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 第三十三节 战歌
作者:故国未远小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石田智上恨的牙痒痒,这群龟缩在山脚下的清军,竟然还有能力和勇气发动反击!大日本帝国皇军何时受过这等屈辱?千余清军残兵,挡住了日军的六次进攻,还发动了夜袭,共杀伤日军两千有余!

  日军的兵力的的确确已经吃紧。这次突袭浦项,日军海陆协同作战,海军几乎出动了三分之二的力量,陆军则将驻扎本土的所有可用的精锐常备军全部抽调出来,给陷入困境的朝鲜日军解围。

  清国甫一参战,日本就已经进行了全国动员,数百万日本青年转入军队,但经过日军标准化严格训练的,只有那二十多万常备军。日本陆军正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后续兵员素质急速下降。

  虽然日本青年都要接受军事训练,但毕竟无法与职业军人相比。如果日军连唯一的优势:兵员质量,都无法保证的话,那么日本离战败也就不远了。为此,日本军方只能采取混编的办法,将常备军的兵员拆分开来,“匀”到新组建的三十二个三等丙类师团里去。这三十二个师团还在进行整合训练,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不宜投入朝鲜战场。日本哪里还有经过严酷军事训练的兵员呢?日本军部思来想去,万不得已,只能下令重新征募1895年-1915年曾经在日本陆军服役过的六万多名退役老兵,将这些四五十岁的老兵组成三个师团,开赴朝鲜应急。

  而浦项的后一波援军,就是这些退役兵了。日本不舍得将未经训练的年轻人送进战场,也只能将当年受过严酷训练、经历过战争的“明治老陆军”重新征募起来。

  这些明治老陆军,有不少都是参加过库页岛战争的,和当年的清军交过手。1901年,日本为了从清国手中夺取库页岛,在陆海战中付出了八万条年轻的生命,最终凭借海战的胜利,封锁了库页岛。清国陆军五万多人困在岛上,清廷最后只能妥协,在1905年宣布放弃库页岛,以换取五万士兵安全回国。清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认识到,没有海军就没有海外领地。清帝隆治痛定思痛,开始大力发展海军。

  在拂晓前,临时接替指挥的石田智上中佐组织了数次失败的进攻。他缺乏渡边大佐的魄力,白天可怕的损失已经在他的心里烙下了恐惧的疤痕,以至于指挥的每次进攻都畏首畏尾,不敢用太多兵力。白天骑兵惨痛的失败更让他不敢动用骑兵。由于战况的需要,原本登陆上来的一整支骑兵联队被拆分为三个大队,现在归属在石田手里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他手下骑兵大队的津岛健次郎少佐屡次三番请战,声称凭借夜幕掩护,只要作一次“短促之全员冲锋”即可攻下清军阵地。石田智上则斥责道:“步兵进攻尚且不利,何况目标较大之骑兵?”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场争吵最后以石田智上扇在津岛健次郎脸上的三个耳光收场。石田怒斥骑兵是“已死的兵种”“石器时代的武装”,硬生生地将骑兵的请战弹压了下去。

  迎日湾迎来了日出,可惜有很多人已经看不到了。双方都是一天一夜没有合眼,此刻被朝日一激,很多人的困意都涌了上来。

  常广发躲在战壕里,抓紧休息。这里背靠山丘,朝日还照不到他们,海上隐隐约约地传来了日本海军的日语军歌《军舰进行曲》:

  “防守,进攻!万能的钢铁堡垒啊!

  诚恳的拜托您,我漂浮的城堡!

  漂浮的城堡啊,捍卫这个樱花国度的四方吧!

  进攻!向仇视大日本的国度!

  你是那无坚不摧真正铁的战舰!

  煤烟就是那大海上摇曳的巨龙!

  火炮的巨响是风暴中唯一的惊雷!

  战舰掠过那万里波涛,

  帝国的光芒闪耀永远!”

  一遍军歌奏完,从海上到陆地,响起了日本士兵连绵不绝的欢呼声。

  常广发啐了一口,骂道:“倭人的歌,吱吱呀呀的,饭没吃饱呢吧,难听得紧!大清的汉子们,咱们唱起来,把小矮子比下去!”随即他清了清嗓子,引吭高歌起来:

  “于斯万年,

  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两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

  …………

  这是清国陆军的军歌《颂龙旗》。随着常广发的歌声,阵地上慢慢开始有人一起唱和起来,歌声越来越大,《颂龙旗》一遍又一遍响彻阵地,盖过了海上的日军歌声。不少疲惫的清兵唱得面红耳赤,激动得流下泪来。不满的日军发射掷弹筒,将歌声压了下去。清军随即以昨天捡到的掷弹筒还击,双方一阵乱炸过后,战场上恢复了寂静。

  “咳咳……清军的弟兄们……”从日军那边的扩音器里,传来了汉语。“皇军优待俘虏,这儿有精米饭,鱼罐头,红烧肉管够!清军弟兄们,皇军的流动慰安所,已经在浦项安置好了!都是日本本土来的姑娘,皮肉嫩得能掐出水来,叫起声儿来娇滴滴的,那叫一个醉人!皇军说了,只要贵部放下武器,向皇军投诚,皇军就允许大家随意出入浦项的慰安所……”

  “滚犊子!”常广发向壕外掷出一枚手榴弹。那颗手榴弹飞得不远,在泥地里滚了几下,“嘭”地一声炸出不少烂泥。虽然这颗手榴弹炸不到任何人,但却最直接地表明了常广发的决心:绝不投降。

  “大清的老少爷们!倭人想要瓦解咱的军心,好把咱们一网打尽!红烧肉有啥稀奇,咱大清地大物博,什么好吃的没有?倭人的军妓脏得很,有什么好想的?你们也不怕烂了命根子?俺常广发告诉大家,把仗打好喽,等咱大清打下了东京,全日本的女人都随你们挑!”

  常广发话音刚落,清军阵地里响起了欢呼声。石田智上用望远镜窥视着常广发部,他已经下定决心,不能再消耗皇国士兵宝贵的生命,而应采取围困瓦解的办法,让这支清军饿死、渴死、累死。他是个熟读罗马史的军官,自诩采用“古罗马拯救者”费边的战略,可以以最少的伤亡,换取强敌的灭亡。可惜石田智上并不是费边,常广发部也绝没有强到汉尼拔的地步。费边的战略里,时间站在罗马这一边,而现在,时间并不站在日本这边。清军正在调集一支庞大得可怕的支援力量。

  得知浦项失守后,清军的总指挥额尔德尼想尽办法,派遣附近部队尽速支援浦项。他明白,浦项的突破口一旦扩大,正在南方进攻庆州的部队将有被合围的危险,日军又多了一个登陆点,又多了一条补给线,整个战局又会发生改变。日本这是在赌博,而清国,有和它赌到底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