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潘安 第41章 惊险
作者:爱吃狗的兔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潘安跟着县令一路走进了他的书房,果然发现这里堆满了厚厚的黄麻纸。

  拿起一叠随便看了几眼,潘安立马被震惊得走不动路了,原来那上面的内容,竟然看着十分眼熟。

  只见那上面有几段内容: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

  肃将入合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肃趋进曰:“未也。”

  众人闻之,无不愕然。

  就坐,徐举鞭言曰:“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

  权抚掌欢笑。

  这特么写的不就是三国?

  潘安忍不住问道:“大人,不知你要写的是什么,文章为何名字?”

  那县令笑着回答:“其实书的名字我早就已经想好了,就叫三国志。”

  三国志!

  潘安终于确定眼前此人的名字了,他便是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但是他曾经担任过洛阳令这一职位,潘安确实不知道。

  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万万没想到,眼前之人竟然这么牛,他的名字比起贾谧、石崇、左思这些人来说都响亮得多。

  只是在这个时代,他郁郁不得志罢了,是典型的死后才出名。

  不过他的大才,潘安也用不上,毕竟人家就是专门写东西的,治理地方能力普通。

  潘安郑重地对其一拜,道:“大人必定会凭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是不幸,要谨慎从事,不可妄自菲薄。”

  陈寿本来就是郁郁不得志,一心想完成自己的作品,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但今天潘安这么一说,他想起了过往种种境遇,又觉得合情合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自己不就是处于这种状态吗?

  “多谢大人赠言!”陈寿也回了一礼。

  两人又小叙片刻,潘安留下承诺,让陈寿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来找自己。

  潘安可不想这么一个大能泯灭在历史的浪潮中,怎么也得让他完成自己的毕生梦想,为后人留下那宝贵的财富。

  回到府中,陆家兄弟正焦急不已地等候,他们见到有了出城手令,大松了一口气,但却又说出了另外一件事。

  原来,他们把货物拉回来之后,也派人出去打听了情况。

  现在洛阳四门都已经布置好了重兵,即使有手令恐怕也难以出城。

  “到底出了什么事?”潘安愁眉问道。

  本来还以为这件事是不是自己不小心走漏了风声,但现在看来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据说是那司马亮回朝觐见司马炎,两人估计在商量对我吴国的军事行动吧?”陆景作出了一个猜测。

  司马亮是何许人,他便是司马懿的第四子,算得上是当今皇帝司马炎的叔父。

  此人不仅是一个老不死的狐狸,更加身兼要职极其得宠,在历史上,司马炎死后更是想直接传位于他。

  后面的八王之乱,他就是其中一人。

  所以潘安认为司马亮这次来洛阳,绝对不是商量什么对孙吴的兵事,而是另外有别的动作,至于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潘安连忙宽慰陆景:“无妨,明日你们俩兄弟先行出城,随后我亲自带着车队出去,想必那些人不会为难于我。”

  “如此甚好。”

  翌日。

  陆家兄弟带着自家仆从,就像过往路人一样轻松地出了城,而潘安却带着货车跟在后面。

  这么多货物果然引起了守城军官的注意,他执意要揽下货车检查,虽然他也认识眼前人便是名震洛阳的美男潘安。

  潘安拿出贾谧和陈寿的手令:“尚书贾大人、洛阳令陈大人的手令皆在此,你若再要强行阻拦,恐怕会耽误了大事,到时你悔之晚矣!”

  “大人,小的不敢做主,这就禀报上官!”守城军官却完全不吃这一套,匆忙叫人去通知上级。

  立在城门口,潘安心急如焚,没想到这两道手令都不好使,这守城军官也够尽责的了。

  幸亏远远走来一个身影,细看之下却是杨肇。

  “干什么呢,都堵在城门口!”杨肇是军职将领,说起话来可没有那么文绉绉。

  守城军官看到杨肇,连忙行礼,回答说:“这潘大人要运送如此多货物出城,小的不敢做主,已经叫人……”

  “叫叫叫,叫什么人?他是我女婿,是河阳县令,这批货物是运过去救济难民的,你做不了主,我做主!放行!”杨肇不爽地大喝道。

  其实杨肇并不知道潘安运送的是什么东西,而且他也根本不知道潘安是何时来的洛阳,这一趟还真算是赶巧。

  杨肇因为司马亮入京,负责洛阳防卫,所以才正好遇见,当下也是觉得意外。

  有了他发话,守城军官才不敢再拦,命人放行。

  出了洛阳城,潘安才松了口气,这可真是惊险无比。

  “岳父,小婿有礼了。”潘安连忙道谢。

  杨肇摆摆手,说:“你怎么来了洛阳也不和我说一声?还被拦在城门口了,我看看你运的是什么货物?”

  说完,杨肇也没等潘安同意,便自顾自地去查看马车上的东西。

  这一看之下,杨肇倒吸一口凉气,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竟然促成了这么件足以诛九族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