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寒暑 第三十二章 惊破霓裳羽衣曲
作者:尹一水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宣礼的声音一道道门的传了出去,不多时,便听到皮靴与地面碰撞出“匝匝”的声响。只见两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一前一后走进殿内。为首的男子随即单膝跪地,拱手施礼道:“臣赫连硕格觐见大明皇帝陛下,恭请陛下圣安。”姿势谦卑,尽显使臣风范。可他身后之人却昂首挺胸的站在原地,眼睛直愣愣的盯着前方。

  朱元璋面有不快之色,还未等他发作,一位年近而立之年的壮年以发话道:“大胆奴才,难道无人教你面见皇帝陛下之礼吗?皇上天颜,岂容你仰视?”

  此时,宜伦郡主也对姜玦低语道:“西域随民风豪放,可也为见如此无礼之人。”

  “呵呵,许是此人年轻不经事,咳咳,被父皇的天威震慑,故而腿脚不知如何打弯儿了吧。”说话的这人面色苍白,戏虐之言却说的断断续续,好像疾病缠身,十分虚弱。此人坐在朱允炆与朱棣之间,似乎身份比之朱棣更要贵重。

  姜玦回声问道:“此人是谁?”

  宜伦回道:“你是说三叔?他是晋王。听闻早些年三叔也是一员猛将,脾气性格十分暴躁。早些年间似乎犯了大错,幸得父亲求情才保留了他亲王的尊荣。也不知怎地,近些年间身体已是每况愈下。或许也是郁郁不得志吧。现如今,炙手可热的藩王也就四叔一个了。”

  姜玦心中一动,宜伦虽然久居深宫,原来朝堂错综复杂的关系她也不是一无所知。

  只听那而立之年的壮年又道:“晋王玩笑了,西域蛮荒之地,就算被圣上威严震慑,我朝也理应教会他们应守的礼仪。”不同于晋王的风格这位壮年却是锱铢必较,穷追不舍。

  宜伦又对姜玦道:“这位徐卿便是四叔徐妃的长兄——徐辉祖,已故魏王徐达的长子,身份也很是显赫。”也不知怎地,听到徐妃的名字姜玦心里一阵莫名的振动。

  这时,朱元璋大手一挥道:“徐卿,大可不必如此。”转头对赫连硕格道:“怎么?你的属下膝盖不会打弯儿吗?”

  听闻此言,赫连硕格急忙对身后的年轻人连使眼色示意他跪下。至此,那年轻人终是徐徐单膝跪地。赫连硕格又道:“新单于继位,特命臣持礼觐见皇帝陛下。”随后不过就是宣读一系列的进贡之物,无外一些牛羊马匹,并无特殊。

  宣读完毕后,朱元璋面色平静,读不出他的好恶。随后道:“新单于继位,虽携礼觐见,可朕怎么却未见恭敬之意?”

  赫连硕格连忙道:“单于是真心实意的觐见皇帝陛下您的呀,还请您明鉴。”

  “哦?”朱元璋顿了一顿道:“你既有觐见之心,却为何未经朕的同意便吞并了周边几个小部,并在其境内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这难道就是你们新单于的诚意与敬意吗?”

  “回陛下,吞并周边小部并非我们单于之意,而是其趁老单于病故,特来犯我边境。我部故而将其歼灭。还望陛下明鉴!”话后,身子躬的更加低了。

  徐辉祖此时却不合时宜的道:“陛下,天色不早了,不如我们开席吧。”

  朱元璋好似一愣,随后也是哈哈一笑,道:“正是的呀。赫连硕格你且快快起来入席吧?”随即拍了拍手,大殿内很快便充斥了莺歌燕舞,刚才紧张而一触即发的气氛当然无存。

  这番对话看的姜玦是云里雾里,不知发生了什么,于是向宜伦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宜伦心领神会道:“那是皇太爷与徐辉祖在演的一场戏。其实吞并的那几个弱小部族对大明造不成任何威胁,无关痛痒。但此次使臣觐见颇有试探之意,为此皇□□不过是借此敲山震虎罢了。也并不是要为难使臣,目的不过是威慑而已。此时再奉上美酒佳肴彰显我朝气度,更让他们摸不透天子圣意。”

  姜玦听了宜伦一席话,她对宜伦有了新的认识,她不但是天真无邪的郡主,实则她对朝堂之事洞若观火。或许烂漫无邪不过是宜伦的伪装罢了,身在这血雨腥风的政治中心,想来宜伦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吧。那一瞬,姜玦意识到,或许天真的一直都只是自己。

  酒过三巡,朱允炆道:“听闻西域宴饮之上最爱演“胡旋舞”,今日我二妹——宜伦郡主,特意准备了一曲歌舞供使臣观赏。”

  乐声响,姜玦缓缓的步入大殿。她知道朱元璋定然已经发现自己不是宜伦,可她却并未有丝毫紧张姿态,伴着乐声。举手投足间翩若惊鸿。她内心的骄傲让她不能低头,她不能在自己的杀父愁人面前露出丝毫的怯懦,她的尊严也决不允许她如此。可她不知道的是,大殿上还有两道炙热的目光注视着她,惊喜的,关切的。

  虽说是做胡旋舞,但姜玦并未着匈奴人的装束,而是长袖翩翩,抃风舞润。实则是将“胡旋舞”与传统舞蹈相结合,奔放中多了一分典雅,雀跃里多了一分娇羞。

  一舞毕,殿内鸦雀无声。倒不是姜玦舞姿有多么绝妙,而是因为大殿中十有八九的人都认识宜伦,此刻他们心中也都知道殿中此女断断不是宜伦郡主。但使臣当前,谁也不敢率先说话,只是面面相觑。

  许久,只听从身侧传来单人击掌的声音,姜玦用余光看去,是燕王朱棣。随后大殿中击掌之声才密集了起来。

  赫连硕格连忙起身称谢,道:“多谢陛下费心操持。”刚要说一些其它赞美之言之时,突然身侧的年轻匈奴人道:“郡主一舞动天下,风采万千,只是臣幼时听闻舞曲精妙莫不过唐明皇的《霓裳羽衣舞》,不知郡主可否一舞,也好让我族人民心服口服。”

  姜玦一向热爱歌舞,私下也曾研习,今日有人竟然质疑自己的舞姿,一时口快冲动便道:“好!”出言后方觉不妥,一来自己本就是冒名顶替宜伦献舞,此时又私自应下使臣的邀约,若舞的好自然没什么,若舞不好,难免要担上罪名。一时心下惴惴不安,抱歉的看了一眼帷幕后的宜伦。刚准备想个理由推搪掉,却听到高高在上的朱元璋道:“既然你有心,那便试试吧。宫中也许久没演《霓裳羽衣舞》了呢。”

  稍作休息后,乐声又响。《霓裳羽衣舞》本就是情意缱绻的曲子,此时的姜玦与简心意相通,自然心与曲合,身随乐动更加妩媚动人。更是看的叫人如痴如醉,恐怕敦煌飞仙少之赤子之心,昔日飞燕不及其流转风韵。

  歌舞正酣时,只听那年轻匈奴使臣吟道:“果然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果真百闻不如一见。”

  姜玦心下暗惊,一个年纪轻轻的匈奴使臣竟会吟唱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可见其对汉文化的了解之深。只是更加让人可怖的是一个区区使臣都有如此造诣,莫要说匈奴其它人了,难怪皇帝如此在意匈奴的举动了。

  琴弦铮铮,箜篌回响,姜玦将跳珠撼玉之风格挥洒的淋漓尽致,一曲舞毕,已是香汗浸体,气息微急,我见犹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