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 第三十五节 杀空浦项
作者:故国未远小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绝望中的常广发抬头一看,顿时如逢大赦:是清军!漫山遍野的清军坦克!苦苦等待的援军,终于来了!

  援军的那些坦克,后面并没有跟着步兵,而是完完全全都是坦克。坦克群以极高的速度向这里冲来,履带滚滚,碾碎了一切障碍物,车头机枪和同轴机枪同时闪着耀眼的火光,密集的火线一刻不停地收割着日军的生命。伴随着日军的惨呼声,清军坦克强力的57毫米穿甲炮弹轻易地撕开了日军89式坦克的侧面装甲,一一点名,将那十多辆坦克统统击毁。一串串火球腾空而起,将日军炸得鬼哭狼嚎。

  这一幕钢铁洪流势如破竹的景象,深深地映入了常广发的内心深处,这一刻带给他的震撼,恐怕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坦克集群的可怕火力扫平了进攻的日军,并向大政光久的驻扎点冲去。

  “万岁!”

  “哇呼!”

  “好样的坦克兵!”

  原本已经绝望的清军热泪盈眶,失控地大叫着,纷纷跃出战壕,抄起武器跟着坦克一起去“收拾”日军了。

  坦克兵们探出头来,纷纷向常广发部敬礼致意,随即用炮塔出口的固定机枪向前扫射。尼满用扩音喇叭叫着:“清军弟兄们!我是嘎尔达克的统制官莽乌特。尼满!你们坚守这里,没有投降,个个都是好样的!援军来了!皇上派的援军来了!全线反攻!全线反攻!灭了倭人,一个不要留!”

  “是尼满将军!”

  常广发部绝处逢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弟兄们!日落之前,杀空浦项!”尼满的扩音器夹杂着因他大吼而出现的电磁干扰音,远远传来。

  “日落之前,杀空浦项!”“日落之前,杀空浦项!”“日落之前,杀空浦项!”

  履带滚滚,裹挟着必胜的气势,轰鸣的马达声中,清军壮怀激烈的呐喊经久不息,声震霄汉。

  常广发如释重负,他只觉得天旋地转,重重栽倒在地,渐渐失去了知觉。

  尼满坐在指挥车里,疲惫的冷汗沾满了脸庞。他带着坦克部队,星夜兼程赶赴浦项战场,终于在上午9点与日军外围接触。糟糕的路况和全速前进的命令,让280辆坦克出了故障,瘫在路上,顺利抵达浦项的只有160辆坦克。但就是这160辆坦克,却完完全全地扭转了战局。日军的守军根本连反击都来不及,坦克洪流就已经以30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压过防线,向纵深推进了。随后清军步兵顺着突破口发动猛烈进攻,将日军防线越撕越大。尼满部突破防线后,没有作任何停留,而是扫荡着日军的后方,无意中救下了常广发。尼满的迅猛攻势让大政光久少将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大政光久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尼满部打了个“中心开花”,毙命于其凶猛的火力之下。日军根本没有应对如此大规模坦克攻击的经验,很快就崩溃了。

  突破防线约1个小时后,北段的日军防线背后受到了清军坦克的攻击。面对着两面夹击,北线的日军也很快败退下来,在旷野中被尼满的坦克当靶子打。

  浦项突破战持续了一整天,在尼满的指挥协调下,原本群龙无首的绿营部队整合到了一起,共同发起反击。到了夜间,日军已经被压缩到了浦项市区内。紧接着,在夜幕下姗姗来迟的清军东线各路援军先后赶到。一个战略炮兵镇从大邱抵达浦项外围,立刻被部署到浦项以西十来公里的安康邑平原上,各种大小火炮立刻发挥威力,将成万吨的炮弹统统都倾泻到浦项市区里。按照尼满的说法,就是“把所有能看见的炮弹打光”,反正这里是朝鲜,炸死炸烂了也不心疼。凭着这样的想法,一个晚上,清军复仇的炮火在浦项市区里疯狂地肆虐,连绵的爆炸声响彻云霄,火光辉映天际,把十几里外的天空都照得亮如白昼。在如此疯狂的炮击中,浦项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浦项的港口在一遍又一遍的轰炸中成为一片火海,港区北部的储油罐区发生惊天动地的二次爆炸,点燃了半个市区,浦项东北区域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人间地狱。

  日本海军发起了还击,舰炮对着清军不停歇地轰击,可惜清军在外围太过分散,杀伤的效果非常有限。而日军由于收缩防御,非常密集,死伤数字十分惊人。

  上万日军,和更多的朝鲜平民,在这场持续了一整夜的炮击、火灾中化为灰烬。

  第三天清晨,市区的大火仍然没有熄灭。七万清军潮水一般涌入浦项,幸存的日军则顽强地在废墟中坚持巷战。已经分崩离析的组织体系让寡不敌众的日军只能够负隅顽抗,根本无法发起有力的反击。当天下午,清军占领了一片狼藉的浦项,并俘虏三千多名日军。陆战失利,面对陆基火炮的威胁,停泊在外的日本海军抛下还未来得及紧急撤离的最后一批陆军,拔锚离开了。

  “尼满!尼满!尼满!”血战得胜的清军在浦项欢呼着尼满的名字。不知哪里喊出了一声“常广发!”,越来越多的清军也开始欢呼起常广发的名字。

  至此,浦项的血战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残余的数千日军还分散各处顽抗了十多天,最终全军覆没。

  短短三天的浦项战役,以日本海军的到来开始,以日本海军的撤离收场。清军方面损失达六万人,日军的损失更是超过七万,成为朝鲜战争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

  战后,尼满和常广发成为浦项战役的英雄,并经由清国的宣传机器进行了大力宣传。常广发在内牵制消耗了大量日军,被宣传为“坚若磐石”的铁血悍将;而尼满更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从朝鲜的西线行进到朝鲜的东线,并迅速突破了日军固若金汤的防线,对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被清廷誉为“迅雷巴图鲁”。清国皇帝隆治亲自下旨,给二人颁发了勋章。

  浦项失守后短短三个小时,清军就组织起一支快速部队驰援,如此快速的反应能力震惊了世界,各国纷纷派员到清国进行学习。从此,清廷更加重视发展坦克力量,清国的坦克工业也就是从这时起,走向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因为坦克突击留给常广发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他逐渐成为了一名坦克战的信徒。

  被救起的常广发在战地医院里呆了十多天,他带领的清军,加上那些未死的重伤员,有两百来人幸存下来。这些人见证了常广发的英雄无畏和领导能力,常广发的名声也随着他们的口口相传而愈发响亮起来。那个机枪手红鼻子老张,还接受了《大清日报》的专访,详细介绍了此战的血腥、凶险,以及常广发在绝境中的毅力和决心。

  出院后,常广发被委任为清军54镇的一名标统。在大邱休整了一个月后,捷报传来:清军在东线肃清了所有日军,在西线,清军攻克了庆州,全歼日军第七师团。

  现在,日军正在最后的登陆点——釜山——疯狂地建造防御工事,加紧掠夺当地财富,并抓捕了大量朝鲜人作为劳工,对于不服从的则以间谍的罪名进行集中处决。

  日本天皇号召日本国民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将更多的士兵送到釜山去,要“不惜全体玉碎,在釜山与满洲鞑虏作最后决战。”日本政府征收了大量民用船只,在全国开征战争特别税,并向明国请求战争借款。日本铁路将源源不断的补给品、武器和兵员送到下关,再由下关的船只运到釜山。下关成为了全日本最繁忙的城市。

  清国方面,隆治皇帝则警告明国,“毋襄助外夷,速两国隔阂。”明清两国关系此时正处在蜜月期,因此明国公开回绝了日本的求助。刚刚登基的明国皇帝朱猷樟还发表了长篇大论,指责日本是“东亚战争策源者”。当然,明国的民间还是希望日本能好好教训一下清国的,毕竟明国人普遍都认为日本要好过清国。不过,明国的有识之士都在这场朝鲜战争中认识到了日本的可怕:在绝对的劣势下,日军竟然能够使清军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而且日本海军竟然毫不费力地彻底击败了清国水师,牢牢地掌控着制海权。他们明白,日本是忌惮明国海军,才不敢南下,对于日本来说,广阔富饶的南洋远远比朝鲜更有吸引力。日本为了夺得朝鲜,竟然可以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可以想见,如果日本海军拥有了挑战明国的实力,日军将会毫不犹豫地赌上一把,南下夺取南洋。

  看来明国长久以来“扶日掣清”的政策,已经豢养出了一头嗜血的怪兽。日本陆军的发展,不会引起明国的忌惮,但日本海军接二连三的胜利,让“东半球第一海军强国”明国已经有了危机感。明国的内阁,开始商讨如何应对日益疯狂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