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悲风 第三十一章 计破象阵
作者:陌上楚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明军一路撕杀,攻入多邦城中,明军与安南士兵展开激烈厮杀,一时难分胜负。忽然,一声号角响起,安南士兵纷纷后撤,明军正愣神,没搞明白怎么回事之际,只见前面一群雄壮威武的大象列阵而出,每只大象脖颈处置一象鞍,上坐一士兵,背上安置一巨长、宽各九尺的高大木箱类物,内坐一人,手握利器。明军不少士兵心里都敲起了小鼓,这大象巨兽,对他们这帮在大明王朝的北方地区生活的人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怪物。再细看那巨兽那身姿,但见它们一个个长得奇大无比,四条腿宛如四根柱子,皮粗肉厚,估计一般的武器压根奈何它们不得,不少明军士双腿开始打起哆嗦了。

  果然,那硕大无朋的巨兽,攻击力果然极强,它们脚踩、鼻甩,加以骑在象鞍上的安南士兵大刀挥砍,在地上的明军骑士只能勉强躲闪,压根就不可能去攻击雄坐于大象之上的敌兵。象背上的木箱内安南士兵又手握长矛,向下砍杀。一时,明军几无还手之力,哀嚎声四起,满地都是明军尸首,及丢失的武器铠甲,明军死伤惨重。激烈的巷战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明军几呈不支,面对咄咄逼上来的象群,只得节节后退。

  李爽由于自幼习武,加上最近多次上战场,实战经验大为增加,他左冲右突,自己倒没受伤,可是体力渐不支,腾挪动作也是越来越慢,有一次还差点被大象所踏伤。只是趁着坐于象鞍上的安南兵去砍杀下面的明军时,跳上象背砍杀了两个安南兵。他眼见明军节节败退,不禁心急如焚,照此下去,明军是免不了颓势。且战且退的撕杀中,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家乡的旧事来,家乡地理位置其实与安南颇为接近,各种动植物相差应该也不大,故成群的大象奔跑的壮观景象,也是他儿时经常见到的景象。而农人们种的庄稼,自然也是经常被觅不到食的大象偷食,当地村民对付这种庞然大物,一般是采用祖上流传下来的办法,利用大象的天敌狮子来吓唬它们,说起来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在布料上画上狮子,里面裹上稻草,做出假狮子的样貌来吓唬大象。望着眼前这神气十足、杀伤力极大的象群,他灵机一动,利用大象的天敌来吓唬象群,在此也许也是一个可以一试的法子呀!

  他一边继续观察眼前的阵势,一边在脑中思索,应该如何对家乡驱赶大象的办法进行改造。毫无疑问,必须用大象的天敌狮子才能驱走大象,可是哪里去寻找狮子,即使能找到真的狮子,以这百兽之王的威猛个性,也不可能为己所用啊。做出稻草填充的假狮子来,也不行,一是没有稻草,二是即使做出来,这大象与家乡的大象又不同,这些大象是人驱使的,如果安南士兵首先想办法把这些不会动的稻草大象给砍倒,那也起不用威吓大象的作用了。必须得一击即中,在一瞬间就能把象群给驱散,那得是会跑动的狮子,一下子冲入象群。对了,战马啊,何不利用战马?李爽一下子计上心来。

  他一边东砍西突,一边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正在城墙角奋战的张辅,跟他讲了在布料上画出狮子来蒙在马身上来吓唬大象的方子。正急得如势锅上蚂蚁的张辅听完后双眼放光,与李爽与身边几位将士一路砍杀,冲回军营。急忙找出几名略懂绘画的画师来,画出了几十幅狮子图,蒙在战马头上,只露出双眼来,由几十位猛士骑着,冲上阵来。

  再说那象群,正得意洋洋地肆意踩踏大明士兵,马上的安南士兵也正挥刀砍得正淋漓痛快,忽然,一声如雷般的战鼓声响起,象群惊恐地发现,一群威猛的狮子正向它们飞奔过来,只是一愣神的功夫,象群反应过来,开始心慌失措地四散逃跑,象背上的安南士兵使出何种方式,也改变不了象群后退的趋势。张辅又下令,摆出火器来继续攻击象群,于是,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等火器一字形摆开来,对准象群齐齐发射,象群在极度惊恐中开始不顾一切地四散逃跑,象背上的安南士兵也被甩下来。明军这边趁机再一次擂响战鼓,明军嘶吼着冲上去,对着已经伤痕累累的安南士兵一阵淋漓尽致砍杀,宛如在林中对已经没有还手之力的野兽进行围猎。安南士兵压根没有抵抗的余力,开始后撤,丢盔充甲地四散败逃,明军趁胜追击,直追至伞圆山,尽焚缘江木栅,俘斩无算,斩安南元帅两人,终于攻克了坚固的多邦城。

  事后论功行赏,李爽献奇计使大明军队转败为胜,为一等功,晋升为总旗。其余将士也获相应封赏,军心大振。

  12月,明军再接再励,继续激战,大军很快攻克安南东西二都,安南吏民崩溃,各州县望风归降,纷纷纳款于明军,张辅辑吏民,安抚官民和归附者,每日来归顺的人以万计。张辅又遣将李爽、陈旭掠地,分兵击破敌军的援兵,三江州县纷纷归降。胡氏父子节节败退、尽失民心、进退失据,走投无路之际,乃悉焚宫室,亡命海上,企图继续与明军为敌。李爽一路战来,屡立奇功,从总旗晋升为把总。

  永乐五年春,张辅率军水陆并进,派清远伯王友带领副把总李爽渡过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随后平定东潮、谅江诸府州。不久,明军主力追击至木丸江对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战船三百艘迎战,明军迎头痛击,斩敌首万级,擒其将校百余人,溺死者无数,江水被鲜血给染得通红。

  张辅在咸子关筑城,由都督柳升镇守。3月,安南军队残部由富良江进兵,张辅与沐晟夹岸迎战,李爽带领水师横冲安南军阵,大败敌军,斩首数万级。当时天旱,江水浅,安南败兵弃船上岸逃走。李爽带领属下,乘胜追击,忽然天降大雨,李爽暗喜:“真乃天助我也!”果然,不一会儿,江水上涨,明军得以全部渡江。五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槛送京师。

  至此,安南平定。自唐亡以来,沦为蛮服达四百余年统治的安南,终于重收归华夏版图。永乐大帝为此诏告天下,诸王和百官皆奉表祝贺,举国欢腾。

  永乐六年夏,张辅整军回到京师。李爽跟随大军,回到应天府,永乐大帝亲自犒赏全军,对全军进行嘉奖,李爽平生第一次见到了永乐皇帝的真面目,皇帝身上散发出来的帝王气概,果真是望而生畏的,最最令他感动的莫过于皇帝对远归的将士的安抚与犒赏,李爽第一次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气度非凡、赏罚分明、充满着强大号召力的帝国里。

  接着皇帝在奉天殿设宴招待张辅,并赋写《平安南歌》,进封张辅为英国公,岁禄三千石,给予世袭诰券,以彰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