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 第四十二章 团队
作者:初夏迷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1997年华夏在港币危机中表现出来的魄力,让香港人彻底吃了一个定心丸,要不然也不会平平稳稳的过度到回归。后世的那些所谓港独份子,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忘本的脑残。

  1997年的华夏还不是后来那个有钱到全世界收购的国家,整个国家的经济才刚刚起步,基础都没有打好。因为香港整个还没有回归祖国的租借地,拿出1200亿港币来救市,若不是这占香港股市7%的资金托盘救市,那么香港也不会是那个亚洲金融中心了。

  其实这1200亿港元,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微不足道。但是正是这1200亿港元的救市,给予了香港偌大的信心。后来一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电视剧《荣归》里的一句话说的很好:“如果到了最后关头,中央政府不会抛弃香港,一定会出手”,这些参与救市的商人就是因为相信这句话才把香港的经济稳住。在金融市场里,信心这个东西可能是一文不值的,也可能是无价的。

  不得不说,当时在位的那位朱总,的确是华夏的脊梁。若不是他的一句“不惜一切代价”,那么华夏很可能就会在这个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被欧美的资本击溃在沙滩上了。

  苏卿是华夏人,他无论前生今世,都是一个华夏人。可能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政策而愤懑,但是对于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他同样是爱的深沉。苏卿从没有想过在港币里牟利,再怎么说,香港人也是华夏人,尽管他们可能忘本了,但是血液里流着地还是华夏的血脉。

  相反,苏卿不但不会不在港币危机里牟利,他还会提前做好准备,在香港市场里给索罗斯这样的国际游资重重一击。在香港受创远比前世历史上更加严重的索罗斯,为了挽回损失,自然会在南韩和俄罗斯市场上更加变本加厉的掠夺。对于南韩棒子和老毛子,苏卿可是没有一丁点儿好感的。

  所以只要索罗斯的资本向香港开始转移,那么苏卿就会第一时间通知贺老爷子,与国家一同给予索罗斯闷头一击。

  “很好,苏小友。说了这么多我也累了,你去找海峰吧,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贺老爷子端茶送客,苏卿也不想夜长梦多,当即就让贺海峰和刘丹萍夫妻俩坐上了去往旧金山的飞机。

  其实就算是有了刘丹萍和花旗银行的支持,想要在金融市场炒汇还远远不够。前世的事情,苏卿虽然对金融行业了解颇多,但是也没有任何入场坐庄的机会,就算是华夏股市这个不完善的小市场,前世的苏卿也远远不够资格。那时候,苏卿也曾痴迷于小说之中那种操盘手一力扭转乾坤的幻想。

  不过幻想也只是幻想,苏卿现在真正有了入场的资格,才发现像小说里那样由主角出资,只是靠几个所谓的金牌“操盘手”就能坐庄的幻想,只不过乌托邦一般的幻梦。这样主角想要成功,除非他有阿甘一千倍的运气才有机会,金融市场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也没有哪个资本家活在童话里,资本,是要吃人的。

  对于一家大型金融机构来说,尤其是想要在风云莫测的国际汇率市场上搅风搅雨的金融机构来说,必须要豢养一大批人才,或者说是一整个团队。在这些人才之中,最重要的有四类人:宏观经济分析师、策略分析员、行业分析师和操盘手。这四类人的重要性是从前到后排列的,操盘手的重要性是最低的。也不是说操盘手没有作用,相反,他们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拥有最大的出场机会。因为只有依靠这些操盘手的敏锐性,才能在整个大盘的庞大数据量中,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判断出接下自己抛出的空单的是一个个想要一夜暴富的散户,还是真正拥有庞大资金的金融大鳄。

  然而花旗银行也只有它的操盘手团队才值得苏卿信任,因为他们处理的每一单交易,只是整个炒汇进程中的最末一端,就算是其中有花旗的眼线,也很难把控到苏卿的整个炒汇计划。所以苏卿对艾伦加西亚的帮助也是为了在97年初的时候雇佣一支属于加西亚家族的操盘手团队。

  至于刘丹萍,从后世她的发展来看,刘丹萍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宏观经济分析师。而宏观分析师的作用是什么?每一次针对某一个国家的汇率炒作,宏观经济分析师是第一个接到任务的。他们会针对目标国的经济状况展开全面而具体地宏观分析,从而在这个国家一片利好的经济形势中找出一个最薄弱的环节,继而判断此次狙击的可行性。如果他们认为类似的狙击不可行,整个目标国的经济链条上不存在任何的薄弱环节,那么就不会加入到这场博弈之中。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果宏观看对了,我们就会取得战略性的胜利,而一旦宏观看错,所有人都会跟着错,我们从入场那一刻起,就很不幸的锁定了败局。”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像是巴菲特、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宏观经济分析师,而那些在股市上一夜暴富的投机者,最好的不过是一个勉强称得上是优秀的操盘手。

  但是对于苏卿而言,最少是这次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宏观经济分析师的需求不大。因为这一次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而且各种各样的细节苏卿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这次的汇率炒作并不是苏卿牵头的,是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冲锋陷阵,也就是说,只要跟紧了索罗斯的步伐,再加上足够的谨慎,就足以获利了。不过若想在这次的饕餮盛宴里获得最大的利益,策略分析员和行业分析师是少不了的。

  如果是按正常的流程来讲的话,宏观分析师的分析结果出来之后,第一个会交给策略分析员。这些策略分析员在国际上没有任何的等级评估,因为对于经济建设而言,这群人就是邪恶的破坏者。破坏容易建设难,对于每一个国家,这些人都是令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他们会按照宏观分析师提供的目标国的经济漏洞,想尽一切办法,从各个不同的经济门类着手,策划将漏洞撕扯开的策略,也就是说,操盘手所执行的每一个操作,都是出自于这些策略分析员的手中。

  而排在策略分析员之后的,便是行业分析师了。行业分析师被誉为“行业指南针”。这些人大多都是精通各个行业的行业精英,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顾问的形式受出资方的雇佣。他们的作用一方面是为策略分析师提供行业咨询,另一方面就是根据行业的分类,为操盘手提供最佳的出手时机和方式。

  也就是说,苏卿要在97年之前就要完成这个大团队的构建任务。其实行业分析师还好说,可以通过猎头公司找到各个行业的精英,聘请他们加入苏卿的团队。这些人在加入团队之前都会签署严苛的保密协议,保密性肯定是有所保障的,当然,苏卿所要支付的酬劳也不会低。不过比起十几倍的利润来说,这些钱也不算什么,苏卿舍得。

  但是策略分析员却不是那么好找的,每一个优秀的策略分析员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都价值数亿美金,别说挖墙脚,就算是接触也很难。

  苏卿只是依稀记得一个人,就是那个后来被称作全球十大策略分析师的戴若顾比。1990年入行的戴若顾比,现在还名声不显,只是在澳大利亚股市拿着几万美金和庄家博弈。

  如果戴若顾比的名声不是虚名的话,有他一个人就足以撑起一个团队的主干了,再通过红杉资本或是猎头公司找几个助手,那么亚洲金融风暴就不用发愁了。

  苏卿也不是没有想过在国内寻觅人才,但是华夏的金融市场还是太小,太简陋,暂时还孕育不出优秀的策略分析师。

  不再考虑这些令人头疼的事情,苏卿惬意地点上宋悠悠递过来的古巴纯手工雪茄,虽然苏卿对于卷烟的钟爱远胜于对雪茄的感觉,但是偶尔抽一抽这些价值数百美金一根的雪茄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来自古巴的百得佳士系列2号烟管,其油滑的外卷烟叶,完美地燃烧成白色的整齐的灰,雪茄一边燃烧一边摊开。口味浓重的香料被混杂着肉桂和黑巧克力的温和的甘甜口感所取代。窄小的盖子将烟重点放在味觉的前边以增加香气的强度。

  配上一杯卡尔里拉蒸馏酒,雪茄配烈酒,将卡尔里拉酒中的橘子皮和微妙的香味添加进了口感刚烈的古巴百得佳士雪茄中,泥炭和海洋空气混杂的浓厚香味仿佛将你带到了苏格兰的悬崖峭壁。

  不得不说,宋悠悠对雪茄的了解程度还是很深的,轻易地便让苏卿沉醉了下去。偷得浮生半日闲,苏卿也就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惬意地过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