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第二章 袁绍攻略(二)
作者:三十六把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袁绍静静看着案头的绢帛,也不搭理刚刚进来的黄靖,而黄靖也瞧瞧打量着这个历史上曾经有望问鼎却最终意外功亏一篑的男人。

  雍容华贵,这是黄靖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相比于曹操而言,袁绍皮肤细腻,脸庞圆润,明显是养尊处优的上位者,但少了一股子的霸气,反而像是斯斯文文的读书人,可跟黄靖相比而言又多了一种圆滑。

  黄靖说不上讨厌,但也不会很喜欢这样的人。

  事实上,袁绍心里是憋着火的。原因很简单,他自认为如今算是大汉朝数一数二的人物了,除了名分上要低皇族一头外,论地盘和实力,绝对是顶尖人物。

  但偏偏这个黄靖给自己泼了一盆冷水,他在绢帛上是这么写的:

  “明公据有冀州,拥兵百万,此诚海内无双也。然予虽不才,亦知明公有三患。

  一者,为一方诸侯而无朝廷明令,‘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若今上一纸调令,迁明公于边塞,将如何自处?

  二者,明公屯兵东北,力拒公孙,资财破费而无所得。假以时日,精锐之师殆尽,钱粮兵马若无,虽郡县小将,亦不能敌也,明公三思。

  三者,明公声动海内,广纳人才,此非人臣之道也。今天下之人犹记昔日讨董大业,然董卓已亡,后来者必调转矛头以责明公也。明公欲为天下之敌,重蹈董贼覆辙乎?

  总此三患,迫在眉睫,不可不察。荆州黄靖拜上。”

  如果黄靖不说,袁绍丝毫不会意识到这些,他手下谋士虽然众多,但各怀鬼胎,甚至就是冲着王图霸业去的,又怎么会把这些事情挂在心上?

  不能说袁绍自己就没有那种小心思,但往日里谋士不说,他以为并无大碍,可现在一个外人都看出来了,难道天下有智之士会少了去吗?基于这种心理,他也想见见这个黄靖,看看他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

  可惜的是,两人一见面,袁绍的心就凉了半截:年轻,实在太年轻了。汉末俊彦不少,也不乏神童,但总归是些文学或者辩术上的人,谈到天下大势,还是见识广博的中老年人靠谱。

  因此,原先满怀期望的袁绍瞬间沉默了,不住地打量着案上的绢帛,期望这个年轻人能够自己识趣点告辞,或者按捺不住焦躁起来,自己好让左右逐他出去。

  偏偏黄靖是个异类,这耐心好得不是一点两点,见袁绍不搭理自己,竟若无其事地欣赏起了府内的各种器具、风景,一边看一边还不住点头,弄得袁绍哭笑不得。

  这么下去当然不是办法,无奈袁绍只好开口道:“你就是写这绢帛的黄靖?”声音柔柔的,很温和,不像曹操那样总透着一股子的自信和霸气。

  “正是小子。”

  “年轻人,天下大事又岂是能够这样等闲视之的?”袁绍不知不觉就用上了教训的口气,平时身边的谋士一个赛一个牛叉,自己可是一直在当小媳妇儿,如今送上门来的出气筒,当然要好好利用:“这三条所言,一个比一个荒谬!”

  不过,具体哪里荒谬,袁绍是不会说的。黄靖一脸愕然,他本来以为袁绍就算不虚心求教那好歹也会跟自己辩论一番,没想到直接就被一棍子打死了。

  他张了张嘴,却终究是没有再说什么,一瞬间,他已经有些明白郭嘉等人为何离去了。一开始大家都是冲着那个声望名气去的,就像后世大学生毕业往往喜欢去大企业一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发现老总并不器重自己这种毛头小子,更信任老兵,那就会慢慢兴起跳槽的念头,觉得在一家规模较小的创业公司当个领头人要好得多。

  “小子受教了。”黄靖低头作了一揖。

  其时,袁绍身边尚有谋士逢纪在,此公前不久成功上演一出反客为主帮助袁绍从韩馥手中夺取了冀州,因此深得器重。

  “吾闻去岁有一个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黄靖,亦是荆州人士,不知小友认识否?”逢纪的脸总是笑眯眯的,令人如沐春风。

  “正是在下,不知先生是?”黄靖有些疑惑地抬头,想不到自己的诗名连袁绍这边都有人听过。

  这回,原本不当一回事的袁绍眼睛亮了,急切问道:“当真?”

  “明公可要试探么?”

  “哈哈哈!”袁绍大笑起来,摸着好看的山羊胡子说道:“是绍孟浪了。早该想到,如此年轻俊彦又是同名,就不可能是其他人。”

  令黄靖没有想到的是,袁绍接着居然还从主位上下来,亲切地拉着黄靖的手(PS,黄同学表示鸡皮疙瘩掉一地)向他介绍道:“此是吾之子房逢纪逢元图是也。”

  两人互相见礼。逢纪笑道:“如今这黄诗风靡天下,在下少不得要多多讨教了。”

  这话听得黄靖一脸瀑布汗:黄诗?你妹啊,老子写的都是正正经经的绝句律诗加诗余啊!还好这个时代没有绿坝,否则这种诗体一定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更让黄靖郁闷的是,自己明明比较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三个袁绍的致命弱点,却被视而不见,反倒是游戏一般鼓捣出来的诗反而被人所称道,他也算再一次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文学的重视。

  “既是贵客,不妨就在我这儿住下吧。”袁绍心情变得很好,这样的文学人才也是很需要的,搞搞文宣工作什么的也是一把好手嘛。

  黄靖正待推辞,一想到如今自己算是在流浪,也就作罢了,趁机先捞点钱财再说。人穷志短啊,之前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可是一点儿都不想再过了。最后当然就是顺便在这儿看看来往的英雄豪杰,多认识几个像典韦这样的保镖。

  黄靖不禁有些惆怅,忽然又想起一事道:“不知可否向明公探听一个消息?”

  “但说无妨?”

  “我听闻兖州被曹孟德接手了,而在下有至交好友正在陈留,不知可有相关消息?”

  袁绍回头问逢纪道:“元图可曾听闻陈留之事?”

  逢纪想了想道:“倒是有人提起过,陈留上月有民兵暴动,已被镇压。据说战力非凡,以一敌十,很是令曹操头痛了一番。不知是否是黄兄弟的好友?”

  这一定就是典韦训练出来的民兵营了,黄靖沉思道:“可曾听过有什么女眷的消息?”

  逢纪一脸古怪道:“黄兄弟,莫非?”

  “不不不,大人勿要多想。”黄靖赶紧撇清:“只是我好友家眷罢了。”心里则是默默对貂蝉说了句对不住。

  “唔,似是有一角色美女被掳走了。”逢纪叹息道:“听闻此女甚是刚烈,好在哪曹阿瞒有些古怪,对此殊无兴趣,只是令好生养着,估计会用来结交豪侠用。”

  黄靖的心一沉:角色美女应该就是貂蝉了。她如果被俘的话,那冯勇估计多半已经遭难,而自己的消息肯定没法传到鹿门了。这可是个**烦,万一师门其他几个妖孽纷纷出世,恐怕天下会被搅得自己难以掌控。

  正沉思间,有将士来报:“报!李傕醉后发怒,杀了蔡邕,长安城已经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