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漫全才 第一百一十七章 漫画行业扒皮 六
作者:敛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看着自己徒弟那一副大失所望的模样,常志昊强忍着没有去提醒她,其实按每页一百五十元算的话,每月24页3600人民币的收入在2001年已经很不少了。

  常志昊现在的正常工资也就一千元左右好不好?

  小莫之所以不小心犯下这个“何不食肉糜”的错误,纯粹是因为漫漫来和阳明公司的数据实在太过耀眼夺目了而已。

  可话又说回来了,刚才常志昊所列举的计算,各方面其实也都是用的极限估值,实际上2001年以《漫漫来》这边的渠道实力,能不能销售出十万单行本其实明显也是存疑的。

  而如果假设把漫画发行交给那些老牌正规出版社的话,作者能不能拿到八块八中的一块也同样不好说。

  他自己魔法篮球使劲借哈利波特大的东风,现在的成绩也就是个“不过如此”。那么在渠道欠发展十几年的现在,那些常志昊记忆里印象深刻的销量超高国产漫画,即使提前做出来了,没准也是在十万册左右徘徊的命。

  所以有的事情是没法跟小莫他们说出口,但常志昊却总是会惦记的——

  假设他不是重生在眼下这个相对比较尴尬的年代,甚至像某些小说里那样运气很好地直接跑到和国而且很快就被和国当作自己人一样接受了的话,他又怎么会像现在这样拼命白手起家夯实基础呢?

  和国从黄金时代往后很多数据是逐年下降的,如果有重生者随便搞点抄袭出来,只要不超过黄金时代顶峰那个转折点,铁定是重生得越早赚的越多。

  像华夏这种十几年都在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是在名副其实逐渐提高的,想要多赚靠的可是国家层面上每年多少万亿砸下去的真金白银才成。

  当然其实到了实际操作上,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比如在和国的华夏人真的能靠做动画,画漫画和写轻小说发大财么?

  不是完全不可能,假如这个华夏人家大业大,在和国都能随便结识甚至驱策些顶级政治家的话,他做动画漫画肯定是能赚钱的。

  不过听起来好像有点本末倒置对吧?

  真有那人脉了,干什么不能赚钱啊?做什么不比做动漫游戏小说赚的多啊?

  有这些前面扒皮诉苦了无数次的行业里的拼死拼活,换成开挖掘机搞房地产早富可敌国了行么?

  所以肯定有人会说,你把一挺简单的事情说的那么玄乎干啥?

  就一普通人,凭什么不能靠和国未来那些铁定会大火的作品“复制一下历史”呢?

  这个问题想回答不要太简单,常志昊就像对付小莫一样,放一个词就能终结讨论。

  什么词呢?

  柏青哥。

  著名声优,野泽雅子奶奶曾经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回答过这么一个问题——

  “声优们在给什么作品配音时收入最高呢?”

  答,由上到下依次是游戏,柏青哥,动画,电影吹替(译制配音)。

  说到这里的话,那个关键词是什么就不用重复了吧?

  柏青哥,小弹珠,或者直接点称呼为赌博机。

  这种东西在动漫作品里涉及的其实挺多,几乎每个废柴大叔的形象都跟它息息相关,比如银魂里再潦倒也经常跑去混的司令或者阿银他们……

  然而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想到这种赌博机背后跟黑道有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

  假如有谁对这方面稍微有点兴趣的话,不妨再去查查和国那边有多少动画制作公司直接就是被柏青哥游戏公司所收购,甚至是间接挂靠的。

  常志昊手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例子,著名的新世纪骗钱计划,到2006年的官网统计中,eva主题柏青哥游戏框架销售额是350亿和元。

  你要知道,eva新剧场版到常志昊重生之前出的三部,票房无非也分别才是20亿,40亿,52亿而已,加起来居然还不到柏青哥这边的三分之一。

  那么换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或许你一个华夏人,在和国可以找个黑道威胁不到的大公司画漫画,写小说,出动画——事实上有没有这种公司真心存疑,倒也未见得完全没有,但那些大公司本身恐怕就是呵呵呵了——可你一旦“功成名就”,或者哪怕有点最基本的知名度之后,你猜黑道会不会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呢?

  在常志昊重生前读过的所有类似题材作品里,可能只有一个提到了黑道方面的问题,但那个作品是主人公牛到能够自己直接跑去找黑道麻烦的,于是这等于又回到了最初那个问题,有这本事还做什么动漫啊,直接去称霸天下不好么?

  和国那边的职场政治和内斗成性可是有名的,经常是一家人都要斗个死去活来。

  著名的角川书店,过几年宣布进入华夏大陆办本地公司,听起来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好事啊。当时曾经有不少轻小说爱好者甚至以为从那时起即将迎来国产轻小说的春天嘞。

  可结果呢?

  据常志昊在业内的某个老朋友说,暂且不谈引进作品的选材和版权问题,单是公司每次的高层例会上,和国总公司,湾湾分公司和国内天角的领导们必定次次吵成一片。大部分时间全部浪费在相互攻击上,有实际意义的讨论结果半点都没有。

  那么,你指望一个连和国国际都没有的外国人,跑到和国写书,立马大卖然后被大公司跪舔这种事情,能有多少在现实里发生的几率呢?

  “将来”随便百度一下就会得到这么一个数字,2004年和国轻小说整体销量或者市值不过才440亿日元。

  就算这些钱全是来自一个华夏的重生者轻小说作品,他实际能拿到的“睡前”不过44亿,不够宫崎骏做一部辉夜姬。

  而东映公司每年光假面骑士系列,超级战队系列,光之美少女系列这三部的营收加起来,就差不多能跟轻小说市值持平了。

  那么请问除了那些面子话之外,真正会把所谓“轻小说名家”放在眼里的会是什么程度的公司,能够提供怎样水准的合作,是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呢?

  或者把之前的例子们拿来关公战秦琼一下,你觉得手握一部作品就能赚到百亿千亿的庵野痞子k社,会搭理某个坐井观天家伙的几率又是多少?

  在常志昊眼里,很多他看过的某些题材小说根本就是笑话,为什么?

  一不提宫崎骏,二不提东映,三看不起子供向,整天捯饬点深夜档小众玩意儿,搞出个拼死才破百亿和元的强国源泉就高呼不可战胜……

  你们写的其实不是重生做动漫题材,而是搞笑文吧?

  ……

  “喂,师傅,师傅,醒醒!”

  “……”

  “说一大堆话结果自己先走神了是什么意思啊?”

  “……”

  “钱掉了!”

  “掉哪儿了?!”

  “就这问题回答的快,你是故意耍我的吧?”

  “不不不,确实是我自己真的走神了……”

  小莫嘴上虽然不饶人,但实际上她倒是挺能理解常志昊时常冒出来的这种心不在焉的。

  没办法,这个家伙越拷打招供出来的东西越多,小莫自己跟不上了重新分析整理的时候,常志昊那边惯性出于“他还想招”状态时,当然就只能陷入自我推演循环之中了。

  不过这个没啥用的师傅本人精神状态先放在一边,他提出的很多问题小莫不得不承认其正确性。

  一个漫画家搭配三个助手的和国制度未见得可靠,每月调查表排名的编辑部制度未见得可靠,杂志本身赔本运营指望单行本销售回本的商业模式依旧未见得可靠。

  那么在这种各项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也的确不能轻易尝试着开始做原创漫画杂志。

  杂志本身赔本的确赔得起,但如果不能给国内原创漫画事业,给那些原本挣扎在困境中的国产漫画家们提供实质上的帮助,反而间接令他们陷入更大困境的话,这种毁行当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了。

  小莫可能需要很多东西,但唯独不需要的就是“虚荣”这一项。

  所谓国产动漫行业的救世主,坚韧不屈的国产动漫殉道者之类名头,谁爱拿谁拿去,好心办坏事造成的结果比一般坏事要坏多了,不反复权衡一下怎么行?

  ……

  只不过,终归还是有些不甘心吧。

  毕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小莫觉得自己已经在师傅的指导下,办成了之前二十年左右想都不敢想的很多事情,常志昊这个家伙,在她的心目中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屡创奇迹的神奇存在。

  那么,为什么师傅就不能让更多的奇迹继续涌现出来,并且更加繁盛地发展下去呢?

  明明眼看着就要做出一个百万级止不住,起码千万级以上的网络游戏了,这种情况下居然先后被否决掉了原创动画和漫画创业的可行性,这种反差真的很让人受不了哎。

  “小莫,哦不小鲁,我知道你在这件事上很不甘心,但我还是要纠正你两点。”

  “什么?”

  “第一,龙族网游如果运营的好,八位数是打不住的,破亿没准都有可能。第二,不做漫画原创杂志,不等不不搞原创漫画。”

  “咦?第一个问题也就算了,第二个……”

  “你如果真想做原创漫画的话,直接在漫漫来开个试水新栏目不就好了?!”

  “呃……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