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妃 第12章 许府对弈
作者:张未微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齐王府内,李元吉一个人坐在案几前发呆。一个太监捧着一把剑进来,恭恭敬敬道:“殿下,宇文护军亲自送了殿下的剑过来。”

  李元吉看了一眼那把剑,正是自己抵押在货郎那里的佩剑。他接过剑,拔剑出鞘看了一眼,问道:“他人呢?”

  太监忙答道:“宇文护军在府外跪着,等殿下降罪。他还说,那位小姐的马,他已经派人送到许府了。”

  李元吉抬头朝外看了一眼,府中的夜晚却是灯火通明,与昨晚山中完全不同。宇文邑一介武夫,向来行事鲁莽,昨晚遇到狼群,他本担心宇文邑等人会现身,没想到宇文邑却很识趣,倒令他好生意外。昨夜原本他并不想露宿山中,只是想和程如烟随便聊聊。不想见到他程如烟竟然策马乱跑,偏偏又向自己的侍卫问路,那名侍卫一时聪明乱指一番,以至天黑之时两人到了荒山脚下。李元吉那时才心中一动,打定主意要留宿山中。昨晚虽然自己吃了不少苦头,两人之间却熟悉不少,他正在大喜之际,却功亏一篑——宇文邑竟然带着全部侍卫出现,并且没有让那名指错路的侍卫回避,果然还是个做事不动脑子的莽夫。

  李元吉紧紧攥了攥拳,就算处置宇文邑又有什么用,他不耐烦的挥挥手:“让宇文邑回去吧,告诉他,以后多动动脑子。”

  空荡荡的寝殿中,李元吉一人在殿中走来走去。以后再见程如烟,怕是更难了。程如烟一定会怨恨自己欺瞒她侍卫不在,带她露宿荒山,害她名节受损。他心中有些急躁,恨不得马上跑到许府和程如烟解释一番——可惜李渊不许他走出皇城,无论如何,他现在不能违背李渊的旨意。

  自从武德七年杨文干一事之后,李元吉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虽然杨文干的事并未影响到他,但是当时李渊对李建成冷酷的态度提醒了他:父亲对他们三兄弟虽然宠爱不减,但是却多了几分戒备之心。前朝文帝据传死于嫡子杨广之手,前车之鉴,父亲怕也是心中多有顾虑。父亲对他,似乎并无任何戒备,只是经杨文干一事,他更愿多顺从父亲,让父亲更加倚重信任而并不猜忌自己。更何况,父亲的惩戒也只是不能走出皇城而已,他却还能在府中接见他人。想到此处,李元吉眉头舒展开来,他转身坐下,提笔写着什么。

  春日的阳光懒懒地洒在凉亭上,程如烟心不在焉地绣她的江花图,鸾枝在一旁道:“小姐,前天我正跟在小姐后面,突然有几个人拦住了我们,我当时害怕,不敢声张。”她偷偷看了程如烟一眼,“后来他们说他们是齐王府的人,我就明白了。齐王不光是侍中,还是左卫大将军,统率京城十二卫的,小姐怎么躲得过他。”

  程如烟抬眼看她:“以后我们不出门就好。”

  鸾枝忙道:“小姐也不用这么小心,初一、十五是朝会,清早我们趁齐王早朝的时候,还是可以出去的。”

  程如烟看她一眼,没有说话,继续低头绣花。

  程如烟勉强绣了几个花瓣,昨日之事又浮上心头,她皱皱眉,把针线放下,叹了口气。

  忽有一人笑道:“怎么了?还在想之前的事?”

  程如烟一惊,抬头看到李世民站在旁边,忙站起身道:“秦王什么时候来的?快请坐。”

  李世民在石凳上坐下:“刚来。”他看一眼程如烟手中的丝帕,“你不会用绣花来排遣吧?”

  程如烟低头看着绣了一点的江花图:“心里是有一点烦。”她抬头看着李世民笑道,“不过,这幅图绣完,我想烦心的事情也就放下了——我不是想不开事的人。”

  李世民笑道:“这样就好。我想四弟也不会跟人提及那件事。”

  程如烟端详着手中的针线道:“最多我终身不嫁。”

  李世民大笑道:“如烟真是言重了。怎么就到那个地步了?”

  程如烟也自笑了:“我只是觉得,最差也不过尔尔。”她话题一转,“秦王殿下是来找三哥的吗?”

  李世民摇摇头道:“我来看看你,果然你还在胡思乱想。”

  李世民回答的这么直白,程如烟不由多了几分羞涩:“秦王殿下费心了。”

  李世民拿起她手中的丝帕看了看:“你伯父的下落,现在还没有消息,如烟还要耐心等待。”

  程如烟忙道:“有劳殿下了。我也知道寻访伯父不易,这件事一半要看机缘了。”

  次日午后,程如烟依旧在亭中绣花,这次的丝帕,上面只有寥寥几个花叶。李世民走到亭中,看了一眼她手中的丝帕,道:“怎么越绣越少了?”

  程如烟看着丝帕答道:“绣坏了,只得重新来过。”

  又过一日,李世民依然午后到访许府。程如烟又换了一个白绢,李世民不由笑道:“又绣坏了?”

  程如烟低头不语。

  李世民将白绢从她手中拿走:“你说绣完这幅图烦心的事情也就放下了,可是我看你这图怕是一时绣不完了。我陪你下棋如何?不是只有绣花才能排遣心中的烦闷。”

  程如烟点头应允。鸾枝忙命人取来棋盘棋子。

  两人坐定,程如烟手执黑棋笑道:“我棋艺不精,秦王要多担待了。”由于许茗双的关系,程如烟对李世民有一种天然的信任,虽然她觉得李世民不苟言笑,且两人身份悬殊,倒能坦然相对。

  李世民看着棋盘道:“好,我们一起切磋切磋。”

  程如烟边布棋边道:“看来秦王殿下近日多有闲暇。”

  李世民眼中闪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楚:“哦。”他顿一下又道,“如烟以后准备足不出户了?”

  程如烟红了脸看他一眼:“我尚在孝期,不好外出——我不过偶尔去寺中进香。”程如烟想起近日的种种荒唐,心中难过——实在是对不起一直教诲自己的父亲。

  李世民放下一个棋子:“害怕遇到齐王?”他笑了笑,“你真不必这般小心,齐王自有公事要办。更何况,他那晚一夜未归,陛下已不准他再到皇城之外了。”

  程如烟心想,李元吉真是咎由自取。

  李世民又道:“如烟有机会该在长安城中多走走,长安可去之处很多。你既然在长安等你伯父消息,我也想你能开开心心地等。”李世民觉得程如烟应当出身不俗,但是若是长安杨、韦、宇文等望族的主支,却不大可能与家人失散,并且,程如烟伯父应当在大唐创业之初便已投靠李家。根据这些判定,他派人向一些可能的大臣打听,可惜一无所获。自然,程如烟的伯父也许并不在长安,或者已经不在长安,因此,他也让人留意了外放的官员。

  程如烟没有开口,只低头看着棋局。

  李世民边下棋边指点程如烟,这盘棋足足下了一个时辰,终以和局收场。程如烟红了脸道:“真是辛苦秦王了。要教诲我,还要想着如何下成和局。”她顿一顿又道,“殿下不必让着我,我不怕输棋。我即使输了,也是情有可原。”

  李世民听到“情有可原”,微微一笑:“如烟是想称赞我棋艺超群吗?”

  李世民这句玩笑话倒让程如烟好生意外——原来李世民也会开玩笑。她也开玩笑道:“秦王殿下舍不得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我还没看到秦王棋技的高明之处。只是我自小疏于练习,故而棋艺不精,输棋当然情有可原。我从现在开始亡羊补牢,应当为时不晚。”

  李世民忍不住笑道:“这算狡辩吗?”程如烟笑而不语。

  李世民抬头看天色已晚,遂向程如烟告辞。程如烟送李世民出了园门,看着他慢慢离去,总觉得他的步伐有些沉重。正在思索,忽地有一人闪了出来,程如烟转头看去,却是薛玉。

  薛玉看看前方道:“秦王殿下走了?”

  程如烟点点头,正欲转身回去,薛玉叹口气道:“小姐可知道秦王为什么总有闲暇过来?”

  程如烟要了摇头。薛玉开口道:“我听说,陛下不再信任秦王,许多事情刻意不交给秦王去办。”

  程如烟有些惊愕。前些天,在西市附近,齐王侍卫突然现身,令她大吃一惊——后来想想,他们出现,大概只是因为李世民在场。她听鸾枝说过李世民兄弟不和,但是齐王侍卫在李世民面前剑拔弩张,却是她始料未及的。她更没有想到,李渊竟然对李世民心存芥蒂,她知道武德初年李世民多次带兵出征,如今他处于这样的境地,不知道他有多难过。

  程如烟环顾四周,引薛玉道一僻静之处,道:“小玉,秦王的事,我不大清楚,你方便和我说一下吗?”

  薛玉点点头:“去年秦王得知太子私送盔甲给庆州都督杨文干,便告知了陛下。陛下生气关押了太子。后来,杨文干起兵谋反,陛下还派秦王前去平反。不知为何,秦王平反回来,陛下已将太子放了出去,只流放了东宫的两个大臣,还有□□的一个幕僚。”她疑惑地说道,“我只是听公子说了一些,并不是十分清楚。这件事之后,据说秦王的处境便不如以前,总被陛下和太子齐王猜忌。”她顿一顿,又说道,“在我心里,如烟小姐和茗双小姐是一样的,小姐有什么尽管吩咐我便是。”

  程如烟点了点头。朝中之事,她向来并不关心,争储之事她也觉得对错难辨,只是现在,她也开始担忧起来,她实在不想李世民有什么不利。

  薛玉看了看程如烟道:“我看秦王很喜欢和小姐下棋呢。”她见程如烟有几分羞涩,又道,“秦王不单棋下得好,书法更是过人呢。”

  程如烟没有答言,只是微微一笑,为大唐创业立下汗马功劳之人,自然是人中龙凤,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造就了他们父子兄弟之间尴尬的局面。她抬起头望着天边,晚霞早已静静地妆点了天际,变幻不定。

  李元吉手中拿着一份名册仔细地翻看。齐王参军陆奇在一旁禀报道:“武德三年前,前朝归顺大唐的臣子都在名册上。今日,微臣去吏部着人撰写这份名册,吏部侍郎竟然直接拿了一份出来,还说‘齐王怎么也要这名册’。”他抬眼看看李元吉,李元吉目光从名册上移开,笑道:“难道还有其他人要这份名单?”他顿一顿,“秦王?”

  陆奇忙道:“正是。”

  李元吉怪异地笑了笑,看来李世民也很热心。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谁能帮程如烟找到家人,而是她的家人是谁。他抬头看着陆奇:“你再派人去一趟历城,帮我办件事情。”他提笔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叠起来交给陆奇,“要办的事都在信上,你回去再看。”李元吉又嘱咐道,“别让其他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