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 第一百章 诱饵计划
作者:初夏迷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盛泰集团的崛起之路充满了血腥和黑暗,从1989年到1997年的八年之中,直接或是间接死于盛泰集团和何成善之手的人至少有数千人,当然在外界看来,这些人或是躲高利贷逃走了,又或是去外地讨生活了,其中确定失踪死亡的寥寥无几。

  但是盛泰集团的真正高层们却很清楚,这些不知所踪的人都是死在了盛泰集团手下人的手里,甚至他们的尸体都被挫骨扬灰了。

  至于这些人的死因,有的是死于盛泰前期扩张地盘时的黑社会火拼,有的是死于借了大量高利贷被盛泰集团追.债。这些人的死倒是还算是情有可原,毕竟这些人也算不得什么好人,烂赌,斗殴,甚至吸毒。但同样还有一些无辜之人,只是普普通通的商业纠纷,甚至连纠纷都算不上,只是盛泰集团的巧取豪夺,就让数百近千人死于非命。

  虽然资本的原始积累免不了血腥与黑暗,但是像是何成善的盛泰集团这样肆无忌惮的行为,都是极为可耻的。当然,何成善也不是傻子,在姜明的暗中帮助下,何成善也在逐渐地洗白,虽说还离不开那些黑色灰色的手段,盛泰集团的旗下同样还有着涉黑涉黄涉.毒的生意,但是在明面上盛泰集团已经完全转变为一家正规企业了,主营业务是房地产以及娱乐业。

  不过虽然盛泰集团铺的摊子很大,不止局限于济北市一地,几乎鲁东省的较大城市都有盛泰旗下的产业。但是盛泰集团这样从黑恶势力一路发展过来的企业,往往会有一个共性,就是资金虽然很多,但大多都是黑钱,若是没有足够安全高效的洗钱手段,若是资金运营过程中出一点问题,那么整个企业的资金链就会崩溃。

  与寻常的大型企业不一样,盛泰集团这一类的企业资金链往往会比较脆弱。一方面是上层的关系需要大量资金的维护,另一方面当初一起打天下的小弟们也需要供养,也就是说整个企业的员工负担过重。这样一来,洗钱手段是否能够安全高效,这便成了盛泰集团能运营下去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得不说何成善虽说本质上只是个黑恶势力团伙的头目,但是他对于商业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若是何成善能走上正路,去经商,想必这些年下来所获得的成就也不会比盛泰集团小多少,而且还不用再过这样刀上舔血的日子。

  盛泰集团的洗钱手段就是摆在明面上的娱乐业和房地产,这些明面上的行业既能与涉黑的生意优势互补,又有极高的利润。同样,娱乐业和房地产行业在九十年代也是朝阳产业,在未来的数年乃至十数年内拥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其实若是不出意外,再过十年时间,靠着何成善的能力和在这些年里积累的大量财富,盛泰集团完全有机会发展成全华夏前几名的商业集团,甚至机缘巧合之下,盛泰集团超越后来的万达都有可能。

  万达的强势归根结底还是它的庞大资产和准确的定位,而盛泰集团若是能照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娱乐业与房地产两个支柱产业互惠互利,再加上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不是一个难事。更何况盛泰集团与未来掌权的学院派中的彭系关系又不错,上层关系有了,想要在华夏发展壮大难度自然要小许多。

  但是很不幸,盛泰集团就算规模再大,一天没有完全洗白就还是一个黑恶势力团伙,更何况就算盛泰集团能够完全洗白,但它的本质仍不会变。对于涉黑势力的态度,若是在改革开放的前中期还算是暧昧,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暂且放这些团伙一马,但只要中央下定了决心,便是又一场雷霆行动。

  与国家机器相比,资本还不足以让国家机器低下它高傲的头颅,更何况还是黑色资本,本身的立场就有很大问题,想要下手并不难。就像现在,济北市乱局的根源就在与盛泰集团与它背后的靠山姜明。中央高层已经在某个层面上达成了共识,现在的盛泰集团已经阻碍了济北市将来的发展,那么距离盛泰集团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这一次卢县系列事件对盛泰集团的影响还不算大,最大的损失不过是新开业没多久的帝豪夜总会被查封。虽说由市公安局挑头的查封行动足够隐秘,但是在济北市官场这个几乎都被金钱腐蚀透了的地方,没有什么消息会对何成善保密。

  收到由济北市公安局高层传来的消息之后,帝豪夜总会迅速把一切不该出现的东西都收了起来,只留下几个风尘女子在与一些男人做些苟且之事。倒也不是何成善忘记了这一茬,而是这样大的行动若是一点查不出东西来难免会令人生疑,若是上级领导不满意要细细追查,难免会查出济北市公安局内部的问题来。

  何成善很清楚官场上的这些弯弯绕绕。只要能查出问题来,就算这个问题再小再微不足道都可以让官员们对上级有一个交代。济北市公安局内部的关系何成善暂时还不打算放弃。毕竟自己的生意难免会带点黑色,公安局是必须要巴结的。若是现有的关系倒台,还要何成善重新发展,那么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财富比一个小小的帝豪夜总会也多得多。

  既然帝豪夜总会已经被人盯上了,短期内很难再度开业,那么何成善索性就放弃了卢县这一块市场,把帝豪夜总会作为一块肥肉扔出去,转移视线,而何成善自己可以借此机会闷声发大财。

  有舍才有得,对于这句话,何成善一向很清楚。比起卢县这个下属区县的地盘来说,整个济北市的黑色生意才是重中之重。何成善对于八三年的严打可是心有余悸,他可不想再遇上一次严打。当然,就算不是在严打期间,以何成善的罪行至少也要枪毙个十几次了。

  何成善一生都很谨慎,除了少有的几次热血上头之外,何成善都是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把自己的盛泰集团做大,甚至每一个小小的决策何成善都要仔细地前后思量。

  卢县事件虽说看起来对自己和自己的盛泰集团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何成善心里还是感觉到一丝的不妙。何成善有一种玄之又玄的预感,发生在卢县的这一系列的事件,最终的目的就是自己的盛泰集团还有自己的老朋友老靠山姜明。在何成善的一生之中,从未有过这样的预感,就算是他命悬一线的时候也没有,但是何成善谨慎的秉性还是让他相信了这种预感。在一系列的操作之下,盛泰集团在济北市乃至整个鲁东省的黑色生意都收敛了许多,济北市的白.粉价格也在一夜之间飙升。

  在济北市的地下势力暗流涌动的时候,苏卿在卢县的家中正谋划着不久之后对盛泰集团发起第一波攻击的计划。

  对于盛泰集团这样的庞大体系,不下手则已,一下手必然是雷霆一击,取其七寸。当然,单是靠着苏卿自己的力量很难完成这样大的动作,必须要有王重规的助力。

  说到底济北市现在的局面还不是完全在王重规的掌控之中,百足之蛇死而不僵,姜明虽说经历了卢县事件的舆论打击,在济北市的威信大减,但是他毕竟还是济北市的市委书记,在济北市经营了七年之久,可以称得上是根深蒂固。可以说只要王重规稍有动作,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姜明的耳朵里。

  苏卿思来想去只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引蛇出洞。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若想让盛泰集团露出破绽来,必须要用足够的利益引诱何成善,让何成善为了追逐利益疯狂。

  恰巧,苏卿的倾城集团与何成善的盛泰集团都有房地产行业,那么利用房地产做诱饵不失为一个妙计。倾城地产在济北市有几块地皮,都是未来的黄金地段,甚至现在都有极高的价值,其中在大明湖畔的一块地皮现在至少价值十亿人民币。用这样一块地皮做饵引诱盛泰集团上钩,也算对得起何成善这样的枭雄了。

  只不过不能用倾城地产的名号来。何成善也不是傻子,倾城地产是苏卿旗下的企业,而苏卿作为卢县事件的幕后推手之一,想必早就被何成善记在心里了。一个对头,突然给自己巨大的利益,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得出其中的疑点。所以苏卿需要一个皮包公司来完成诱饵计划的。

  而这个诱饵计划的执行者就交给了成雯雯。虽说成雯雯的为人处世还欠缺一些,不够老练,但是以她的智慧完全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

  第一步计划即将开始,但是苏卿已经早早地奔赴首都,参加倾城集团的第一次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