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 第七十二章 唇亡齿寒
作者:风雨各一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根据穆一虏他们掌握的情报,高泰祥和慕容生他们正在巩固对大理的控制,并准备派人奔赴蒙古联络,准备联合攻宋。情况一下变得复杂了,因为一旦开战,穆青心中的理想计划就难以实施了,到头来还是免不了大动刀兵。

  由于发生了变故,对于穆清来说时间一下子变得紧迫了,绝不能让蒙古人控制大理现在已经变成了重中之重。穆青迅即下令广南西路的杨一才的十万大军和四川穆一牲的五万精锐以勤王和解救大理皇帝为号召,迅速进入大理。尤其是东部根本不设防的南宋和大理边境,杨一才的大军几乎毫不费力地在不到20天时间内连克石城郡、鄯阐府、威楚、秀山、弄栋,直逼大理城东郊,而西线的穆一牲必却比较麻烦,一是渡江进攻,二是大理在与吐蕃边境部署了两万兵力用于防备吐蕃对其占据的龙虎关的进攻,仗着出其不意和勤王平叛,解救大理段氏皇帝的口号,穆一牲他们用了十天的时间才是半是强攻、半是劝说地占领了关隘,除了留下兵力留守该地关隘,以防蒙古人偷袭外,大军接着占领建昌、会川和谋统府,进至大理西郊,对大理形成包围态势。

  高泰祥和慕容生根本没有想到宋军会有如此快的反应,特别是他们打着勤王平叛的口号,又有先皇一灯大师和原来曾经担任过宰相的朱子柳等人的出面,加上大理段氏在民众之间口碑良好,大理各地守军和官员几乎是一照面即开门投顺,或者是弃城而逃。剩下大理一座孤城。这还是因为主要是由高氏族人和嫡系部队守护,加上又以段性皇室几百口人为人质,所以才能与宋师平叛大军对峙。这时的高泰祥真是有点后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没有想到听信了慕容生的鼓动,铤而走险,本以为可以靠上蒙古人这颗大树,继续掌握大理的大权,没有想到,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已经被人包围,等蒙古救兵根本就不可能,现在投降更不可设想,他们高氏这可是第二次搞人家段家了,在众人的眼里已经是反复小人,还有何脸面再统治下去,无奈只有硬着头皮准备开战。

  考虑到大理段氏皇室的安危和尽量避免对大里城的强攻,减少损失,在完成对该城的全面包围,严防他们派出人与蒙古人联系后,穆青决定由他和朱子柳、慈恩、龙女和尤莉以及穆一虏等带着一灯大师的信物、原来他当皇帝时的印信和一本代表大理段氏最高武学的秘籍,进入大理城,想法与被软禁在天龙寺的大理皇帝段兴智联系上,研究如何减轻攻城的损失,占领大理。

  显然现在已经不能明目张胆的进入大理了。穆青、朱子柳、龙女和尤莉都不得不化妆易容后才进入大理,至于老顽童、慈恩和穆一虏则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原样进城。六人落脚在穆一虏他们在大理城的一座客栈里。郭芙和公孙绿萼二女被穆青留在了城外,名义上是保护一灯大师,实际上穆青因为担心进入城内与数万大军打交道,危险异常,担心她们功力尚缺,不愿让她们以身犯险而已。二女当然明白,吵着要跟着一起去,理由也很简单,想去帮忙,减轻穆清的危险。最后还是依了穆青的决定,毕竟穆青他们几个脱身比较容易些嘛。老顽童也抢着要去,因为如此机密之事,要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跟着,只会添乱,遭到穆清的反对,最后,在老头再三保证一切听穆青的吩咐才算答应让他去凑凑热闹了。

  由于政变过后不久,特别是宋军大兵压境,城市实行宵禁,白天穆青与朱子柳两人先在城内转了一圈,发现城防部署的非常严密,特别是皇城和天龙寺更是森严壁垒,白天根本进不去,显然军队已经被高家控制,局面十分艰难。无奈,穆青他们只得返回客栈,等晚上再做计议。

  是夜二更过后,从穆青他们居住的客栈里飞出五条黑影,不用问自然是穆青他们。按照商议的结果,由穆青、龙女和尤莉入天龙寺与段兴智他们联络,而慈恩、朱子柳和老顽童则看看能否进入皇宫,查看一下皇宫的防御和禁军的情况,毕竟朱子柳和老顽童他们对大理皇宫还是很熟悉的嘛。穆一虏负责留守。双方商定,如遇抵抗切记不要恋战,更不能被敌大军所围,安全返回客栈再做计议。

  且说穆青、龙女和尤莉来到天龙寺前,看到的是一队队巡逻兵丁前后相接,如临大敌,寻常人根本就无法通过。好歹这是南方,到处是各种树木,三人武功超绝,虽然费了些手段,倒是接近了寺院,加上院墙也不太高,趁着一个空隙,三人心意相通,几乎同时跃起像离铉的箭一样瞬间越过寺墙,进入寺内。

  顺着墙根三人满满地向中心走去,经过两幢殿堂,来都了天龙寺主要建筑的一座大殿附近,这时突然出现几十名僧人高举火把和棍棒,将穆青他们堵住。为首的是六名老僧,年岁根本看不出来,至少也有70-80岁以上。

  “何人深更半夜前来闯寺,难道把我们团团围住,把天龙寺佛门圣地变成了一座监狱还不够吗?还要深夜派刺客来,非要赶尽杀绝不成?”说话的是个领头的老僧,看来和尚里也总有些个沉不住气的冒牌僧人,动不动就颐指气使,高高在上,根本不容别人分辨,这说话的就属于此类人。他话声未落,便一声招呼六位僧人便一起出手,六道剑气从不同方向穆青他们三个攻来。六脉剑阵,好厉害的功夫,穆清早就提醒过两位注意他们的剑气,没想到这些家伙一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想置人于死地,虽然他们可能是担心皇帝被擒,情有可原,但是如此不可理喻,还是让穆青心中无名火起,正想上前给他们一点教训,不料武功刚刚有新的突破的尤莉技痒难耐,陡然出手,与六位老僧的六道剑气站在一处,但见她凌波微步运到及至,手中的君子剑似招非招,似剑非剑,一面用身法避过剑芒,一面间不容发地左一剑、右一剑,上一剑、下一剑,剑剑似攻似守,似进似退,根本看不到任何攻防转换痕迹,而且又恰到好处,在六大高手的一片剑气网中,丝毫不落下风,竟然是平分秋色。大约斗了200多招,看看对方的剑阵已经使得差不多了,只听到尤莉轻呼一声,手中长剑陡然剑芒激射,点点滴滴攻向对方,只听到对面两位老僧突然同时咦的一声,向后退了几步,竟然是手腕受了轻伤。趁此一缓,尤莉一下退到穆青,还是那副灿烂如花的笑容:“龙姐姐快去玩玩过过瘾,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身边的龙女闻讯已经飘身向前,而那两位老僧显然没有料到对方手下留情,手腕只是划破了点皮而已,因此微一迟疑,挺身又上,六道剑气像一只大网罩向小龙女。要说这六个老家伙不愧为日夜苦练几十年,斗过尤莉后,不仅内力丝毫不减,相反由于六人配合更加熟练,剑阵的威力竟有丝丝变强之势,特别是他们因为被逼上绝境,退无可退,显然也动了真怒,一副拼命的样子。常言说得好,人怕拼命。这样一来,他们几人的潜力凭空大为增长,龙女身上的压力突然变大,连穆青和尤莉也忍不住要出手相助。然而,好一个小龙女,不愧为武学大师和一派掌门,面对对方的拼命招数竟然一如既往地处变不惊,身法不停地在六道剑气中穿梭,同时手中的淑女剑东一拨、西一划,愣是将数道剑气给搅得一塌糊涂,看的尤莉大呼过瘾,直后悔自己为何不用上这一法门,反而和这些老和尚们以力相拼。这时200招已过,龙女显然已玩够了,只见她突然招数加快,左手大伏魔掌用力拍出,将对方的剑气震到一边,同时内力一吐,淑女剑上剑芒激射有三尺多长,顺手一划,对方猝不及防,如果不蹲下身去,只有硬生生地将脖子递道剑芒上。也亏得六位老家伙身经百战,应变能力超强,只见六位老僧几乎异口同声的一声疾呼,齐刷刷蹲了下去,虽显狼狈,但总算躲过了这一招。诸不知,龙女有意稍微放慢速度,目的就是为了这一效果。在此同时,只见她小腰一摆,瞬息之间已经跃到这六位老僧的身后,只听到一阵声音乱响,老僧身后的几十名武僧已经被龙女点住了穴道,站在那里。而龙女则更像一个天使般,优雅的飘回穆青身旁,挽住了穆清的胳膊。动作和神态竟然和尤莉一样,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

  “我说你们这些老和尚为何如此迂腐不堪,难怪这么多年大理段氏被人家高家玩弄于股掌之上,有你们这些老的,想来小的也不怎么样。你们也不想想,既然高家已经将你们的皇上软禁于此,何故还要派高手来杀他,而且明知道天龙寺有这么多的高手,岂不是自投罗网。如果真要杀他,重兵围住,一把大火不完全解决了,费这些事干嘛?想想看,既然是偷着进来的,难保不是朋友,为何连问一下都不问,一出手就是死手,用得着发这样大的火吗?”穆青看到龙女和尤莉已经教训了他们两次了,火也出了大半,但是仍然没有好气,忍不住讥刺他们两句。

  “好!且听你们说说!到底是来干什么的?”那个显然是为首的老僧开口说话了。这就是江湖,打败了,才知道要听人家怎么说,如果反过来,事情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对方态度软了下来,穆青也不再与他们啰嗦,在进入大殿并屏退左右后将一灯大师交给他的印信掏了出来,至于那本武林秘籍,穆青在见识到六僧的武功以后,突发奇想,打算留在自己手里一会,研究一番再说。估计一灯交给他这本书肯定含有此含意,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一人练习此功,看到穆青对武学有如此见解,有意提携才这样做的。也可能打算当作拯救段氏皇室的一种谢意吧!无论如何,既然交给了穆青,穆青看一看研究一番应该不为过。看到是原来老皇爷的印信,几个老僧也不再多说,随即将穆青他们带到大理皇帝段兴智面前。穆青先是简单地向他解释了目前的局势和自己的打算,然后征求他的意见,在得到段兴智的同意之后,穆青先让龙女和尤莉先潜出天龙寺,然后在北门外闹出一点动静,待把守卫兵力吸引过去以后,迅速脱离返回客栈,千万不要照面,而他则带着段兴智以同样的办法离开了天龙寺,来到了居住的客栈。接着一切回归平静,谁都没有想到大理皇帝已经离开了天龙寺。当然为了谨慎起见,穆青还交代寺里找了个身材和相貌与段兴智相似的和尚临时充当皇帝的替身,以防敌方检查,做到有备无患等等。

  回到客栈以后,朱子柳他们已经回来了,经过他们对皇宫的打探和了解,目前高泰祥与慕容生一起居住在镇南王付府,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们攻击他有取段氏而代之之嫌。所以皇宫中并无多大改变,只是禁军首脑和守卫皇宫城门的兵士换成了他们自己的亲信。总数为3000名的禁军中的大部分中下层军官没有进行变动,也可能是时间还没有来得及,也可能高泰祥他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反正在他们看来,皇帝已经被牢牢地软禁在天龙寺内,而军队又在自己掌握之中,自己又不住在皇宫,这几千名禁军士兵能有多大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城外的宋军。

  综合各方面的分析,穆青与段兴智商量后决定如此如此,冒一次险,争取恢复对禁军的控制和占领皇宫。穆一虏负责组织在城内的三一教教众,准备接应,并在天亮时派人出城通知大军看到城内火起就开始攻城。然后众人收拾行装,离开了客栈。

  第二天一早,皇城大门洞开,政变后大理城的实际控制者高泰祥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皇宫。他今天特意到这里是为了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城防事宜,毕竟现在皇帝还是段兴智,尽管已经被软禁在天龙寺里,但是高氏自己既未登基,所以当然不能住在皇宫,而且也不便在镇南王府召集群臣不是。现在面临大军围城,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所以他还是要来到皇宫大殿来办这事的。

  在出发之前,先是包围天龙寺的军官报告昨天晚上有两个黑衣人试图接近天龙寺被赶跑,根据早晨派去送给养的暗探报告,段氏皇帝仍然在寺里。高泰祥与慕容生商议决定两人分头行动,为免发生意外,慕容生坐镇镇南王府,指挥军队防守,高泰祥带领500名亲兵前往皇宫,会同担任禁军首领的堂弟高升召集群臣,商议城防事宜。考虑到守卫皇城南北城门自家军卒,加起来足有千人,特别是五万余人的守城大军经过多年的经营,全是自己的亲信掌控,因此高泰祥是没有任何理由担心的。一行人很快来到皇宫门前,新任禁军首领高升已经在皇城门前等候,500名亲兵除了几十名卫兵外,全部被安排与守城门的高家家兵一起待命。毕竟大理皇城面积有限,一下进去500兵卒就显得太多了点。因为按照定制,皇宫是由禁军守卫和管理的,现在南北两道城门已经移交到高家军的手里了,加上丁点大个皇城,从南到北快跑也用不了一盏茶的功夫,而且以高泰祥和高升的武功,当然是十拿九稳。为了显示大度和胸有成竹,发动大理各股势力和部落头人共同抗敌,他高泰祥也要显得有点诚意不是。

  皇宫内的情况一切照旧,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政变一样。群臣们已经集合在大殿里等候中国公的到来,至于皇帝吗,名义上是因病修养,无法上朝,一切军政要务均委托中国公全权处理,但大家心里明白这无非是重复几十年前的历史罢了,高家已经再次掌控了一切,登基为帝只是时间的问题。大臣中高家的亲信自是心中有数,而那些高家的对头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是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六名部落头人,特别是一直与皇帝有姻亲关系的百夷部落头人显然不准备从命,如果不是被困城里而且担心皇帝被杀,恐怕早就反了。

  随着卫兵高呼,中国公到!群臣起立,高泰祥示意跟随的十几名亲兵站在门外,他自己身披戎装,手扶剑柄走进大厅。双目先是扫视了一下,看到应该来的大臣和头领都到齐了,就直接走到首辅大臣的座位上坐下。接着自然是商议守城事宜,亲近高泰祥的臣僚们自然力主抵抗,并提议速派人出城,联系蒙古人派兵来援,反对的人则提议出城议和,以免以卵击石,生灵涂炭。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自然将目光都转向了高泰祥。高泰祥站起身来,清了一下喉咙,准备宣布自己的决定。就在此时,高泰祥以及他堂兄弟高升的背后不知何时各出现了一个身穿禁军服装的人,一出手就将二人制住,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与此同时,只见穆青和慈恩两人已经站在了大门口,堵住了大门,原来空着的皇帝段兴智的座位旁,大理皇帝段兴智突然出现了,左边是老顽童,右边是先朝宰相朱子柳。

  就在大家目瞪口呆之际,朱子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宣布,原中国公高泰祥勾结蒙古,图谋不轨,软禁皇帝与天龙寺,屠杀忠臣,应立即诛杀。命慈恩大师暂代禁军首领、禁军士官凡遵令击杀高军乱党者,平地升一级,坐中几名高家亲信刚想反抗,均被朱子柳和老顽童击杀,而门外的十几名高泰祥的亲兵也被穆青他们昨夜争取过来的200名禁军士兵团团围住,一会功夫已经被慈恩和穆青联手杀光。随后,穆青先命领200名禁军在慈恩的带领下,排在议事大殿之前防卫,同时让一名禁军军官击鼓召集全部禁军集合,就在大批禁军赶来的同时,驻守南北两门近千名高家军也听到鼓声,赶到情况不妙,结队赶来。与防守的200名禁军开始相互拼杀。朱子柳用起内功,向群龙无首的禁军士兵重述了刚才的圣旨,并率先冲入敌阵,左右拼杀。众禁军士兵一听皇帝已经回来了,一声高呼,全部投入战斗,立即将1000名高家军士卒围住,一阵屠杀,既有服从皇上号令,立功受奖的念头,也想出出这几天受得恶气。而这时的穆青已经将高泰兴和高升二人从龙女和尤莉手中接来,先用北冥神功将他们内力全部吸净,然后提着他们走出大殿,高呼道:“高家的军卒听着,你们的主人在我手上,你们大势已去,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否则杀无赦!”这些军卒也够忠心的,除了原来守卫皇城门的士兵中有大约200来人放下武器外,其余近800名士兵竟然无一投降,死战而死

  收拾完战场,穆青先是一掌将高升拍死。然后命令慈恩分派力量守住皇城两个大门,以防高家控制的大批军队来攻。同时传言穆一虏立即点火报信,城外宋军一声呐喊,炮火齐鸣,攻城开始。大理的军队绝大部分不得不守在城墙上应付宋军的进攻,哪还顾得上城中已经发生变故。

  占领皇城以后,穆青让慈恩、老顽童集合经过战斗,剩下仅有2500名禁军士兵紧闭皇城大门,守卫皇城,龙女和尤莉也留在皇城帮忙,负责保护皇帝。他与朱子柳、连同几个反对高泰祥的部落头人在穆一虏的几百名三一教武装教徒的跟随下来到大理城东门几十米的地方,先将高泰祥点了穴道放在车上,两名士兵手持利刃站在两旁,几百名三一教士兵在前面围定防护,穆青和穆一虏各持长枪勒马站在前面。还是朱子柳用起内功宣读圣旨,布告大理军卒士官,皇帝段兴智已经复位,逆贼高泰祥已经被擒,现在就在诸位面前,高升已经被诛,任何大理士卒军官,均应勤王报国,凡放下武器,一律既往不咎,自动杀叛军立功者奖,打开城门迎接勤王宋军者奖,有人负隅顽抗,冥顽不化者杀无赦,并诛连九族。

  当朱子柳用足内力将圣旨宣读到第二遍的时候,城墙上的守军终于开始了一阵阵骚动,而与此同时外面攻城行动也已经开始,神武大炮向城墙上和城门连轰了几炮,本就不十分坚固的城门已经破烂不堪。要说这个高家可真的不含糊,在军队苦心经营很多年,忠于高家的人确实大有人在且不乏帅才,他们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已经明白,现在心腹大患不是城外敌军,而是城内这一小股势力,他们关系着整个军心士气,因此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一名将官之类的人物就组织了近千名铁杆士兵向穆青他们冲来,意在夺回高泰兴。穆青看到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在这些叛军冲到附近,三一教兵士一阵乱箭射出的同时,示意站在在车上的兵士,立即斩杀高泰兴,同时一声号令,与穆一虏带领几百名士兵向前冲去。虽然对方来犯的人数要多于穆青一方,但是一则高泰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砍了脑袋,对方士气自然受到很大的打击,二则在穆青一方一阵乱箭之后,也至少有近两百人被射伤或射死。这些一般的兵士如何敌得过有穆青等三个武林高手率领的几百名士兵的攻击,不到两个回合,为首的将官即被穆一虏杀于马下,800名士兵也剩下只有一半,三一教这边虽然也损失了近百名士卒,但是双方对峙的兵士已经相差无几,当然这不算城墙上的守军。城外的宋军听到城内的喊杀声,已加大了攻势,炮声连连中,城门楼已经灰飞烟灭,两侧几十米已经被轰得无法站人,城门也早就荡然无存。城外鼓声、杀声震天,杨一才大军已经从东城门杀入城里,而与此同时,穆青他们也已经将面前的几百名高家的死士全部斩杀。

  接下来的一切就简单得多了,看到大势已去,大理守军开始纷纷投降,除了少数几个高家的铁杆千人队不愿放下武器被他们原来的伙伴,同样是大理守军悉数剿灭外,其他的军队收拢以后剩下约不到四万人。穆青先是急令杨一才派出五千人马将镇南王府包围。让穆青没有想到的是,守卫镇南王府的竟然均是高家的家兵与高家的死士,无奈,穆青只有下令用大炮一阵乱轰,几乎将整个镇南王府夷为平地,近千名高家家兵全部被杀。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随后打扫战场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发现作为高泰祥谋士的慕容生的身影和尸体。对此穆清感到有点不安。几次交手,都让这个家伙逃脱。无奈,穆青下令全城戒严,清查高家余党,抓获罪大恶极者近千人,为免高家死灰复燃,除了老弱病残、妇幼儿童外,全部诛杀,实际上诛灭了他的九族。在安抚和稳定了各部落头领之后,穆青又派人接管了周边的腾冲、景旺、勐老诸部,将大理全境收复。

  接着穆一牲率领川军回防,穆一虏派军两万将大力与吐蕃接壤的龙虎关防守接管。成立大理自治区,穆一虏为节度使,朱子柳暂时管理政务,杨一才留下两万名军卒,合并穆一虏手下的三万名军卒成立大理军,由穆一虏指挥。愿大理4万多名军事,汉人士兵在进行思想教育后,有两万名军士补充道了杨一才的军中,另外有5000名士兵被解散回家,剩下的2万士兵,连同新招收兵卒和各部落武装,组成了5万名藤牌军,经过严格训练和思想教育,并按照三一教军队的编制,补充道对抗蒙古的大军中。

  在大理节度使治下,分为东南西北四个路,分别由穆一虏的弟子任镇守使。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和地方政府自治机构的建设,各部落干脆成为自治政府的地方机构,并结合大理居民信仰佛教居多的实际,将三一教教义宣传时更多地注重佛教教义和规则,三一教教徒发展工作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统治基础逐渐稳固。不仅解除了宋地的后顾之忧,也平添了一部分力量。

  对于大理王室,穆青遵守了原先向一等许下的诺言,任命大理皇帝为享南王并兼三一教大理付圣天使之职,取享受南天福地之意,原俸禄和地位不变,逐渐成为大理的精神领袖。只不过不再有任何行政和军事权力。

  闲下来之后,穆青翻了一下一灯交给他的那本武功秘籍,果然是六脉神剑剑谱。主要是些运功路线图和招式招法,这些对穆青倒不是难事,谁让他具有上千年的功力呢!想到在天龙寺里受到的待遇,穆青也不客气索性将他练了一阵,直到把秘籍上的发气运功路线练得熟练无比了,才交还给一灯,然而,老头非常豁达,竟然声称本来就是要给穆清的,留在他处也没有用,希望穆青善为使用云云,倒是让穆青感到自己有点小家子气了,反复感谢不提。

  事情办完后,穆青决定离开大理返回绝情谷,在与一灯大师告别时,原来的大理皇帝段兴智也赶来送行,并一再要求古墓派掌门收自己的独生女儿、现在只有8岁的段如烟为徒,看在一灯的面上,龙女也不好拒绝,但是她自己又不想再收徒弟,所以只得同意传些功夫,徒弟名分就不要了吧!看着龙女的坚决态度,大家也只有如此了。