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震动(二)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因为鞑子的刻意封锁消息,所以当保安团总部拿下江宁城和鞑子摄政王多尔衮猝崩的消息传到南方各抗鞑势力的耳中时,已经是华兴八年初了。

  广西南宁,残明永历政权正在此苟延残喘。在连续失去金声桓、王得仁、何腾蛟、李成栋等人后,残明势力从横跨数省一下子退缩到了这一偶之地。而在高必正与党守素李来亨等人率领李闯余部离开后,残明实力更是大损。甚至在孔有德的兵锋逼迫下,也是靠了大西军的援手这才堪堪支撑了下来。只是这大西军也不是对残明那么友好与无私的。

  早在永历三年,也就是华兴六年四月时,孙可望就派杨畏知为正使,与残明永历政权谈判联合抗鞑之事,孙可望请求封为秦王。但是他的要求却被永历及其臣属拒绝了,于是孙可望在部下任僎的撺掇下,于永历四年(华兴七年)八月自称为秦王。

  今年初,永历派使臣前往贵州,封孙可望为冀王,但孙可望不接受。李定国等人劝孙可望仍派杨畏知与残明谈判,孙可望虽然表面答应,暗地却派出精兵赴南宁杀死了残明永历政权五大臣,逼迫永历改封他为秦王。

  这时,正是永历政权上下对大西军最是无比愤恨的时候。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若无大西军的援手,残明朝廷早就覆灭在孔有德这个大汉奸的手上了。

  当江宁城被保安团攻克的消息传到残明朝廷后,整个朝廷都沸腾了。他们做梦都想完成的事情竟然在保安团手上实现了。而当他们再得知鞑子摄政王多尔衮病逝时,群臣们更是疯狂起来,开始高呼天佑大明了。

  在朝堂上,首辅吴贞毓率先恭贺永历帝。

  “恭贺圣上,保安团光复南京,鞑子摄政王多尔衮病逝,这意味着鞑子即将要由盛转衰了。这正是我朝北上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若是能将保安团招安,那国朝就能还都南京了。”

  吴贞毓话音刚落,朝堂中顿时就议论纷纷起来,一些人不停的微笑颔首,似乎也认可吴贞毓的话,认为国朝大兴指日可待了。连多尔衮这样的大鞑子都死了,岂不是上天要再兴大明?真是祖宗庇佑啊!

  只是此时却有人站出来泼冷水了,兵部尚书马吉翔站了出来对着吴贞毓冷笑道。

  “吴首辅只怕是想得太好了吧,保安团来历神秘,又一直未打出尊崇国朝的旗号,恐怕其心有异吧!眼下又攻克了南京,如此坚城怎会轻易让出?”

  虽说永历朝上下对于孙可望无比敌视,只是当中也有例外的。例如马吉翔,他便与孙可望勾结,一直妄图将永历朝廷迁往孙可望的地盘——贵州。

  就在不久之前,因为鞑子日益逼迫,永历帝便召集大臣商议朝廷的退路。

  在这些文武大臣们中,有的主张前往海滨的李元胤处,有的说到安南(今越南)避难,有的还主张渡海直抵福建去依附朱成功。除此之外,马吉翔和宦官庞天寿两人也是极力主张去贵州。

  因为如今孙可望兵强马壮,马吉翔和庞天寿两人便早早的投靠了过去。在永历朝中马吉翔是兵部尚书,他手握兵权,所以将其余不同意见的声音都压了下去。眼见自己和宦官庞天寿即将能鼓动永历帝移驾贵州了,这时刻怎能让吴贞毓这厮给破坏了?

  在马吉翔说出了这一番话后,吴贞毓竟然被挤兑的一时无言了,他张了张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马吉翔的话说的确实没错,保安团从传出名号算起已经有数年了。这么长的时间,保安团都没有打出尊崇国朝的旗号,也没有主动和国朝联系。在某些人眼中确实是居心叵测。也有一些隐居在家的前国朝官员想要与当地的保安团势力联系,想要为国朝将保安团招安的,只是都没了下文了。可见,这支打着抗鞑旗帜的势力也有着自己的野心。

  吴贞毓没有说话,却有官员开口了。因为吴贞毓刚刚从文安之手中接过首辅大印不久,再加上如今国朝国势如此衰败,那吴贞毓这个首辅的威信自然不是太高了。

  翰林院检讨蒋圪昌直接说道:“马尚书所言不错,保安团确实不能值得依靠,此乃是李闯张贼之流。”

  虽然蒋圪昌不耻马吉翔溜须拍马的行经,但是对于马吉翔的这番言论,蒋圪昌还是支持的。对事不对人,这就是蒋圪昌此刻的想法。

  虽然翰林院检讨只是从七品的小官,但是在这个战乱纷纷,国朝朝不保夕的时候,官员之间的品级已经不重要了。

  “蒋检讨此言差矣!文督师不久前就前往四川去招安四川湖北两地抗鞑势力。对于保安团若是朝廷不试一试,又怎知能不能成功呢?”御史李颀也说道。

  接着,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纷纷争论起来。永历就坐在高坐上呆呆的望着下方的臣子们互相喷着口水。此刻,他心中突然闪现了一个滑稽的想法。

  “若是这些人能将动嘴皮子的力气用在抗鞑作战上,那是否就能再兴大明了?”

  当这个想法闪现在永历的脑海中时,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好半天后,永历才自嘲了一下,抛弃了这个滑稽的想法。这时,下面的大臣们争论的面红耳赤几乎要赤膊上阵,来一场全武行了。大臣们激动地挥舞的拳头,恐怕已经将高坐台上的皇帝陛下给忘记了。

  因为被孙可望压迫的太狠了,大臣们心中都憋着一口气。此时正好借着保安团这件事情发泄出来,招不招安保安团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人家兵强马壮,恐怕也看不上朝廷的这一亩三分地。此时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图个爽快,痛痛快快的将内心的恐惧烦闷憋屈给发泄出来。

  见自己的大臣们真的快要干架了,永历只能开口说话了。若是他再不开口,那真的要打到谁伤了谁可就不好了,朝廷现在草药也是紧缺的啊!

  其实永历自己也不想去贵州,孙可望嚣张跋扈,竟然为了一个秦王的爵位就派兵前来南宁杀死自己的大臣,这让永历无法容忍。只是,当涉及自己的生命时,再难容忍永历也会忍下去的。若是真的走投无路,永历还是会去贵州的,毕竟那里相对安全一些。如今,当摆在自己面前多了一个选择时,永历不想白白放弃。

  “传旨,命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文安之转道南京,与保安团商讨招安之事。”

  当然这只是永历的口谕,而为招安保安团朝廷付出的具体内容还会细细写在圣旨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