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寒暑 第三十一章 新岁玉堂饮胡酒
作者:尹一水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宜伦忽然“咦?”了一声,对太子道:“小玦今日鬓边的白梅倒像是前日四叔从你宫中折去的。”

  “是呀!可不是吗?!”太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接着道:“四叔那日看我庭中白梅开得正好,硬是差人折了去,还道什么:’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原是要献美人的。他也不早说,若是早知道是送给小玦的,我自然是有多少就送多少了!”

  姜玦哪里想到此梅花竟是从太子府中所得,太子感叹后姜玦不知如何作答,尴尬的站在原地。

  太子真性情却对女儿家的事着实不在行,也不知姜玦此时的窘态,倒是宜伦心思细腻,忙打圆场道:“小玦已入殿多时了,你怎地还不命人奉茶?岂不是怠慢了?”

  太子这才反应过来道:“是我疏忽了。”这才请姜玦入内厅坐下。

  三人一一坐下了,青衣奉了茶进来,礼数周全。姜玦看着青衣对太子一举一动颇为关注,也眼见青衣的吃穿用度远远好过于其它丫头的,待青衣奉茶离去后笑着道:“青衣姑娘很是端庄漂亮,倒不似寻常丫头呢。”

  见姜玦如此道,宜伦郡主反倒来了兴致道:“你有所不知,青衣确实不是寻常丫头,她父亲是詹士府六品府城。从小青衣便服侍太子殿下,和我们也算是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将来说不定皇太爷把青衣指给太子殿下,做个太子妃什么的。”说完一阵咯咯娇笑。

  太子却认了真道:“宜伦小小年纪,不许混说!青衣是不错,但怎么也不可能是未来的太子妃。小心传出去了对青衣声誉有损。”

  宜伦见太子认真,忙赔不是:“好哥哥,宜伦再也不敢胡说啦。”

  正自兄妹二人打趣间,一个小厮模样的人入内回禀道:“文渊阁大学士与詹士大人有要事求见太子殿下。”

  朱允炆正色道:“好吧,我即刻就去,让他们去书房等候吧。”

  眼见小厮出去了,朱允炆也匆匆告别而去,只留姜玦与宜伦二人。

  太子刚走,宜伦便深深叹了一口气。

  姜玦打趣道:“怎么?舍不得你的太子哥哥?”

  宜伦灿灿的笑了笑道:“最近听说西域的使臣要来了,就定在今年的正月十五,宫里宫外都忙的不亦乐乎。就连太子哥哥平常不问政事的人也每日被叫去参与接见使臣之事。”

  姜玦追问道:“郡主是在为什么担心呢?”

  “诶——”宜伦长叹一口气道:“倒不是为什么而担心,就是,皇太爷让我在当日的晚宴献舞,供西域使臣观赏。”

  姜玦道:“郡主可是不乐意吗?”

  郡主无奈道:“是,我不乐意。我自幼习舞,可却不是为这帮蛮夷而学的,如今却只是为了区区使臣便要我这般委屈。”说着说着竟有泫然欲泣之态。忽然她拉住姜玦的袖子道:“小玦,要不,你替我去吧?”说罢又自觉失言,忙到:“我刚胡说的,你别放在心上,我们说点别的罢。”

  姜玦伸手握住宜伦的手道:“郡主若真不愿献舞,姜玦愿替郡主一舞。”姜玦心想,虽然宜伦知书达理,却毕竟自幼教养于宫中,多少还是有些许公主心性的,让她抛头露面做些歌姬所为之事她确实断断不肯的。而自己却不同,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大家闺秀了,从踏入醉风楼的那一刻起,莺歌燕舞不过是日日的浮光掠影罢了。姜玦珍视宜伦的天真烂漫,活泼开朗,看着她就好像看着过去的自己。

  宜伦见姜玦如此说,一扫阴霾的她喜上眉梢,就连眼中都流光溢彩。一转念又道:“不过此事你可千万不要和四叔还有太子说起,若是他们知道了定然是不肯的,好吗?”

  姜玦点点头道:“那是自然,我一定保密。”

  经年战争的明朝,百废待兴,已然不可能再动干戈。现下西域匈奴时期最盛,此次进京,名为向大明进贡,实则是来试探虚实,也难怪应天府如此郑重了。

  此时春和殿中得地笼烧的极旺,就连冬日的魔抓也却之门外。屋内屋外如同异世。白梅在姜玦耳边绽放,远处徐徐的飘来丝竹的声音,或许便是为了十五那日的晚宴。

  …………………………………………………………………………

  千门庭燎照楼台,用来形容一场盛大的皇家晚宴是绝不为过的。本就是节年中,盛大红火的味道就更浓厚了。

  早在入夜前,宜伦便命丫鬟悄悄将姜玦接进了宫。此时姜玦与宜伦躲在幕帘之后偷窥着这场注定充斥着虚伪与试探的晚宴。

  透过层层明黄色的薄纱幕帘,姜玦可以影影约约的看到帝后并肩高坐,她并不能看清朱元璋的脸,左右依次坐满了王亲贵胄。她先看到太子朱允炆坐在首位,此时他一身绛红色的衮龙长袍,前后金龙盘云的图案,只可惜隔着太远并看不真切料子细腻的纹理。逸性蒲飞。

  再往后的两三位便是那个熟悉的身影,燕王朱棣。他依旧是玄青色的长袍,或许是国宴的原因,透过烛光可见衣服中埋着的金线,为他的背影填了一丝温暖。翻出的袖口上用月白的丝线可见一株白梅绽放,还有腰间坠在身侧的玉牌。姜玦不用看也可回想到玉牌的样子,那是她一次次注视的东西,是她每次见朱棣看到最多次的东西。

  痴痴之间,宜伦在一旁到:“四叔还真是喜欢白梅,你看他袖口处还绣着呢!”

  只是简单一句,姜玦却莫名的红了耳根。幸好在这金堂画壁的大殿中不甚显眼。

  恰好,此时朱元璋道:“宣他们进来吧。”

  马上,一太监扬声道:“宣,西域使臣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