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王 第十二章 索贿(韦麻郎)
作者:靖海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轮火红的太阳从海面冉冉升起,金光四射。小岛一侧的礁岩在光束中映照中投下道道阴影,恰似一把巨大的扇面。这堆堆礁石,阶梯分明,直入海中,汹涌澎湃的海浪欲冲刷其顶端而不达,便绝望地退却,化为阵阵泡沫。玄武岩被黑而油亮的海水舐得油光铮亮,微微泛红,好似刚出炉的一堆紫铜铸造的围墙一般。红日,礁石,惊涛,这一些就犹如老·彼得·勃鲁盖尔①笔下的油画一般壮观。

  但往岛的另一边看,小岛和远处的几座更小的岛屿接连环峙,围成了一个半弧形,其间水域虽通外海,水面远较外海平静,犹如一泊大湖。

  维伊勃兰特·范·瓦艾尔维伊克(下称韦麻郎)②和他的舰队登上这座岛已有月余。这座岛叫做澎湖,那个叫潘秀的********在闽南话里澎湖就是平静的湖的意思,取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周围这一圈小岛围成的内海像一处平静大湖。

  作为十四舰队的指挥官韦麻郎对眼下登录的小岛并不满意,岛上没有常住的土著,据说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就放弃了对这座小岛的统治。岛上只有一些用树枝和茅草简单搭建的低矮草屋,供给过往渔民暂住。岛上的山坡上还有一处败旧的庙宇,供奉着中国人信奉的海洋女神。岛上也没有河流和湖泊,只有几口古井。由于无法灌溉,这里也不太适应种植作物。每一天刮过岛屿的海风非常的猛烈,这也造成岛上缺少高耸的树木,只有一些低付的灌木。这就造成舰队建造营地和修补战舰缺少足够的木材。

  岛屿的另一次据说是守卫中国军队的驻地。他们也不是常年驻守在这里。每年冬季和春季时分他们会轮流上岛驻扎,目前正值夏季,是他们换防的空窗期。韦麻郎专门曾到岛上他们遗留下来的营地查看过,这应该是一只规模不大的小舰队。韦麻郎很庆幸自己的舰队上岛是他们不在——尽管韦麻郎自认为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溃他们,但是他此次来是为了寻求和中国经商的机会,要尽可能的避免同中国官方的冲突。

  如果有选择,韦麻郎是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久留。但是却是目前为止他能找到的距离中国最近的落脚点。从这座岛屿出发向东,当天就可以到达中国的东海岸。从这座岛往西出发,大洋还有两座航海图商记载不详的岛屿,葡萄牙人把这两座相邻的岛屿称为小琉球和福尔摩沙。③这两座岛屿虽然不小,但据说上面只有一些没有开化的野蛮人。

  韦麻郎的船队率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这是一家成立才两年的贸易公司。在它之前,荷兰、泽兰等地都有组织过船队远航远东。不到五年时间内竟有六十多艘商船驶向亚洲。有远见的荷兰人如莫里斯王子殿下开始撮合这些公司共同经营远东生意,于是才有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严格的讲这是一家属于荷兰共和国的公司,每一个荷兰居民都有机会成为公司的股东和投资人。

  韦麻郎很荣幸的成为新公司的第一次远航的指挥官,他率领6艘阿姆斯特丹的船组成的船队从荷兰省出航。到达了大泥后他与早一年出发的已经并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远地公司的8艘船组成的船队会和,组建了十四舰队。

  然而远东的居民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该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把持着这里大量商业机会。虽然他们荷兰人把持了马鲁古,帮助那里的土著打退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联军——这或许有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自己的中国雇员潘秀,这个小矮子脑袋里总能想出各种阴谋诡计,不知他使用什么计谋,让西班牙人主动撤离围困马鲁古德军队——但是,单单一个马鲁古并不能够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为远航而付出的巨大资本像匹配。固然香料贸易的利润很高,但只有垄断才会产生更高利润。早先的葡萄牙人深知这个道理,在几十年了他们一直在努力限制荷兰人介入这们生意。

  但是,不管那些虚伪愚蠢的天主教徒④如何不愿意,我们荷兰人来了。我们不但要从葡萄牙人手中夺走香料市场,还要从他们手中抢下丝绸和瓷器的生意。韦麻郎还清晰的记住自己在离开阿姆斯特丹时对十七先生⑤所作出承诺。

  所以韦麻郎才率领三条船登录澎湖岛。对他来讲,如果能在此打开通往中国的大门,那么澎湖的环境再恶劣,也是可以接受。正如他平时常挂在嘴边,说的那句话“如果能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我宁愿带着船队在地狱的火海里穿行。”

  “报告上将大人,潘秀先生回来了。”一名水手跑进了位于旗舰船尾的船长室呢。

  “快带他进来见我”,韦麻郎急切的吩咐。潘秀等人被他派上岸和中国政府官员联络有段时间了,他现在最迫切的就是要知道对岸中国人的反应和消息。

  很快,潘秀一行人进了船长室。潘秀身后跟着进来的是一个陌生中国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紫黑色的脸。他本跟在潘秀的身后,无奈潘秀实在是太矮,反倒先跃入了韦麻郎的眼眶。

  “这位是福建提督市舶司的高公公的私人管家,周之范周先生。“潘秀向韦麻郎介绍。

  韦麻郎失望了,先前他已经从潘秀等中国人口中得知,太监就是些中国皇帝的仆人。太监的私人管家?仆人的仆人。他本期望潘秀能领来一名贵族或者至少是政府官员。

  但他仍然非常有礼貌的请这位周先生入座,在潘秀的翻译下,双方很快就进入议题。

  “我们的船是来自大泥,代表大泥女王向大明皇帝入贡,请周先生告知中国皇帝,请允许我们入贡通商。“

  对面那位周先生笑了起来,两道粗短的眉毛在嘴角的拉扯下快速跳动,像两条正在跳舞的毛虫。韦麻郎恨不得伸出手去把这两条毛虫捏死。

  周之范止住笑:“韦麻郎船长,山人以为,你们不要在继续撒谎了。你们来自和兰,和西洋的大泥一点关系没有,你们在大泥仅仅只有一间商馆而已。我说的对不对,在广东澳夷通过了广东的李公公给我们高公公送来一封信,你们的来历写的一清二楚。所以大家还是把话放在明面上来说吧。“

  这些该死的葡萄牙人。韦麻郎一边暗骂一边急切的反驳:“周先生,你可不要听信那些葡萄牙人,他们都是撒谎精。“

  周之范微微一笑,“葡萄牙人在信还说你们荷兰人都是小偷和海盗,在去年你们在澳门就偷着了他们的一条船。要我们千万不要放你们进入内地通商,可有此事。“

  “周先生,这些葡萄牙人的话一句都不是真的,他们的国家正在和荷兰打仗,他们是害怕我们跟你们做生意才到处造谣“韦麻郎嘴上继续驳斥,但心里却有点打鼓:

  “葡萄牙人说我们是海盗?真是诬蔑。当然去年我确实率领了伊拉斯漠号和拿骚号突袭澳门港口,洗劫了一艘准备前往日本的商船。但这只能算是私掠行动,我们荷兰和西班牙没有停战,葡萄牙如今和西班牙联合,我的行动是战争行为,怎么能算是海盗?奇怪葡萄牙人只说了去年抢掠的事情,却没有提今年我们在大泥的港口洗劫的葡萄牙的停泊在港口内的圣安东尼号——当然这是大泥女王允许的行为,更算不上海盗行径——难得这消息还没有被传送到澳门吗?“

  周之范显然并不知道这么一会儿韦麻郎想起了这么多事来,他故做平衡的,放慢语速说道:“干丝腊人非常顽滑,山人是知道的。山人也曾去过吕宋,知道干死腊人的言语不可全信。我听潘先生说,你们荷兰船队都是商人,来中国是为了和中国做生意的。你们假借大泥入贡的事情高公公和福建的徐巡院都已经很清楚,日前已经在商议回绝你们,把你们赶出海外。但我们的高公公也说了,这事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的,就看你们肯不肯出这个“他做了一个数铜钱的动作。

  这是公然索贿了,韦麻郎心道。太监果然和他想象的一样,人品低下。真不理解中国的皇帝为什么这么信任他们,给了他们那么大的全力。感谢上帝,我们如今的荷兰共和国既没有国王也没有皇帝。

  但如果能够和中国通商,即是对这些让人看不起的太监贿赂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么你们的高公公认为我们应该付给他多少,才会让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周之范伸出三个指头来:“在座的都是明白人,大家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也不多,三万两白银。三万两到位,你们入贡通商的事情肯定可以半好,前些日子大员安抚司上京入贡,那也是我们家高公公一手促成的。三万两,一劳永逸,天下再合适不过的买卖。“

  韦麻郎看了看潘秀,潘秀快速算了下在,韦麻郎的耳边报了个数目。

  “一百五十万荷兰盾!“韦麻郎倒吸了口冷气,出卖耶稣的犹大也没有这么贪婪。他的船队全部的资本也不过这个数目而已。当然他这两年抢劫了的葡萄牙的商船,白赚了一大笔钱,还是足够支付这笔费用,但样的一笔巨款他如何向十七先生交代。⑥

  “周先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请允许我们考虑一下。“

  周之范爽快的答应了:“可以,给你们十天的时间考虑。“随后他又装作漫不经心的补充:”对了,你们派到海澄县的海商李锦和郭震已经被徐巡院老爷当作奸细给抓进大牢里了。“

  这可真是赤裸裸的威胁。韦麻郎心中冷笑。

  送走了周之范,韦麻郎直截了当的问潘秀:“潘先生,你认为这个高公公可靠不卡靠。“

  潘秀想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韦麻郎心里有底,估计走官方通商的路此次是不太可能走通了。他又问潘秀:“前一段你所说的那个黄明佐,他要在哪里和我们通商?“

  ①16世纪荷兰著名画家

  ②维伊勃兰特·范·瓦艾尔维伊克wijbrandvanwerwijck中国人一般称他为韦麻郎或者麻伟郎

  ③早期西方人人物台湾是两座或者三座独立岛屿。在航海图上一般化成两座岛屿。

  ④西班牙葡萄牙天主教,荷兰和英格兰更流行新教。

  ⑤十七先生,是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十七人的董事会。

  ⑥尽管不少中国史书写道韦麻郎支付给高寀三万两白银的贿赂,但从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出航所携带的资本记录看,个人认为韦麻郎付不起这笔钱,仅做小说家言。

  (第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