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下震动(一)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江宁城被团匪攻克的消息由城中逃出之人传到江北后,与江宁府一江之隔的扬州府顿时骚动不安起来。扬州知府更是连夜派人北上京师,一路八百里加急跑死了数匹好马。北上山东时又需绕过榆园军团匪占据的地盘,如此又耽搁了一天。所以当扬州知府的奏折到达京师时已经是四天后了。

  这段时间,鞑子的摄政王多尔衮身体不适,心情又十分烦躁。如今朝廷虽然占据了天下过半的土地,只是各处动荡不安反旗不断。尤其是那个团匪,更是将国朝疆域分割的支零破碎,山东、山西、陕西、江南、四川、湖北皆有团匪活动。上月末团匪竟然攻下了江南省的六安州和庐州府,这让多尔衮揪心不已。虽然他也担心团匪会乘势东进江宁,可是朝廷实在拿不出援兵了。年年征战本族部众伤亡惨重,若是再这么打下去恐怕本族子民都要伤亡殆尽了。纵然最后江山还在手中,可是族人皆亡,那这江山到底还算是谁的?

  因为朝廷的中原攻略所以屡屡从龙兴之地抽调部众入关,结果让那里渐渐空虚起来,导致数千里的土地上人口稀少兵员不足。近来黑龙江流域屡屡遭受罗刹人侵袭,他们向各部落摊派赋税、宣示占领。罗刹人残暴野蛮动辄杀人,引起了周边许多部落的不安,各部落首领纷纷向朝廷请求援兵,只是朝廷大军在中原泥足深陷,实在顾及不上他们。

  北疆不稳,南疆更是战乱纷纷。浙江舟山的张名振张煌言、福建的朱成功、广西的永历、云南贵州的孙可望李定国,他们屡屡兴兵叩城劫掠,这都让多尔衮头疼不已。不过这些人都被朝廷赶到了边疆之地,折腾不起多大的浪花来。可是那团匪却深处中原腹心之地,且四处流窜剿之不尽,如今更有扎根诸省之势,着实让人揪心不已。

  除了外患,对内也是矛盾渐多。眼看着小皇帝一天天的长大了,即将就要大婚了。小皇帝一旦大婚后就要开始亲政,这权利的过渡可是一件丝毫不能马虎的事情。虽然多尔衮当了摄政王其实他却没有篡位的心意,只是他想放权可手下们却不一定这样想了。部下们跟着他是想谋取荣华富贵的,若权利都归了小皇帝的党羽们,那他们还有什么地位也言?所以,他的这些部下们也得好好安抚才行,这也是一桩烦心事。这天下依然动荡不安,朝廷势力虽大可本族人口稀少,族人之间可千万不能互相攻杀,不然就得重蹈蒙元之覆辙了。

  内忧外患让多尔衮头痛不已。其实多尔衮一直身体不好,自二十岁后总是生病,尤其是这几日更是感觉胸闷气短,有时还会感觉到一阵阵的眩晕,他感觉在城中待得烦闷不已。于是,多尔衮决定出城去散散心,顺便去解决一下小皇帝的婚事。于是在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准备出游行猎,他召集各部落的王公贝勒携女前来,好给小皇帝挑选一个皇后。

  如今因为团匪肆虐,山西陕西山东几地战局紧张。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和硕豫亲王多尼三人皆在外作战。于是多尔衮便带着在京的巽亲王满达海、多罗承泽郡王硕塞、多罗端重郡王博洛、多罗谦郡王瓦克达,以及诸贝勒、贝子、公、固山额真等人一同出城狩猎。

  当十一月十七日团匪攻克江宁时,多尔衮已经在遵化州境内了。而扬州知府派人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到京师时,多尔衮已经到了永平府迁西县的三屯营了。于是,京师留守官员派出快马将扬州知府的奏折紧急送往多尔衮处。

  当奏折即将送到多尔衮面前的时候,他的心情正好。就在今天下午的宴会上,多尔衮看了多名王公贝勒之女后,心里有了人选。他比较属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多尔衮觉得此女美丽贤惠,是太后侄女,和小皇帝又是表兄妹,身份背景都很合适。终于挑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多尔衮烦闷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可就在他准备梳洗一番去睡时,门外的戈什哈帐外禀报说京师连夜送来了扬州知府的奏折。

  听到戈什哈的话,多尔衮心里猛然一惊,一个小小的知府的折子都要连夜送来可见奏折里的事情绝对是大事。

  “难道是江宁?”多尔衮心中划过这个念头。他赶忙让人呈上了奏折。

  可是当多尔衮打开奏折看见团匪已经攻克了江宁城时,他只觉得脑子一下子懵了。然后身体不受控制的想要从椅子上站起来,只是刚刚站了起来,多尔衮就感觉脑袋里仿佛什么东西爆开了,然后接着整个人都软软的瘫倒在地上。

  华兴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多尔衮猝崩于三屯营,比仇天行前世的历史早了十八天。

  多尔衮之死和江宁城失陷这两个消息瞬间将鞑子朝廷炸的稀里哗啦。小皇帝党羽们来不及高兴即将到手的权利,纷纷陷入了惶恐之中。

  江宁城失陷,那么整个江南即将陷入动荡之中。而朝廷屡屡兴兵急需江南之地的赋税供血,没有来自江南的钱粮朝廷大军征伐就将难以为继。没有大量钱粮赏赐,蒙古各部落就不会对朝廷俯首帖耳。再加上山东的团匪和榆园军教军威胁漕运,山西的团匪尚未平定有突袭京师的可能。

  内忧外患,小皇帝的党羽们根本没有大权到手的喜悦,反而是愁眉苦脸起来。甚至那席卷中原财富再回关外享福的呼声也在朝中甚嚣尘上起来。关键时刻,小皇帝的母后一锤定音,将这股怯弱之人的议论压了下去。

  摄政王多尔衮死了,仇天行原本的历史中小皇帝接下来就要清算他的党羽了。只是如今朝廷似乎处境不好,正是需要同舟共济的时候。于是,原本历史中或贬或杀的那些人纷纷逃过了一劫。得到了一条生路后,这些人纷纷改换门庭,换做效忠小皇帝。这样,鞑子的朝廷也稳定了下来。只是,这样的过程却不短暂,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

  鞑子朝廷梳理内部的同时也给了仇天行的喘息之机,终于可以稍息兵事,积蓄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