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传奇梁红玉 第二十七章
作者:老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新婚之禧

  军营里专为韩世忠和梁红玉准备了婚房。

  众敢勇们簇拥着韩世忠来到周府接亲。韩世忠叩拜了梁红玉的舅妈,并将所带来的礼品献上。舅妈笑逐颜开却也热泪涌流不止。她一定是想到了梁红玉逝去的父母,和临终前依然非常心疼梁红玉的老伴。

  临行前,梁红玉上前抱着舅妈,好久好久,也是泪流满面。

  舅妈说这要是你舅舅活着,看到你今日大喜,该有多么快活。

  然后梁红玉在众姐妹的护持下坐上花轿。

  锣鼓响起来,唢呐吹起来。路上行人得知,纷纷停驻脚步,或表示惊叹,或表示祝贺。

  青梅苋兰可欣及大囡二囡随同花轿来到军营。

  婚礼在黄昏时举行。

  在古人眼里,黄昏时辰是一日中之吉时,因此在黄昏时行娶妻大礼,乃预示着夫妻一生幸福吉祥。

  婚礼设在校场内,由最高首领蔡京主持。拜过天地之后,便是三箭定乾坤了。韩世忠和梁红玉各自持箭,先射向天空,祈求上天的祝福;再射向大地,天地相加便是天长地久;三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生活美满幸福。

  婚礼结束后,便是入洞房了。洞房内花烛闪耀,笑语欢声。

  可欣与青梅等事先将桌上放置一张铜镜以压惊。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淘气的大囡和二囡,将无数花瓣洒在梁红玉和韩世忠的头上,祝福他们。

  二囡还将一些花瓣塞进了韩世忠的领口里,弄得韩世忠想掏还掏不出来。二囡阻止他,说这些花瓣不能掏出来,这叫用心珍惜。

  之后,大家说了祝福的话便走出洞房。

  室内仅剩下两个人时,韩世忠把梁红玉抱到床上。然后从腰出掏出一样东西来。

  梁红玉一看,不由得愣住了。

  他手中拿的恰恰是那把丢失的小佩刀。

  梁红玉接过来,轻轻的抚摸着上面镶嵌的花纹,她眼中渐渐盈满泪花。许多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她在无比的感怀中,知道自己终于从那个万劫不复的梦魇中走了出来。她感激命运给予她一个曾经望眼欲穿的机会,感激眼前这个身材英武胆识过人的如意郎君,亦可以告慰已经逝去的父亲母亲和舅舅了……

  军营内忧心忡忡的家伙大有人在,最为抓耳挠腮的就是洪子贻。他与亲信密谋,必须干掉梁红玉,否则,韩世忠要是得势升官,杀害梁红玉之父的事一旦败露,他就自身难保了。

  结识赵谦

  新婚不久,韩世忠家乡陕北绥德来人报,韩世忠妻白氏病故。

  韩世忠与梁红玉商量,说要回去一趟,连带着祭拜一下父母的坟。梁红玉说我嫁与你后,本应随你回家乡走一走的。正好青梅她们的心也都野得很,不如大家一齐去吧。如果能拜个师傅学武艺岂不是更好?

  韩世忠说我就知道你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好吧,到时我让你见识见识武艺高强的人。

  梁红玉不免心急,便问是哪位高人呀?

  韩世忠倒卖上了关子,说这个呀,等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梁红玉和青梅一说,青梅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去问大囡和二囡去也不去。

  这小姐妹俩一听说出门去,还能学点武艺,兴奋得直蹦高儿,说去呀去呀,要是不带着我们绝对不行的。

  青梅说这一路上晓行夜宿的,蛮苦的呀。

  大囡说,再苦,还能有我俩流浪街头时苦嘛,常常连肚子都填不满,三根肠子闲着两根半,那才叫苦透了。

  正巧官军暂时没有任务,韩世忠请下假,与梁红玉一道西行,青梅、大囡和二囡三人骑马随行。

  青梅的马骑得还不如大囡二囡,便被夹在中间。

  大囡说青梅姐,我看你事事好强,怎么骑马胆子这么小啊?

  二囡说,青梅姐现在非比寻常了,她总是干些大事,这类小事算不了什么。

  青梅被气笑了,说你们两个小毛头鬼,等我骑马熟练了,武艺也高超了,当个大官,非得让你们俩给我牵马拽蹬不可。

  韩世忠说对了,就得有这个志向。大囡二囡,到时候给不给青梅牵马拽蹬?

  大囡来得快,说不给,我宁可给梁小姐牵马拽蹬也不给她牵啊。

  青梅说好啊,看人下菜碟呀!小姐,你可不能惯着这样的人呀!

  梁红玉笑,说你们的嘴仗打得好,省得咱们一路上寂寞。

  二囡说要是不说笑,我早就困得睡着了。

  一行五人,日夜兼程。赶往陕北绥德。

  途经一小镇时,天色已暗。

  韩世忠问梁红玉,是不是人困马乏了,找个店家歇息吧。

  梁红玉点头说,你看青梅都快要趴在马上了。

  大囡说青梅姐,你这样骑马,要是遇上敌人,他发现不了你呀。

  二囡说可不是嘛,这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姿势。

  青梅直起身子说,不说话能把你俩憋成哑巴不?

  韩世忠找了一家客栈,安排住下,然后便坐在大堂里吃饭。因为一路颠簸,大家都饿了,风卷残云一般,将上来的饭菜一扫而光。韩世忠连着要了二次,才算是压住了阵脚。

  韩世忠说没想到我们的女兵吃饭比男人还勇猛。

  二囡说韩将军,女兵不光吃饭比男人勇猛,将来打仗也一样比男人勇猛。

  韩世忠说,你说话可算数?

  二囡说算数就算数。那有什么难的?

  大囡一直未说话,她的一双眼睛盯着另一桌的一家人,这家人姓赵,共有四口,夫妇和一双儿女。大囡是火眼金睛,老远的就看出那个漂亮女孩赵玉珠手上戴的玉镯成色非凡。

  韩世忠又问她,大囡,二囡能做到的,你能不能做到?

  大囡这才回过神来,问,什么做到不做到的?

  青梅开始嘲笑她了,是不是困得迷糊了?哼,刚才还笑话我呢。

  大囡便问二囡到底是什么事呀?

  二囡说了原委。大囡说二囡能做到的,我凭什么做不到?

  吃过饭,梁红玉和韩世忠住一间客房,青梅等三人住一间客房。

  因为旅途困顿,青梅躺下来后就睡了。大囡却被那双玉镯吸引着,她便与二囡小声嘀咕赵玉珠手腕上的镯子如何金贵,在平常百姓的手上,很难看到那种手镯啊。

  二囡说你困不困啊,骑了一天马,还来烦人。

  说着,二囡便发出了轻微的酣声。

  大囡也是又困又乏,可是一想到那个手镯,她就难以入睡了。太折磨人了。她索性悄悄起来,见青梅已经熟睡,便溜出门去。

  大囡像猫一样走在黑暗的过道上。走近赵家人住的客房时,忽然发现有一人弓着身子在干什么,她连忙停下脚步,屏住呼吸,身子贴在墙上。细细观察,原来那人正手持一竹筒,通过窗子,向赵家住的屋子里吹什么。大囡立即想到是薰香。大囡判断这一定是贼人无疑了。

  大囡很失望,原来她想侦察一番,寻找机会窃得那个非同凡响的手镯,却被贼人打乱计划。她只好轻轻返回,躺在床上,觉得不行,不能让贼人得手,这样的好东西,与自己无缘也就罢了,可是要是让贼人得了手,她心有不甘。她便又起身,推醒青梅。

  青梅正睡得香,嘀咕着无聊,还欲再睡。

  大囡说,快快起来吧,有紧急情况。

  青梅这才睁开眼睛。听大囡一说状况,觉得非同小可,连忙爬起来。问你怎么知道的?

  大囡说我上茅厕,看见有贼人在向那人家住的屋子里吹东西。

  青梅不再耽搁,急忙悄悄出门,走到韩世忠和梁红玉的房门前轻轻敲门。

  梁红玉听见动静,问是何人。

  青梅说小姐,快快开门,有要事秉报。

  梁红玉打开门来,听青梅一说,便将呼呼大睡的韩世忠唤醒。韩世忠一听,这还了得,反了天了。他迅速起床,快步到赵家所居处一看,二个贼人已经窜进室内,屋门虚掩着。

  韩世忠不由分说,便冲进去,那贼人未能防备外面来袭,一个被打倒,另一个被抓住脖领子生擒。被打倒者想逃跑,却被梁红玉一脚绊倒。青梅及大囡上前将其擒获。

  赵家人惊醒。

  韩世忠将贼人绑了,交付于店家。

  赵谦听闻韩世忠说明原委后,万分感谢。

  韩世忠则说是一点小事,不足挂齿。

  赵谦觉得韩世忠是格外仗义之人,便与其交谈,并让店家端上茶水。二人边喝边谈,相谈甚欢。

  原来赵谦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直系后代,因太祖驾崩后,八贤王赵德芳的直系后裔继承了皇位。太祖的直系后代则游落四方。赵谦现居湖州,此行是去陕北探望舅父。

  赵谦亦听闻过韩世忠活捉方腊事迹,对他由衷钦佩。二人一直谈到天色大亮。

  早饭后,大家欲离开客栈时,店家却来找麻烦。

  原来赵夫人信佛,昨晚上烧香念佛时,因困倦打了瞌睡,误将被单烧出三个窟窿。

  店家说每个窟窿要交出一两银子。

  韩世忠很是气愤,说这个被单也不值一两银子呀,这必是讹诈吗,不行,就是不给他,他要是不让走,我来对付他!

  赵谦按住气愤的韩世忠,说出家在外,讨个平安吧。

  他吩咐赵夫人拿出三两银子交与店家。

  大囡连忙阻拦,说不可,不可,赵大人且听我言。

  大家都被大囡的话弄得发愣。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大囡问店家是不是一个窟窿一两银子。

  店家答应是。

  大囡点着香火,将三个窟窿烧得连在一处,成了一个大窟窿。然后问店家这是几个窟窿?

  店家哑口无言。

  韩世忠与赵谦两家人同行在路上,韩世忠与赵谦并肩骑马,赵夫人邀梁红玉坐进车轿里,边走边聊。赵家女儿则乘上了梁红玉的马,虽然她的马技不如青梅,但她胆子大,再则有青梅作伴,感觉很有意思。

  赵夫人在车轿里还连连夸赞大囡聪明。

  梁红玉见大囡骑的马就跟在后面,便笑着转达给大囡,弄得大囡脸红红的。

  青梅说怎么,大囡懂得害羞了?

  大囡的脸更红了。说青梅姐你饶了我吧。

  进入陕北境内,在一个十字路口,两家人应该分手了。相互依依惜别。赵谦把家住湖州的地址告诉了韩世忠,叫他们一定到湖州一游。赵玉珠和青梅成了无所不谈的好友,分手时竟然眼含泪花。赵夫人与梁红玉亦难舍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