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第十四章 鹿门诗社
作者:三十六把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哈哈哈,你们在这做得好大事!”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继而众人便看到一张丑得很有风格脸,原来竟是去往舅家游学闭关的庞统回来了。

  黄靖惊喜地迎上去道:“庞兄,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们了?”庞德公对自己的这个侄儿的行事也颇为无奈,只得宣布下课,然后和其他学子一样围了上来,看看他最近一段时间究竟又学了些什么新东西回来。

  庞统微笑回答道:“黄老弟,若是我不回来,只怕便看不到这么精彩的一幕了。竟然连一个小小的诗歌也能被你说出这么多妙处来,还信手拈来两首绝妙好诗,为兄自愧不如啊。本来以为,经过这段时间的追赶,我与你的差距已经缩小了,却不料你小子竟然还有这么多秘密藏着掖着,还是被你给打败了。”

  黄靖也笑道:“哪里哪里,庞兄若是好奇,小弟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庞兄此番游历应当是大长见识了,小弟我在鹿门山闭门造车,怕是难以企及。”

  这时,诸葛亮的眼中放出异彩道:“来者可是庞统庞士元?”

  庞统微微皱了皱眉道:“正是在下,这位师弟有些面生,莫不是新来的?”他心里微微有些不喜,其实,他对于一切长得好看的小孩子都很是不喜,包括当初的黄靖,估计是出于嫉妒的心理。当然,如果对方是个大才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他之所以不喜欢好看的小孩子的原因就是,他觉得那些都是徒有其表的人。

  黄靖察觉了庞统的不快,连忙出来圆场道:“兄长还不知,这位是今天刚来的小师弟,诸葛亮字孔明,可是比你我还要天才的人物呢。”说罢附耳轻声道:“庞夫子与司马先生都极看好他呢。”这便是暗示了,因为庞统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叔叔还有忘年交司马徽想要寻一个盖世无双的接班人的目的,所以他一听便明白了眼前这个小正太是个什么样的人。

  “原来是孔明贤弟啊。”庞统立刻换了一种语气,“莫非贤弟曾经听过我的名字?”这样赤裸裸的示好与改变,让不明就里的诸葛亮觉得莫名其妙,暗暗猜测可能是黄靖对他说了些什么。

  “庞兄年少而有大才,襄阳之地人尽皆知,还有坊间传闻兄长之号乃是“凤雏”,亮亦是久仰大名。”既然人家主动表示友好了,那便没有推辞的道理,诸葛亮也很上道地顺水推舟称呼庞统为兄长。

  “哈哈哈,孔明过誉了,若我是‘凤雏’,那照我这小兄弟所说,你应当是‘卧龙’了。”庞统听了这句马屁也很受用,当然也就免费回赠了一个,倒是一边的黄靖听得冒汗不已:敢情这俩封号不是司马徽原创的,是哥俩好互相吹捧产生的?

  庞德公见状插话道:“士元,你这次归来可有什么事否?”他对于自己的这个侄儿还是比较了解的,既然说了去舅家游学闭关,那就不会无缘无故跑回家来,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不过,庞统却是笑呵呵道:“我先前想到了一个新的玩意儿,一时兴奋想要与黄兄弟分享,所以就急匆匆赶了回来,结果就见到了黄兄弟的天纵之才,一时倒是有些惭愧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兄长何必如此谦虚,‘凤雏’岂能居人后?”黄靖赶紧道,笑话,这可是鼎鼎大名的凤雏啊,有什么好想法肯定不俗,怎么能够错过呢?

  不料庞统随意地一挥手道:“区区小道,不足挂齿,倒是现在,为兄有个新的想法。”

  黄靖不解道:“兄长奇思妙想还真是层出不穷啊,这么快又有新主意了。”

  “哈哈哈,这倒是受益于你。想法很简单,刚才听得黄兄弟你介绍诗道,为兄不禁也是有点心痒。所以为兄想,要是组织一个诗社,大家赛着作诗,抒发各自的志向情怀如何?”

  黄月英跳着脚拍手道:“好呀好呀,我最喜欢比赛了,有没有奖品拿的?”小姑娘饱受黄靖的熏陶,知晓各种比赛都会有很多奖品,所以她完全没有弄明白庞统要干什么,只听到了“赛着作诗”,以为也是那种有奖竞赛,立刻踊跃起来。

  黄靖等人自然不知道小丫头真实的想法,以为她只是小孩子心性,有好玩的才那么积极,纷纷都表示了赞同。黄靖倒是突然想到了红楼梦里的探春召集大家组织海棠诗社的场景,一时福临心智,脱口而出道:“庞兄所说的乃是雅事,既然是雅事,那自然得取些雅致的名字,权当诸位诗人的诗号,日后若是侥幸流传出去,也是一件美事。”

  黄月英拍手道:“太对了,终于可以换个名字啦。嗯,那我就叫‘小东邪’。”此话一出,书院的其他学子不约而同打了个冷战,想到了小丫头之前整张荣时的样子,都不敢反对。

  庞统笑道:“黄小妹倒是当得起这个‘邪’字。黄兄弟,你呢?”

  黄靖也早想好了,不慌不忙道:“小弟我就姑且叫做‘鹿门子’吧。”

  诸葛亮接话道:“黄兄弟未免太过讨巧了,凡我鹿门书院的学子俱可称‘鹿门子’,这样倒是没甚特色了。我曾听说黄兄弟在家时有‘麒麟儿’的称号,不如就叫做‘麒麟子’吧。”

  黄靖想了想答到:“既然是孔明赠予的,那我便却之不恭了。不过,孔明兄的‘卧龙’与庞兄的‘凤雏’也是逃不掉了。”三人相视大笑,忽然就觉得像是认识了许久一般,大概这便是天才们之间的共鸣吧。

  书院中的其他几人有意加入书社的也都给自己起了几个雅号,其中有一个乃是崔州平,黄靖一直觉得此名很是耳熟,此时见到了诸葛亮,才恍然大悟这个长得有些着急的少年就是《隆中对》里那个与徐元直一起被当做诸葛亮朋友的人。

  庞统对黄靖道:“黄兄弟,这诗道既是你提出的,索性你就一并把这诗社的规矩定下了吧。”

  黄靖这时心里转过了许多个念头,最后下定决心道:“当仁不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