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才的传说 第六节 收工回家
作者:公子萧落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完颜居士,这是你的斋菜。”

  一名模样俊秀的小和尚端着一盘萝卜青菜豆腐推开了藏经阁的大门。

  “有劳小师傅了。”

  吕枫回头笑了笑,但是当他看到小和尚手中的斋菜,便有马上苦起了脸。

  不可否认,这群大和尚做菜的手艺还真的不错,斋菜也算是色香味俱全,不过任谁连着吃了将近四十天,也不会再爱了。辛亏他喵的没有当和尚,要不非得死在青菜豆腐里。

  “完颜居士客气了,这都是厨房大师傅准备的,小僧不过是来送饭,实在当不得这一声谢谢。”小和尚将斋菜放在了吕枫的手边,对于吕枫的夸赞并没有接下,他下意识的撇了撇吕枫身边不下二十五本的经书,不由得钦佩起来。

  这位完颜居士是也算是有大毅力的人啊,居然一连抄了四十多日的经书,这期间除了吃喝拉撒和打发那个亲自上少室山来请这位居士回家的洛阳府尹,这位完颜施主居然没又离开过藏经阁半步,这哪里像是大金的小王爷,简直是个极度虔诚的狂信徒,当真是有大毅力之人啊!

  只是这位居士的虔诚和勤奋已经搞得方丈开始让他们这些小沙弥抄经书了。

  “觉远小师傅,你来的正好,我没有找到法华经,敢问小师傅,这本书在哪里?”

  吕枫并没有急着去吃饭,反而是略显谦逊的询问其经书的位置。

  “二楼左边书架第三列第二行。”

  吕枫微微一笑,几步便登上了二楼,又问道:“大师那华严经呢?”

  “二楼左边第四列第一行。”觉远不厌其烦的回答着。

  “好的,那么楞伽经呢”问过几次、看过几部佛经后,吕枫才终于切入了正题。

  “楞伽经,楞伽经,应该在二楼右边第七列第五行吧。”很显然,楞伽经是一本十分冷门的经书,就连负责整理和打扫藏经阁的觉远都想了许久。

  果然,吕枫走过去,终于找到了楞伽经。

  吕枫紧紧盯着那本梦寐以求的经书,心口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这几天抄经书简直煎熬啊,那个该死的无色居然足足监视了自己三十几天,直到十天前才不再来了。

  来少林寺的这几十天里,为了不引人注目,吕枫已经分别抄录了包括金刚经、法华经、波若波罗密心经等二十几本经文,手都要写断了,这两天他居然隐隐的感觉到自己的九阴神爪居然进步了。

  “哈哈哈,今天终于要美梦成真了。”要不是有人在,吕枫非得凌空翻他几十个跟斗。

  “嗯嗯,谢谢小师傅了”吕枫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淡定,他默默地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小心,可不能功亏一篑了。

  “居士客气了,小僧告退了。”觉远仿佛是害怕打扰到吕枫抄书,见他不再提问,就转身离开了。

  “小师傅慢走。”吕枫随口回答了几句,其实他心里巴不得这个小和尚快点离开,书都拿到手了一定要赶紧抄下来。

  吕枫眼看机会差不多了,马上翻开了楞伽经,才用了没多久,便找到传说中隐藏在夹缝里的小字。

  “哈哈,九阳真经。”看着手里的的经书,吕枫高兴得快要发了狂。喵的,这四十几天下来,他可是觉得自己抄佛经已经抄的灵魂都要升华了,估计要是再找不到他怕是真的要有当和尚的心思了。

  “一举手,前後左右要有定向.起动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切记一静无有不静,静须静如山岳.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一动无有不动,动当动若江河,所谓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我的九阳神功啊!想死我了。”吕枫连忙开始记录起来,多日来连夜抄写经书的疲惫一扫而光,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不过才刚刚抄了几十个字,内容便戛然而止,吕枫这才想起来,九阳真经是分布在不同的书页里的,于是他赶紧又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要是自己漏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到时候连哭的机会都没有,估计直接就练死了。

  “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静是合,合中寓开。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翻了不知道多少页,吕枫才又找到了一段口诀。

  “喵了个咪的怎么写的这么分散。”他在心里不由得腹诽了几句。

  不过越抄,吕枫是越感谢丘处机,要不是自己这个便宜师傅,这晦涩难懂九阳神功他还真不敢随便练。

  其实这九阳真经想不深奥,不晦涩也难,九阳源出自先天八卦,易经之道亁,九阳开列,内含道家绝学的玄妙,因此觉远大师死后,无色,郭襄,张三丰三人里反而是张三丰成就最高,还借着自己得到的经书开创了武当一派。在金庸的原书里,九阳神功的作者乃是一位斗酒僧,此人与王重阳惺惺相惜,在看过了王重阳的先天功和九阴真经之后,觉得九阴真经阴气太重,无法做到阴阳共济,便回到了少林创作出了九阳真经,此功,可出氤氲紫气,可随意扩散到体内、体外,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毒气不生,物化不之,金刚不坏之躯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