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 第七十一章 天人合一
作者:风雨各一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师傅遵命!”黑衣僧闷闷不乐的退了回去,呼吸有点急促,还有点愤愤不平。

  “龙掌门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师傅这就是我给你讲过的古墓派掌门小龙女、逍遥派少尊主尤莉。她们可都是在襄阳英雄大会上大出风头的人物,龙掌门、叶少尊主、郭大小姐这是我师傅一灯大师和师兄慈恩,这两位是?”朱子柳将手指向穆青和公孙绿萼。也难怪,在英雄大会上,穆青并未出面,当时出面的可是三一教教主叶蓝。个中详情,朱子柳当然不会知道。

  “在下穆青,这位是夫人公孙绿萼,今天特来拜访一灯大师及其高徒,不速之客冒昧打搅,还请见谅!”穆青抱拳施礼。

  “风流书生穆青,真是名不虚传,单看身旁这几个人间绝色就该猜到八九不离十了,什么是艳福无边,什么是只羡鸳鸯不羡仙,这才是绝好的解释!佩服!佩服!”朱子柳信口开河,摇头晃脑在哪里大放厥词。

  “朱夫子最爱的就是咬文嚼字,要知道做人最讲究也最难得的就是率真本色,这也是所有人追求的大道之真谛。诸不知白衣有妻不为淫,施丹罗嗜杀不为屠,相反却能够得道成佛,讲的就是本性和缘分,至于形式本身就是虚幻的,当真不得。”穆青开始与他斗起嘴来。

  “穆小友果然出口不凡,暗含玄机,老僧一灯有礼了!”一灯大师果然有点得道高僧的样子。

  你们这些人真不嫌烦人,总这样文绉绉的讲起来没完,象酸秀才似的。刚才看人家打架多过瘾,我也想打一仗,谁来谁来?”老顽童跳出来,不停的嚷嚷起来。

  “龙儿、尤莉,你们可以与老顽童玩一玩,机会难得。”穆青向着两位招呼道。

  “尤丫头玩吧,我就算了!”龙女好像大姐姐一样有意的推让着。

  “怎样,不想和我比是不是?难道怕了我不成?怕输了不好看!没关系,咱们只要好好地打一架,不赢东西的。”老顽童根本不让人说话,冲到龙女面前,左右开弓,攻了过去。

  小龙女一面应付了老顽童的进攻,一面淡淡地回答:“你这个老头,怎么如此不讲理呀!我就是不想比试而已,那有那么多理由。再说输赢又有什么,还不都是些形式。算你赢了还不行吗!”

  “不行!不行!算我赢了不行,必须真打赢你才算!”老顽童一面说着一面将功力发挥到了8成,拳脚并用,72路空明权已经是玩了一遍,还是占不到任何上风。只见龙女似乎轻描淡写地一一化解,招招似乎使全,又像半途中止,似招非招,似式非式,一切似乎拙朴无花,又恰到好处,根本看不见痕迹,却又姿态优美。白衣飘飘,像是轻歌曼舞,将武与舞结合到了极致,然而又恰恰是老顽童进攻招数的克星且又防中有攻,守中有破,牢牢地占据上风。待到老顽童拿出自己的绝招左右互搏时,龙女的武功也只是相应的提高了几分,除了步法上还分得出是她那御风步外,手上已经分不清是什么招式,美女权、天罗地网掌、素心剑、逍遥剑,甚至偶尔还有几招太极拳法,总之随手拈来,洋洋洒洒。穆青明白龙女在没有使出自己的绝招双手互博素心剑法已经稳占上风了,换句话说,龙女的武功终于已经大成。哪知道穆青刚有了这一想法,这个龙女竟然与穆青已经完全心意相通,竟然一面回击着老顽童的招数,一面转到了尤莉的身旁,顺手一招将老顽童的攻击引向了尤莉,自己却飘然后退躲到了穆清的后面,嘴里还不忘提醒一下:“尤丫头我不玩了,交给你试试!”。

  这时场上已经是身穿杏黄色套裙的尤莉与老顽童战在了一起,只见老顽童的招数越来越快,尤莉的招数也不含糊,场面上根本分不清到底谁在进攻谁在防守,黄衣与金发交织围在一团灰白色人影之外,像一只彩蝶在翻飞,凌波微步配上天山折梅手、柳絮剑法、直到后来的逍遥剑法,招数用得天衣无缝,炉火纯青,饶是老顽童把功力发挥到了极致的12分,偏偏仍然是占不到任何上风。双方打得酣畅淋漓,足足有400多招仍然不分胜负,只是看得出,老顽童毕竟年老体衰,招数慢慢地缓了下来,久斗下去,有输无赢。围观的众人如痴如醉,包括郭芙和公孙都在试图从中悟到点什么。

  看看差不多了,穆青出声制止道:“老顽童住手了,今天的陪练结束,明天你再和你的郭大侄女比比试试,看看能不能赢?”

  听到穆清的话,尤莉自是一退收手,老顽童也没有了兴趣。

  “龙掌门的武功已经大成,既无招式痕迹,又与自然合一,周师兄,我们都赶不上了,难怪七兄和药兄都夸奖这位后学末进,看来闻名不如见面。这位金发少女也不错,武功比现在的五绝也只高不低,让人汗颜。大家也打累了,先进竹室喝杯清茶。”一灯大师招呼大家道。

  待大家进的屋来在竹凳上坐定后,率先开口的竟还是那位朱子柳:“今天又见到高手较技,大开眼界,不知道师傅有何见解?”原来是想学习些心的。这家伙真会找时候。

  “我看这位穆青小友功力更深不可测,一定有惊人的见解,不妨先说说看。”老和尚到会偷懒,竟然将球踢给了穆青。

  “武学之道,千千万万,要想达至大成,实现天人合一,无招无式、随心所欲,最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因人而异。或以朴、或以拙、或以直、或以巧、或以园、或以方,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终将获得大道。到了一定的高度,已经不是技法和速度本身的问题,重在自悟,也就是佛曰的顿悟,立地成佛之涵义,道家讲唔道也是这个意思。说来这个道理好像大家都知道,但关键要和本人的天性结合起来,能够做到自己内心的真、纯和自然,不自觉的达到先天境界,恢复出生之前的那种纯真状态。先天先天就是后天以前的状态。这些东西,说来玄之又玄,实际也很简单,像我家龙儿贵在一个真字,率性童真、无忧无虑、无私无欲,纯洁的像个婴儿,一旦身为人母,又唔透仁慈二字的含义,正和了返回童真,胸怀大爱的真谛,立即就达到了天人合一境界。尤莉喜乐,无拘无束,芙儿爱玩,专注随心所欲,只要继续保持此本性,待之以时日,终有大成之日。至于绿萼,现在功夫未成,谈之尚早,不过要记住一个清纯即可。正所谓,条条大路均可得道,正如佛以慈悲出世,无欲无求;儒以悲天怜人,仁爱为用,身体力行为本;道以清静无为、效法自然为上。任何一条,只要做到极致,唔透生死玄关,即可成大道。不知在下所言是否有道理?”穆青将目光投向一灯。

  听了穆清的高谈阔论,龙女微微一笑,心神领会;尤莉似乎入定,像一幅泥胎一样毫无表情;而老顽童、一灯和郭芙似有所思,明明感到有个东西就在脑海里或眼前,却又想不明白到底是想抓住什么,一时不得要领。而剩下的三位,虽明白穆青在讲的是什么高深的武学,但是相差太远,因此只有将这些话记住,以后再思考了。直过了大半个时辰,只见尤莉突然有了反应,眉头一展,恢复了自己乐观天真、总是一副笑脸,高兴不够的神态,起身跑到穆青跟前,亲了穆青一口说道:“多谢夫君提点。”

  “恭喜叶少尊主,唔通大道,功力更上一层楼,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灯大师率先恭贺道。其他人也从思考中恢复过来。穆青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话竟然有助于这里数人功力的提高,更使得老顽童避免了后来在百花谷误打误撞,从而使他唔透天人合一真谛,视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石人心态提前了好几年。

  “师傅释惑,难道这一会功夫这位少尊主的功力就能提高多少?徒儿不明白!”朱子柳倒也谦虚。

  “不错,这就是所谓的顿悟,是一次质的提高。如果说刚才这位少尊主的武功和周师兄不相上下,至多略高一筹的话,现在经过了这道坎,她已经与周师兄分数两个不同的层次,远远的将我们这些老一代抛到了后面,功力直追龙掌门了。现在如果他们再比试的话,不用多少招即可轻易取胜,这也就是穆少侠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先天、先天,一切顺其自然,恢复自然状态,多少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境界,没有想到今日老衲竟然见到了两个。甚至是靖儿生的这个小丫头的武功也已经达到了如此高深的地步,靖儿招的乘龙快婿也不错,武学造诣和佛道学问出类拔萃,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可喜可贺!”一灯大师在发表着自己的高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穆青以武入道,拥有千年以上的功力,早已经超过了他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了,到底是何水平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不过越是顺其自然,变得越像个不会武功的书生摸样,仙风道骨,轻松飘逸。一灯大师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个主要只会谈经论道的学究一类的人物,见解是有,功力有限。反正对他来说,这倒没有什么,出家人嘛,武功也不过是细微末节而已。

  “哈哈!你段皇爷爷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其实这里最强的就是这个穆小子,数年前我老顽童就不是对手了。现在我根本就不敢和他动手。”偏偏老顽童这老小子不甘寂寞,非要挑破这层窗户纸。

  不等一灯大师开口,穆青赶快拦住话头,抢先说道:“一灯大师的武学见解和佛学修养看来确实要远超过老顽童。武功的高低最多只是末节,何必事事挂怀,一个人如果勘破生死玄关,或佛性、或智慧、或仁爱、或理性达至大成,武功自然会成倍上升,话又说回来,修养已经到了如此地界,谁又会特意追求有没有更高强的武功,更没有人愿意动手,除非万不得已。因为练武之人最多只能是救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有时连自己和自己的亲人都救不了,而真正的大智慧者、或者是儒家讲的圣人追求的是普渡众生,教化世人,他们以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身体力行去拯救众生,为天下谋福利,为万世谋太平。这才是大智、大爱、大勇、大慈大悲!”穆青终于把谈话转到正题上了。他所做的一切,乃至比武试招也都为了这些。

  “穆青说的是!”一灯大师不愧为得道高僧,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只是一句话就把穆青给打发了。然而,偏偏有好事者闲不住,总想逞一时口舌之快,像只好斗的公鸡,喜欢与别人辩论个昏天黑地。这种人现在就有一个,朱子柳是也。

  “穆青年纪轻轻的倒是满嘴禅机,其实你说的倒轻松,普渡众生、为万世谋太平,还不都是些虚之又虚、玄之又玄的东西,哪有那么容易,佛爷也好、圣人也罢,几千年啦,古今中外,还不都是他们照说,照教化,战争还是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佛祖释迦摩尼搞得连自己的祖籍地天竺都呆不下去了,在自己的发祥地断了自己的香火,靠来到中土繁衍生存,即使孔圣人不也是颠沛流离,惶惶不可终日也!倒是我们武林人士,靠自己的拳脚,保家卫国,虽然未必成功,但也能够立即见效,至少看得见摸得着。”没有想到,这个朱子柳倒满有血性,穆青暗暗欢喜,感谢这个给自己唱双簧的家伙,尽管没有事先通气和商量过。一灯大师为人和善,自己的弟子在他面前滔滔不绝,他也毫不在意,反而认真地听着,脸上仍旧是那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朱父子的话听起来没错,而且应该说基本切中要害。但是,你只是说了事情的一面,也就是用的一面,不仅没有说全,而且是把最重要的、体的一面给弄丢了。实际上,说武功是末节,并非是说武功不重要,相反,武功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问题是仅凭武功是远远不够的,而最重要的是创造一种大势,没有这种大势,无论你有多少武功高强的人士帮忙,最终都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襄阳保卫战就是一例,它可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最终结局不言自明。而要创造这种大势,就必须靠所谓的大智慧、大法力,要有一整套的思想体系和指导原则,这才是佛的慈悲、圣人的仁爱、道家的无为之精髓。数年前我在少林与高僧们论禅时就讲过,其实佛祖为了普渡众生,可谓费尽心机,准备了多种手段和途径,除了劝导世人慈悲为怀、设定轮回学说,恐吓恶人,促使他们立地成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手段那就是惩恶扬善,正所谓,除恶即是行善。也正是因此他们才追求大智慧、大法力。但是,千条万条,终归一条,那就是不管千难万险,致力于普渡众生,为此不惜舍身饲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才是终极目的,武功之道的妙用也在于此,也仅在于此。”穆青一面停下话头,一面将目光转向一灯大师。

  “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慈悲为怀----,老衲已经出世,唯有每天多念几遍佛经,遇到什么能救得就救一下、能点化得就点化一下而已。老了老了,其他的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他语气有些苍凉地喃喃自语着。

  “大师此言差也!大师德高望重,尤其是在大理颇得人心,特别是心存慈悲之念,既能舍皇位而出家,又能以己度人,拯救俗人,当然也能够以佛祖普度众生之念,悲天怜人之情,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拯救被蒙古铁骑屠杀的汉人生灵,为天下百谋福祉。果然如此,堪比佛祖舍身饲虎之壮举,成为一代活菩萨。不知大师有否此念?”穆青开始试图打动这位老僧了。

  “我一个老僧,不只能够帮什么忙,上阵杀敌当然不行了,徒子徒孙们这样做我也不反对,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一灯好像在回避什么,也或许是还没有想到穆清的真正含义。

  “有关蒙古人如何残暴,如何杀人如麻不用我多说,大师自然耳闻目睹,知之甚详。然当今天下大势,蒙古人实力太强,兵锋所指,摧古拉朽,实难抵挡,虽然江南汉地已经整合,三一教势力和南宋朝廷已经携手,动员民众,准备做拼死抵抗,特别是分田分地于平民,选举官员以联保自治,真正实现了以民为本,以百姓为上的上古圣人治下的梦想。但是目前情势,除了北方来敌之外,最危险的一个地方就是大理,因为如果蒙古人通过他们控制的吐蕃地区占领大理,宋地必然是腹背受敌,进退维艰。蒙古人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一直计划三路进攻,一是襄阳,一是四川,三是经过大理在宋地的下腹部插上一刀。大理与宋地可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所以,要想抗蒙无后顾之忧,必须解决大理问题。反观大理,笃信佛教,民风尚缺彪悍,根本就不是蒙古人的对手,与其让蒙古人各个击破,重现屠城之举,生灵涂炭,更兼有宗教社稷、文化衣裳之更替,急需要的就是改变现在这种状况,与宋地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拳头,共同对抗蒙古人的侵略。大理皇族本为汉人后裔,亡国灭种之际,更应该同仇敌忾,一致对敌。不知大师以为如何?”穆青先对他晓以大义,想来想一灯大师这样的人,绝不会不明白穆清的真正用心。

  “大理一直是宋朝的属国,并且一直对宋朝的政策是支持的,难道这还不够吗?”朱子柳插上一句话。

  “这种关系远远不够,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彻底改革原来的体制和管理结构,动员所有百姓,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机器和拳头,才能集中一切力量对抗蒙古人的入侵,并一劳永逸的消除后患。靠这种松散的联盟和原来各国内部的松散的管理制度和几个大地主、将领们的抵抗根本不起作用。这也是我今天为何苦口婆心的向各位叙说的用意所在。当然,以今天三一教的实力和蒙古人目前尚在忙于内斗无暇他顾之时,完全有可能用武力解决大理,但是势必经过一场血战,不仅造成新的生灵涂炭,而且也势必造成抗击蒙古力量的损失,这才是所以宋朝与三一教联合,也所以才有今天的对话的真正原因。如果大师真正以慈悲心渡人,拯救如恒河沙数的百姓于水火,一定会舍一个家族之私以助抗蒙大业,真如此,则国之幸甚、民之幸甚,大师自是活菩萨一个。”又打又拉,又逼又捧,穆青将这一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穆青打算让老纳怎么办?直说好了,反正我们段氏在大理享受尊荣已经有几百年了,早该让位了,如果老纳能够办到的一定照办,只怕他们不听我的。也希望你们能善待百姓,刷新吏治,让百姓过上温饱生活。则我愿足矣!”老和尚预料不到的痛快。

  “大师也不必担心段氏子孙的香火不继,三一教将仿照对待宋朝皇室一样,赋予极高的地位和优雅的生活保障,并希望他们帮助稳定大理各族,共同繁荣。只是将军队和行政管理权交给三一教统一管理即可。待抗击蒙古大业一了,建立民选政府后,也一定会立法保护大理皇族的地位,让他们安享舒适生活。”穆青抛出了橄榄枝。

  “穆青用不着多说,我当然可以帮忙说服他们,但是我离位已久,不知道能有多大影响,不过我可以保证,绝不助他们反对三一教,也希望你在对待他们时能够手下留情!”老和尚不傻,开出一张支票,只是不知道含金量如何。不过对于穆清来说,这已足够了,毕竟他不反对,他的徒弟们也不好意思反对,关键时刻他还可以帮忙收场就好了,毕竟穆青并不打算仅靠几句话就将大理收为己用。

  其实,穆青在决定会见一灯大师的同时,已经命令四川和广南西路三一教大军分为东西两路,进至大理边界,造成大军压境的阵势,作为在大理活动的穆一虏他们的后援,为全面控制大理创造条件。

  这时的朱子柳和慈恩看到穆青竟然将自己的师傅说服,同意将大理军政要务交到穆青手里,不用说心里感到有些棘手和不快。因为在他们、特别是朱子柳看来,平常在宋境活动也好,还是在大理也罢,虽然一直是以儒生自居,但毕竟是大理国民,一下子成为他国毕竟心里有些不服。而慈恩虽然没有这些顾虑,但毕竟拜一灯为师,面子上的事也需要表示一下。对此穆青到并不在意,他还有一招,就是将公孙绿萼的身份介绍给了诸位,自然是让慈恩和她认了亲戚,一下就得了一个强援。接着在通往大理的路上专门经过了几个三一教自治区域管理的县城和乡镇,让一灯等人实地了解和考察了三一教治下的汉人百姓扬眉吐气,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局面和现实,更让他们彻底了解了,实行联保自治以后寓兵于民、加强军队建设的成效和强大的军力,自然使得他们对抗击蒙古人进攻的信心大为增加,也明白了大理如果进行抵抗将面临的结果。

  其实,穆青在算计着大理的同时,蒙古一方又何尝不是,尽管他们现在正在内斗,无暇他顾,但是经营大理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而且这一工作跟本就没有停止过。当穆青他们一行进入大理境内的时候,穆一虏他们传过来的一条消息让大家大吃一惊,原来大理发生兵变,大理势力最大的家族,执掌兵权的大中国公高泰祥竟然利用皇帝亲临天龙寺上香之际,将皇帝他们软禁在了天龙寺内,并谎称奉皇帝旨意除了原来本就掌握在手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理一切军政要务外,又接管了禁军指挥大权。而鼓动和出谋划策的竟然是穆青的老相识,先在终南山、后在去四川的路上交过手的慕容家族的慕容生。原来,自从几十年前的大理高氏之乱之后,虽然后来高家将皇权归还给了段式,但是仍然被封为中国公,掌握军政大权,大理段氏实际上除了做一些慈善事业外,基本上也就是个名义上的皇帝而已,当然他们在民众和军队中威望和口碑还是很好的。怪不得一灯大师这么容易就被穆青说服,原来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会失去什么,相反,无非是掌权的人名字换一下而已,大理段氏根本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