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传奇梁红玉 第八十四章
作者:老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粮荒与心惶

  金兵不再攻城,城内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百姓纷纷传说城内没米了。没米怎么打仗?金兵必定会破城而入了。有的人甚至说要想办法逃出城去才有活路,否则,若非饿死,也得在金兵攻入城后被屠杀。

  梁红玉来到囤粮草处察看,听取汇报。目前楚州城内军用粮草仅够支撑十日左右,形势非常危急。

  部下来报,说街上的两处灾民粥棚喝粥者越来越多。前几日每日只需二袋米,现在却要四袋米,还有人喝不到粥。据查证,有些人在暗地里煽动说城内没粮了,于是有些家中还有些许食粮的人也来此喝粥,以便省下自家的粮食。如此下去,恐怕会影响到军粮,是不是将粥棚撤销?

  梁红玉说不能因为家中有米者来喝粥,就将粥棚撤了,如果撤了,真正的灾民岂不要饿死?粥棚绝不能撤。

  梁红玉召集解元、韩成、可欣、青梅及张清凤等人商议。首先在军队中倡导节约,计划用粮,杜绝浪费。再就是从军官作起,有仗打时要吃饱,没仗打时吃七分饱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使仅有的粮草多用些时日,又能够带动部下共同节约,以利抗金。同时,立即派人深夜出城去扬州,请求韩世忠援助粮草。

  深夜时分,韩成带着一队士兵悄悄在城墙上吊下绳索,爬出城外。韩成等突袭正在帐篷内酣睡的金兵,金兵大乱。一名专事报信的士兵乘机跃过了金兵的防线,直奔扬州。

  韩成带领士兵立即返回,在暗夜中,金兵不知宋军究竟有多少人马,未敢追击。城楼上的人见状,立即打开城门,韩成等人安全回到城内。

  翌日,梁红玉带着青梅可欣一同在城内巡视。见饥民确有许多,且人心惶乱。

  报信的士兵赶到扬州,韩世忠听闻后十分焦急。然而,扬州的粮草亦是不足,催粮官刚刚从杭州返回,说从福建征集的粮草至少得半月才能到达扬州。韩世忠命他立即返回楚州,叫梁红玉坚持到底,粮草一到,他立即派人送往楚州。

  转眼间四日过去,报信的士兵在暗夜悄悄爬过金兵营帐,靠近了西城门处,他学了几声猫叫,城头上的士兵发现后,吊下绳索,待他抓住绳索,爬上城墙。

  梁红玉听得消息后,自知不能过于指望朝廷的粮草,而城内军用粮草仅剩三五日的了。只能自己想办法,以解燃眉之急。

  粮栈告急

  云升粮栈门前围着许多人。

  一群人把吴掌柜围在中间,质问他为何昨天的米价每斗还是一百文,为何今天一早就飙升到二百文?

  吴掌柜满脸不以为然,说你若不快买,明天就是二百五十文了。

  人们不服气,说你这不是胡乱涨价坑害百姓吗?

  吴掌柜说你到别家去打听打听,若有谁比我的便宜,你回来再跟我理论。

  吵声越来越大。

  正吵着,有大户人家马车驶来,车上的人下来附在吴掌柜耳边说了几句话。掌柜说行,成交了。

  吴掌柜撇开众人,接过那人手中的一包银子,带着他走进仓库。那人看了货后,便招呼扛包的,进库里扛出一包包的米。装满一整车后,那人便吆喝赶车的,离开了粮栈。

  围观的人一见,纷纷傻眼。便有人从口袋里掏出银子买米。于是,更多的人奈不住了,或立即掏钱买米,或回家去筹划钱买米。

  洪子贻躲在山墙一侧,观察着这一切,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他感觉自己策划的事情终于收获了成果。

  对于梁红玉来说,眼前的粮荒无疑将是一场无法抵御的灾难,她亦必定因此而成为金兀术的手下败将了。

  洪子贻自从杀害了梁雨成后,心中一直系着一个疙瘩,那就是梁红玉越来越发达,这让他寝食难安。他时常会梦到梁红玉率人来抓捕他,并当众揭露他杀害忠良的罪行。

  这种心理因素令他选择了投靠金主,成为金人走足,走上一条与大宋为敌的不归之路。这一次,他隐藏在楚州城内,指使手下人在百姓中煽风点火,并且暗中勾结粮商,让其哄抬粮食价格。现在看来,他的功夫己见成效。他认定,如此发展下去,楚州城最终只能是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围观的人们仍然想跟吴掌柜理论。此时又来一辆马车,买了整整一车米后,在赶车人的吆喝声中,马儿离开了粮栈,马儿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清亮的响声。这响声很是刺激了那些围观的人,不知是谁喊了声,快买吧,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了!

  于是,围观的人便不再争议,只是想着快些把粮食买回家。可是仅仅卖了几份,吴掌柜就说没有了。

  围观的人不信,蜂拥着闯进店内,一看,几只米柜都空空的。

  便有人高声喊了起来,伙计们,大家不要上当,这家掌柜的在捣鬼,他故意抬高米价,一看我们要买了,他又将米藏了起来。

  吴掌柜害怕事情闹大,便劝众人出去,要把店门关上。

  可是那些围观者怎肯罢休?

  有知情者便带着众人冲向后院,见粮仓大门挂着一把铁锁,拿起来一块石头,猛力砸开铁锁,打开粮仓门,眼见里面尚有许多黄灿灿的小米和雪白的稻米。

  众人立即放开喉咙吼了起来。

  他是想囤积几天再卖高价!

  瞧一瞧,他真是个黑了心的掌柜!

  对,他要坑我们,我们绝不能放过他!

  一边高声喊叫着,一边就有人动起手来。人们将那些装满粮食的大麻袋口上捆绑的绳子解开,将粮食倒在地上,往自己手中的小布袋里装。装满布袋的立即走人,后来涌上来的人再填补上去。转眼功夫,粮仓里已经空空如野了。

  吴掌柜叫苦不迭,直至悲戚的哭泣起来。

  恰好可欣与青梅带人走来,吴掌柜便叫她们为他作主。可是那些抢夺粮食的人早就跑没影儿了。

  可欣与青梅分别到另几家粮栈观察,大同小异。粮栈前围得人山人海,掌柜的却说是没了米。

  抗金菜蒲草

  梁红玉派人跟踪用车辆买米者的去向。发现都是些大户人家。而且只要买进,不惜血本。

  梁红玉带着青梅及可欣一同巡视。

  行至文通塔下勺湖岸边,梁红玉忽然站定,两目发光的盯着一匹正在水边吃蒲草的枣红马。那枣红马吃得津津有味。她与青梅可欣分别对了一下目光,便脱下鞋子,趟水到枣红马处,见它吃的恰是蒲草的根茎。既然马能吃,它就是没有毒的了,人吃了会怎么样呢?

  她拔出一颗蒲草,剥去外皮,只见这根茎水灵白皙。青梅和可欣也脱掉鞋子来至水中。她将这根茎送到口中时,可欣连忙阻拦说不可,要吃也得我先来吃上几口。青梅也来抢她手中的蒲草根茎。梁红玉笑着一躲,说哪里有什么不可?你瞧,这枣红马吃得香喷喷的。它能吃的东西,难道我不能吃?说完便嚼了起来。青梅和可欣愣愣地望着她咀嚼的样子。

  她越是嚼感觉越是有味道,咽下去后,索性又咬了一大口嚼了起来。

  青梅与可欣疑惑的目光一直盯着她,嚼了半晌,她才说,这东西实在是上天送来的食物。瞧瞧我,吃了还想吃呀。

  可欣问,到底是何味道呀?

  哈,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笋之味。

  真的吗?青梅边问边拔下一颗,剥去外皮,送进口中,亦是越嚼越香的样子。

  可欣忍不住,也学着青梅的样子,拔了一颗,将那葱白一样的根茎送进口中。边嚼边赞叹,果然,果然。这一下可有了希望,偌大的勺湖,满湖茂盛的蒲草,尽是我大宋人马的粮草了。

  她们三人兴奋异常,上得岸来,见一老翁走过来牵那匹枣红马,梁红玉便问,老人家,这蒲草吃起来很香啊。

  老翁说是哩,这东西鲜艳嫩脆,别号楚州大葱。外地蒲菜麻嘴,而楚州蒲菜生吃甜脆爽口。我老伴还曾经用它做过菜,烧、炒、焖、煮各具特色。

  梁红玉十分遗憾的说,我就生在这楚州城里,却未能吃过蒲草。请问,这城内还有哪里有蒲草生长?

  要说嘛,最多的就数这勺湖和月湖了。

  谢谢老人家了。

  老翁说你可是那抗金的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点头。

  老翁说若是以蒲草为粮,咱这楚州城就破不了,百姓也就免受金兵凌辱了。

  梁红玉三人带回许多蒲草,拿到中军帐,立即召集将领们,将蒲草能吃且好吃一事说与众人。众将领纷纷品尝,人人都说好吃。

  梁红玉立即命人去勺湖和月湖割蒲草,根茎人吃,叶子喂马。

  士兵们吃着清脆香甜的蒲草根茎,士气大增,纷纷说这是老天爷给宋军送来的礼物。如果金兀术知道了,一定会气得炸肺。

  燃眉之急暂时得到缓解,可是这蒲草终究不能完全替代粮食。粮荒的阴影仍旧在楚州城内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