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 第二十五节 朱雀连
作者:故国未远小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梁韶君本来就中气十足,这一声大喊,响彻整个宿舍楼,只听见楼上楼下一阵哐啷啷的脚步声,嘴里鼓鼓的、手里还拿着杂志的、军装散开的士兵们都跑了下来,将112宿舍的一楼走廊挤得满满的,后面的人都下不了楼来。梁韶君喊一声:“都到操场,在我面前列队!”便大踏步地走出了宿舍楼。一干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的士兵们也只好跟着这个中尉来到操场,按照全连集合的队列排好。梁韶君站了四分钟,还有稀稀落落的士兵从宿舍楼里跑出来,挤进队列里。

  第五分钟结束,梁韶君喝问:“全连都齐了没有?”

  没人回应。

  “排长全部出列!”

  两名少尉,一名准尉站了出来。

  “我是你们新任副连长,我叫梁!韶!君!三名排长,从左到右,向我报告你们的情况!”

  三声“是!”同时响起。

  “朱雀连第二排少尉排长包弘志向您报告!”

  “朱雀连第一排准尉排长江维向您报告!”

  “朱雀连第三排少尉排长张杜清向您报告!”

  毕竟是军官,这几个排长还算有模有样,梁韶君接着命令道:“从左到右,报告你们排的人数情况,以及在场情况!”

  “第二排编制41人,缺额3人,在场38人!”

  “第一排编制37人,缺额5人,在场……在场人数不详!”

  “第三排编制42人,缺额6人,在场……在场32到34人之间!”

  梁韶君声色俱厉,手指点地,一字一顿道:“朱雀连,缺额13人,而你们报的缺额相加等于14!缺额是只会逐渐变少,而不会增加的,你们谁报错了?”

  三名排长都没有回应。

  “怀疑自己报错的排长出列。报对了出列的不追究,报错了不出列的,今天日落之前背着我跑3公里!”

  三名排长都犹豫了一下,第一排排长江维和第三排排长张杜清出列,唯有第二排排长包弘志仍坚定地站在原地。

  梁韶君在队伍中看见了那个一路上喷水的新兵张鼎赫,喊道:“列兵张鼎赫,出列!”

  张鼎赫吃了一惊,赶紧小跑出来,一个立正,胸口都要挺到天上去了。“去把连长叫来!让他把文件带过来,你们一个个核对,看看是谁记错了缺额!”

  朱雀连的士兵们顾不得队列纪律,面面相觑起来——这个新来的副连长也太牛气了点吧?新来的副职竟然让士兵“叫来”正职。

  张鼎赫也是新来的兵,哪里管这么多?应一声“是!”便一路小跑去了。冯钦烽跟着张鼎赫过来的时候,手里还捧着一大叠文件,他有些纳闷地问道:“梁副连长,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大家都在这里?”

  “冯连长,”梁韶君一本正经地指着面前的朱雀连排长们:“我们连的排长,竟然连自己排里的士兵人数都搞不清楚。这样的队伍,哪里来的战斗力?”

  冯钦烽倒是并不在意:“梁副连长,现在是部队轮换的时候,他们搞不清人数,也是情有可原啊。”他抽出一叠整齐的纸张,沾了点口水,一张张翻起来,翻一张就抬头看一眼。

  梁韶君无奈地摇摇头,大声训斥道:“你们是大明陆军的士兵!是用来在一线作战的士兵!一旦战事骤起,你们被派往战场,我不奢望你们能打出什么战绩,我只问你们,你们凭什么活下去?嗯?谁来回答我?”

  队列里一片沉默,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梁韶君虚指队列,喊道:“你们要活下去,就要凭你身边的人!你的战友!你的兄弟!我告诉你们,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并肩作战的人,不是你所熟悉的人。你不确定下一刻他会和你一起作战,还是会掉头逃跑。你不知道他有没有经验,你不知道他眼神里的意思,你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在乎你的生死。因为你们是陌生人!”

  “记住!你每失去一个战友,你活下去的希望就少了一分。全连包括我和冯连长,共122人,我要求从明天全连到齐开始,朱雀连的每个人都要互相熟悉——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另外的121人,说得出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年纪多大。三天后,我将开始抽查,如果被抽问的人说不出战友的名字,年龄,籍贯的,一次累加一个5公里负重跑。明白了吗?!”

  这个操场上,也许只有梁韶君一个人有过战场杀戮的亲身经历,他的身上,也因此有着一种独特的肃杀之气,这是一般的明军尉官所没有的气质。三个排长先后回应道:“是!”

  列兵们也都反应过来,纷纷喊“是”。冯钦烽在一边抱着文件,并未作声。

  “好,你们先认识我。我叫梁韶君,表字华生,南京人,生于兴化三十九年九月初二,毕业于大明金陵军事大学步兵科,德国柏林陆军大学装甲指挥科。”

  在梁韶君的指令下,全连进行了几遍队列训练后,就解散了。解散前,梁韶君还要求全连进行宿舍大扫除,特别是把厕所清扫干净,标准是闻不到任何异味。

  一解散,全连都热闹起来,为了免于负重跑的惩罚,朱雀连的士兵拉到一个战友,就扯起皮来,互问对方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今年多大了?有些人聊着聊着,就扯到了天文地理,美食美女,连两个隔间里扫厕所的两个人,都得隔着木板扯上半天。不多时,朱雀连的这群年轻人们竟然都勾肩搭背起来。

  朱雀连一排里有一个苗人士兵,名叫黎布里,汉名李黎。由于他生性孤僻,说的官话口音又很重,因此连里的其他士兵都不愿意跟他说话。黎布里也就乐得清静,成为了连队里的“透明人”。这回梁韶君的命令一下,有些脑子反应快的就立马想到了:这个苗人不会就是梁副连长将会抽选的目标吧!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找到黎布里,问这问那,原本取笑黎布里浓重口音的士兵们,这会也正围成一圈,一字一句认真地听着他说话。以往没有人理睬的“那个苗瑶人”竟然成了全连的宠儿,连黎布里的排长江维都看不下去了,排开众人,大声喊着:“别乱挤!一个个来!”

  而此时此刻,梁韶君的名气,以及其“深厚”的背景,也随着热闹的攀谈,在朱雀连里悄悄地传开了。

  “怪不得梁副连长这么牛气!连冯连长也不放在眼里!”

  “诶诶,我跟你说,咱们梁副连长的老爹可是个少将师长啊!”

  “你知道不?梁副连长的家里似乎还有政坛的高层呢……”

  “那算什么,我听说梁副连长还是轻吕重工老板的乘龙快婿呢!”

  议论的范围越来越广,甚至别的连都开始了这样的传言。到最后,传言的版本变成了:梁韶君是海防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梁可翀的儿子,芸蔚公主殿下的情人,轻吕重工老板的侄子,刑部尚书曾之珂的外甥。而“亚丁之虎”则是官方为梁韶君量身打造的“大明英雄”形象……梁韶君也觉察到了异样,见到他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和他拉开一段距离,看他的眼神里有着敬畏、羡慕、好奇。

  而次日发生的一件事,更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一辆军车在第二天一早,驶入了“习高”步兵师甲字旅第七团的营地内。车上下来的几个人,军衔都很高,一名上校,一名少校,还有三名上尉。第七团中校团长许诚闻讯,立刻带着团部主要军官,出来迎接。那名上校自我介绍,是淮防集团军指挥部机要部门的参谋,立刻就让许诚愣住了:淮防的人,来江防做什么?

  上校道明来意:是淮防集团军的上将总司令施世钧亲自命令他来这里,寻找一个名叫梁韶君的少校。

  许诚则恭敬地回应:第七团一共有四名少校,并没有姓梁的。

  这时,在一旁的第三营营长张光宗提醒,他的营里新来的一个副连长,就叫梁韶君,是一个中尉。

  上校立刻要求张光宗带自己去找那个“中尉梁韶君”。这时的梁韶君,还在带领着朱雀连进行晨跑。他体谅冯钦烽年纪大了,让他不必跟随,谁知道冯钦烽却一点也不服老,坚持要求和大家一起跑,这会正气喘吁吁地跟在队伍的最后,梁韶君也放慢了速度,免得这名连长跑得没了影。

  一天多的接触,让梁韶君对冯钦烽逐渐又有了些许好感。这位41岁的老连长虽然木讷了些,但心眼却并不坏,待人接物都比较和善,不喜与人相争,平时甚至还喜欢看些哲学书籍,那种性格脾气,与其说是一名军官,不如说是一个老教师。

  梁韶君制定的晨跑路线,是围着第七团背靠的那座“东山”跑两圈,一圈大概3公里。梁韶君和冯钦烽都是轻装跑步,只是军官长靴稍稍有些不便;排长以下的士兵们,则是背负着全套作战装备进行负重跑,到了第二圈,已经累的喘粗气了。梁韶君对这些明军的体力很是不满,大声吆喝着,催促他们加快脚步。

  等跑回营地,大多数士兵都已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唯有那个小个子的苗人士兵黎布里气定神闲,看上去甚至比轻装的梁韶君气息还要平稳。

  见梁韶君带队回到营地操场,团长许诚迎上来,敬了个礼。梁韶君以下全连都碰一下脚跟,立正向他行注目礼。梁韶君则回敬军礼,道一声:“团长!”

  “有上峰找你,”许诚做了个跟我来的手势,“你跟我走。冯连长,你继续带队训练。”

  冯钦烽脸色煞白,狼狈不堪,整张脸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汗迹,咬牙道:“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