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 第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
作者:初夏迷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焦点访谈》关于卢县系列事件的第一期所占的立场还算中立,只是在记者赵清的引导之下在卢县各地调查关于卢县一中门口恶性伤人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采访了包括济北市市长王重规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人员,虽说调查出来的事实对刘舒金和刘越立很是不利,但是总归所占的角度是比较客观的,至少不存在什么偏向性。

  在姜明眼中,这样客观的报道就是代表着其中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可以通过上层关系来掩盖这一系列事件的真相。其实也怪不得姜明会有如此的想法,华夏的媒体大多都有这样的潜规则,尤其是有着官方背景的媒体,在曝光什么东西的时候总会留上几分余地。

  比如在报道一起事件时,通过剪辑手段把这一起事件分成几集,分开播出,第一集往往是抱着中立的立场,不偏不倚的进行报道,甚至只是报道表面上的事情,对于深层次的东西只是一掠而过。而第二集的系列报道往往会放在第二天或是第三天,给被曝光的企业或是政府留下回旋的余地。

  这个回旋的余地其实就是留给这些被曝光者走关系送钱的时间。若是关系足够硬,或者“赞助”足够多,让这些官媒的领导足够满意,那么报道的立场就会相对改变,以媒体“白马非马”的诡辩功力,足以让本身对这些被曝光者不利的消息转变成有利的消息,若是运气好让上级领导们看到,没准这些被曝光者还会因祸得福,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表扬。

  当然,若是被曝光者的关系不够硬,“赞助”也不够多,甚至看到第一集的报道无动于衷,那么媒体同样也可以来一次火上浇油,让本来不偏不倚的报道立场偏向对被曝光者不利的一面。自然,被曝光的企业或是地方政府就会因为这一次报道陷入舆论的风暴之中。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舆论已经逐渐显现出它巨大的威力了,虽说没有网络时代那么恐怖,但是像是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这样的中央级别的官媒,上面一个简简单单的报道就足以让这些风光一时的企业甚至地方官员吃不了兜着走了。

  姜明能坐到济北市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对于这些道道自然门儿清。作为学院派彭系的中坚力量,姜明在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里也有着关系。刚一接到省里的批评,姜明就赶紧跟广电总局的关系通了个气。

  虽说姜明与那个身在广电总局任副局长的老朋友关系还不错,进京的时候还经常与他喝酒聊天,但是这事一出求上门的时候,这个老朋友的态度却是比较敷衍。只是“嗯嗯啊啊”的应承,却不像以往一样拍着胸脯打着保票,只是应付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姜明虽说久不在中枢,但是对于这些身在中央部委里任职的官员们的尿性还是很了解的,这样的态度说明了这个人并没有把握帮助自己,自己这个副部级实权市委书记的关系远远没有这一次搞出这样事情的对头硬。

  京官虽说看起来风光,靠近中枢,若是有朝一日下方必然前途不可限量。但实际上姜明也很清楚,京官难做啊!整个首都城,别说比自己级别高的官员了,就是一个小小的科员,也不敢贸然招惹。谁知道这个小科员的背后有怎样的势力,万一背后是一个副国级的人物,那岂不是这一辈子的仕途都要完了?

  所以姜明并不怨这个老朋友,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做什么事都要谨言慎行,这样才能在仕途上走得更加久远。只是姜明还不想认栽,他仍在找着关系努力地消除卢县事件的影响。

  可惜这一次姜明注定要失望了。这一次卢县事件的幕后推手可不仅仅是苏臣一人,王重规和他背后的王系也与苏臣进行了合作,推动事件的发展。姜明尽管也有着彭建国的大力支持,但是比起王系和苏臣所代表的的势力来说还是差了许多。

  更何况苏卿还有不少的底牌尚未动用,比如宋家,比如贺老爷子的关系。在这样的底牌之下,就算是姜明的老上级彭建国亲自出马,也很难讨得了什么好。

  这一次的卢县事件在舆论的推动之下,将会是王重规手中一把极为锋利的刀,在济北市的乱局中开辟出一条坦途。同样,在王重规的助力之下,苏卿在济北市的布局也会越加顺利。只可惜姜明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场舆论风暴代表着什么,这就是信息不对等所带来的的劣势。

  这场舆论风暴所带来的影响正向着苏卿和王重规所预想的道路发展。

  一月六日,绰号名叫天哥的小混混唐天被卢县区公安局正式批捕,负责专案组的公安局领导正是韩冯城。一月九日,唐天被正式移交至济北市公安局,同时,由济北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牵头的专案组正式成立,韩冯城任专案组副组长。这是姜明无奈之下壮士断腕的选择,只不过姜明很清楚,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一月十二日,卢县区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张德忠在济北市市委招待所被双规,负责调查的是鲁东省纪委副书记刘同红。省纪委介入,越级调查一个区县的副处级政法委书记,代表着鲁东省省委对济北市的不满,同样,也代表着省委对在舆论风暴下的卢县区政局的震怒。

  而鲁东省纪委的介入,也昭示着姜明对卢县事件的掌控力降到最小,对于王重规来说也正是博取在济北市话语权的最好机会。

  一月二十日,被连续审讯两周之久的唐天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心里压力,交待出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且先后咬出了盛泰集团旗下的帝豪夜总会贩毒涉黄以及刘越立的买伤人的犯罪事实。随后,在济北市公安局的牵头之下,卢县区公安局查封了刚开业半年的帝豪夜总会,并且逮捕了在家中“养病”的刘越立。

  刘越立被逮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卢县一中恶性伤人案件的盖棺定论。一个纨绔子弟,只是靠着自己父亲的权势横行霸道,又怎么经受地住公安.部门的审讯呢?很快,刘越立什么都招了,包括有多少人来自己家里送过礼,甚至连自己父亲给他的莲花跑车的来源都交待地一清二楚。

  随即,在省纪委与济北市公安局通气之后,卢县有十余名官员被双规,包括出现在张德忠宴席上的其他四名常委在内,整个刘系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当然,这些官员自然良莠不齐,没有几个人会像张德忠一样有多么紧的口风,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几个官员相继交待出了自己的问题。

  一月二十五日,在足够的证据威逼之下,张德忠也没有了之前那般的倔强,心理防线最终崩溃,在纪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交待了所有问题,足足写了十页A4纸。其中涉及了卢县一大批官员,甚至还有几个济北市的厅级官员。

  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在这一系列案件调查之中有着巨大发言权的王重规拍板决定,只是追究问题严重的领导干部们的责任,对于问题比较轻的干部,以教育为主。

  随即,省纪委工作组进驻济北市,双规了一批与卢县事件有关的厅级官员,对于其他的涉案官员只是给出了党内警告的处分。

  自此,王重规在这一次交锋之中大获全胜。整个卢县的政局完全是在王重规的掌控之下,甚至在刚刚被拿下的几个厅级官员留下的位置中,王重规也安插了自己的人。林峰因为在卢县事件中一系列极为抢眼的立功表现,被王重规提拔为卢县区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卢县区公安局局长,而韩冯城也接替了林峰留下的位置,担任卢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公安局作为高配的政府部门,林峰和韩冯城的行政级别也相应的提升了一级。

  同样,卢县的区委书记和区长也是完全按照王重规的意见从其他地市空降来的两个正处级官员,自然而然的向王重规靠拢了。济北市六区二县一市,在王重规老辣的政治手腕之下,足有三区一市向王重规的阵营靠拢。这样一来,济北市的姜王之争也正式进入了僵局,与之前姜明一枝独秀的局面来说,王重规已经成功在济北市站稳了脚跟。

  一个比姜明更加年轻,政治手腕更加老辣,背景更加深厚的市长,只要有点脑子的人就会知道谁的前途更远大一些。在济北市的官场之中,已经有许多人在衡量着自己的站队,姜明已经输了一阵了。

  在这段时间里,苏卿除了接受记者赵清的采访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卢县一中按部就班的上课。当然苏卿的消息渠道不比王重规差多少,苏卿很明白,等到王重规掌控住局面的时候,也就是对盛泰集团开始下手的时候。苏卿正在学校里默默蓄积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