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渐觉冰冻 2.0
作者:另觅沧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如此算来,这本书的年龄已有10多年了,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本古董。我仔细看了一下目录,这本书可谓包罗万象,不仅涵盖了亚洲如中日韩等国家的知名诗歌,欧非北美等国家也涵盖其中,简直像一部世界诗歌史。

  我重点研读了关于《千风》这首诗的介绍。据该书作者介绍,他历经长达十年的调查研究,《千风》这首歌谣,有最大可能系出自美国一位默默无闻的女士之手,该女士生于1905年的美国马利兰州巴尔的摩市,该歌系她于1932年为纪念她的好朋友的母亲过世所写的作品。

  歌谣原本无名,名字是后人另加上去的,当时并不叫作《千风》,而另有其名《请不要伫立我的坟前哭泣》。书名本身来源于诗中第一个句子,英文为《Donotstandatmygraveandweep》。向下看,是为诗歌全文。这便是我在本书开首抄写过来的那段日文。

  音乐和诗向来没有国界,这首原产于美国的悼念文字后来流传到了日本。日本将此歌谣取名为《千の风になって》,中文译作《千风》。此名与基于英文版本翻译过来的名字《千风·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相比起来,不失为一种形象化的意译,因此此名在世界各国民间也流传甚广。

  在日本,后来有一位名叫新井满的人专门为之谱写了曲,木村拓哉首次将这首诗朗诵了出来,另一位名叫秋川雅史的日本人则演唱了它。据说2006年秋川雅史首唱之后,还出了单曲,并大受好评。

  2001年9月,****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恐怖的9·11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民众在一次追悼仪式上追思死难者,一名11岁的小女孩在该悼念仪式上朗读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在9·11事件中丧生的父亲的追思。

  时间到了2005年,在我第一次发现此诗一年之后,日本民众为纪念在阪神地震中罹难的死难者时,宝塚歌剧团又再一次唱起了这首诗歌。这一个细小的举动,这一次无意的朗读和歌唱又再次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了解。

  静夜下,我翻开第17页,一首以纯粹的手写体为蓝本刊印的《千风》,字体俊秀而隽永。我下意识的摸出一支笔来,从床头柜上撕下一张纸,迅速将其抄写了下来。在北京古城墙外的深夜,静谧的酒店房间里,暗黄的灯光下,我戴上眼镜,精神抖擞地将那张纸摊在床头,忍不住一字一眼地朗读起来:

  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我不在那里,我没有沉睡不醒

  化为千风,我已化身为千缕微风,翱翔在无限宽广的天空里

  秋天化身为阳光照射在田地间,冬天化身为白雪绽放钻石光芒

  晨曦升起时,幻化为飞鸟轻声唤醒你;夜幕低垂时,幻化为星辰温柔守护你

  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我不在那里我没有离开人间

  化为千风,我已化身为千缕微风,翱翔在无限宽广的天空里

  一瞬间,思绪万千。中学课本上读过归有光的诗文:“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也曾拜读冒辟疆为董小宛写下过的这样的句子,“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

  忽然想起许多年前,想起我的青春时代,想起那个死去已久的女孩子林婉儿。那个湿雨纷飞的秋季,我逗留在北方的异地孤乡,在北方广袤的大地上,一个名叫静海县的孤独旅馆里,幻现在记忆里,像一个魔咒。

  小坐的深夜,游走在冥思间,偶有回思,一个隐藏在心底久已的人物影像,终于逐渐浮出水面来,开始永无停息的跳跃在我的心头。仿如一对肆意交缠的水蛇,仿如一地明亮的水月光,游弋潜伏在你我的往事里,马不停蹄地地走进了最初的记忆。

  一个人,如果他有记忆,那么这扇记忆之门将会在什么时候,又以怎样的方式去打开呢?如若人生真有所谓时光倒流的洞门,我愿就此将青春年华付之东流,换回哪怕片时片刻的往日梦境,再不愿归来。然此去多年,我不停地不悔地辗转努力,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