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潘安 第42章 争地(一)
作者:爱吃狗的兔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贤婿,这种买卖还是少做微妙。”杨肇不愧是朝中老人,一下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岳父大人放心,我会谨慎的。”潘安难免有些尴尬,要不是他及时出现,自己可能就要遭殃了。

  杨肇没有多说什么,又叮嘱几句便返回城中办事了,潘安领着货物去会合陆家兄弟。

  陆家兄弟自然是感激不尽,并保证过几天就将银钱送上。

  潘安倒是不在意这些,现在他开始觉得接下这个活是大麻烦了,要每次都这么惊险,迟早有被抓住的一天。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以后自己不用亲自出面,和洛阳令陈寿打个招呼就成。

  这趟洛阳之行办成了两件事,一是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二是得到了赵羽这个名将后代,算是不虚此行。

  回到河阳后,潘安便直接让赵羽担任了副县尉,名义上比侯飞是低了一级,但军权几乎都交到了他手里,侯飞只负责治安和募兵。

  听说这年轻人竟然是赵云的孙子,侯飞当然没有半句怨言,可见赵云的影响力有多厉害。

  有了兵就有底气,所以潘安现在不怕吴路闹事,就怕他选择隐忍。

  一个懂得隐忍的人是非常可怕的,比如司马懿,比如更远一点的勾践,这种人都深深地明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唯有找准了机会全力一击,才有可能打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

  但吴路显然不是这么想的,或者说,他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因为现在有件关系到他身家利益的事就摆在面前。

  之前潘安命令主簿罗康重新分地一事,就是等于拿走吴路的命根子,而且是奉旨办事。

  本来潘安以为吴路在这件事上没有办法做文章,谁知还是被他找到了漏洞。

  每位成年男子可以从官府接受到一定数量的可耕地以便工作,这份配额在受惠者年老或死亡时要归还给官府。

  除此之外,他能拥有一小块土地作为私产,每位妇女接受的配额约为男子的一半。

  这本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潘安作为一县县令,在政令下来之后,就可以按照司马炎的意思行事。

  但无论任何政令,都肯定有其考虑不周的地方,或者说是皇帝故意留下的漏洞。

  表面上看起来,司马炎施行的土地制度,可以让所有百姓得到一块很宽的土地,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并没有削减士族大户的土地,因为这些豪门里大多养了不少家丁仆从,他们难道就不是人,难道就不应该拥有土地吗?

  在这一点上,司马炎并没有对此多加说明和限制,所以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只要一户人家有足够的人口,分到的土地也就越多。

  当然,司马炎也不是故意这么做的,毕竟老百姓需要照顾,豪门也应该是平等的。

  而且连年战乱下来,全国的土地足够分配,完全不用担心谁多占了谁的地这种问题,甚至由于人口太少,还会空出大片土地。

  这里面,只存在一个好地和坏地的区别。

  众所周知,有些土地是不适合耕种的,有些则被称之为良田,太远的也不行,不方便去种。

  在古代,要了太远或者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其实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并不存在房地产这个行业。

  所以在城郭附近的良田,就是最合适的土地,是人人争抢的地盘。

  作为一县之霸,不用说,吴路原本就占有着这些土地,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原来就在种着这些地,现在怎么能分给别人?

  对于这点,潘安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反驳。

  这事换做是自己,也觉得不公平啊,本来种得好好的地,现在要让给其他人,岂不是等于半路被摘了桃?

  至于吴路原来的土地是强占了谁的,根本也无从追究了,时间比较久远。

  “县令大人,请务必为草民做主啊!”吴路得意地站在堂下,哪有一点像是受了冤屈的样子。

  反倒是主簿罗康,被气得浑身颤抖。

  “吴老板,因何状告主簿罗康,细细说来。”潘安没想到吴路胆子这么大,竟然要告罗康强占土地。

  当然,这只是一个噱头,其实吴路想要的,只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大地主身份。

  “回大人,草民本在城南、城北、城西共有五百亩田地,都由家中佃户耕种,现在罗康却要收走这些田地,这不是让草民全家饿死吗?”吴路也装模作样地流下了几滴眼泪。

  五百多亩地?!

  这要是放在前世那种科技技术,都很难种完,你一个古代的财主,就要占这么多地,还不是富得流油?

  潘安心中厌恶,问道:“你可知皇帝陛下最近颁布的政令?家中有多少人口,就只能分到多少田地,本官知道你家中人口才十余人,为何要占这么多田地?这让其他的百姓如何生活。”

  “县令大人有所不知,其实那些佃户名义上是佃户,但其实已经都改成吴姓,可以算作是我吴家的人,既然都是吴家的人,为何不能分到这些田地?况且这些田地,一直以来都是我吴家在耕种的,没有道理分给其他人吧?”

  这吴路想必是早有准备,竟然玩了这么一手,将佃户都改成了吴姓?可真是懂得随机应变,而且也合情合理了。

  潘安眉头一皱,呵斥道:“朝廷命官岂是你想告就能告的,吴家土地一事我会重新考虑,主簿罗康可能也是一时不察,所以无罪,暂且退下吧!”

  “大人英明!”

  吴路得意洋洋地走了,主簿罗康则苦着个脸,不知怎么办才好。

  本来潘安派给他的这个差事,他也觉得万无一失很容易做好,现在却被恶人倒打一耙,他觉得自己非常没面子,在县令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罗大人无需介怀,此事不过是吴路从中作梗而已。”潘安不得不安慰下罗康。

  罗康拱手道:“虽是如此,但那些佃户都改成吴姓,我们也没有可能拿到这些田地了,只可惜了那些百姓,无田可种,难道要一直靠种树过日子么?”

  潘安想了想,觉得这件事倒也不是没有突破口,只不过做起来复杂得很,必须要找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才可以解决。

  似乎赵羽就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