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嫡女之开挂成妃 第十二章 立规矩,曹氏宗族
作者:苏渐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鹤锦堂。

  “你看卿儿,对定儿怎么样?”老侯爷莫名其妙问了一句。

  老太太也不看他,静坐在蒲团上,转动着沉水香珠子,闭着眼道:“疏而合礼。”

  一会儿,翻到了最后一页佛经。

  罗妈妈扶起老太太后,便恭谨着退下去了。

  “时儿外任也有几年了。”老侯爷淡淡说道。

  曹氏一族,要兴盛,难。就合着如今淮国公府对曹家的态度,可想而知。

  那个孩子是个灵慧的,可惜了,早早地与曹家离了心。

  老太太知道什么意思,想起自己的小儿子。

  平时精明的眸子也混浊起来,往事堆上心头。

  “当年就亏了那孩子的母亲,如今便留在京中吧。”老太太沉思了一会儿。

  连自己都敢下毒的,对那个孩子,还指望她良心发现不对付么?偏偏大儿子……

  定下主意,老侯爷铁了下心,如今希望就在三房。

  也该是分家的时候了。

  迎春院。

  “姨娘,老奴冷眼瞧着,三小姐对咱们曹府怨念深着呢。”一边婆子看着正缝着衣服的韦姨娘,不急不缓地道出口。

  “都是那些个黑心肝儿的人闹的,说心存怨念,算轻的,妈妈你是不知道,她们做得多过分。”韦姨娘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婆子听了,掩了口,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看着韦姨娘手里缝着的冬衣。

  正色道:“三小姐肯定知道了当初是叶氏害得她没命。也很清楚肯定知道了几日前的事情都是府里的人捣鬼的。”

  韦姨娘手里的绣花针定了定。

  淡淡接口道:“都这个样子,谁还指望她会对曹府人有什么好脸色。就三小姐的机灵劲儿,要不了几天,就会查出这里面的道道。”

  “咱们府里的姑娘奶奶,哪一个是好相与。这得皇室宗亲青眼的,三小姐是头一个。”

  “四少爷还小,温家在朝中的势力,可以相较的,不过一个巴掌。可不能得罪,起码咱们院里不能。”婆子想了想如此说。

  前儿去大夫人院里,遇到三小姐时,看她对府里的姑娘,像陌生人一样。

  旁人说的越多,她越是平和。

  “妈妈,我也不是那眼皮子浅的。不过也不用担心,那孩子面上淡淡的,心肠还是好的。”见她有分寸,婆子也没有再说。

  就着她手里的冬衣嘀咕起了小公子。

  这会儿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兰陵阁,余下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

  那些得罪过云卿的人,心里都懊恼异常。

  而主动求去的人,更是后悔的连肠子都青了。

  到院里,便燃了香,把圣旨放在正厅的正中央。

  一套繁杂的手续下来,人都累着了。

  申嬷嬷说过,这是无可避免的。

  皇恩浩荡,是至上的恩典。

  “小姐歇歇吧,喝口茶。好大规矩呢!”采蘋笑嘻嘻地给云卿倒了杯热茶。

  发间的点翠的步摇摇摇晃晃,很是俏皮。

  “可不是,在国公府的时候,还好些呢。”采蘩接口道。

  这一看,已经十七的采蘩,眉间没有了最初的急躁,多了些沉稳。

  云卿笑着,吹了热气,就着喝了一口。

  看着背后帮按摩的申嬷嬷开口说,“嬷嬷的手艺真是没有挑的。”

  看着小几上,老太太吩咐送过来的两个丫鬟的卖身契。

  云卿低思了一会儿,转头吩咐正清点名册的黄妈妈。

  让着把院里的人都叫进来,过会儿再登记了入库。

  黄妈妈答应着,出去带了十几个丫鬟。

  还有两个调度的婆子进来,安安分分地跪了一地。

  云卿示意采蘩把自己订好的规章拿了出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温着梅花气,下面的人,大气也不敢出的。

  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在我院里当差,聪明伶俐是好。第一要紧的,是忠心。”

  申嬷嬷等人都不清楚云卿这样新奇的想法,只安静听着云卿吩咐。

  “不管你们之前,侍奉的主子是谁。既在我这里,就要按我的章程办事。”云卿喝了口茶,淡淡地道,“嬷嬷,念。”

  申嬷嬷展开书页念了奖惩制度。

  一等丫鬟二两银子,二等一两银子,三等中以花字开头的五百文,其余照例。

  “不论等级,我给的月例银子都是比府中的多出一倍。差事当得好了,每月罗妈妈会另加奖金。”

  看着众人雀跃的心情,云卿只冷眼看着。

  蝇头小利,最是能邀买人心。

  黄妈妈上前看着众人,扬眉道。

  “小姐素来宽厚,但,若是三心二意,在我和申嬷嬷眼皮子底下弄些见不得人的伎俩。就顾不得姑娘们的脸面了。”

  此话一出,众人的喜色都凝在了眼角。

  “但凡发现,有偷奸耍滑的,打架拌嘴的,四处是非不做事的。”

  “轻的,去月例,处分一次,两次处分赶出府;重的,酌情增加。”申嬷嬷一本正经地说,一边看着云卿。

  云卿拂着汤婆子上的花纹。

  眉也不动地说:“妈妈说的,你们也都听到了。违了规矩,就要暗章程办事。若觉得严苛的,现在领了十两银子,就可以离开了。”

  没有说话。十两银子,多大的诱惑啊!

  “要走的赶紧的,等会儿,可就没有银子可以领了。”想起采蘋中毒的事情。

  柳儿就觉得可疑又可恨的。

  这会子,柳儿的刻薄之语一出,人群里攒动了一会儿。

  便有个穿了桃红袄子的丫鬟站了出来。

  采蘩瞅着她的轻佻样儿,极是爽快地把银子,郑重放在她手里,脸色也不给的。

  “桃姑娘可是领了的,不走的就没有了。”采蘩道。

  桃姑娘?不是大夫人屋里的吗,她都走了!几个丫鬟低头碎了几句。

  许是,看到真的给了十两白花花的银子,陆陆续续又走出来两三个人,皆是给了银子的。

  见没有人了,云卿才吩咐着采蘩,下去登记着各人的基本信息。

  又让申嬷嬷念了名单:

  “暂定一等丫鬟名单,采蘩,采蘋,柳儿三人。一个月后,从二等丫鬟里挑出替补。”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便更了柳儿的名儿,唤采薇。

  申嬷嬷复又念了六个丫鬟的名字。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云卿让着六人以‘花’,每人挑了其中一个字作为名字。

  她们迟疑了一会儿,分别点了:袖、词、露、落、雨、拾。

  顿了会儿,云卿又让着,从三等丫鬟里,另挑了三个,以花为名的。

  这样算下来,一等丫鬟三名,采字开头;以花字开头的,二等丫鬟六名,三等丫鬟三名。

  剩余的人,不论洒扫,看花,厨房等。

  皆按唐宋元明清,琴棋书画诗,前加一小字就是。

  几个一等丫鬟自己是信任的。

  几个以花开头的丫鬟,除了身世清白,也和府中没有过多牵扯,手脚也干净。

  但最重要的是,她们总的连起来可是十二星座。

  天平最欣赏的水瓶、最信任的摩羯、最佳工作搭档天蝎……

  看着黄妈妈清点好各处送来的东西,又登记在册。

  让着拿了几匹料子出来,给院里每个人都赶身新衣服出来。

  黄妈妈笑着应了。

  云卿从这里跑到那里,那边跑回到这边。

  看着忙碌得下人,真是太好玩了。

  几个丫鬟跟着,看着她活蹦乱跳的,觉得也有趣,随着她自己尽兴玩闹。

  不得不感叹,真的,古代过年真的很热闹。

  哪里像现代,一点味道都没。

  当然,繁琐也是一定的。

  二十九这天一早,老太太等有诰封者,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去朝贺。

  行礼领宴完毕后,回了家,引入宗祠。

  云卿早早地就被采蘩唤醒了。

  等了好一会儿没有人传话,云卿又爬回去继续睡了。

  申嬷嬷无法,只得由她。

  看她平淡无奇的样子,心里寻思着,需要和云卿补点知识了。

  因着前一晚,老太太身边的人就来传话,委婉而直接地说了一通话。

  左右不过,小姐没有入族谱,明日也不需早起,去宗祠祭拜。

  云卿也只是淡淡的。

  “黄妈妈,宗族很重要吗?”云卿看着申嬷嬷,难得愁眉不展的样子,不禁问道。

  记得当时,在温家学习庶务的时候,舅母身边的婆子提了几句,便被舅母呵止了。

  舅母为这事还罚了婆子的,自己一直没上族谱。

  想必,外公他们也是念在心里的吧。

  想着,宗族对现在的女子,可能很重要。

  黄妈妈思虑了一会儿,上前道,宗族对每个族人都很重要。

  顺便说了一下曹家族里的一些事情。

  第一代宁成侯有两个嫡子,大儿子战死,二儿子袭了爵位,大儿子留下了子嗣。

  宗法上一般都是长房嫡长子任族长的位置。

  虽然没有袭爵位,这些年族长一直是长房那一脉在担任。

  古代的宗族观念非常强的,族长的权限非常很大,有时候老侯爷都不得不听从一些建议。

  族里的那些长老,权限也非常大;意见不一致,当场驳回侯爷的决定。

  当然,族人要仰仗侯府。

  不涉及宗族存亡,也不会去驳宁成侯府的面子。

  而宗族的存在,是照顾老弱病残,抚育幼小,教育子弟,培养人才,支撑一姓之系的传承。

  近几年,公中每年的进项不仅没多,还有下降的趋势。

  族中有些人三餐都吃不饱,云卿听了,非常吃惊。

  听着云卿的意思,申嬷嬷倒还好。

  就是黄妈妈和几个丫鬟有些不岔。

  采薇急眼了,“小姐,怎么可以捐钱给族里。他们这样对你,你怎么还能把钱捐给他们?”

  云卿低着头,不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