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嫡女之开挂成妃 第二十二章 闹失踪,挑首饰
作者:苏渐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怎么样,东院那边找了吗?”许氏坐在小塌上,枕着半旧石青苏绣百碟引枕,帕子攒得紧紧的。

  “夫人,都找了。都没见着大小姐呢。”星如倒了一杯茶递给许氏。“您也别乱了,大小姐会没事的。”

  许氏把茶推开了。“对了,去把少爷们叫进来。”

  温清苑等人本打算去上房给温国公省定了再来的。见许氏身边的丫鬟星如过来找,才知道云卿不在房间里,东西院都找了也不见。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确定不是除自己外的三人后,眉头也跟着蹙起来。

  “你们当真没有拐带了云卿出府?若有一句不实,可有的好。”许氏看着自己面前四个少郎。

  老大向来稳重,老二也不是个多事的,老三最藏不住事,老四……“冠儿,仔细说,是不是你?”

  “母亲,儿子都还在面壁,怎么敢?”温四无语望天,什么时候带卿儿出的府,自己怎么不知道。

  “婶娘,小妹的丫鬟怎么说?”温清苑也知道了事情的严肃性。

  贼人?府卫众多,不可能发现不了。侯府的人?没这个胆子。但,不可能这么凭空消失吧?

  温四也努力回忆这云卿会去的地方,摇了摇头。

  五人都神色各异。

  “回来了,回来了。夫人,大小姐回来了。”婆子激动地递着话儿。

  “在哪儿呢?”许氏急急忙忙地站起身,眼里忍不住的欣喜。温二看在眼里,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其余三人表情具是一松。

  这个小妹会不会太重要了?不论爷爷,父亲,二叔还是婶娘,还有大哥都是不是太过宠她了。温二心里想着,早已转了好几个弯。

  “舅母。”云卿看着许氏略微有点紧张的面色,在阶前行了礼,甜甜地叫了人。

  看着自己面前完好无损的可爱小女孩,许氏感觉心里一松,笑戳着云卿的额头:“你呀,去哪儿了怎么不告诉舅母,非得让舅母急死。”

  云卿疑惑,不知何意?是在找自己吗?

  “大小姐不知,早上丫鬟来回说您没在房间,急得夫人到处找您呢!”星如立在一旁,恍若松了一口气地说。

  云卿才明白,刚刚进院子时那个婆子看到自己为什么那么激动了。敢情许氏以为自己不见了,让下人到处找呢!

  可那个地方,偏偏怎么也想不到的。想到这里,云卿心底软软的,搂着许氏的脖子,吧唧,在许氏脸上亲了一下。

  许氏顿了顿。

  “竟是个不害臊的。”见着云卿亲密自己的动作,拿着帕子捏了捏云卿的鼻子。

  云卿吐吐舌,嫣然一笑,灿若春华。

  “小妹你去哪儿了?再不回来,娘估计连早膳也是不让我们吃的。”温三笑着打趣。

  “赶紧去见了你们爷爷去,别耽搁我们娘俩用膳是正经。”许氏吩咐着星如去取云卿的衣服,自己携了云卿进内屋。

  看着屋子里站着的四个英俊少年都在,云卿便知,许氏定是先问了四人的。

  “小妹既回来了,婶娘也放宽心,我们先去见爷爷了。”温清苑作揖,语气缓和。

  “去吧。”许氏现下心都在云卿身上呢,“对了,别和你爷爷提早上的事,不然又免不了跟着担心。”

  “是。”说完四人出了院子,去了上房。

  这边许氏问及云卿早上去了哪里,云卿打着哈哈,说是早起便在府里散步。

  见星如取了衣服来,又带了食盒。便知是申嬷嬷专门给云卿做的药膳,心里很是受用。

  打量着云卿早起定是没有让人伺候的,吩咐着丫鬟们打了水,给云卿净面,梳洗。

  看云卿清秀明丽的样子,许氏眉眼含笑,才让传了膳。

  看着申嬷嬷准备的药膳:黄芪山药鲫鱼汤,银耳山楂粥,鲜人参炖竹丝鸡,枸杞蜂蜜粥。云卿心思一动。

  “采蘩。”云卿附在采蘩耳边说了几句话,采蘩向许氏行了礼便退下了。

  “什么事这么神秘,舅母也得瞒着了。”许氏佯装醋气。

  “哪有瞒您,我让申嬷嬷给外公炖了茯苓绿豆老鸭汤。”云卿把面前的枸杞蜂蜜粥端到许氏面前。

  嫣然笑道:“舅母,这是嬷嬷专门给您炖的养颜的。您尝尝好是不好?若好了,我写了方子给厨房,每日吃着。”

  “星如你听听,这丫头是嫌我老了不是?”许氏失望地看向旁边的俊秀的丫头。星如也捂着帕子笑。

  “好舅母,卿儿可没说。”云卿抱着许氏的手臂,依偎着。“若和舅母一同在街上走着,人家都说咱们是姐妹花呢。”

  虽是生了两个孩子,但许氏也只二十九三十的样子,皱纹极少,说是半老徐娘也不为过。

  “真真是个没皮没脸的,我可臊得紧呢!”许氏用帕子掩着笑。

  一屋子的丫鬟婆子都掩袖而笑。“老奴到觉得,大小姐这话在理。”

  “可不是这样吗?”星如接口道。

  “你们就跟着这丫头起哄呢,快别在这儿了,等会儿她饭也不肯吃的。”许氏笑着吩咐,点了点云卿的额头。

  只留了星如下来。“快吃罢,等会儿舅母带你去个好地儿。”

  “好。”云卿乖乖地坐定用膳。

  看着许氏笑意的脸,云卿也觉得挺好。

  在上房用膳的四位公子看着老爷子笑不拢嘴的样子,都开始好奇,便食不知味了。

  可温国公却吃着采蘩拿来的老鸭汤,用了好几碗。

  顺着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路,有大株的紫薇树兼着芭蕉。

  后院墙下细细一股清泉,晶莹剔透,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花园。入眼的,是一池子荷花。

  许氏携着云卿边聊边看边消食,也不知云卿说些什么,直逗得许氏笑意不断。

  “夫人,福伯已经把上月的账本拿来了,这会儿正侯着呢。”星如走近许氏轻声说着。

  “舅母,您先去忙,卿儿再赏会儿便过去。”云卿知她事多,也不愿意给她添了麻烦。

  “既这样,你们可仔细伺候着小姐,等会儿好好地带了来。”许氏又吩咐了几个丫鬟婆子跟着云卿,便独独带了星如先行了。

  “小姐,奴婢看着这荷花比先前还盛些呢。”从前看到的荷花好是好看,只是没有这样多,大半池子盛满似的。

  “是好些。”只是若算上景致,难免落了趣味,显得生硬些。

  云卿等人走得慢些,大理石的九曲回廊直延入榭中,四面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

  廊上侯着的婆子奴仆见云卿过来了,都行了礼。

  云卿见福伯和另一个婆子正与许氏好似都愁着呢,便带了采蘩坐一边,也不打断,安静坐着。并有丫鬟上了茉莉花茶来。

  站在许氏旁的星如看到了,附身说了。

  等下人回了事,只留了桌上的账本,云卿重又端了一杯茶递给许氏。

  笑着看了云卿一眼,接过茶喝了,许氏才开口道:“也是我的卿儿有心了。这几日忙着荷花宴的事,好好替你置办衣服首饰的时间都耽搁了。”

  说着揉了揉眉间。

  云卿看在眼里,想着回去再翻看几个解压得食疗方子,让嬷嬷试试。不得不说,申嬷嬷的手艺真的没话说。

  “舅母可是遇到了什么纠结的事?”云卿转至许氏身后替她捶捶肩。

  “可不是,我瞧着一池子荷花开得倒好,难免俗了些,这会子正没个想法呢。”许氏伸手把云卿拉至面前,打量着自己面前这个六岁的小女孩,转头吩咐了星如几句。

  “之前在广陵游湖,哪里的荷花也是开得极好,有野鸭子,还有些挂着灯的小舟。寒塘渡鹤影,倒是不俗。什么时候卿儿带舅母去看看。”

  云卿闪着水汪汪的眼睛,好似极憧憬怀念的样子。

  许氏听着,心思一动。云卿便知她这是有了主意了,便没有再说。

  不一会儿,星如带了好些个媳妇婆子进来。“小姐,这两位是绣娘,来给您量尺寸裁衣;这几位是首饰店的老板。”

  星如一如既往得得体称心。

  云卿听了,进了屋子。那绣娘给丈量了尺寸,就出去了。

  “把首饰给大小姐拿过来。”许氏喝着茶吩咐,一直含笑看云卿的表现,明儿是荷花宴,心里也好有个底儿。

  云卿对那些金光闪闪的金饰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只挑了一只含着东珠的虾须镯往自己手上套了套,便又退了下来;又挑了些许做工细致的珠花。

  挑了一遍过去,余下的又拿了几个匣子过来。云卿看着,除去那些纯金头饰,又挑了些看起来漂亮精美的,二十多件首饰都是大方低调的风格,做工也极好。

  那三个媳妇子,看着云卿挑选出来的首饰,对望了一眼,恭敬地退了出去。

  看着云卿的做派,许氏眼里笑意更深了。

  云卿不知道,在古代,只有上好的原石材料,才会请匠人尽心雕琢,不起眼的东西做工精致些也是极为珍贵值钱的。

  “不是传言她从小在乡下的庄子里长大,没见过世面吗。这会子,挑的首饰,怎么一挑一个准。”一个媳妇子嘀咕着。

  “百年世家的千金小姐,那是与生俱来的金贵。就是被扔到庄子里,那也是温家嫡亲的外孙女。”一媳妇子接话着。

  “可不是吗,传言不虚,单看她带着的那个璎珞圈就价值不菲,这点眼力劲算什么?”众人都非常赞同地点头。

  见许氏还要看账本,云卿便和她叙了会儿话,便借了由头回去了。

  “夫人,这会子您该放下心来了。”星如替许氏捶着肩膀。看着云卿离去的背影,嘴角含笑。

  上次小姐见着侯老夫人给的首饰,眼都不带眨的呢。

  许氏翻着账本,笑而不语。

  “夫人,小姐挑选了二十三样首饰,一共花了两万三千五百两银子。”

  有一套珊瑚头饰,四千两;一根金累丝嵌鸽血红宝石海棠花簪,值三千五百两;一根绿雪含芳碧玉簪,一千四百两。

  云鬓花颜秋葵黄玉步摇和镂空兰花珠钗共三千七百两,除了几个起花手镯值二十多两,其他首饰每件都五百两以上。

  婆子郑重地说着云卿的壮举。婆子是府里的管事妈子,便是她带了几个首饰店媳妇子出去的。

  星如......

  “我这外甥女,就是独具慧眼,让账房付账便是。”许氏笑得明显。

  这说明这个孩子是个眼光高的,知道好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对了,以后让首饰店老板拿些银玉的来,瞧着她不太喜欢金质的。”

  星如可是知道,她家夫人从来都是很低调的,看来大小姐在国公府已经占了极重要的地位了。

  不过这个大小姐还真真是个有眼光的,自己都看花眼了,她依然不动声色。

  这事很快在府里传开了,温国公正**四个少爷的武,听福伯如此说,也是仰天大笑,眼里欣慰。

  三人知道云卿挑首饰挑了两万多两除了吃惊就是汗颜,只温清苑不动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