上,九公的亲信对他能没有意见?这是在阻止他们报仇。

  姚元四面受敌,真是很生气,姜子牙这是对准谁?唉,他们都是在对准我了,我是从南国来,不错,他们想对付我,罢了,真是好心没好报,我本是为西歧好,留得西岐精英和纣王对抗,这也是西岐今后发展的方向,姜子牙却说后方不定,何以为安?他想怎么安?西岐的后方在哪?这究是后方还是前方?我又岂是穿惯小鞋的人?姜子牙或是借此引得他人对我进行束缚,借机分解于我?罢了,罢了,我既是上了他这个贼船,也没有我多好的机会,难与他斗,啊,今后再也不提什么雄心了,看来,在此无我多大作为,待以后还是寻个机会脱身吧。

  各位,姚元在那里胡思乱想一通,其他人并没在意,他们都参与讨论如何破此气阵,有人提议待风,有人说待雨,气氛很是激烈,直把姚元冷落了一边。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主意多,子牙听了大伙的意见,觉得不少主意都实用,只是现在风雨稀少,欲待风雨灭气,只怕需要等上好久,不如依土行孙的提议,把八俊派出去探访消息,他们功夫高强,对闭气一道稍有基础,或可能从其他地方得到消去此气的方法。

  于是,子牙下了军令,八俊得令,各自前往寻访。

  这日,土行孙来见子牙,“丞相,离此两三节地,有一道观,观主称可破此气阵,现已被我请来。”

  闻言,子牙大喜。

  “我掐指算来,这两日当有贤能相助,心中正在念叨,不妨就到了,既是贤能,快快有请,不,不,容我前去迎接。”

  隔了很远,子牙就呼:“是哪方高人?请来,且与子牙一见。”

  土行孙却不想子牙的心思,对那道人斥道:“你这老道,我带了你来,可别骗了我,见了我们丞相,你得有一说一,若是俇我,害了我,得有你好看。”

  那道者冷眼瞅着土行孙,尚不及回答他,土行孙就被子牙怒斥:“好个土行孙?不得无理,岂能如此对待我的贵客?赶紧给他赔礼道歉。”

  说着,子牙就近前对那道者稽首。

  “这位道兄,你受惊了,子牙这厢有礼了,啊,不知道兄是哪方人氏,道号又怎么称呼?此来有何教我。”

  被子牙责斥,土行孙自是魂飞胆跳,他机灵的翻了一个跟头,跪倒在那道长面前。

  “老道,你若真能破了气阵,得诛那一气仙,报了邓元帅之仇,使我那娇妻能睡个安稳觉,我,我,情愿拜你为师。”

  那道者骨格清奇,形貌和土行孙相差不大,由于年老体廋,更是突出了他的颧骨,若似一只年老痴呆的猴种,若在别处,疑是土行孙的宗亲也不为过。自古道,古怪之貌多蕴奇才,此人如此形扮,必也是非常人。依土行孙的相貌,尚自有挖窟掏衢的本领,此人如此相貌,岂非是更有本领?

  众人想看他的手段,都在那里期待,见姜子牙对他尊敬,也就不敢玩笑。

  却不想,那道者并不拿出特别的技艺,只是对土行孙咧了一下嘴,也就不再理会,整理了一下长袍,对子牙打了稽首,开口道:“姜丞相,贫道在此山之南数十里处一道观修行,师傅送道号惧留孙,前些日子,云游到此,路经前面山头,见下面有人在掘穴,当时感到甚是奇怪,悄悄接近,就听那些人讲,他们乃是受一气神仙马元的指使,在此布了气绝阵,以用来阻挡西歧兵马,开始,他们还边干活来边说笑,一会儿后,那穴中忽有气体冒出,他们即惊呼起来,不好,不好,此气有毒,他们欲再行逃离,已是迟了,远的不过是逃下数百米,即已被那气体追到,近的是瞬间即亡,贫道虽身在高山,看到这一幕亦是不敢多停留,当时是匆匆离去,至后两日,此气体飘过贫道之观,累及我一观之徒众,吾因静闭,得逃一劫,想此一气仙手段太过毒辣,我心中一直愤愤不平,故常在这寻访,以警戒路人,与此同时,也得以知此气源依着风向而稀疏有薄的大体常位。”

  闻惧留孙一说,众人都知危急,此气既为地气,必然是喷射不止,要想制之,谈何容易,啊,还是罢了吧。

  果然,子牙也就问:“道兄,依你如此说,怎么能阻止此气,破了此阵?”

  “姜丞相,并不是无能止气,据我观测,此气也是间歇发着,并不是喷射不止,想来是那挖掘之人匆急之间,不能挖深所致,故而,凡是夜间,阴沉天气,此气受压,气量是甚少,高山处又尤为少,而此气穴又多靠山脚,丞相,只需趁着风向,待气薄之时,着练过闭气之功的壮汉数名,趁隙至那高山上,寻那巨石,尽力抛下,压住此穴之气即可。”

  听罢惧留孙之语,子牙连呼有道理。

  “高,果然是高人,唯有如此才能成功,请,请道长帐内议事。”

  子牙令土行孙尾随惧留孙进帐,分宾主坐了后,惧留孙道:“姜丞相,自此气出来,祸害一方,我观中门徒亦尽都遭殃,唉,我已成了孤寡之人,虽想填得此坑穴,亦显得力不从心,幸而有西岐大军到来,可完我心愿。”

  子牙道:“惧留孙道长,我军即使不向南行,为了造福一方黎民,也要填了此坑。”

  “姜丞相心系黎民,如此爱心,不愧为西岐首辅。”

  “哈哈,若是填了此气穴,我亦再多发一份爱心,为道长寻一高徒,让他今后跟着你修习道德,道长,你看可中?”

  “啊,如此是最好,惧留孙在此先谢了姜丞相。唉,我观中门徒因此气已经空了。”

  哈哈,我会为你带一好门徒。

  说了会笑话,在子牙的安排下,由惧留孙引路,燃灯大师带队,挑壮士前往,幺奴,金奴,杨戬,韦杵,雷震子等八俊人物争抢前去。

  子牙俱都准了,燃灯大师又取军营中的壮汉数十名,带着他们一同出发。

  攀悬崖,登峭壁,各位壮士是争相而进。到了一山头,向下望去,果见一大气穴,这一会虽是受压,却还是有少量的气体不住的向外喷发,虽是在高山上,好汉们也能感受到它因喷发所带出来的滚滚岩浆,那灼热的气流更是直如在火炉,而在它的周围是白骨累累,显是挖掘人所留下的尸体。

  众人皆如在火炉上烙烤着的鹅鸭,滴滴汗水炙如油脂,虽是惊惧,却也没有人退缩,强忍着炎热,按着燃灯大师的指导,挑选巨石,掷投向那气穴中。

  经过数十次的投掷,一巨石刚巧压住气穴之门,可是,在这其后不久,就被气流再次顶起,这个时候,已经有兵士累的趴下,再不堵住洞穴只怕有人丧命,杨桨韦杵雷震幺奴四个更是奋不顾身,他们不顾燃灯大师的警告,合力将一块巨石抛下,这一石块,不偏不正压在穴心,几经气流的顶撞,仍能安稳,燃灯大师与太乙道长又联起手来,以不同的气力发向气穴,引导其他人将石块集聚。

  这个时候,惧留孙是突现奇能,他是飞身而起,竟在半空中得以停留片许,被他寻着了山岩处的一个凸点,停留后又以藤条巧妙的将一些散石块捆绑,使形成一个整体,正恰滚落堆压在气穴上,众人的石块也得以集聚,使气穴再无反复。

  这一手绝活拿出,众人都是惊住,瞪大了眼睛。果然非常人,有奇能。

  “惧留孙道长,藤条到了你的手里,就似注着了活力,如神附一般,有了仙气,也有了灵性。”

  “果是好藤,仙藤。”

  众人夸赞,燃灯大师因而道:“惧留孙道长,你果是有好计谋,佩服呀,啊,这个事我是不如。西岐有你这样的奇才也是幸事,他日归去一定向武王力荐,当同为西岐国师。”

  惧留孙很是谦逊,礼貌的谢了燃灯。

  “燃灯大师德高望重,乃西岐的中流砥柱,谁人能抵?位至国师乃是众望所归,某乃一闲散,怎敢望大师项背。”

  燃灯大师就事论事,在填气穴的算计上他差了惧留孙一着,所以说不如。惧留孙则是笼统而论,借以抬高了燃灯大师。

  燃灯大师虽脱了红尘,这会听了惧留孙的话,也是非常受用,所以,在这以后,他就处处维护惧留孙,使得惧留孙在西岐得以站稳脚跟,他的道德也得传播。

  各位,世间事都是这样,只有先敬于人,才会赢得别人尊敬,惧留孙习来的道德多是为人处事之道,故他运用起来极为娴熟。

  这里闲话也不多说,叙起来繁琐太多,只说经过燃灯大师,惧留孙,太乙道长和杨桨雷震子,土行孙幺奴等八俊的不懈努力,终将气穴堵住。

  直至下面炙热的气流渐落,他们方下了山崖,归来见子牙、

  “丞相,幸不辱使命!”

  每个人皆是伤痕累累,衣衫褴缕,子牙大为感动。

  “啊,大家都幸苦了,有了你们西岐何愁不能兴旺?武王的大业必能千秋万载。”

  众人连忙答谢,道:“不堪丞相如此赞,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热闹了一回,冷静下来后,燃灯大师就道:“丞相,气穴既填,需抓紧时间,待林中余气消去,我军即可安全过去,啊,丞相,此行多亏了惧留孙道长,算起来,土行孙也是功不可没。”

  “呵呵,俩人性情相似,正是一师一徒。”

  太乙这话点醒了众人,于是,他们就闹闹嚷嚷要让土行孙拜师,土行孙推迟,道:“各位,你们不要说我刁滑,这事重大,且待取了那一气仙人头,报了邓元帅的深仇再说。”

  天下至行,孝者为先,众人虽想说不行,却也没有辩驳的由头,但看土行孙的神态,根本是没有把惧留孙放在眼里。

  呵呵,这大概也是天下所有丑陋男子的共性,自身虽是有缺点,却也不服他人束缚,虽是不如人,也不勇于承认。

  子牙颇知土行孙这会的心态,他就劝道:“你不要再推,惧留孙大师是高明的人物,世外高人,在这里我都极是高看,今后在西岐他也将是响当当的人物。呵,他要收你为徒,你还不想应,如此好事,在别人巴都巴不来的,你还要推,罢,你且拜了,今后我自有好事分配于你。”

  姜子牙出面说话,土行孙再也推不过,就选了吉日吉时,他磕了头,拜在惧留孙门下。

  惧留孙也不推却,受了。

  “哈哈,看来我们师徒有缘。”

  土行孙面红耳赤,应着:“师傅说的极是,徒儿也正想着,我们品行相近,皆是上天注定。”

  惧留孙也不反驳,哈哈笑着,凭空得了这么一个机灵的徒儿,不笑才是怪。

  各位,这也是土行孙拜师的前因后果,作为封神正源版本,今把它作为历史,辩证的重新翻出来,猴子性子一向泼皮,奇能缺少笼头相套,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也正相符。

  亲爱的读者朋友,这里的描述是否和你印象中的《西游记》《封神演义》两部书中描写不尽相同?

  当然,从许仲琳的论述来看,土行孙拜惧留孙为师,惧留惧留,因惧而畏,因畏而留,就惧留二字来说,更是佐证历史上孙这个人物的存在,若从吴承恩西游记一书中,讲述孙悟空拜菩提祖师的故事来看,菩提祖师身上可有姜子牙此时的影子?而从猴头一词来看,这里有滑头的意思,这里土行孙拜师时的情态可是滑头?呵呵,大家可细细对照,这里的叙述是否有理?

  在一场新雨后,林中毒气尽情消散,子牙就对燃灯大师道:“此乃天助武王成就万年霸业,前程既无阻拦,当即刻择时出发。”

  燃灯应了,“丞相,某正是此意。”

  两大谋帅都定了主意,李靖就下了令,西岐兵马即刻就出发了。子牙又改令土行孙为先锋,其余诸将则做副手。

  土行孙谢了丞相,原来丞相所说好事就是这等,他能不应?南王已死,南疆再无实力抗衡,现在与他先锋,这是丞相念九公之死,让功名与他和婵玉,成就邓家一世伟业。成就了他的功名,今后,在西岐他土行孙也就算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了。

  当下,土行孙得了军令,领军过了丛林,直捣南王巢穴。

  彼时,一气仙马元正洋洋得意的对殷洪道:“殿下,微臣些许妙计,即阻西歧千万兵马不得前来,纵使那姜子牙能掐会算,也是枉然,待西岐退兵,我等在此徐徐招兵买马,唉,此时局势已非彼时,这是没有其他办法所取的缓兵之计。”

  殷洪听说,夸赞他道:“马丞相既有神机妙算,又有盖世奇能,他日孤若能重返朝歌,得承大统,必不敢相忘,分封列土与你为侯。”

  马元连连称谢。“不敢,不敢,殿下英明,这是臣子的本分。”

  君臣二人说说笑笑,又谈些妙趣横生的事,煽动了殿下欲海起伏,欲念邪生,欲水流连,抱着身边的美人是又亲又啃。

  这日,殿下正在和一干美人游戏,忽然有门官来报,“殿下,西歧大军已过了丛林,直奔南疆而来。”

  “什么?他们竟是过了气绝阵?”

  “是,先锋官土行孙夫妇高摇着西岐大旗,喊着捉拿殿下和马丞相为邓九公报仇。”

  殿下听说,始觉慌乱,再也不顾那般美人,布置禁军急既前往抵抗,他却随着马元去另寻高明,跨上战马,二人是沿着东南海岸,直奔着南方下去。

  土行孙和邓婵玉没有费多大周折,就败了南国的禁军,顺利占领了南王府,经过搜查打点,却没有见到殷洪和马元,便知道他们已经逃走,土行孙没有多作耽搁,即和婵玉带着兵马顺着马迹向前方追赶。

  子牙担心他夫妻的安全,带着大队人马亦是随后赶到。

  这天,他们追到了南海边,只见前边隐隐约约有座高山,山甚巍峨,气势恢宏。怎见得:

  波澜大海起汪洋,缥缥缈缈一仙山。

  松曲柏直尽姿态,草绿花红施粉黛。

  山名原本作普陀,上有仙峰名落伽。

  人间仙境总不如,不老神灵都爱戴。

  却说子牙一行人到了山前,正在观望,嗟叹此山的美景,却从那山上下来两位道童,来到军前行礼。

  “敢问此可是西歧人马?不知哪一位是姜丞相?”

  子牙答道:“我就是。不知道童此来何事?”

  “我家师傅有请姜丞相一行上山一叙。”

  道童清风白云作出请势。

  子牙一行人上山,见此山腰有一处却是平坦,上建一道观,虽不怎么豪华,却也整洁,茅草结舍,厅堂雅致,堂前还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观世间因果,明两界阴阳。

  下联是:察人世善恶,证无常祸福。

  横幅是:普渡众生,慈悲为怀。

  一位道人白衣飘飘,眉清目秀,仙体骄娇,站在观前,看到子牙一行上来,就迎上前去,清风就对子牙道:“姜丞相,此正是吾师慈航。”

  子牙上前道:“久仰南海慈航道兄大名,今日得见,甚幸。”

  “民间胜传姜丞相料事如神,今不惴冒昧,请来一见,勿怪。”

  说着,慈航就指着子牙一旁的众人,问道:“姜丞相,敢问这位可是燃灯道兄否?尝闻燃灯道兄神俊威武,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燃灯大师连称客气,“慈航大师的名声在南海一带极是隆盛,今日见着,也是有幸。”

  慈航道了难为,看到太乙,子牙欲作介绍,慈航就道:“姜丞相先不要介绍,这位道兄让我来猜上一猜,啊,可是太乙道兄吗?”

  太乙道:“人言南海慈航道兄善测世间变化,察三世的命运,断人世的祸福,今日得见,深感无虚呀!”

  慈航不免作谢,子牙就将诸将一一介绍与慈航道长,啊,这是征南大元帅李靖,这是西岐八俊,杨桨,雷震,韦杵,土行孙、、、、、、

  幺奴性直,嘴甚快,拜见了慈航,即问:“不知师傅所说,大师能察三世命运,这话当怎么讲?”

  慈航知道,此正是自己开宗明意之时,他的盛名,虽在南海流传,但是,眼前都是西岐军旅,他们不一定知道自己的道义,何不借机宣讲?他乃示意众人,开了讲坛,宣曰:

  “各位前来,皆为本观施主,既是有得舍,就会有得取,既到了这里,就理应为各位分解这世间因果,本门师祖曾得伏羲真经,钻营多年,随就有了三世因果,所传三世真言,乃是前世,今生和后世的相互因果关系,各位,若要问你前世的事情,只要看一看你今生所受的灾难有没有结果。你若要问后世的事情,请看你今生做了些什么?是故,世间才有人生百态,世间万象。前世作恶,今世必为报,所以世人才会有相貌丑俊,身材高低,贫贱富贵。”

  土行孙的嘴实在是快,待慈航嘴稍歇,他张口就问:

  “敢问道长?依你所说,前世作孽,今世来报,世间为何就有人瞎眼?有人聋哑?又有驼背的?还有那瘸腿少臂的?既有那骑马坐轿的?也有那饿死的?有那长的美?也有那长的丑?有人为官?也有人为奴?人人皆长得高大,何以独我矮小?”。

  慈航单手揶礼,正容应答:

  “施主,本门师祖真言,这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前世所修来的因果,施主,你若问今世眼瞎是为什么?实是那前世挖路,坏道之徒,有路不行之人落下的后果,你又问为何有人聋哑?实是那前世恶语诟骂父母的人。你问为何有人驼背?那是此人前世常会哄笑人。你问为何有那瘸腿少臂,此人实乃是前世拦路打劫,造业害众人的恶徒。你又问为何有那骑马坐轿的人?他们乃是前世修桥补路人。你问为什么有那些人挨冻饿死者,他们实在是前世糟蹋五谷,不惜粮食的人。你问为何有人为奴,为何又有人为官?为奴者,前生乃忘恩负义的人,为官者,前生乃是至诚至孝人。你又问,为何有的人长的美,只因他前生是满山种花人,你又问,为何有的人长的丑?只因他前生鲜花脚下踩。你问人的身材为何有高矮?只因他前世常念我祖得高升,不敬我祖人自低。哈哈,施主,今日为你说因果,前世今生悉分明,善恶都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皈依我祖寿自高。”

  慈航说完,众皆景仰,李靖更是钦佩,他肯请慈航道人,收下二子银奴为徒,慈航不能推,应了。子牙一干人又是一番相贺。

  乘兴,子牙就邀请慈航同至西歧,为武王讲道,慈航适意,也就允了。

  这正是:

  慈航道德服众人,普陀山上收高徒。

  后世景仰长称诵,礼拜观音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