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之风起青萍末 第十五回 识时务者
作者:依吉斯鲁鲁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话说董卓的这一招,的确是有够损的。

  这董卓借天子之名给袁绍封官,一方面是对袁绍的一种“以德报怨”,可以向天下展现出自己的宽宏大量;另一方面也是让袁绍被迫接受自己的“招安”,使其此前做出的“仗义离京”之举完全失去了煽动效果。

  此外,这渤海郡乃是冀州辖内的一个弹丸之地,周围军阀林立,完全是被四面包夹之势。董卓把袁绍放到渤海,同时还密令冀州牧韩馥对其实施严密监视,这分明就是不让袁绍有好日子过嘛。

  ……

  洛阳城,司空府。

  “哇哇!今儿个是怎么啦?门口都被车马堵满了呢!”一位取水小僮拎着两只木桶从府邸正门口经过,无意间往外瞥了一眼,随即便不由自主地大声嚷嚷起来。

  “哎呀,你瞎吵吵什么!”一位同伴从前庭回廊内迎了过来,“还不是因为……太傅大人来了么……”

  “啊!太傅大人……”小僮下意识地捂住了嘴,“他怎么……怎么会屈尊……来我们府上?”

  “哈哈,你不懂了吧?”同伴洋洋得意地说,“太傅他啊,这是有求于我们主子呢——算不得屈尊。如今我们主子可是这洛阳城内第一大红人,我看呐,非得是天子御驾光临,才能称得上‘屈尊’哩。”

  “好呀好呀!”小僮听完,竟兴奋地跳了起来,“哪天若是天子来了,我一定求他……指个漂亮的宫女姐姐给我!”

  “呸,净没个正经……”同伴一撇嘴巴,“赶紧干活儿去吧!”

  ……

  司空府,议事堂。

  董卓与袁隗之间的谈话也渐渐接近了尾声。

  “呵呵呵……说起来,不知本初贤侄最近在渤海可好?老夫倒是一直惦记着他呢。”董卓这一句寒暄看似问候,实则话中有话。

  “哦哦……劣侄昔日多有冒犯,司空大人不但不予追究,反而加之为郡守……如此恩德,袁某在此,代劣侄谢过了。”袁隗力保袁绍,实际也就是在力保袁氏集团的未来。

  “哎~~太傅大人言重了,”董卓笑道,“本初贤侄年轻有为,血气方刚,老夫甚为欣赏,又怎会因一时误会而耿耿于怀呢?”

  “啊,有司空大人这句话,袁某便放心了……司空大人睿智过人、虚怀若谷,今后我们袁家也要靠大人多多关照才是。”袁隗这次算是彻底放下了身段。

  “哈哈!岂敢岂敢……“董卓满脸得意地摆了摆手,很快却又将表情收住,”倒是老夫……需要太傅大人鼎力相助呢!”

  “唔……司空大人若是指那件事的话……”袁隗主动交出了自己的筹码,“袁某绝无异议。”

  “哈哈哈哈,极好极好!”董卓开怀大笑,“太傅大人果然是通情达理、睿智过人,老夫佩服佩服!”

  “呃,司空大人见笑了……“袁隗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只是不想再做片刻逗留,”如此,袁某便先行告退了。”

  “好!来人,恭送太傅大人回府!”

  ……

  就这样,在董卓的软硬兼施之下,太傅袁隗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不得不在废黜少帝的问题上作出了巨大让步。

  司空大人的功力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太傅袁隗的默许,使得朝中所有反对废帝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照理说,此时董卓应当尽快把少帝撵下龙椅,以防夜长梦多。可是他并没有着急,而是不紧不慢地做了一件令人叫绝的事情。

  ……

  洛阳北皇城,长乐宫。

  一个细目厚唇的文官突然提着宝剑闯入宫内。

  “大胆李儒!”何太后远远望见来人,心中惊恐万分,却只能故作镇定地呵斥道,“你是何等身份,竟敢擅闯哀家禁闱,该当何罪!”

  “太后,”李儒似笑非笑地答道,“微臣特来请安。”

  “哼!董卓逆贼,欺君罔上,你这走狗,为虎作伥……你们,日后必遭天谴!”何太后手指李儒,厉声骂道。

  “哈哈哈哈!”李儒放声大笑,“太后,说到天谴……您难道忘了董后之事么?”

  “你……”何太后表情突然间凝固了起来。

  “昔日你们何家为了争权夺利,鸩杀董后,早已种下孽缘……”李儒冷冷地说道,“司空大人身为董后族人,如今替她报仇雪恨,实乃天经地义之举!”

  “你们……你们究竟想要怎样?”何太后彻底失了气势。

  “太后英明!”李儒拱手道,“司空大人宅心仁厚,他特地托微臣前来传话说,倘若太后您愿意亲自下诏废黜当今圣上,他便放您母子二人一条生路……”

  什,什么?!

  原来……是董卓他怕直接动手会遭人非议,所以便让哀家出面来主持废立之事,以堵悠悠众口么……

  “那……哀家若是不答应呢?”何太后显然不甘心受此大辱。

  “哼哼,太后若是不允,“李儒一甩胳膊,将手中的长剑掷于何太后脚下,”便请您笑纳此物!”

  “混……混账!“何太后突然瞪大了双眼,抓狂一般地挥舞着双袖,将案几上的一樽琉璃盏打落地面,击得粉碎,”你们……你们一定会有报应的!”

  ……

  昭宁元年(公元189年)九月,在瑟瑟的秋风所带来的一片萧条气氛中,汉少帝刘辩被自己的亲生母亲何太后下诏废黜,在位仅不到半年时间。何太后和废帝母子俩随后被董卓软禁于永安宫,而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

  与此同时,陈留王刘协继任大统,改年号为“永汉”(次年又改为“初平”),史称汉献帝。

  董卓是此次政权更迭的始作俑者,自然也就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他先是自封为太尉,理顺了自身官职与实权之间的关系,紧接着他又恢复了被弃置已久的相国一职,并自任之。如此这般,董卓名义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则是惟我独尊——至于汉献帝嘛,他不过是一个九岁的小孩子,大人的事情,不许插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