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 第三十四节 援军!援军!
作者:故国未远小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此刻在西线奋战的八旗军“嘎尔达克”坦克镇统制官尼满向额尔德尼提出,将西线的所有坦克都交给他指挥,他可以用“与骑兵冲锋一样”的速度,星夜驰援浦项。尼满是满人将领中最能打的悍将,颇受额尔德尼赏识,两人一拍即合,200多辆坦克立刻从各个部队抽调出来,归入尼满麾下。加上原有的200多辆,此刻尼满已经集中了440辆坦克,这几乎是清军在整个朝鲜战场上的一半坦克。他将步兵交给副手指挥,自己带着坦克、舟桥车、补给车向浦项进发。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支完全由坦克组成的部队了。

  夕阳西下,此时的常广发还在准备发起那次夜袭,尼满的坦克部队就已经从集结地开拔,开始漫长的行进。才20公里,就已经有20多辆趴窝了,尼满下令所有趴窝的坦克原地等待,全力维修并尽可能赶到浦项,其他没有故障的坦克继续前进。

  从西线的集结地到浦项战场,路程约有230公里。普通的步兵部队每小时可以行进大约6公里,而尼满的坦克部队前后相衔,每小时可以行进30多公里。沿途的友军得到额尔德尼的命令,协助尼满部加油,确保他们始终以最高速度赶赴浦项。

  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很落后,即使是清国进行了数次援建,路况依然很差。坦克在这样的路面上,故障率居高不下。部队在夜幕下到达居昌郡的时候,原本浩浩荡荡的坦克大军只剩下了270辆坦克。尼满坚持“兵贵神速”的策略,要求部队不顾故障,全速前进,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坦克到达浦项,他也能扭转战局。

  长时间的高速行进让坦克的内部环境变得相当恶劣,在坦克里被熏得灰头土脸的清军坦克兵们探出头来,唱起了清军军歌,尼满在无线电里慷慨激昂地用汉语喊着:

  “无畏的嘎尔达克!无畏的绿营坦克兵!前进!前进!”

  今年已经五十六岁的尼满,是清军公认的虎将。他参加过徐淮战争,并被逐渐提升为协统,在库页岛战争中,又因为骄人的战绩被提拔为统制。此时此刻,他的威信抵消了坦克兵们一切的不满和疲惫。

  就这样,在无数车头灯的映照下,高唱着军歌的清军坦克部队有220辆跨过了洛东江,成功抵达了东线的中心城市——大邱。

  从大邱到浦项战场,只剩下100公里的路程了。这时已是凌晨四点,常广发还在阵地里休息,浦项外围的清军还在苦苦地进攻,却始终无法突破日军坚强的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日军抓紧在浦项登陆。

  一整个上午,常广发部都没有受到任何进攻,只有偶尔放过来的冷枪,打死了两个露头的清兵。新登陆上来的日军指挥官大政光久少将接替了石田智上的指挥。大政光久一到指挥所,就啪啪啪地连续打了石田智上二十多个耳光,直把他打得眼冒金星。

  “混蛋!贻误战机的废物!皇国的罪人!为什么我们外围的友军还在奋力作战,你却按兵不动?”

  石田智上委屈道:“大佐阁下!我这是用围困的办法,减少帝国勇士的伤亡!”

  大政光久气不打一处来,又狠狠地扇了他五六个耳光,吼道:“滚!你是帝国的耻辱!”

  大政光久甫一接任,立刻组织部队发起了进攻。常广发还在睡梦之中,突然被拍醒,待他向外看时,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大量日军集结了起来,在十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快速向这里开来。

  尽管搞不懂日军为什么不趁着夜里发动这样大规模的进攻,常广发还是不敢忽视这次的进攻,将所有人都叫醒,严阵以待。

  看来日军趁着夜里,已经把大量装备和士兵都运上了岸。大政光久少将手下的是重新征募起来的明治老陆军的一个旅团,加之原来渡边大佐的那个联队残部,现在大政光内能够用于进攻常广发部的兵力,高达一万余人,还有16辆坦克,数百名骑兵。而常广发部,只有两百多人。这样悬殊的实力差距下,只要大政光久放得开手,半个小时以内就一定能攻下常广发这个简陋的阵地。

  日军开始了猛烈的炮击,这些炮弹不仅威力大大高于掷弹筒,而且还相当密集,上百门火炮将两个基数的炮弹打完,步兵开始了冲锋。

  “板载!——”

  明治老陆军的士气很高,尽管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已经四十来岁了,但还是精神头很足。清军经历了两天的生死血战,剩下的都可谓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枪法不比日军差,在猛烈的步枪火力下,日军在200米就已经倒下一片。这次的进攻不同于夜间,日军根本没有那种畏首畏尾的感觉了,而是一鼓作气地猛冲,原本已经放松下来的每个清军都感到了由衷的恐惧。

  津岛健次郎少佐憋了一肚子的火,此刻得到大政光内少将的命令,如猛虎出山一般,带着骑兵冲在第一个,向常广发部发起了勇敢的冲锋。他边冲边喊着:“日本骑兵万岁!”

  和前一天一样,清军还是将火力全都送给了骑兵。津岛健次郎和他的坐骑连中十八枪,兀自怒吼着驱驰,最终体力不支,一人一马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津岛健次郎的部下也和他一样,根本没有冲进敌人阵地的机会。

  不顾一切的疯狂射击,让清军的火力出现了断档,不少清军子弹已经全部打光,这会还在地上摸索着弹药,对面日军的火力凶猛无比,压得清军根本抬不起头来。

  更糟糕的事情出现了。日军的舰载双翼战斗机出现在长峠岬的上空,这说明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已经加入了舰队。三十多架战斗机俯冲扫射,将大量清军打死在壕沟里,而对此,清军只能以轻武器还击,对这些战斗机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在战斗机猛烈的轮番扫射下,日军步兵和坦克进入了50米的冲锋距离。

  “所有活着的山东汉子,摸摸自己的裤裆,东西还在不在?在就别怂!挨揍抱头的那是娘们儿!都给我打回去!去他娘的皇帝老儿,去他娘的建功立业!我就问你们一句,你们想不想活?”常广发冒着枪林弹雨,在壕沟里奔走着,呐喊着!

  “你们想不想活?想不想活?!”

  “想!”

  “掏枪,跟老子冲!跟倭人肉搏!我看他们的飞机敢不敢扫,就是死咱们也得拉几个垫背的!”常广发将刺刀装上卡座,第一个冲了出去。

  “冲啊!”

  “杀!”

  “********的!”

  一百多个清军从壕沟里跳出来,端着枪发起了壮烈的反冲锋。日军本已胜利在望,哪能料到清军竟然还敢发起反冲锋?第一排的日军大都在第一轮里被扎死了。常广发刺死一个日军,看着那个日军的脸庞,心头一阵激动:这是个五十多岁的半老头!

  尽管受过明治时代严酷的训练,明治老陆军毕竟还是老了,一般的战斗也许还能胜任,但实在无法再进行残酷的肉搏战。剩下的清军大都二十多岁,体格健壮,于是肉搏战发生了惊天逆转,冲上来的日军纷纷倒地,那百来个清军一路杀过去,坦克的扫射也未能遏止住这些几近癫狂的人。

  二十多年的和平生活,已经让这些当年的热血日军成为了工人、农夫、职员,当往年战场的荣耀回忆成为了现在眼前血淋淋的杀戮的时候,很多老兵都顶不住了。一个清军将自制的炸药包丢向了近处的坦克,炸毁了一辆89式。其余坦克拼命扫射,开始倒车。一旦让步兵接近,坦克就会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看见战况不利,日军的步兵也开始后退。清军为了保存实力没有再冲击下去,而是一边开枪,一边向阵地里退去。

  一场血战下来,常广发这一百多个清兵损失了一多半,但日军也没好到哪里去:日军坦克的扫射误伤了不少日军步兵,加之白刃战的失利,日军的伤亡数倍于清军。

  回到阵地,常广发清点了人数:62人。原本上千人的队伍,现在只剩下了62个战斗员,躺在后方壕沟里的上百个无法战斗的重伤员,此刻还不知道是死是活。这场战斗的惨烈,远远超乎任何人的想象。援军!援军!援军在哪里?所有人都绝望了。清兵们将最后的手榴弹捆在腰上,将辫子盘好,上满弹药。他们头破血流,满脸焦黑,静静地等待着日军最后的攻击。

  正当大政光久怒气冲冲地训斥退却下来的进攻部队,准备发起第二次进攻的的时候,来自外围日军的战报传来:

  一支清军的大规模坦克部队突破了防线,请贵部务必阻截,以免该部运动到我防线后方。

  大政光久下令照常发起第二次进攻,同时派出骑兵对周围进行侦查,尽快发现这股清军坦克部队。日军的第二波攻击力量非常迅猛,清军单薄的火力已经阻止不了他们的前进了。正在绝望之时,突然一辆日军坦克剧烈地爆炸了。

  “嘶——咚,轰!”

  又是一辆。

  紧接着侧面打来了猛烈的交叉机枪火力,将进攻中的日军打得血肉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