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粒金丹 第十六章 少爷得病
作者:无为天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却说许通把高府的家丁唤进书房,叩首已毕,垂手站在一边。高寇二公一齐问道:“有何事故。夫人着你来请?”

  家丁道:“二夫人方才添了一位公子,夫人命小子与千岁报喜,就请回家。”高公闻言,这一喜非同小可,寇公也欢喜非常。

  高公又问道:“什么时辰?”

  家奴道:“夫人说正午时落草,夫人与公子俱各平安,请老爷放心。”高公含笑点头。

  寇公道:“兄长终日忧虑后嗣,今日天赐麒麟,将来定有五桂连芳之望,小弟先敬三杯喜酒。左右,快取寿山福海的大玉杯来!”

  高公连忙止住道:“贤弟有所不知,不才今日得子,深感上天垂德,祖宗默佑,理宜焚香叩谢神明祖先,然后才敢受贺。愚兄暂且失陪,明日早来饯送贤弟。”

  寇公见说,不敢强留,说道:“兄长请回府,少时小弟还去登门奉贺。”

  高公说:“贤弟事忙,不消重劳。”说着,打躬告辞。寇公送出府门,举手而别。

  高公乘马回至府中,下马入内,夫人迎至中堂,口中道喜,面上堆着笑容,却有些勉强之态。

  高公回道:“此乃夫人贤明之助,若非劝纳偏房,焉有今日?此子之生,香烟有继,此皆夫人之德也。”夫人连称不敢。

  高公更衣净手,先在天地、吕仙祠中,焚香叩谢拜祖先已毕,这才同夫人走进兰室,来看孩儿。

  只见那素娘倚枕拥衾坐,红绫绣幔半边掀。傍边卧着小公子,面容端美甚周全。目似朗星眉带秀,啼音清亮耳垂肩。高公看毕心欢喜,转身慢慢坐一边。

  问了素娘身上好,就与夫人闲叙谈。说一回寇府送行饮酒话,怎样的肝胆相照两留连。

  夫人说:“可曾商议孩儿事?何时才来娶梦鸾?”

  高公说:“他俩今年才三岁,至少也等十数年。”

  素娘说:“但愿姑爷登科甲,功名早就作京官。好在一处长相守,免的分心两挂牵。”

  夫人说:“万事不由人算计,离合悲欢总在天。”

  老爷说:“老来之事且休讲,夫人打点纹银整一千。差人送至俦仙府,帮他路上作盘缠。”夫人听毕将头点,开言启齿叫丫鬟。

  夫人吩咐侍女将内收银两取出一千来,老爷命管家送至寇府。只见仆妇又来回话说:“总管傅成讨千岁、夫人示:众亲友家喜子是今日送去还是明日送?”

  高公向夫人说:“今日晚,明日送罢。”

  只见夫人低头不语,素娘默默无言。高公见光景有异,忍不住问道:“今日天幸得男,真乃千万之喜,我见你娘儿两个俱有不悦之色,却是为何?”

  高公一连问了几次,那杨氏夫人,无奈启齿开言道,未从说话口中唉:“说来老爷休烦恼,这是咱夫妇前生命里该。好容易求天告地得条后,不料孩儿是废材。他的五官四肢都全备,就只是十指拘拳伸不开。

  所以妾身心烦闷,素娘为此也愁怀。老爷须要开怀想,命中造定强不来。”高公听毕夫人话,仰面朝天发了呆。

  老爷纳闷多时,说:“夫人,你把他抱起来与我看看。”夫人向前慢慢抱起公子,松开抱裙,伸手将他两支小臂膀托出。

  只见他十指俱有,只是指甲尖牢牢叩在掌上,攥着两个小拳头,再也分他不开。高公看毕,长叹一声。

  镇国王,眼望夫人说:“罢了,这是我缺少阴功德行伤。难为你替我勤劳求子嗣,晨昏顶礼拜穹苍。幸喜得儿心愿满,指望他承袭父业列朝堂。不料生个残疾子,好叫我十分惭愧又傍徨。到大来习文写字难提笔,习武怎样使刀枪?传出去难免外人生议论,反作了小人的批评话短长。从此后,妄想心肠打叠起,命不好人还要什么强。”

  夫人说:“妾身方才曾言过,劝老爷不消烦恼过思量。世间上痴聋盲跛人颇有,还有那残疾不便娶妻房。咱的儿有点微瑕无大害,除此是个好儿郎。只要他,即妻生子把香烟续,作个闲人也不妨。万一苍天垂保佑,将来还可望连芳。”高公只是无言语,不住摇头看着墙。夫人正劝高千岁,傍边转过小梅香。

  丫鬟慢慢向前说:“禀夫人,傅成还在外边伺侯着听示下呢。”

  高公道:“你吩咐他一概不送,如有礼来,俱各辞去。三朝、满月,全然不作。就说我身不好。”丫鬟领命,吩咐出去。

  高公闷闷不已,拉着梦鸾小姐的手儿,回至上房,坐在椅上,抱他坐在怀中,问话儿解闷。

  看着天晚,寇老爷前来道喜,高公留住吃了一回酒。寇公事忙,不能久坐,告辞而去。次日,早去饯行,出京城三十里之外,两下执手叮咛,洒泪而别。

  这回书不言俦仙归故里,再把高公表一遭。

  得儿不但不欢喜,反到忧疑心内焦。懒见宾朋亲合友,终日介书房独坐太无聊。心灰意懒无情绪,竟把那好胜心肠渐渐消。只说是世间好事无全美,那里知人算不如天算高。塞翁失马不须虑,祸中偏隐福根苗。这一段离合悲欢从此始,这因果原不爽分毫。过了初伏交仲夏,小公子离着满月欠三朝。

  镇国王这日独坐南轩内,绛纱窗下看芭蕉。杨夫人不见老爷回房内,带着那梦鸾小姐把父亲瞧。

  杨夫人多时不见老爷回后,知他这些时心中不快,常常闷睡,恐其作疾,放心不下,亲带养娘抱着小姐,步入后园,寻至轩内。高公见了,欠身离坐,夫妻见礼坐下。

  小姐说:“父亲原来在此纳凉,叫我们好找。”

  高公见说,不由喜笑颜开,忙抱在怀中问道:“你找我作甚?”

  小姐说:“今早爹爹教与孩儿那四个字,我忘了上边两个字,找爹爹问问是什么。”

  高公说:“那四个字是‘知足常乐’,你想是忘了‘知足’二字么?”

  小姐说:“爹爹可记得么?”高公笑道:“我怎么不记得?”

  小姐说:“父亲既然记得知足,为何不长乐呢?”只这一句话,说的高公鼓掌大笑,口内连说:“异哉!此女非凡女也!三岁婴儿,聪慧若此,若是个男儿,定成大器。但是聪明太过,恐无远寿。”

  夫人笑道:“千岁何必过虑,难道世上福寿双全之人都是庸愚蠢笨之材不成?”高公说:“虑也无益,且落得眼前欢喜。”说着,拉着小姐向夫人说:“咱且带着女儿看看园中的风景。”

  这老爷携定梦鸾头里走,后跟着夫人乳母共丫鬟。出了避暑轩一座,慢步徐行四下观。但见云淡风轻无暑气,绿树阴浓遮碧天。蝉声聒耳如箫管,蜂蝶寻香翅慢扇。

  百花亭前春去也,不见了,魏紫姚黄俊牡丹。茉莉花开香夜发,柘榴未败尚鲜妍。绕过了假山背后荼蘼架,有几棵五色鸡冠金凤仙。青竹院内梅如豆,相配着苍松翠柏月台前。又到了荷花池岸垂阴下,一同止步倚栏干。

  只见那碧叶团团如雨盖,称着些抱辫含苞未放莲。乱纷纷蜻蜓点水飞来往,一阵阵香气袭人非麝兰。顿令人四体空凉浑忘暑,不觉的助起精神高兴添。

  镇国王眼望夫人含笑道,说道是莲称君子果然妍。“夫人,你看此花,国色天香,不妖不艳,令人可爱。”

  夫人说:“正是。就是这一种香味清远深长,也与别花不同。”

  说话之间,只见一块浮云,把太阳遮住,扑簌簌落下儿点雨来。

  高公、夫人、小姐、丫鬟、乳母,人家都避进爱凉亭内。丫鬟要去取伞。高公道:“这是浮云中带来儿点雨,一过便住,不必取伞。”说话之间,果然住了。

  只见云净天开太阳高照,林木如洗,更显的嫩绿红,那池中的荷叶,微风荡动,恰似万粒明珠在翡翠盘中乱滾。高公与夫人连称有趣,与小姐观看。

  大家正自耍笑,仆妇走来回事:“启千岁,郑昆押送麦租银到了。”

  夫人说:“今年为何来的这等早?”

  高公说:“夫人难道忘记了?今年闰四月,所以麦秋早成。”

  夫人点头道:“正是。”高公吩咐仆妇:“唤郑昆这里来见我。”仆妇答应而去。不多时,只见老苍头走进亭来叩首请安已毕,递上帐簿。

  高公看了一遍,放在一边,问了回家乡风景、旧日宾朋。郑昆一一细禀。高公又问道:“你与谁来了?”

  郑昆道:“李清、赵泰,脚夫,连小人的儿子郑安宁共三十个人。”

  高公道:“八九岁孩子,你带他来作甚?”

  郑昆说:“他一定要跟小人来,在此伏侍老爷,小人与小人女人再三拦阻不住。”

  高公笑了一笑道:“他小小年纪,竟有此心,你且唤来,我有话问他。

  老苍头答应一声出亭去,点脚徐行往外走。去不多时复回转,只见那安宁后面紧跟着。夫人这里抬头看,高公举目细观瞧。只见他豹头环眼方海口,面如紫玉色光毫。前发齐眉后盖肩,八岁的身材三尺高。不慌不忙把亭上,挨次请安折了腰。

  礼毕垂手一傍立,并不东看与西瞧。进退举止多官样,全无孩气轻薄半点飘。俨然是个大家子,长成的材调不须学。高公一见生怜爱,暗说道:“此子将来福不薄。”杨氏夫人心欢喜,开言有语问根苗。

  老爷夫人一齐问道:“郑安宁过来,我且问你:你要来伏侍我可是出於你的本心么?”

  安宁见问,向前跪倒说:“是出於小人本心情愿。”

  高公说:“你把你情愿意思说明,我就留下你在此。”

  安宁说:“小人也无甚意思,我只想着老爷在朝伴驾,日夜勤劳,却把丰衣足食养着我等在家坐食;小人父亲又腿带残疾,不能侍奉老爷。思量起来,甚觉不安,因此央我爹爹带我来京,愿随千岁左右。虽不能任重,就是端茶扫地,也算替小人的父母少尽一点奴仆之心。”

  高公听了,心中大喜说:“不料你小小年纪,竟有此忠孝之心!这一点念头便是立人之本了。我留你在我身边,光念些书,留心听训,着意习学,大来教你些武艺。将来定有青云之望。”

  夫人点头说道:“此子可取,千岁再加教诲,一定成器。”自此安宁跟高公,不离左右,到后来习了一身的武艺,高公遇难,全亏了他尽心保护。后话休提。

  且说郑昆站在一傍,看见梦鸾小姐坐在北边床上,众丫鬢乳母围着他认字号儿玩耍,老头儿欢喜,说道:“千岁、夫人,上几年只愁膝前寂寞,如今姑娘这样大了,公子又看看弥月,真乃万千之幸喜,老奴也庆幸不已。”

  高公闻言把双眉一皱,说:“你再不要提起这话,反添我一段愁烦。”郑昆吃惊道:“老爷却是为何?”高公就把公子双手拘拳之故说了一遍。

  郑昆听毕连连跺足,只说:“可惜,可惜!当面错过一位活神仙!”高公道:“郑昆你说什么?”

  老苍头说:“今年春间,有一个疯道人,在上米仓镇上卖卜,舍药与人治病,十分灵验,贫苦人分文不要。有人问事求卜,他并不真言,只说几句颠倒话,当时参解不开,过后无不应验。

  那日见过小人,他近面拦住,伸着两支手,大声嚷道:“你来请我,想是与你家少爷治病?快拿千两银子的谢礼来,我就去治。”

  小人说:“我家并无少爷可治。”他拍着双手说:“你舍不得千两谢礼与我,难道我白伸了手不成?”小人见他都是些疯活,遂转身走开。

  他大喊道:“你去,你去!你明日想我伸手还怕不能够了,不要后悔!”小人彼吋不以为意,如今细想起他的话来,明明说出伸手二字,竟是未卜先知的仙语,岂不是错过了?”

  高公听毕,惊异非常,问道:“此人如今踪迹何处?可能寻找?”

  郑昆道:“小人未起身时,他早已离了渔阳,此时不知去向。”

  夫人道:“他的面貌你一定记得,然既预先警教,与你一定有些缘分,你留心察访。万一遇见,千万请来。”

  郑昆道:“小人遵命。”高公道:“你一路辛苦,且歇息几日,等过了你公子的满月去罢。”老苍头答应退去。当下大家回至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